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艰难的挑战

▲冰上猎手。年轻的北极熊从浮冰之间一跃而起,抓捕猎物。但随着夏日来临,冰块消融,捕猎的成功率也越来越低。

捕食者与猎物之间存在着自然界中最戏剧化的关系——此言非虚,因为这事关生死。猎捕也好,逃亡也罢,捕食者和猎物都因周遭环境掌握了一连串令人拍案叫绝的招数。不同的环境代表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塞伦盖蒂平原上,矮草无法遮挡住潜行的花豹;加拿大的冻原上,驯鹿无处躲避狼的追踪;广阔无垠的蓝色海洋里,鲸鱼必须长途跋涉去寻找食物;非洲中部的热带森林里,捕食者和猎物玩起了捉迷藏。大多数游戏都以捕食者的失败告终。为了在与猎物的博弈中取得胜利,捕食者需要掌握与自身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特殊本领。

▲水牛猎捕。一头狮子在面对水牛的群攻时,也只有逃命的份儿。只有当一群雌狮集体攻击时,才可能扳倒一头水牛。

▲猛击、捉住、抓起。游隼握爪成拳,将鹬鸟打落到沙滩上,再逗弄它,将它从海浪里捞起来。随后游隼便抓着猎物飞上一根栖木,在那儿用尖喙啄断它的脊骨。

速度的较量

对于世界上许多顶尖的捕食者来说,速度是成功的关键。游隼当属鸟类中最快的捕食者,其水平飞行速度可轻易达到65~95千米每小时。虽说个别种类的涉禽、野鸭和鸽子能在水平速度上超越游隼,但俯冲才是游隼真正的利器。游隼双翼紧贴身体两侧,以32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猛冲向毫无防备的猎物。但由于速度过快,游隼直接抓取猎物会导致危险发生,于是它们收起利爪转而对着猎物的后脑一记猛击。这一招屡试不爽,因而除了南极洲,全世界几乎1/5的鸟类都可谓是游隼的囊中之物。

水下捕食者在速度方面没法与鸟类相提并论——水的黏度会导致其速度减缓。但水下速度最快的尖吻鲭鲨,据记录其速度仍可达到50千米每小时,它们的瞬时爆发速度更是达到了74千米每小时,着实让人惊叹。与游隼的方法如出一辙,尖吻鲭鲨先游到猎物下方,再垂直跃起,在猎物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将其吞入腹中。

不过,海洋中最快的捕食者还是剑鱼,其速度可达108千米每小时。和其他长喙鱼类一样,剑鱼拥有遍布全身的肌肉和完美的流线型身材。它们不仅能将瞬时爆发速度与惊人的耐力相结合,还能将正常速度保持在48千米每小时以上。它们通常独自在寒暖流交汇处花费长达数天的时间去搜寻小鱼。当鱼群为了防御外敌聚拢成一个球时,它们的速度和敏捷性才会真正表现出来。剑鱼会快速出击,撞晕一条又一条鱼。

▲短跑高手。疾驰中的猎豹只用几秒便能追上它的目标——汤姆森瞪羚。相较于猎物,猎豹的速度更快,身体也更加敏捷,但如果它冲刺的距离过远,汤姆森瞪羚就能凭借耐力逃脱。

奔跑速度最快的猎手

尽管有据可查的数值为93千米每小时,但一头猎豹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堪称传奇。猎豹的全身构造皆为速度服务。它们体格瘦削,胸廓狭窄,腿长而有力,心肺巨大。它们的肌肉中遍布着对于疾跑至关重要的快速收缩肌肉纤维,一半肌肉都分布在脊椎周围。猎豹的脊椎是所有大型猫科动物中最长最柔韧的,而这正是其速度快的关键原因所在。它能够支撑更快的步频以及近乎10米的步长。猎豹跨出的一步中,大半距离都处于凌空状态。但拥有这样柔韧的脊椎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猎豹奔跑时,其身上最重的髋部和胸部不断移动,需要大量能量作为支撑。这就意味着它们只能保持这样的疾跑速度10秒。

