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敌人到盟友:英国对德政策研究(1943~1955)
- 鞠维伟
- 14869字
- 2020-08-29 04:28:42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整个国际关系格局。战后美国和苏联的实力大增,英国和法国被严重削弱,德国成为盟国的“阶下囚”。如何对待战后的德国重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特别是英国,要面临的重大问题。二战后,德国问题日趋复杂,在冷战背景下德国成为东西方争夺的焦点。二战结束10年后,联邦德国(西德)正式被纳入西方同盟,完成了从“敌人”到“盟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英、美、苏、法等大国之间相互斗争、博弈,根据各自的需求力图使德国问题的解决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这其中既有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也有西方同盟内部之间的协调,对战后德国问题的研究可以充分理解二战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与大国关系的互动。
英国曾经是世界一流的资本主义大国,但是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的世界一流大国地位已经不复存在,摆在它面前的是进行自身的重建以及在最大范围内维护昔日“帝国荣誉”的任务。二战结束后,冷战接踵而来,在东西方开始走向对抗的历史背景下,英国在对德政策上又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当冷战开始的征兆越来越明显的时候,英国和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愈加激烈。从二战结束至德国的正式分裂,英国政府在对苏冷战和德国分裂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进入冷战的高潮,联邦德国在军事上对西方阵营有着重大的意义,重新武装联邦德国成为英国政府必须考虑的问题。最终在英国的积极参与下,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下简称“北约”),真正完成了入盟西方的步骤,这对冷战格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和作用,本书从英国外交政策的制定、讨论和实施的角度,对1943—1955年英国与德国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角度和时间段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研究英国在二战后期至冷战初期的对德政策及英德关系,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当时英国政府应对复杂的国际关系所采取的政策和所实行的措施,这对于我们认识英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政策的讨论、制定与实施过程,以及弄清楚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战略决策出发点和实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通过对英国在战争后期和战后初期如何处置德国的政策研究,还可以更深层次地揭示,在不同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局的背景下,英国、苏联、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如何在大国关系的互动中选择联盟与对抗政策,以实现本国的最大利益。这样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从国内学术研究情况来看,对某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研究,往往注重的是这个国家处在上升期中的外交政策以及行为,而本书研究的对象英国,是在其国家实力已经被严重削弱,同时在美苏两个大国从战时合作到冷战对抗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开展对德处置政策的讨论、制定和实施的。可以说,本书关注的是一个老牌大国在“日薄西山”的情况下怎样进行自身的外交活动。这样的研究既能够弥补以往学术研究的一些不足,也可以为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提供某些新的启示。
再次,对英国在战后西欧一体化,特别是军事一体化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以联邦德国与法国为主导的西欧一体化进程,一方面,在经济上,组建以舒曼计划为核心的欧洲煤钢联营;另一方面,在军事上,法国出台了普利文计划,意图建立类似舒曼计划的超国家的欧洲一体化军事组织——欧洲防务共同体。但是,最终法德之间并没有建立起军事一体化组织,联邦德国也加入了北约这一主权国家联合体。英国作为北约的创始国之一以及战后欧洲实力较强的国家,其在西欧一体化特别是军事一体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直是国内外学术争论的焦点。学术界对于英国在西欧一体化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深入研究英国对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政策,可以进一步搞清楚英国在开启西欧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战略目的和相关政策,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西欧一体化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
