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部地区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水平评价

一 引言

传统制造业隶属于制造业的分类范畴,本身并不具备严格的产业类别概念,主要区别于现代制造业,主要以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特征,通过传统、通用的加工方式把原材料转化为产品,借助劳动分工、机械化和自动化实现高效率大量生产。相较于现代制造业,传统制造业表现出缺乏知识和科技元素、生产效率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资源利用率低、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的符合度较低的特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将我国行业共分为15类,又将制造业分为31个大类,本章选取的传统制造业包括传统制造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石化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和纺织服装业共7类。本章选取的传统制造业类别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中各行业门类的对应关系如表4-1所示。

表4-1 传统制造业对应国民经济行业门类及代码

续表

续表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有利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提升中部地区发展综合实力。制造业是支撑中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促进中部地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针对中部六省传统制造业发展,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和201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2025》要求“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201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动传统制造业提升改造,全面提升食品加工、家电、纺织服装、建材等行业的设计、制造、工艺和管理水平。

对中部地区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测算和分析,有利于对中部地区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地位进行科学定位,发掘中部地区传统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比较优势,预测中部地区各省份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向,对于中部地区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门类,促进传统制造业在中部六省科学分工、合理布局,促进中部地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中部地区传统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