十八般兵刃是给武举子们留的,菩萨佛像是为凡夫俗子备的,真得道者,树枝划空利剑百倍,祖师现前廓然无圣,具象皆是摆设,相对统统超越。端详《吴大羽纸上作品集》里一千多幅作品,可见一位求道者的足迹。
晚年吴大羽,历经生活的颠沛沉浮、画艺的上下求索、思想的千锤百炼,以及心灵的苦修悟道之后,迎来真正创作高峰。这高峰不仅是对吴大羽本人而言,中国抽象艺术的顶峰也由此增至新高度。
沪上闹市区,一间无窗的阁楼里,方寸之地,吴大羽穿越千年时空,和他最喜欢的陶渊明两心相印,心远地自偏。这一远非一般远,远到空漠中耕耘,“把天地为画框,点染心胸”;再用宏观入微观,“夺人所未悟,创人所未睹”,“可以把示寸衷,佈须芥,指划去来”。
经此一宏一微,往复去来,从此贯通天地,喜获大自由。无论水彩粉彩水墨,无论铅笔钢笔蜡笔,无论纸张厚薄长方大小,无不信手拈来自由运笔,皆成至纯、至真之势,之象,之大美。至此,他探索几十年的“势象”之路,通过如此之小的一幅幅纸上作品,完整、成熟、透彻地呈现。
“势象”一词为吴大羽所创,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给学生吴冠中的信中说,“这势象之美,冰清玉洁,含着不具形质的重感,比诸建筑的体势而抽象之,又像乐曲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美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
无形无质必飘渺,却含重感。建筑最在乎形状,却抽象之。乐曲本是音声,却传形影到眼前。舞蹈最具动感,却是静止。文学最求美言佳句,却偏不用文字。可见这所谓“势象”,表面一层意思是要打通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等所有艺术门类,又不受任何其中一门羁缚而凌越其上,更深一层的志向,是要拆解根尘耦合,直奔超越大道绝尘而去。
也正因此,这一切,颇有深意地一言冠之曰“冰清玉洁”。冰清玉洁者,最常见的比喻便是喻道之月。
势象之“象”,绝非形象之“象”,一个“势”字已将这“象”穿透。如今我们再反观势象之“势”,从汉字源流角度考察,竟别有一番巧合——势,旧写作“勢”,形声字,从力,埶声。力,吴大羽一直崇尚力,创造之力。埶,既通勢,又同藝。吴大羽,势象,艺术,简直一场天作之合,天显大美于斯!
注释
[1]此文为商务印书馆《吴大羽纸上作品展》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