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发展的示范: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微观叙事
- 李小云 唐丽霞 陆继霞等
- 2637字
- 2020-08-29 01:55:35
一 背景:不同视角下的中非新遭遇
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自1959年中国首次向几内亚提供无偿粮食援助10000吨(张浚,2013)以来,非洲一直是中国对外援助的重点区域。20世纪60~80年代初,中国在非洲兴建了87个农业项目,16个水利项目(唐晓阳,2013),向大多数非洲国家提供了农业援助,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站、推广站和农场等(王晨燕,2008),约占中国对外农业援助项目总数的一半(蔡玲明,1992),即便是在中国大规模削减对外援助规模的20世纪80~90年代,中国仍继续为非洲提供新贷款,并对多个非洲国家免除债务,中国高层领导对非洲的访问有所增加(李安山,2010)。但是,这一时期,国际社会对中国在非洲的活动并未十分在意,一些研究者甚至认为中国只是一个中等国家,在国际政治上影响较小(李安山,2014)。布罗蒂加姆(2009)认为中国已经奠定了当前介入非洲的基石,但无人真正关注。2000年以来,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中非合作论坛的召开、中非贸易额和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对非农业援助的日益增多,国际社会对中国在非洲的行动感到意外,中非合作关系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Bräutigam and Tang, 2009; Buckley, 2013;李安山,2014)。
对中非农业合作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来自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以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角色的演变,尤其是中国从全球接受援助最多的受援国转变为最重要的新兴援助体;另一方面是因为以经济增长与减贫为核心的中国发展经验,尤其是农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的亲贫性经济增长的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特别是非洲国家的高度兴趣(Ravallion, 2009)。总体来说,关于中国在非洲农业发展中的参与,国际社会已经形成了三种分析视角:中国是非洲的新殖民者、经济竞争者和发展伙伴(Alden, 2007; Buckley, 2013; Scoones, 2013)。前两种话语都将中国视为非洲发展的潜在威胁,中国在非洲的很多努力都是基于国内自身经济发展的资源需求以及国内粮食安全的巨大压力(Buckley, 2013;Alden, 2013),发展伙伴视角则强调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转型的借鉴意义;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农业兴趣是源于中国自身对其在国际发展框架中作用的认知,表示中国希望通过农业贸易、投资和援助等更多地参与到全球粮食治理体系中,来平衡国内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和国际责任之间的关系(Morton, 2012)。虽然这些分析视角对中国在非洲行动的动机和影响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但都无法回避中国对于非洲来说是“新的不断崛起的力量”(rising power)(Scoones, 2013)的事实,无论何种观点,其关注的焦点都是“中国在非洲”的动机和影响。
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成功使得全球话语体系从过于关注中国的“动机”转向开始讨论中国发展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2004年,英国著名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题为《北京共识:提供新模式》的论文,该论文指出中国摸索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随后,多家国际媒体和多位经济学家纷纷发表文章表示“中国的崛起为其他国家提供了西方发展模式之外的一个强有力的选择”, “其他国家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 “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鲜活的榜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现代化模式”(秦宣,2008),中国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郑永年,2009)。在此背景下,2004年5月,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世界银行行长呼吁全球分享中国的减贫经验;2006年,在非洲世界经济论坛上,非洲开发银行行长表示非洲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秦宣,2008)。非洲国家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中国,推行“向东看”的战略,如津巴布韦和肯尼亚政府分别在2005年和2007年公开宣布要“向东看”,认为“中国的经验更具参考价值”,要学习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张茂春、杨恕,2008);坦桑尼亚前总统基奎特认为“中国今天成功的发展模式是非洲在未来实现腾飞的样板”(郭强,2010);在南南合作框架下,非洲可以从中国学习农村改革、港口管理、汇率管理、吸引海外投资、粮食安全、冲突管理等,从而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Ali Zafar, 2010)。中国崛起为非洲提供了经验,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与这些国家一样都属“第三世界”,一样都处在“发展中”(陈学明,2014),中国和非洲面临着相同的政治、经济、技术、安全及社会挑战,但中国已经克服了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令人瞩目的大国(龙刚,2013)。非洲国家学习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的热情持续高涨,一些非洲国家已经开始践行中国的发展经验。南非的学者马丁·戴维斯(2005,转引自郭强,2010)指出:“工业特区是试验区,让几个中国主要产业投资商进驻,几乎是像中国80年代中期一样,用经济特区吸引外资,这在中国取得成功,我想,同样的战略已经在非洲实行了。”尼日利亚建立了24个经济特区,这些特区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毛里求斯与中国建立了首个中国海外经济特区。
与此同时,在中国对外战略中,中国本身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经验的分享和推广。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着眼于提升软实力和增加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支持、举办了各种高级别发展对话和培训等活动,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支持类似的交流和分享。毫无疑问,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发展经验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李小云,2014)。因此,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对外援助方式和国内发展路径之间的关系,如唐晓阳(2013)认为中国对非农业援助形式向商业化的转变源于中国自身的经验,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历程密切对应,当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时,援助也自然以政治为中心,不计成本;而当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推广时,援非的垦区开发也采取了类似的模式,鼓励农民自种自营;此后当中国的农业生产进入资本化和产业化运作阶段时,援助方式也体现出相应转变,由大企业借助优惠贷款在非洲经营农业项目,并将科技培训等内容与商业项目有机结合,在援助中强调市场经济正是为了协助受援国复制中国式的发展道路。王胜文(2012)表示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因此,中国愿意加大对非洲的基础建设的支持力度;周弘(2010)认为中国的援助最初集中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工程建设领域,现在开始向受援国提供社会民生设施、教育培训基地等,这种转变就是因为中国在总结自身发展经验的时候发现投资教育是发展的捷径和必由之路,于是在对外援助中注入了更多的教育、培训、知识传播和技术转移内容。示范和分享中国经验成为中国加大对非援助支持力度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因为通过提供援助,可以便利当地人直观具体地学习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作为范例引导促进社会转型(唐晓阳,2013)。中国在非洲日益增长的农业援助、贸易和投资活动有助于将中国的发展经验传播到非洲(Fan Shenggen,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