复次,英国对联邦德国这样的战败国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政策可以为维护某一地区的稳定与和平提供借鉴和参考。作为二战的战败国,联邦德国在建立后五年之内就恢复了大部分主权,并且得以重新武装。可以说战后联邦德国的恢复与发展是西欧维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保障,英国在联邦德国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英国怎样处理西方同盟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对德国潜在实力的恐惧,并在机制上遏制未来德国军事复兴可能带来的威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为协调不同国家利益关切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积怨和现实矛盾提供很好的历史经验。
最后,本书之所以将1943年作为研究的起点时间,主要是考虑到这一年欧洲战场已经出现重大转折,盟国击败纳粹德国已经是毫无悬念,因此英、美、苏等大国都开始关注战后处置德国的问题。就英国来说,1943年8月,英国外交大臣艾登的《德国的未来》备忘录的出台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全盘考虑战后德国问题。本书之所以把1955年作为研究的下限时间,主要是考虑到这一年的5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正式成为西方阵营的成员。德国不仅被分裂,而且东、西德在各自阵营的支持下进入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峙。
二 研究现状
1.国外主要研究状况
国外对于英国在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对德政策的研究,就研究领域和深度来说,比国内要更广泛和深入。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受到语言、资料获取途径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本书对国外研究状况的考察主要集中在美英两国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11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就已出版。这套丛书原译为《国际事务概览1939—1946年》,后来安徽大学外语系对其中的战时编进行了重新翻译,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中就有关于战时和战后初期盟国对德政策的介绍。其中的两本,即威廉·哈代·麦克尼尔所著的《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之间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和麦克尔·鲍尔弗、约翰·梅尔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10):四国对德国和奥地利的管制,1945—1946年》,对于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三大盟国关于德国问题的讨论以及产生的矛盾有一些零散的论述。另外,国际学术界对战后初期四国分区占领德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及对德国进行各种改造的过程等也有一定研究。埃德温·哈特里奇所著的《第四帝国的崛起》(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记述了自己作为美国驻德国记者在战后西占区的见闻,以及当时西占区内实行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情况。哈特里奇认为,战后西占区进行的各种改革以及冷战的到来,使德国(西德)的经济迅速恢复,联邦德国在短短20年的时间内就从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成为欧洲的超级经济大国。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重新武装以及加入北约相关问题和政策还在讨论和制定的过程中,欧美学术界就有了很多关注。如艾克赛尔·布施所写的《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和恐惧》一文分析了当时联邦德国在重新武装这一问题上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对当时联邦德国的境遇进行了深入分析。邓恩伯格的《重新武装与德国的经济》一文则分析了当时联邦德国重新武装后给自己带来的经济问题。瓦伊格的《德国人民和重新武装》一文讨论了当时联邦德国以及民主德国人民对联邦德国重新武装问题的态度。类似这样的时事评论的文章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这些文章都是当时欧美学者,特别是德国、英国以及法国等国家的政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学者对该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大批英美档案的解密,很多冷战史学者从档案入手,深入研究了英国战后对德政策这一课题。安妮·戴顿所著的《不可能的和平——英国、德国的分裂和冷战的起源》一书研究了自二战结束后至1948年期间英国在战后德国问题上的政策制定和调整。本书主要是围绕三次外长会议(巴黎外长会议、莫斯科外长会议和伦敦外长会议),论证英国是怎样在德国问题上联合美国与苏联针锋相对,互不妥协的。该书作者认为,英国一心防范苏联向西欧的扩张,因而把德国看成遏制苏联的前沿阵地,试图把德国纳入西方阵营中来,为此不惜将德国分裂。
