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两型社会”建设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当前局限与未来取向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基于已有的经济学理论,结合当前农业发展经验,对农业发展方式已作过系列探索,取得了许多可贵的成果。但是,在理论上,目前的经济学不能给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一个满意的分析框架;在实践上,还不能给出系统的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了拓展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古典经济学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视为农业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的程度深化,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转变发展方式的研究;但新古典经济学基于对均衡分析的偏好,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种动态的经济现象提供不了科学的分析框架。发展经济学研究了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的地位与二元结构收敛的条件,并对技术进步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等问题有所研究,但在农业发展方式的内在逻辑与机理等方面没有提出一个科学的分析工具。在现有文献中,奥地利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将经济发展视为一个过程,对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较合理的解释框架,尽管国外鲜有利用这两者分析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却为构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中国一直以粮食安全作为国家农业发展的目标取向,这与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生产目标不兼容,通过农业补贴的方式来协调三者之间的目标冲突,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解决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出发,需要确定中国农业的发展目标,这是指导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南。“两型社会”建设,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约束条件,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目标取向。如何协调众多目标,并使之达到均衡,现有文献基本上没有涉及,这需要在理论上构建新的模型予以阐述,在实践上提出新的举措予以解决。

第三,现有文献对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中农业资源禀赋结构演变做过较多的研究,特别是劳动力流动及其结构演变、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等方面,深入农地产权细分演变等制度层面来探讨这些问题,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如何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组织农业生产,各个层面一直在进行艰难的探索。通过推进农村信息化来发展数字农业,这是国家层面的选择;通过土地流转激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这是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通过土地权利的拥有获取更多收益,这是农户的选择。相关文献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如何在多目标的约束下组织农业生产,构建一个系统的农业生产体系,目前缺乏相关的研究文献。

第四,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科技进步也有其负面影响,与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内在的冲突。“两型社会”建设需要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构建内在的协调机制,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新的内容。现有的文献中,分析问题的比较多,而解决问题的研究较少。尽管有文献将农业科技进步、土地流动与农业的规模化组织联系起来,但其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并将科技进步纳入其内在机制,以研究农业发展中资源要素的重新组织与优化配置。

总之,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各个要素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现有的文献大多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很容易在同一个问题上形成迥然不同的观点,从而影响了对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解释力与指导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中央提出的政策性要求,很容易被看作一个实证性问题,导致研究从实证出发,因而忽视了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理论问题的探究,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认识有待理论上的深化,并以此为契机纳入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促进现代经济学的发展。研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具有历史眼光以及全球化的视野。从内部因素来分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人口大国等一系列问题相互交织,构成了研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初始条件,涉及农业产业结构演变、农民收入以及就业等一系列问题;遗憾的是,现有的不少研究大多抽象掉了这种关联性,没有将其作为整个复杂系统中的重要变量来处理。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笔者感到可以为此提供相应的理论框架与分析工具的大多是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尴尬,而且中国与经济学发源地的西方社会的国情差异,需要提供的政策支持也不一样,中国迫切需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经济学本土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