猎豹的整个捕猎策略都围绕这10秒的限制制定。小型羚羊是它们的最爱,例如跳羚、黑斑羚和汤姆森瞪羚。这些羚羊的最快速度大致为77千米每小时——比猎豹慢,但仅当后者在疾跑时才是如此。因此猎豹的捕猎行动是否成功,取决于它们能否跟踪至达到自己能追杀到猎物的距离。这要求在极速追捕开始前,猎豹必须悄无声息地潜行至距猎物50米以内的地方。但凡再远一点的距离,它们都会在扳倒目标前泄劲。在非洲的矮草平原上——典型的猎豹栖息地——遮蔽物少之又少。因此一只猎豹要花上10~20分钟潜行,头部压低,呈半蹲伏姿势,向前爬行,或者先奔跑,然后突然停止,再次小心翼翼地前进,最后进入爆发式狂奔状态。

与在捕猎的过程中选择猎物的鬣狗和非洲野狗不同,猎豹从一开始就选好了要跟踪的目标,并且极少在追捕中途更改目标。由于经常消耗巨大的能量,猎豹需要捕食体积庞大的动物才能维持身体需求。但拥有适合短跑的身材的同时,它们也失去了如狮子或花豹一样将猎物一击致命的力量。当猎物失去平衡翻倒在地时,猎豹便用下颌抵住它的气管,使其窒息死亡。除了体积,猎豹选择猎物的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便是该动物的警觉性。被猎物发现之后,75%的情况下猎豹会放弃捕猎。因此经验不足的瞪羚幼崽就成了最受猎豹喜爱的猎物。汤姆森瞪羚群边缘处落单的几只警惕性较低的瞪羚也常常成为目标,而这些瞪羚通常为雄性。

开始冲刺后,猎豹的呼吸频率从60次每分钟飙升至150次每分钟,心脏的收缩扩张增加至50多次。但光有速度还不行,因为羚羊擅长“之”字形急转弯。只有从俯视的角度,你才能真正欣赏到猎豹有多么灵活。它们的后爪在追捕过程中呈张开状态,抓力强劲,但前爪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以便保持锋利,撕碎猎物。

▲观察者。在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里,一只花豹盯着正悠闲吃草的黑斑羚群。它的策略是,先潜行至最有利的攻击距离(4米以内),这样可以将大多数中等体形的猎物(比如薮羚、黑斑羚及麂羚等)拖至隐蔽处或带到树上,以此避免遭到狮子和鬣狗的争抢。

在非洲的所有捕食者中,猎豹捕猎的成功率仅次于野狗。平均而言,它们有一半的猎捕行动以捕杀成功结束。然而由于为了速度牺牲了力量,在面对狮群和鬣狗群时,猎豹无法保护自己和已经到手的猎物。在塞伦盖蒂平原上,猎豹有超过13%的猎物最终会被窃取。

潜行大师

你在非洲的灌木丛里待上数月也不见得能看到花豹,在大白天拍到捕猎的花豹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花豹喜欢在遍布花斑的植被中潜行,它们的斑点外衣恰好为自己提供了完美伪装。作为潜行大师,相较于其他捕食者,它们利用伪装的次数更多,并借此靠近目标——在瞬间提速抓住猎物前,与猎物只剩下不到4米的距离。这是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策略,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南亚以及阿尔卑斯山脉、干旱荒漠、开阔草原和热带雨林都能成功。

花豹也不挑食——仅非洲就有92个物种在花豹的食物名单里榜上有名。它们庞大的体形以及强健的体格足以对付如大角斑羚一样大小的动物,但它们更偏爱小型动物,特别是在捕猎的困难时期。诸如黑斑羚、薮羚和麂羚等体重在20千克左右的动物都是花豹的绝佳捕食对象,但如果猎物的数量太少,花豹也会以豪猪、孔雀和猴子为食。