维克多·罗斯维尔所著的《英国与冷战,1941—1947》一书,对于二战时期和战后初期英国的对德政策做了一定的论述。该书作者的主要看法是:早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前,英国政府一直独自在欧洲抗击纳粹德国的进攻,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政府不接受与德国达成妥协的和约,同时英国政府对战后如何处置德国的问题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不主张严惩德国;另一部分人却主张战后对德国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1943年以后,以艾登为首的外交部仍然坚持战后相对温和的对德政策。但是到二战末期,当英国政府与苏联、美国在雅尔塔、波茨坦等国际会议上共同商讨战后处置德国的政策时,英国与苏联出现越来越大的分歧,只是由于要维护战时的同盟关系,英国不得不做出妥协。然而战争结束后,英美与苏联的矛盾进一步加深,英国在与苏联协商制定对德政策的时候态度也更加强硬,并放弃了此前与苏联达成的对德政策。冷战开始后,英国把共产主义看作西方世界的最大威胁,并在德国对苏联采取了遏制政策。
由伊恩·特纳主编的《战后德国的重建:英国的占领政策与西占区,1945—1955》一书收集了他本人及其他英国外交史和冷战史专家,如安妮·戴顿、温迪·卡琳(Wendy Carlin)、马克·罗斯曼(Mark Roseman)、芭芭拉·马歇尔(Barbara Marshall)等人关于战后英国对德政策方面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涉及英国对西占区的经济政策、英国对战后德国的民主化改造,以及英国与德国的政治党派和团体的关系等方面,对研究英国战后对德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于联邦德国重新武装问题,S.多克里尔所著的《英国对西德重新武装的政策(1950—1955)》一书使用了大量相关的英国档案文件,对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联邦德国重新武装中所起的作用和使用的政策进行了论述。该书是较早使用英国解密外交档案作为研究资料的专著,对英国战后工党政府以及后来上台的保守党政府在联邦德国重新武装以及加入北约的政策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但是该书侧重英国政府与法、美等国在外交方面的斡旋,对英国政府的相关政策形成的梳理较为薄弱。
斯宾塞·莫比所著的《遏制德国:英国与联邦德国的武装》一书研究了1949—1955年英国对于联邦德国重新武装的各项政策,在这一历史过程中,英国政府相关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但是英国在对德政策上的目标没有改变,那就是在西方军事体系和框架内控制联邦德国的军事力量。
关于英国对德政策的论文涉及的主题比较多,大致有以下几类。
(1)从总体上研究战后英国有关肢解德国的政策。这样的文章有基斯·塞恩斯伯里所写的《二战结束时英国对德国统一体的政策》,该文论述了二战期间英国政府内部对于战后是肢解德国,还是保留一个统一的德国的讨论。该文认为,二战期间,英国政府是不想就肢解德国的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的。这是因为丘吉尔和艾登在对德问题上都想通过削弱德国使欧洲回到战前的状态,而不是彻底地肢解德国,但是苏美两大盟国想要肢解德国,这使英国政府不得不与它们进行妥协。英国长久以来的外交传统,即欧洲协调政策、大陆均势政策是导致其对德政策制定、转变和最终确定的重要因素。弗兰克·金所写的《盟国关于肢解德国的谈判》一文分析了二战末期英、美、苏三大国在肢解德国政策上的讨论和达成的决议,认为英国政府内部一开始就有很多人反对肢解德国,因为这会导致德国的激烈反抗,同时也会给英国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苏联一开始想要肢解德国,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苏联的主要考虑是战后将整个德国纳入其西部的防御体系,因此也不想彻底肢解德国。美国立场的变化比较大。一开始,罗斯福非常热衷于将德国肢解,但是遭到霍普金斯和萨姆纳·威尔斯等人的反对。之后,罗斯福绕开国务院直接让主张严惩德国的摩根索制定战后对德政策,由此肢解方案再次获得支持。雷弗·伯里奇所写的《二战结束时英国与德国的肢解》一文指出,英国战时内阁认为未来英国的安全政策是避免与苏联发生对抗,英国外交部认为苏联在战后会寻求与西方合作的政策,苏联最担心的是德国的复兴,并且与西欧联合。因此,英国的外交政策应该是与德国划清界限,并尽量削弱德国,同时与苏联合作,实现世界安全。但是英国军方的态度与外交部的态度不一样,军方最大的担忧是德国倒向苏联一边,从而威胁到英国的利益,英国参谋长委员会的意见是:在英、美、苏三大国同盟的掩盖下,将德国控制在英国手中,并将其纳入西欧的范围。
(2)关于战后英国在德国分裂上所起到的作用。安妮·戴顿的文章《“冰冷的前线”:工党政府与德国的分裂和冷战的起源,1945—1947》认为,英国在战后初期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大国,在冷战的起源以及德国的分裂问题上,英国所起的作用是与苏联和美国相同的。约瑟夫·福森珀茨的《二战结束后英国分裂德国的兴趣》一文描述了英国对德政策的发展线索:严惩战败后的德国与重建、恢复德国经济的争论→保持德国经济上的统一,英国自己保持在德国本土的势力范围→与美国合作来解决战后德国问题,减轻自身负担→为遏制苏联保持德国的分裂,不再寻求经济上德国的统一→将德国变为反苏防共的前沿阵地。该文作者认为,德国投降后,英国人放弃了对德共同防御的政策,而是寻求维护西方的利益,防止苏联将德国布尔什维克化。美国在1946年7月提出合并西占区的建议,使英国在对德政策上有了很大的余地;英国认为合并占领区将可能使英国在对德政策上获得同美国一样的地位,并且能减轻英国的财政负担;到1946年秋,英国政府已经不再寻求重建一个统一的德国而是主张分裂德国,这样既可以保持对苏联的遏制,又能够防止和苏联闹僵。
(3)研究在德国问题上英国与美国、苏联的关系。罗塞尔·凯特尼克尔的《英苏同盟和德国问题,1941—1945》,该文认为,英国外交部为了维护战时同盟,希望同苏联继续保持友好关系,而且英国外交部认为苏联在战后不会把德国变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而防范德国重新崛起是英苏两国重要的战略目的,因此在德国问题上主张与苏联进行合作,严惩德国。但是英国参谋长委员会认为战后苏联对西欧以及英国的利益构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因此主张把德国,或者至少把英国在德国的占领区变为防范苏联扩张的屏障,要求英国政府在德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约翰·蔡斯的《魁北克会议上摩根索计划的发展》一文研究了美国制订摩根索计划,以及在第二次魁北克会议上美国同英国商议该计划的过程,展现了二战结束前夕英美对战后控制德国经济的不同看法。虽然英国方面丘吉尔和艾登都不同意旨在严惩德国、削弱德国经济的摩根索计划,但是迫于美国的压力和自身的衰弱,他们不得不最终同意了该计划。
