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灾害危机研究(第六辑)
- 童星 张海波主编
- 1342字
- 2020-08-29 02:23:10
一 校园欺凌的概念以及相关研究
欺凌(bullying)并不是单纯的捉弄,而是一种由一个或一群强大的人对一个身体或精神上不那么强大的人进行持续性的、故意的、反复的伤害,从而使其产生畏惧心理的行为[1]。从概念中我们可以发现欺凌行为的三个特征:第一,这是一种消极的、恶意的负面行为;第二,在某段时间内这一行为故意、反复地发生;第三,“受欺凌者”和“欺凌他人者”之间具有权力或力量的不均衡性。校园欺凌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受欺凌者,长期的受害不仅会削弱其亲社会技能,还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如自卑、焦虑、抑郁等,在极端情形下甚至可能产生自杀倾向[2]。而对于欺凌他人者,长期对他人施加欺凌的学生容易养成攻击性人格,导致行为失调,其成年后的犯罪率是一般人的4倍[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已经遍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国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归纳为三类。①行为特征研究,主要是对校园欺凌现状的调查。如美国学者2001年的调查发现,过去两个月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为29.9%,其中13.0%为欺凌他人者,10.6%为受欺凌者,剩余6.3%为欺凌/受欺凌者[4]。2010年,Carbone-Lopez等学者对校园欺凌性别差异进行考察,结果发现男生校园欺凌的概率显著高于女生,且男生参与直接欺凌的可能性较高,而女生则倾向于参与间接欺凌[5]。还有学者发现10~14岁是校园欺凌行为的高发阶段,而后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6]。②行为致因研究,主要是对校园欺凌影响因素的分析。如Olweus分析受欺凌者的性格特征时发现,大多数受欺凌者具有强烈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说明带有消极或负面情绪的孩子具有成为受欺凌者的风险[7]。Demaray和Malecki发现父母、老师和同伴的支持与校园欺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8]。③行为风险防控研究。如Alsaker等提出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老师的校园欺凌行为觉察能力,以及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的能力[9]。Cowie等学者提出建立同伴支持系统,通过培训部分同龄人的干预技能,以期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对受害者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10]。
随着我国校园欺凌问题日益凸显,从2001年开始至今,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逐年增多,2016年呈井喷之势。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三大方向:①关于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普遍性、类型等方面的普查;②受欺凌者和欺凌他人者的人格特征、人际交往特点以及家庭、社会等对其产生的影响;③预防、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手段和途径。总的来讲,已有研究对校园欺凌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但校园欺凌的研究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第一,描述性研究不能反映校园欺凌行为的全貌,不够细致深入;第二,行为致因研究比较分散,对校园欺凌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缺乏系统性的思考与认识;第三,行为风险防控研究大多停留在介绍国外校园欺凌防控方案方面,缺乏基于校园欺凌致因研究的中国校园欺凌防控方案;第四,规范研究居多,实证研究不深入,如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校园欺凌状况调查[11], 2016年颜湘颖等学者对全国29个县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12],仅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率进行了简单描述,并没有对我国校园欺凌行为的特点、成因等内容展开深入剖析。
本研究拟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整合个人、家庭、学校、同伴以及社会这五个维度,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校园欺凌风险防控提供依据,为我国的“反校园欺凌”工作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