花豹是贴地行走、慢速潜行的高手,只有20厘米高的植被便已足够它们隐蔽其间。这种潜行猎手数量最多的地区还属非洲中部的热带雨林。这里的植被为它们提供了极佳的遮蔽处,花豹的策略也从主动出击变为伏击,这种方法常用来对付被树上掉下的丰盛水果所吸引的麂羚(小型羚羊)和猴子。大如红河猪、聪明如黑猩猩的动物都中过这种圈套。事实上,花豹对于黑猩猩算得上是严重威胁,曾有人看到黑猩猩们聚集起来,将一只花豹逼入窘境,用断掉的树枝威胁它。

花豹最有效的伪装便是黑暗,它们几乎只在夜晚出没。在红外线摄像机的镜头下,它们一寸一寸接近猎物,大师级别的潜行捕猎技巧被尽收眼底。尽管夜深人静之时,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抑或是小树枝的断裂声要比白天大得多,但羚羊仍旧漫不经心地嚼着草,直到花豹突然冲出来。于是随着一阵尘土扬起,只听到一只羚羊向同伴发出最后一声警报,最终万物归于寂静。

▲潜行大师。花豹俯身贴地,可以藏在仅20厘米高的植被后面。但即便如此,白天捕猎也极难成功,所以在领地范围内,花豹通常于夜间捕食。

但花豹捕猎的成功率远低于猎豹。在塞伦盖蒂平原,花豹成功捕杀猎物的概率只有5%。但到了南非克鲁格国家公园,有了更茂密的植被遮挡时,这一概率提高到了16%。而在纳比米亚,花豹几乎全在夜间行动,成功的概率为38%。就算花豹成功杀死猎物,还有10%的猎物会被狮子和斑鬣狗抢去。但和猎豹不同,花豹有力气将猎物拖至树上,让争夺者够不着。

成群结队

▲以多取胜。一大群雌狮分食一头角马。要喂饱这么多张嘴,栖息地必须有大量猎物才行。实际上,相较于捕猎,狮群的大小对于守护栖息地、赶走鬣狗和可能杀死它们幼崽的雄狮更为重要。

许多捕食者选择群体捕猎的方式,通常是因为这能让它们抓到比自身体形更大的猎物。大型猫科动物中,一家中可能有三四只花豹会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一同捕猎,但只有狮子会始终群居,一起捕猎。狮群的数量会随着它们领地的情况改变,一般为4~40只不等——通常为雌狮带着幼狮,再加上一两只成年雄狮,后者负责保护狮群安全,但很少在捕猎方面出力。只有当追捕诸如水牛或大象这般体形巨大的猎物时,雄狮才加入行动,主要是因为雄狮的体重差不多是雌狮的两倍,且它们的速度较慢。的确,狮子并非为速度而生——雌狮的最高疾跑速度不到64千米每小时,它们也缺乏耐力。在平原上,雌狮只能跑2~3分钟,这就意味着,斑马、角马和水牛等这些最受狮子喜爱的猎物很容易就能摆脱它们。所以为了成功,狮群需要到达距离目标30米以内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们得利用高的植物作掩护或者在夜间行动。

在诸如埃托沙国家公园的开阔地形上,它们会共同协作设置陷阱,其中几只把猎物驱赶到同伴埋伏好的包围圈中。捕食成功的概率和参与捕猎的雌狮数量直接相关。但在这片环境恶劣的栖息地上,即使是最厉害的狮群,成功率也只有15%。

当塞伦盖蒂平原上的猎物数量大大增多时,捕猎成功的概率便会提升至23%。但群体捕猎的优势也会被削弱。雌狮群共同捕猎、分享猎物,并不会比单独捕猎得到的食物更多。那么为何塞伦盖蒂平原的雌狮群还要群体协作呢?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首先,群体越庞大,就越有把握守住最优质的栖息地,恰好塞伦盖蒂平原树木繁茂、临近水源,可以为这场猎捕游戏提供更高保障。其次,群体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防范其他狮群的雄狮或鬣狗等可能偷幼崽的捕食者。总而言之,群居的雌狮比它们独居的姐妹们繁殖后代的成功率要更高。