(4)关于英、美、苏三国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讨论对德国的政策。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是战胜国商讨战后世界格局以及如何处置战败国的重要会议,法夸尔森的《从雅尔塔到波茨坦:英美对德国赔款的政策讨论》一文以英国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有关德国赔款的政策为研究切入点,认为英国在战后安排上希望发挥自身重要作用,并且在德国赔款政策上试图对美国施加影响,从而实现自己战后对德国的战略目标:索取赔偿的同时保证德国人必要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防止德国被过度削弱。杰拉尔德·休斯的《波茨坦会议上未解决的问题:英国、西德和奥得-尼斯线,1945—1962》研究了波茨坦会议前后英国在德国边界变动问题上的态度。文章认为,虽然英国在二战期间同意了割让德国部分东部领土给波兰,但是在具体划分德波边界问题上英国主张以奥得-东尼斯河为界,而苏联要求以西尼斯河为界,英国认为苏联划分方案中割让的德国领土过多,这会对战后德国很不利。因此在这一问题上,英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苏联进行了反复的争论,最终英国的反对意见没有被采纳,奥得-西尼斯河成为德国和波兰的边界线。
另外,尽管欧美学者关于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关注英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的研究较少。艾维·沙拉姆的文章《英国与柏林危机和冷战》就是以英国应对第一次柏林危机的政策讨论、制定以及与美国的协调为研究内容。该文认为,虽然一开始英国反对使用武力方式解决柏林危机,但是英国留在柏林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英国的决心对坚定美国留守柏林的意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黛博拉·拉森最近发表的《承诺的起源:杜鲁门和冷战》一文也认为,在第一次柏林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内部最初对柏林的前途比较悲观,认为美国的力量无法继续留在柏林;英国艾德礼政府的态度反而非常坚定,并且鼓励杜鲁门政府尽全力保留西方在柏林的力量。
国外的相关研究使用了英美等国的多方档案和大量当事人的私人文件,基本上承认了英国在德国分裂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将德国的分裂与美、苏冷战的开始相结合进行研究。但是,以上的研究往往是从冷战背景下的英国对德政策层面出发,缺乏对战前英国对德国政策的梳理,同时也忽视了英国同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
2.国内主要研究状况
国内学术界对二战期间和战后英国对德政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
(1)专著。国内关于战后德国问题的专著主要有丁建弘、陆世澄等人主编的《战后德国的分裂与统一,1945—1990》(人民出版社,1996)一书。该书对战后英、美、苏、法四大国占领和改造德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该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分裂纯属外部人为因素所致。1945年2月,苏、美、英三大国在雅尔塔会议上制定了处置战败德国的总原则:对德国施行必要的措施,“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欧战结束后,苏、美、英在第三次三大国政府首脑会议——波茨坦会议上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在对德政策上产生了分歧和矛盾,美、英、法、苏四国在共同制定对德政策方面没有达成一致,而美、英、法三国协调了分歧,取得了一致。由于冷战的爆发,西方国家决定将自己的占领区合并起来以对抗和遏制苏联,之后柏林危机爆发,德国最终形成分裂的局面。该书第一篇“分裂篇”主要讲的就是德国战后由被占领到被分裂的过程,另外该篇还涉及这一时期德国人民内部对占领和分裂的反应,以及德国人民对战争和民主化的反思及其各种政治主张。该书对战后初期盟国对德政策的梳理还是比较全面的,但是偏重的是苏美两个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争斗,而关于英国对德政策的叙述则较少。
关于冷战史研究的著作也涉及冷战初期主要大国对德国的政策。如张盛发的《斯大林与冷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该书从苏联对德政策的视角研究了冷战初期苏联在德国问题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英国对德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于振起的《冷战缩影——战后德国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是以二战后苏联与德国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了苏联在德国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战后苏联与东西德的关系,其中也论述了苏联在德国问题上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
