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技术路径的回归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公布了中国要在非洲建立10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行动措施后,非洲国家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示范中心的需求。“当时承诺要建立10个,但是有14个国家提出了要求,都不好拒绝,所以最后就决定建立14个。”就此问题,笔者询问过商务部援外司的官员,他们均表示:示范中心是根据非洲国家提出的要求确定的。在2009年的第四次中非合作论坛上,中国将示范中心的数量增加到20个,但现在实际完成建设和正在建设的一共有23个。受援国提出援建需求后,商务部和农业部共同组成的考察组首先对其进行可行性考察,和受援国一起初步选定示范中心的建设地址、受援国可以提供的配套条件等,从而最终确定提供示范中心援助的国家。目前没有公开资料说明中国选择这23个国家建设示范中心的直接原因,但从这些国家的基本情况不难发现:①援建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能力较低,有16个是重债穷国;②援建国家农业发展需求强,粮食不安全情况严重,有10个是粮食持续危机国家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监测,全球一共有22个粮食安全持续危机国家,其中有17个在非洲。。③援建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农业合作非常密切,中国曾经多次对这些国家提供农业援助,有非常好的合作基础。

表1-2 中国在非洲援建的农业示范中心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各种在线资料和文献整理。

中国政府在设计农业示范中心项目时有三个维度的考量:第一,示范中心要具备有吸引力并且能够示范的新技术;第二,示范中心要能够为当地农民提供培训;第三,示范中心要可持续(Bräutigam and Tang, 2009;唐晓阳,2013)。可持续是示范中心政策设计考虑的核心(Bräutigam and Tang, 2009), “各方达成了共识,要摆脱‘中国人在,项目运行良好,中国人撤回,项目就荒废’的怪圈,实现可持续发展”(徐继峰、秦路,2011)。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也将是否在海外有投资经验和投资意愿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参与农业示范中心的18家企业中,10多家有在海外农业投资和合作的经验,如湖北联丰农业公司所属的湖北农垦从2005年就开始在莫桑比克投资建立农场;陕西农垦总公司从2006年开始在喀麦隆进行农业投资;承建两个示范中心的中农发集团在坦桑尼亚和赞比亚都有投资的农场;负责援建马拉维示范中心的青岛瑞昌棉业公司已经在马拉维、莫桑比克、赞比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和马里等非洲国家通过合同农业方式投资棉花种植产业;负责刚果(金)的中兴能源有限公司在苏丹和刚果(金)有农业试验园的合作项目。

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和其技术体系对非洲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示范中心的政策设计中,为了保证示范中心能够展示中国农业技术的功能,在选择承办企业和机构时有明确的政策规定,选择和认定有资质、发展业绩良好,并且在非洲有一定的合作经验或者有到非洲发展意愿的农业企业或农业科研机构作为建设单位,以保证实现前面两个维度的考量,具体要求为:“应是国家或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突出的主业,或知名的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农业科研能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有适应国际化运营的优秀人才队伍和现代管理手段,有自主开拓非洲农业市场的愿望及长期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因此,农业科学技术力量仍然是选择示范中心承建机构的重要考量指标。从目前被选定的22家承建机构来看,有18家机构属于涉农机构,其中,有2所省级农业大学、1所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1所省级农业科研机构、8家国有农业企业、6家私营企业,其中有4家属于省部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已经在非洲多个国家投资农业的私营企业,这些机构具备农业示范的技术能力;有4家机构是非农企业,但这些企业有在非洲投资的经验,并且均和本省的农业科研机构或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正式的合作关系,由这些农业科研机构或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如承建苏丹示范中心的山东外经集团和山东省农科院有合作关系,江西华昌国际经济技术公司和江西恒湖综合垦殖场有合作关系。

示范中心承担着推动企业走出去的功能,“到海外进行农业投资的风险很大,投入高,回收周期长,因此,商务部和农业部设计出这样的机制,在项目前几年的建设期和技术合作期,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让项目承担单位去找有意愿、有实力、有经验‘走出去’的企业,共同推动我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示范中心是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桥头堡和窗口,为愿意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供了机会”一位政府官员在示范中心可持续研讨会上的讲话。。但是“示范中心必须有核心技术,国内的许多农业技术都是几十年甚至上千年固化形成的,国外对此也有需要,我们需要促进这种技术的推广,让示范中心以此为基础进行发展。缺乏核心技术的示范中心能否良好发展、实现商业化运作值得怀疑,一些示范中心和承担单位进行农产品贸易、农技销售甚至房地产开发等,这些只能作为示范中心经营的辅助”一位政府官员在示范中心可持续研讨会上的讲话。。由此可见,在中国的政策框架中,虽然示范中心被委以推动企业走出去的重任,但是示范和推广中国农业技术仍然被定位为示范中心的核心功能。