无情的野狗

非洲给人印象最深刻的群居捕食者当属非洲野狗,其群体捕猎的成功率极少低于33%,通常能高达85%。很难想象其他捕食者会有这般高效率的捕杀行动。非洲野狗总是集体捕猎,有时数量可以达到40~50只。东非的野狗体重约为25千克,南非的也只有大约30千克,为了扳倒体积大如斑马和角马的猎物,野狗群必须集体协作。

尽管在今天,人们还未能完全了解协作的自然习性,但非洲野狗协作捕猎的场景是相当引人注目的。比如猎豹,它们靠双眼观察猎物。人们一般认为猎豹只在白天捕猎,通常在黎明或日落时分。现在我们知道了,只要有足够明亮的月光,这两种动物都会在夜间捕猎。所有野狗在捕猎之前都会来一场闹哄哄的聚会,低低的呜咽声和嗡嗡的吼叫声不绝于耳。它们不仅会兴奋地摇尾巴,还会相互之间舔舐蹭弄。这样可以在捕猎开始前加强群体间的感情并重新确立等级关系。它们需要在追捕前热热身,先是走路,随后变为小跑,并最终整齐地大步跑起来。现在,它们已经做好了捕猎的准备。

▲马拉松选手。赞比亚平原上,野狗群保持高速奔跑,对角马紧追不舍。它们的策略就是累垮猎物。

一旦领头的野狗瞄准了合适的目标,它就会停下来等其他同伴。等全数聚齐,它们便展开攻势,专心致志地追捕猎物。紧接着,野狗们开始低头潜行。只有当猎物意欲逃跑时,它们才会改变方法。待它们提速至64千米每小时,疯狂追捕就正式上演。

在非洲南部的森林里,追捕距离可能只有600~800米,如果成功的概率不大,领头的野狗便会停下。但若在地势开阔的非洲东部,它们会持续追上20分钟,距离超过1000米。对于这种追捕方式所体现的协作,大家看法不一,但从空中看这场捕猎行动,野狗群看上去的确像在合作。

在野狗居住的森林里,你时常会看到一只野狗远离野狗群,似乎想切断猎物的退路。在旷野中观察一场持久的捕猎行动,你会很清楚地看到领头的野狗在追逐过程中不断更替。有人相信这种更替方式能给整个群体带来更多活力,以确保领头的野狗永远是“新鲜血液”。还有人对紧跟其后并最终替代领头者的野狗仍能精力充沛表示好奇。不过一旦到了最终的猎杀环节,群体捕猎的真正优势便显现出来了。

▲选择目标。一大群野狗逼近角马群。在这场猎捕中,野狗群成功地孤立并最终扳倒了它们的目标猎物。

单只野狗无法靠一己之力扳倒一头成年角马,但要是一群野狗就不在话下了。孤立一头角马后,野狗轮流上前咬它的后腿,使其丧失行动能力。最后,两三只野狗咬住角马的尾巴,拖慢其速度。最后阶段便是野狗撕咬分食猎物,虽然看上去残忍血腥,但同样也彰显了大自然的本质和团队合作的价值。所有野狗都能来享用这些战利品。猎手们发出与众不同的“呜”声,响彻森林,呼唤远处掉队的同伴一起来享用食物。在其他群居性捕食者中,年轻一代都必须等年长者饱腹后才能进食。但野狗不同,当年出生的幼崽先吃,而成年野狗则分散站在食物四周,警戒着可能前来偷取战利品的鬣狗或狮子。

▲野狗的力量。一只鬣狗企图抢走猎物,被一群非洲野狗赶跑了。尽管从个体来看,鬣狗的体积要远大于野狗,但终究抵不过一群野狗,后者甚至能将好几只鬣狗逼入困境。但如果遇到一只狮子,体形和力量都远非野狗能比,那野狗群是不会冒险与之抗争的。

斑鬣狗的体积是非洲野狗的3倍,在抢夺食物的较量中,4只成年野狗才能对付一只鬣狗。但就算集体上阵,野狗也对付不了一只狮子,狮子是造成野狗死亡的首要原因。第二大原因则是断腿。追逐过程中许多野狗因为跑动速度过快且毫无章法而伤到了腿。一同居住与捕猎,至少能够保证它们因伤致命的风险因有群体分担而减小。