国内学术界已有对于联邦德国二战后重新武装以及加入北约的专题研究。刘芝平所著《联邦德国与北约发展》(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一书论述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过程,及其在北约内的常规力量、核力量方面的政策,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至冷战结束时期联邦德国在北约内发展本国军事力量以及与其他北约成员国的关系等内容。该书所跨越的时段比较长,基本上涵盖了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在北约框架下的主要活动和作为,但对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过程论述较为简略。王飞麟所著的《联邦德国重新武装与入盟西方战略:1949—1955》(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一书结合冷战背景以及美国对欧洲的战略,从战后联邦德国的角度深入分析其得到重新武装的历史原因,提出由于联邦德国对西欧军事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其重新武装成了大势所趋。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之后,最终实现了与西方的军事一体化;通过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加入西方同盟的战略得以完成,国家主权也得以恢复。该书主要以联邦德国在重新武装的过程中与英、法、美、苏等大国关系为主要内容,对联邦德国这一历史时期的国内反应和外交政策进行了论述。
(2)专题论文。总的来看,关于英国对德政策的研究往往与美国、苏联当时的对德政策一起进行讨论,而专门研究英国战时以及战后初期对德政策的文章比较少见。就作者所见,国内研究战后英国对德政策以及英国与冷战关系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篇。
滕淑娜所写的《浅析柏林危机中艾德礼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一文认为,第一次柏林危机的发生是两大阵营欲突破冷战的一次尝试,因为东西方之间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几乎要发展成为武装战争。以艾德礼和贝文为代表的英国工党政府在柏林危机中起到了重要的政策引导作用,联合并且坚定了美国等西方盟国的政策,并且艾德礼政府的这种政策导向对此后美国和英国在柏林问题上的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田小惠所写的《麦尔金报告与英国对德战败赔偿政策》一文讨论了1941—1943年英国政府对战后德国赔偿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政策,认为1943年8月由英国政府多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委员会提出的“麦尔金报告”对日后英美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的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兰鹏写的《德波关系中的奥得-尼斯河边界问题》一文回顾了德国和波兰边界问题的由来,并指出了英美苏等盟国在战后德国边界划分问题上的关系。岳伟写的《战后鲁尔问题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的建立》一文指出,德国的鲁尔区战后被英国单独控制,苏联和法国提出了对鲁尔实行国际共管和将鲁尔独立建国的方案,但遇到了英国的坚决反对。英国倾向于在州一级的水平上对鲁尔工业区实行改造,并由此建立了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
在英国与冷战起源的问题上,国内学术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冷战进程主要是由苏美两国决定的,英国由于战后实力衰弱,对冷战进程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例如,李世安的《英国与冷战的起源》一文提出在杜鲁门主义出笼以前,无论是丘吉尔政府还是艾德礼政府,其都没有制定正式的冷战政策。冷战的起源不应该从一个当时正在衰弱的英国去寻找。英国在冷战中所起的作用只是一种外因。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二战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冷战中,英国在外交和国际政治上所做的活动和努力,对冷战的开始特别是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司昆阳的《英国与冷战》一文认为,虽然冷战是由苏美主导的,但是英国在其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英国当时虽然处在衰弱之中,但在外交上十分活跃,采取了不少的主动行动,是促使冷战局面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黄亚红的《试论英国冷战政策的形成(1944—1946)》指出,英国在冷战中并不是没有独立的外交政策,也不是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小伙伴。实际上,早在二战后期,英国的决策机构就已经开始设计战后政策的蓝图,初步确定了争取美援、对付潜在的苏联威胁的对外政策基调。战后的艾德礼政府面对不断升级的英苏利益冲突,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继承并发展了保守党战后对外政策的思想,并在1946年形成了自己的“联美反苏”的冷战政策。程佩璇、崔剑的《试论英国与“冷战”的起源》一文认为,关于冷战的起源,学术界一般强调美国的作用而忽视英国的影响。英国在战后初期与苏联发生了根本上的利益冲突,英国抓住战后德国问题来遏制苏联并促使德国分裂,从而在冷战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并且促成了西方对苏联的遏制。
