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儒论“诚”之若干材料

先生云:诚,先儒多有论及。比如,《尚书·太甲》《尚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保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尚书正义·太甲下第七》)。;《大学》、《中庸》、《礼记》、《论语》《论语》中未特别拈出“诚”字。“诚”字在《论语》中凡出现两次,皆为“真正、真实”意(副词),“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12.10)又: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13.11)《论语》中更多谈“信”,凡38次,有四种含义,第一种为“诚实不欺”义,凡24次,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4);“主忠信”(1.8)等;又谈“敬”字,凡21次。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第257~258、290页。、《孟子》、《荀子》、《说文》、《广雅》、《增韵》、《玉篇》、《礼经解》(以上见《康熙字典》);唐代李翱;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正蒙》有卷三“诚明篇”,参见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华书局,1956,第93~120页。,程氏兄弟即程颐、程颢);王安石、苏轼、朱熹《四书章句》。等;王阳明、刘宗周(慎独)、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有论“诚”二条。,以及其他。

先生云:其实几乎所有后世儒家都有论及“诚”的文字,或可梳理之。宋代以后材料太多,须概括分析之。

《康熙字典》对“诚”的解释

诚:《唐韵》氏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音成。《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伪也,真实也。《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真德秀曰:唐虞时未有诚字,《舜典》允塞即诚之义。至伊尹告太甲始见诚字。《礼·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

又《玉篇》审也。《礼·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注》诚,犹审也。或作成。又郡名。《唐书·地理志》悉州归诚郡。

又州名。《唐书·地理志》岭南道有思诚州。

又叶羊切,音尝。《韩愈·欧阳生哀辞》哭泣无益兮,抑哀自强。推生知死兮,以慰孝诚汉典,http://www.zdic.net/z/24/kx/8BDA.htm, 2016年5月4日访问。

关于“诚”的若干材料和分析

真德秀曰:唐虞时未有诚字,《舜典》允塞即诚之义。至伊尹告太甲始见诚字。

《尚书·太甲》:“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传》言鬼神不系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

《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疏》言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也。)

《论语》中多谈“信”,凡38次,有四种含义,第一种为“诚实不欺”意,凡24次,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4),“主忠信”(1.8)等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第257~258页。,又谈“敬”,凡21次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第290页。,谈“诚”则只有2次,为“确实”意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礼·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

关于“诚”字的若干训诂材料:《说文》信也。《广雅》敬也。《增韵》纯也,无伪也,真实也。《玉篇》审也。另可寻绎《说文解字注》、《说文解字义疏》中之训诂,大体为诚、信互训。

《大学》原为《礼记》中之一篇,或曰为曾参所作。中的“诚意”与“慎独”,《大学》将“诚”解释为“毋自欺”。

《中庸》原为《礼记》中之一篇,或曰为子思所作。亦言“慎独”“慎独”之提法来自《大学》与《中庸》。

《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子将“诚”解为“真实无妄”。又将“诚”与“善”结合起来,复又将成己与成人、成物、化育天下结合起来,谈及诚的更高要求或功用;又谈及“诚”的修养方法;复又区分“诚”与“诚之”(圣人之诚与希圣者之“诚之”),“天之道”与“人之道”,后者使得“诚”既有道德性(人之道),又有哲学性(天之道);等等。

《孟子》大体继承《中庸》中的观点,同时,孟子以心释“诚”;又标举“思诚”即诚之修养,而于“诚”之修养之法,转而为“养心”“养气”,而主张“养心”之法在于“寡欲”。

《荀子》亦言“养心”,与孟子同;然孟子主张“寡欲”,荀子则主张以“诚”养心,以“礼”节制而养心。

周敦颐以诚论道、以诚论性:“诚者,圣人之本也。”“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意欲建立“诚本体论”。

二程以“实理”和“无妄”释“诚”。程颐以“实有是心”、“实有是事”释“诚”。

朱子释“诚”:真实无妄等。(朱子将“诚”解为“真实无妄”:“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参见《中庸章句》,中华书局,2011,第27页。。《中庸章句》注“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

若干原始材料及其简要分析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

《中庸》第二十章:“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节前半段对“诚”之解释,超越《大学》“毋自欺”之解释,而主“诚”必须基于“善”,“诚”“善”相关一体。又试图以“诚”沟通天道与人道,让“诚”既有道德性,又有哲学性;此节后半段可有不同解释,稍繁复,暂不论。另可参考圣贤与中人之区分或“性三品说”等。)

《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圣人有天性之诚;重教化修养。)(此节同上,可有不同解释,稍繁复,暂不论。)

《中庸》第二十二: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圣人至诚者必化育天下;此节亦可视为“致诚”即修养之方法: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赞天地之化育;又可视为“至诚”之功效发挥:至诚—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赞天地之化育。)

《中庸》第二十三章: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致曲”乃“致诚”或修养之方法;修至于“至诚”则能化,则为圣人,则为“自诚明”而为“性”之境界;论“诚”当“化”。)

《中庸》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诚者,能成己而成物,而化育天下)

《中庸》第二十六章: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中庸》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诚者,能化育天下。)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论“诚”,有与《中庸》同者,孟子乃受业于子思之门人,而《中庸》或曰乃子思所作。“思诚”即诚之修养;孟子以心释诚。此上半句来自《中庸》二十章)

《孟子·尽心上》: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于“诚”之修养之法,转而为“养心”“养气”,而主张“养心”之法在于“寡欲”。)

《孟子·告子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孟子·尽心下》: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以“心”释“诚”。)

《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荀子亦言“养心”,与孟子同,然孟子主张“寡欲”,荀子则主张以“诚”养心,以“礼”节制而养心。“慎独”之提法来自《大学》,以及《中庸》。)

《荀子·不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此章论“诚”,亦来自《中庸》“诚”之化育万物;诚“化”之说,亦来自《中庸》;荀子又有“治气养心之术”之说;又“操舍”之说,来自孔子,孟子亦引之。)(关于《荀子》中有关“诚”的材料,一时未全寻引。)

唐宋以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