大陷阱与小猎手

一谈到体形小巧的独行猎手,就必定会联想到花招诡计。在热带雨林地区,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中,拟态伪装是最常见的武器。最令人惊艳的陷阱之一要数达尔文吠蛛的蛛网。这位体积只有一片指甲盖大小的马达加斯加“织工”,因能织出横跨河流湖泊的巨网而闻名。昆虫会顺着河流穿越热带雨林,因此河流上空是一处设置隐形陷阱的好地方。问题在于要如何在那儿设置陷阱。

达尔文吠蛛吐出的丝是世界上最结实的自然材料——强度是其他蜘蛛的丝的两倍,是具有高延展性的人造凯夫拉尔纤维的10倍。它们还会织出世界上最大的圆蛛网(只有雌性达尔文吠蛛才织网),蛛丝延伸25米,横跨河流两岸。这种蜘蛛选定河流一侧的有利位置开始工作,从其尾部的吐丝器中射出几十股轻盈的蛛丝,随风向前,跨越河流。一旦其中一股缠住了河对岸的草木,蜘蛛便会拉紧蛛丝,从上面爬过去。它们得花好几小时去加固这股至关重要的丝绳,检查其是否完好地挂在河流两岸,然后转而向下制作第3个连接点。做好后,它们最后的任务就是以3股丝绳的交叉点为中心编织圆网。一个多小时后,陷阱便设置好了。

▲横跨河流。达尔文吠蛛的巨大蛛网悬挂在马达加斯加河流上方。这种宽度可达25米的圆蛛网旨在粘住那些顺着河流飞行的昆虫,并且每天都会被修补一新。就像桥接线,它异常结实,能够粘住快速飞行的大型猎物。

▲吐丝。一只身长2厘米的达尔文吠蛛从身体尾部的吐丝器里射出一股股丝线,随风向前,跨越河流。蛛网如此结实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富有弹性,且由几十股“桥绳”织成。

▲前进的鲨鱼。成千上万的黑鳍鲨和蔷薇真鲨沿着佛罗里达海岸线迁徙,去南方过冬。海水的温度变化可能促使其迁徙,诸如鲻鱼等猎物的迁徙也可能是鲨鱼迁徙的原因之一。

这种结构的网为达尔文吠蛛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蛛丝富有弹性,可以防止被风和热带雨林的强降水破坏,但即便如此,达尔文吠蛛每天依旧会定时更换“桥绳”,并重新编织蛛网的中心部分。它们的勤劳深受大家赞赏。雄性达尔文吠蛛则会从蛛网上窃取食物(前文提到,只有雌性达尔文吠蛛才织网),甚至连那些擅长捕食小型昆虫的两翼昆虫也会被缠入网中。

在迁徙中捕猎

每年中有两次,数十亿动物会随着太阳半年一次的周期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长途迁徙,许多捕食者别无选择,只能跟随其后。这些迁徙创造了许多大自然中最为壮观的场景,只是并非所有都为世人所熟知。

每年秋天,大群黑鳍鲨和蔷薇真鲨沿佛罗里达海岸迁徙,到南方过冬,来年春天才又返回。游泳者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但从空中俯视,可见成千上万的鲨鱼和海岸线之间只有不过几百米的距离。这些鲨鱼后面还跟着以之为食的捕食者——体形更大的双髻鲨和牛鲨。

200种不同的猛禽每年迁徙数千千米。它们大多数依靠日照引起的上升气流来节省体力,进行跨越大陆的旅程。经过狭长地区,猛禽会集中到一处,那数量令人叹为观止。在墨西哥的韦拉克鲁斯,每年有500万只猛禽飞过,跨越北美和南美——这一壮观景象被称作“猛禽天河”。