此外,洪邮生的《英国与德国的重新武装》一文从英国对西欧联盟的政策方面入手,研究了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重新武装的过程中的政策。他认为英国一贯反对法国的“欧洲军”计划,同时支持美国的大西洋联盟计划,希望德国在大西洋联盟的框架下完成重新武装。朱正梅的《论法国“普利文计划”的失败》一文则具体讨论了法国倡导的普利文计划是法国在满足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联邦德国进行重新武装。但是该计划由于内在的不成熟因素以及英、美两国的冷淡反应,最终以失败告终。普利文计划的失败对法国的内政与外交、法德关系的和解、英国的欧洲政策,以及战后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对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的介绍可以看出,国内对二战战时和二战后英国对德政策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关于英国在制定对德政策,以及在冷战的复杂背景下如何调整对德政策方面的研究较少。对德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苏联和美国方面,尤其是在史料的使用上,多以美苏两国的档案为主,而且英国在战后德国分裂问题上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探讨。国内对联邦德国重新武装的问题有了初步的研究,但是对于联邦德国加入北约问题,特别是英国在联邦德国加入北约问题上的政策以及作用的研究还不足。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基本研究状况的介绍可以看到,国际学术界关于该主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研究成果。实际上,自二战以后,欧美学者就对德国问题以及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而展开的斗争进行了几乎同步的研究。从以上西方学者对英国二战期间以及战后对德政策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超过国内的同类研究。当然,国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之所以相对薄弱,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研究基础薄弱,由于在较长的时期内无法得到英国战后的档案资料,国内研究无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其二是国内冷战史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美苏两国,尤其是美国,而对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在冷战中作用和影响的研究还有待发展。但是,还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学术研究的活跃,国内的多所大学、学术机构、科研院所已经从国外购买了大量有关国际关系史、外交史的档案材料,其中不乏最近解密的英国外交政策档案。另外,网络的发达也使很多档案文献实现了电子化,因此只要有网络,即使足不出户,在国内也能够找到大量的档案资料。所以,从国内现有的条件来看,研究英国二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对德政策,在档案材料上是比较丰富的。
综上所述,本书希望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英国在战后德国问题上的外交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二战结束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样一个时间段内,对英、美、苏、法等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考察,进一步系统梳理英国对德政策的演变,并揭示英国在冷战起源、德国分裂、联邦德国重新武装和欧洲军事一体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三 研究方法、主要特点和使用的原始材料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法。本书在比较充分地收集和运用第一手原始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研究英国在上述历史过程中各种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演变过程。从国际关系发展的视角,通过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方面,即英国对德政策方面来研究一个相对衰落的世界大国的外交政策的讨论、制定、实施等方面的情况。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原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解读,从中发现和找出英国在对待战后德国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和根本政策,同时结合二战期间以及战后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建立的背景,从大国关系互动的角度来考量英国对德政策的本质和这一政策对其自身的利弊,以及对大国关系特别是对冷战的发生与发展的影响。
本书使用的主要原始资料如下。
1.档案资料
网络资源。主要有两种:(1)英国国家档案馆网站上查阅到的英国内阁档案(Cabinet Paper),主要是二战期间丘吉尔战时内阁、战后艾德礼政府以及丘吉尔政府的内阁备忘录和会议记录的原文。(2)英国议会议事录网站上查阅的1943—1955年所有英国下院演讲和辩论的记录,这对研究当时的英国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帮助。
