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片特困区扶贫资源配置效应与优化机制
- 郑瑞强 朱述斌 王英
- 1878字
- 2020-08-29 01:55:03
四 基本概念界定
(一)资源
资源是指在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的一切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素总和,既包括能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土地、水、矿藏、动植物等物质要素,也包括能满足人类社会需求的制度、政策、信息和权威等社会条件。资源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有限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资源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即首先资源是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而任何客观物质都有其相对固定的物理边界;其次客观物质的“有用性”是与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知程度有关的。因此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相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言,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第二,无限性。首先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因而客观物质的“可用性”也会不断拓展;其次,资源虽然存在于自然之中,但任何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以及效能的发挥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范畴。人类的理性精神、科学的政策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合理的分配体系等,会使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特定时空范围内,资源效能的高低取决于资源配置体系的优劣。
(二)扶贫资源
所谓扶贫资源是就资源与社会特定群体的价值而言的一个概念,即以减缓贫困为目的,能够满足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所需要的所有要素的总称。从表现形式上看,扶贫资源可分为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两部分。物质资源主要包括资金和实物等,非物质资源主要是指以减缓贫困为目的,并且有利于减缓贫困的一切无形的要素,例如政府提供的反贫困的制度安排、制定的扶贫政策,市场提供的交换、竞争的理念等,有助于贫困人口脱贫的信息、机会、人力、技术等。
在本书展开的过程中,会不断涉及“资源”和“资金”两个核心概念。狭义的资金是指在流通过程中可以增值的金钱,而广义的资金则是资材的货币表现形式的统称。首先,对资金内涵和外延的理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线索:资源包含资金;在所有的扶贫资源中,资金本身就是扶贫资源的核心构成,也是其他各类扶贫资源的数量标志、基本载体和最终体现。从物质层面说,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性决定了可以用资金对一切扶贫资源的规模、幅度、效能等进行标识和测评。其次,非物质资源如制度安排、政策框架等,其运行的核心也是围绕着以资金为最终表现形式的扶贫资源的配置和调节。从整体上看,中国农村扶贫是由政府扶贫和社会扶贫两大部分组成的,两者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扶贫资源的来源不同。前者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用财政收入在管辖范围内进行工作职能范围之内的扶贫工作,后者主要指政府非专职扶贫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动员上述扶贫资金之外的财政收入及社会资源进行的扶贫工作。就政府扶贫而言,根据资金性质、传递渠道、使用目的及原则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财政扶贫和信贷扶贫两大类。财政扶贫中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是无偿使用的。
(三)扶贫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经济社会中的人力、信息、物质、环境等各种资源在不同社会经济领域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在发展资源稀缺的经济学假设下,研究资源配置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社会中稀缺的资源得到最有价值的运用,实现以较少资源投入获取较多产出与收益的目标。我国农村扶贫开发一直在努力探索使扶贫资源投到最贫困的人群和最贫困地区去的办法,目前实施片区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进行扶贫资源的大整合、大规划,在片区范围内针对不同的贫困特征和不同的制约因素,从“点、线、面”不同层次立体解决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问题;就是要瞄准最贫困的人群和最贫困的地区,使扶贫资源与贫困者及贫困地区的需求高度一致,进而在提高扶贫开发效率的同时,提升扶贫开发的效果,让更多的贫困人群尽快脱贫,让贫困地区尽快实现健康跨越发展。藉此,体现在研究过程中的扶贫资源配置可以理解为扶贫开发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围绕发展目标开展扶贫资源使用行为博弈的一种冲突协调行为,考虑我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扶贫开发工作特点,扶贫资源配置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于扶贫资源的规模安排、投向考虑、实施管理,以及贫困人口对于扶贫资源的承接利用、发展决策等。故而课题在分析扶贫资源配置效益和效率问题时,始终以扶贫资源传递过程为主线,以参与扶贫开发的多元主体行为分析为基点,展开相关问题研究,并落脚于扶贫开发工作管理机制优化与政策完善。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在研究扶贫资源配置相关主题时,主要考虑的是财政扶贫资金的优化配置,并在配置机制、配置效应及政策优化等领域研究过程中涉及其他扶贫资源,如有关扶贫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优化、制度完善、资源整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