▲中途停留的隼。经过从东非的繁殖区一路向南的长途跋涉,数以万计的阿尔穆隼在印度东北部短暂停留,吃些昆虫饱腹,而后继续开始前往南非的长达3000千米的旅程。

▲隼的休息站。(雄性和雌性的)阿穆尔隼停在印度东北部那加兰邦的电线上——这是它们前往南非过冬途中的休息站之一。

▲吃白蚁补充体力。阿穆尔隼在那加兰邦的道阳水库旁进食。在上万只阿穆尔隼中,有一些可以调整中途休息的时间以遇上大群白蚁。当地人现在已将这一景象视作颇具价值的旅游噱头,不再猎杀它们。过去,该地区的人们每年都会在这里捕杀超过120000只隼。

欧洲猛禽飞过的年度最长旅程,是草原秃鹰在北欧到南非之间长达14485千米的往返之旅。但在所有猛禽的迁徙路线中,最长最险峻的要属阿穆尔隼的路线。这种和红隼一般大小的隼类通常在古北界东部[包括俄罗斯、蒙古、中国(主要是南部及中部)]进行同种繁殖。它们擅长在飞行途中抓住昆虫,但这些昆虫在秋天相继死去,阿穆尔隼别无选择,只能向南迁徙,去食物丰富的地方。它们到南非的往返旅程长达22530千米。

其中一些飞越了尼泊尔中部的喜马拉雅山,但大多数阿穆尔隼会避免经过如此高海拔的地方,转而沿着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飞行。等到了印度东南部,它们会在那里停留数月,补充能量,积蓄脂肪。数以万计的阿穆尔隼共同捕食聚集在一起的白蚁,那场面不禁让人想起群栖的椋鸟。终于,它们准备好踏上旅途中最严峻的一段路程——不停歇地飞越超过3000千米的距离,跨越开阔海域到达非洲。这是猛禽中距离最长的海上迁徙活动,阿穆尔隼要飞上2~3天才能到达目的地。而通过这场持久测验的奖赏就是丰富的昆虫补给,以及南方的悠长夏日。

▲被拖拽的环斑海豹。一只北极熊抓住一只跳进海里但还未来得及游远的环斑海豹并将其拽上浮冰。当夏日来临,冰块消融,北极熊的主要猎物变得愈发难以捕获,因此它们不得不忍饥挨饿。

四季捕猎的捕食者

北极熊不随着季节的变换而迁徙。它们是专业猎手,但捕猎范围仅限于北极地区有海冰的地方。格陵兰岛西北部的因纽特人称北极熊为“pisugtooq”,意思是“流浪者”。北极熊的居所范围非常宽广——平均大小和美国佐治亚州的面积相同。据记载,最大面积快赶上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大小了——因为要寻找海豹。目前,它们居住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但它们面临一项极地地区特有的巨大挑战:每过6个月,太阳升起,会将北极熊冰河世界的大半融化掉。为了生存,北极熊逐渐成了地球上适应能力最强的捕食者。

▲北极熊。在厚重的脂肪层和浓厚皮毛的保护下,北极熊以巨大的前爪为桨,后爪为舵,游过无冰水面寻找海豹可能躺卧的浮冰。在冰块大量消融的夏天,北极熊不得不游过大面积的无冰海面,可能好几天都不能停下来。

其他捕食者都不像北极熊这般,为了应对季节的变换,不断进化和掌握不同的捕猎技巧。随着春天逝去,夏日来临,北极熊几乎每过一个月就需要改变一次捕猎方式。早春时节,它们最爱的食物是环斑海豹的幼崽。3月和4月,海豹幼崽在海冰下的隐蔽之处出生。但当冰块开始破裂,环斑海豹幼崽断奶,北极熊就会转而盯上髯海豹。到了秋天,冰块和海豹都不见了的时候,北极熊甚至会攻击海象,去偷它们的幼崽。

对于捕食者来说,是生是死,取决于捕猎时的能量消耗和能量获取间是否达到了平衡。从生理构造上来说,北极熊可谓无可挑剔。它们的消化系统能吸收84%的蛋白质和97%的脂肪;冬日里在冰块上爬行寻找食物时,它们的代谢速率能够降到和在洞穴中冬眠的黑熊一样。这些仅仅是北极熊得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众多身体特性中的两个。