纸本文献。主要有两种:(1)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大学出版会陆续出版了《英国外交事务文件集:外交部机密报告和文件》。该文件集收录了大量近年来解密的英国外交部的文件,其中有关于二战期间和二战后英国对德政策大量的电报、会议记录、备忘录等一手档案。这套文件集收藏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资料中心。(2)由英国众多历史学家共同编辑、英国皇家出版局出版的《英国海外文件集》,这套文件集的第一系列汇集了战后初期英国在四国共同管制德国初期的一系列外交政策文件,英占区内英国占领当局实行的各种政策文件以及英国与西方盟国讨论对德政策的文件。该文件集由于经过编纂,每份文件之后带有很多与该文件相关的注解,特别是引用了与之相关的其他文件来进行解释和延伸,这使该文件集的信息量比较大。该系列文件集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都有收藏。
缩微胶卷。主要有两种:(1)由亚当·马修出版公司制作的缩微胶卷:英国首相文件(第3部分)(PREM 3: Papers Concerning Defence and Operational Subjects,1940-1945); (2)英国外交部文件(Foreign Office Files)。英国首相文件(第3部分)是关于丘吉尔担任首相期间的军事、外交政策,其中有英国同主要盟国在战时召开的首脑会议的报告、电报、备忘录等内容,涉及英国对战后德国问题上的政策。英国外交部文件中有关于柏林危机期间英国内阁、外交部、参谋长委员会、英军对德占领当局的报告、会议记录、电报往来等原始档案,这对研究柏林危机期间的英国外交政策有着重要作用。此外,英国外交部文件中还有专门关于英国对舒曼计划和欧洲煤钢共同体政策方面的档案,这对研究当时英国对法德主导的欧洲一体化运动态度、政策有着重要作用。这两套缩微胶卷收藏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资料中心。
除了英国的档案资料之外,本书也使用了一些美国政府的档案资料,其中主要有《美国对外政策文件集》中1943—1955年的相关各卷,以及美国解密文件参考系统(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DDRS)。该系统由盖尔(Gale)公司出版,收录了二战后美国办事处和官方机构的原始文件。本书的研究还参考了《罗斯福总统历史文件集》中的相关内容。以上美国档案文献对于研究英美在德国问题上的关系以及相关互动过程都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本书也使用了已经被国内学者翻译了的档案文献,如由萨纳柯耶夫、崔布列夫斯基编辑,由北京外国语学院翻译的《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会议文件集》和沈志华教授主编的《苏联历史档案选编》,后者的部分内容涉及战时苏联同英国、美国讨论战后德国问题。
2.其他原始资料
(1)文件汇编。由德国历史学家贝亚特·冯·奥本编著的《被占领的德国文件集(1945—1954)》一书在1955年出版,该书汇编了二战结束后至1954年期间英、美、苏、法等盟国占领当局在德国发布的各种文告、法案和管制命令等文件,对于战后初期盟国对德管制方面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2)主要政治人物的回忆录和传记。二战结束前后,欧美一些政治首脑的回忆录中对英国的对德政策做了一定的记录和研究。比如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一书中,就对二战期间英国内部关于战后对德政策的讨论,以及几次盟国会议上对于战后处置德国和相应的对德政策的制定进行了论述。战后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德拉·阿登纳的《阿登纳回忆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以及《杜鲁门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对战后盟国对德占领和军事管制方面有很多记述,并且回忆录中对德国分裂、联邦德国重新武装和加入北约的过程,以及英美在其中的政策和行动也进行了记述。艾伦·布洛克所写关于贝文的传记《欧内斯特·贝文:外交大臣,1945—1951》,对贝文在担任外交大臣期间在英国外交政策方面的活动进行了记录和研究,其中涉及贝文在战后初期制定英国对德政策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本著作也很重要,这就是英国历史学家卢埃林·伍德沃德所写的五卷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外交政策》。该书根据大量英国政府档案,对二战期间英国对德政策的制定、研究和讨论进行了细致的论述,是研究二战期间英国外交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第五卷用很大篇幅描述了战时英国政府对德政策的讨论制定,以及在战争临近结束时英国与其他盟国商议对德政策等问题。
尽管上述文件汇编、回忆录、传记和专著出版时间较早,但是对研究英国的对德政策仍然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四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英国战后对德政策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战后是否严惩德国,是否在领土上肢解德国;在经济上怎样处置德国,是否要彻底削弱德国;战后保留或重建什么样的德国政府,德国的政治地位和领土主权如何划分;如何分裂德国,并将联邦德国(西德)纳入西方阵营使其成为遏制苏联的桥头堡;等等。本书主要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展开论述,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构建本书框架。