在围绕示范中心协议签署、奠基、建成、移交和运营的各种仪式性活动上,中国政府的代表、中国驻非洲各国使节以及非洲政府的代表在谈及示范中心时,对示范中心在技术示范方面的功能已经达成了共识。在坦桑尼亚示范中心的揭牌仪式上,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就表示“示范中心要把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坦桑尼亚人民”,而坦桑尼亚总统基奎特在评价示范中心的意义时,则表示“示范中心今后定能在坦提高农民技能,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商务部前部长陈德铭在参观中国援建津巴布韦农业示范中心时曾指出:“中心要适当发展养殖业,把中国的沼气技术引进来,我们也可以引进农户使用的小型沼气技术,因为这里的天气条件很好,非常适应沼气技术。我们也会考虑把中国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引进来,来维修津巴布韦的农业机械。”津巴布韦农业部部长在谈到示范中心的功能时表示:“这是建立在农业机械基础上的示范中心,这非常好,让农民能够看到、接触到这些农业机械,然后学会使用它。我希望把这个中心建立成培训者培训基地,让全国的农业技术人员、大学的老师和学生来这里参加培训,然后他们再到各个地方去培训农户。中心在这里推广试验种植土豆,这对于津巴布韦来说是新的,当然不是说它是新品种,我们过去是将土豆作为主食的,土豆只能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不能给农户带来收入;但是现在不同了,薯条和薯片很流行,土豆开始成为我们的经济作物了,示范中心推广土豆就可以让农民能够获得现金收入。我知道有一个离这300公里以外的农场主知道这里有种植土豆的机械,专门跑来参观学习过。我非常高兴中心能够推广一些种植土豆的机械。”而另一位中国官员在考察时则非常明确地指出虽然示范中心的可持续商业化运作非常重要,但是政府出资支持绝不只是为了把示范中心建设成“几个人的农场”,还要真正发挥技术服务的公益性功能。这种对示范中心示范和传播中国农业技术的功能定位还直接关系到决策层对利用示范中心这个平台进行三方合作的态度。在一次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官员明确表示“用别国的资金来在示范中心推广我国的技术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需要坚持我方的主体地位,如果用我们的示范中心推广其他的技术,就违背了示范中心的原则”。可见将示范中心建设成能够“示范和推广中国农业技术”的平台已经成为基本共识。

目前已经有14个示范中心完成了第一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并进入了技术合作阶段,每个示范中心都建设有办公室、培训教室和宿舍楼等硬件设施,并且都拥有一块面积在50~100公顷不等的农场。多数农业中心都进行了种植业或者养殖业的试验、示范、推广,并举行了不同批次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作物杂交生产技术、动植物保护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使用等(周海川,2012)。由此可见,技术示范、培训和推广已经成为各个示范中心共同开展的活动。

表1-3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品种和技术示范

续表

资料来源:贾焰(2012)、周海川(2012)。

除示范中心外,中国还通过派遣农业技术专家和组织农业援外培训班来示范和推广中国的农业技术。中国派出的农业技术专家从类型上分为高级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员,派出专家的数量和领域通常由受援国提出要求,中方按照其需求选派合适的专家。选派专家主要来自高校、农业科研院所和各级农业技术部门。在服务领域上,以种植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覆盖蔬菜、园艺、农机、养殖、水利、畜牧以及农业政策规划和制定等各个方面,向非洲国家传授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非洲国家的农业宏观调控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专家选拔通过网上公布和地方推荐等多种渠道进行,通常这些专家要在非洲国家工作一年以上,由中国承担全部费用,包括往返国际旅费、医疗保险以及生活津贴和各种补助等。中国农业技术专家通常要参与非洲国家的农业部门和相关机构,和对方的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人员一起工作(李小云、齐顾波、唐丽霞等,2010)。2001年,中国农业部与埃塞俄比亚农业部签订了《关于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和绿色证书领域进行合作的意向书》,中国开始帮助埃塞俄比亚建立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中国已与埃塞俄比亚政府合作实施了10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项目,每年选派农业技术专家和教师到埃塞俄比亚任教,到2012年累计选派教师324人次,在作物栽培、畜牧、兽医、农机、家政、自然资源开发等6个领域开设了48门课程,共培训当地学生66000人次。此外,中国从1996年开始参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倡导的“粮食安全特别行动框架”,在该框架下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援助。当前,中国已经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食安全行动计划框架下完成了16个农业援助项目,共向非洲、亚洲、南太平洋、加勒比海等地区的21个国家派遣了89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员。

表1-4 中国通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平台派出农业技术专家的服务领域

资料来源:根据农业部外经中心网站的南南合作工作简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