全书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二战后期(1943—1944)英国政府内部关于战后处置德国政策的初步讨论和制定。这主要包括:战后是否对德实行肢解的政策;对德实行的军事占领政策;对德实行经济制裁和控制的政策;未来在德国问题上同苏联的关系,等等。英国的政策核心是:战后不要过分削弱德国,保留一个比较完整的德国,对其进行政治、经济改造,铲除军国主义、纳粹主义的土壤,使德国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然而,在对德国实行宽容还是严惩政策上,英国与美国、苏联的态度不尽相同,这导致了英国这一时期所设想的对德政策往往遭到美苏的反对,虽然美、苏的对德政策在英国看来既不利于战后德国问题的解决又有损英国的利益,但是由于自身实力有限,英国在留有余地的同时,同意了美、苏的对德政策。
第二章主要论述二战结束前后英国对战后处置德国的政策。在英、美、苏三国首脑参加的雅尔塔和波茨坦会议上三大国对是否肢解德国的问题采取了搁置态度,因为三国都认为肢解德国的政策是不可行的。但是英国同苏联在赔款问题、德波边界问题上的矛盾很大,只是在美国的协调下才勉强达成了协议。英国为了能让法国在战后德国事务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积极提升法国的地位,让法国加入对德占领和管制的体制。然而,由于法国一心想削弱德国,英、法在鲁尔-莱茵兰问题上产生了很大分歧。
第三章主要论述英国在对德占领初期在德国实行的政策及其与其他盟国的关系。为了对德国实施占领,英国建立了占领德国的机构。由于德国被战争严重摧毁,英占区粮食匮乏,工业凋敝,因此英国在占领德国的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压力。同时,由于英国与美、法、苏三国在对德政策及实施措施方面存在分歧,因此在四大国共管的体制下,英国同美、法、苏之间便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甚至是严重的矛盾。特别是英国与苏联在赔款问题,占领区互相开放问题,从苏占区获得粮食、原料问题上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但是由于战争刚刚结束,英国还不想同苏联对抗,因此在有争议的问题上采取了妥协态度。
第四章主要论述英国在推动德国分裂过程中的作用。在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英国与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英国已将苏联看成对自身最大的威胁。在德国问题上,虽然有苏联的反对,但是英国与美国还是在占领区经济一体化方面达成了根本的一致,并将两国的占领区合并为双占区。英国不仅对双占区的态度相当积极,而且考虑通过英、美、法三个西占区的合并来对抗苏联,为此英国不惜将德国分裂。为了实现西占区的合并,英国在与法国结盟的同时,又与美国一起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法国最终放弃了分离鲁尔-莱茵兰地区的政策,并在1948年的伦敦六国会议上达成了西占区的合并协议,进而加快了在西占区建立德国政府的步伐,英国的政策和行动进一步推动了德国的分裂,并激化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第五章主要论述英国在德国最终分裂中的作用。面对西方分裂德国的行为,苏联采取了强烈的反击措施,试图通过封锁柏林的办法来迫使西方延缓建立西德政府,并进而将西方势力赶出柏林。面对苏联的挑战,英国一方面极力避免同苏联发生武装冲突从而引起战争;另一方面对苏采取强硬态度,坚决留守柏林,并且劝说美国、法国与自己采取一致态度,确保西方对西柏林的控制。随着美英对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的进行,苏联看到了西方保卫西柏林的决心,停止了对柏林的封锁。这在英国看来是西方对苏联冷战的一次重大胜利。此后,在英国的推动下,美英等国加速了西占区德国政府的建立,随着1949年5月23日新建立的联邦德国政府正式实施基本法,英国对德政策的一个阶段结束。
第六章主要论述英国对开启联邦德国重新武装政策的探讨。1949年德国分裂后,由于冷战所促成的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英、法、美、苏等大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它们对联邦德国的政策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政府内部经过多次讨论,对重新武装联邦德国形成了重要共识。面对美国和法国在重新武装联邦德国问题上的不同意见,英国在1950年9月召开的纽约三国外长会议上采取了相对谨慎的态度。这次会议没有通过美国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计划,但是会上所达成的主要决议符合英国稳妥地、渐进地实现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政策方向。
第七章主要论述英国工党政府对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政策。这一部分论述了法国、美国、苏联对重新武装联邦德国以及联邦德国自身对重新武装的基本态度和相关政策。1951年初,虽然要组建超国家性质的欧洲军来完成对联邦德国的重新武装,但是相关各国的政策存在很多冲突之处,导致谈判会议进展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政府采取观望态度,甚至出现了对欧洲军计划不信任和消极的态度。随着相关各方达成妥协,英国政府的态度出现了转变,将“欧洲军计划”即欧洲防务共同体计划作为重新武装联邦德国的可行性道路。
第八章论述了英国保守党政府对欧洲防务共同体的态度以及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的政策。虽然丘吉尔对欧洲防务共同体表示质疑,但是在艾登等人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在不参与欧洲防务共同体的前提下对该共同体表示极大的支持。最终由于法国方面的原因,1954年8月,组建欧洲防务共同体的计划以失败告终,但是英国迅速调整了政策,积极寻求将联邦德国纳入北约框架。为此,英国政府一方面明确承担在欧洲大陆的军事责任,宣布长期在西欧驻军;另一方面协调有关各国对布鲁塞尔条约组织进行改组,使联邦德国最终加入北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