▲艰难时期。一只雄性北极熊冒着从高空掉入海里的危险,在悬崖峭壁上爬行,寻找海鸠蛋。海冰融化使得捕食海豹不再可能实现,绝望的北极熊只得前往北极西伯利亚地区的岛屿。

终极捕食者

如果基于智力和适应力,以及在世界各地都能捕猎成功的战绩来考量,终极捕食者非虎鲸莫属。虎鲸同时拥有速度、力量和耐力优势。它们利用一定程度上的协作以及其他捕食者望尘莫及的智慧捕食猎物。无论猎物有多大,没有哪种海洋动物能逃得出虎鲸的追捕。

虎鲸能活50多年,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维持着稳固的母系家族体系。种群间的“文化”差异代代相传。我们越了解这一高度社会化的海洋哺乳动物,就越能认识到它们有多聪明。只有人类比它们更复杂,适应能力更强。

▲追逐鱼群。50头左右“定居者”虎鲸,包括它们的幼崽,正在挪威的峡湾追逐一大群鲱鱼。这些虎鲸尤其擅长在冰冷、富有营养的斯堪的纳维亚海域中捕鱼。

虎鲸被分成差异明显的不同种群(亦称生态类型),尽管从基因指标上来说,它们更该被定义为不同的物种。不同种群的虎鲸外形不同,发声行为不同,捕食对象以及捕猎方法也不同,彼此之间的领地几乎没有交集,但它们之间的交配行为仍被认作同种繁殖。

第一种公认的种群生活在北美洲西北部的太平洋里,这些虎鲸被称作“定居者”,它们固定生活在这条狭长海岸线边的浅湾里,以捕鱼为生,尤其偏爱每年会大量洄游的奇努克鲑鱼。80~90头虎鲸近亲结成一群,在长达50年的生命里一生群居。水下交流是它们合作捕猎时的重要一环,研究人员已经可以通过不同的声音特征辨别出每一个种群。事实上,虎鲸声音的多样性在其他所有非人类的哺乳动物中是史无前例的。

▲鲱鱼群。惊慌的鲱鱼群聚拢在一起冲向海面,缩成一团。虎鲸利用回声定位本领定位并驱赶鲱鱼,它们还会在将猎物团团包围时相互交流,食用前用尾巴一扫使鲱鱼丧失逃生能力。

另一种沿着北美洲西海岸捕猎的虎鲸被称作“过客”,因为它们总是在迁移。南至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北至白令海,这两个地方都有人看到过同一种虎鲸的身影。贴有卫星追踪标记的一群虎鲸从阿拉斯加出发,只用8天时间便游了1400千米,直达北极冰层的边缘。“过客”们更擅长捕食哺乳动物而非鱼类,它们拥有超凡的能力,可以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伏击猎物。

▲“过客”虎鲸的攻击。右侧的虎鲸冲向一头灰鲸幼崽,试图将它与其妈妈分离后再淹死它。这头虎鲸是“过客”虎鲸中的一员,它们在北美洲太平洋海岸沿线捕食哺乳动物。春天,这一种群会伏击随着妈妈沿海岸线迁徙的灰鲸幼崽——尤其喜欢在加利福尼亚的蒙特雷湾国家海洋保护区一带觅食。

捕鲸的鲸

灰鲸妈妈和小灰鲸每年都会离开墨西哥海域中舒适的环礁湖,开始长途迁徙,去北方食物丰富的白令海。因为有幼崽,灰鲸妈妈游不了太快,但到4月时也差不多接近加利福尼亚海岸的蒙特雷湾了。它们去北方的最短路径便是从蒙特雷湾径直穿过,但“过客”虎鲸早已等候在此。

“过客”和“定居者”有着相似的交流系统,但前者声音远小于后者,有利于避免被它们的猎物听到行踪。攻击灰鲸妈妈对虎鲸来说太过冒险,因为灰鲸的体形太大,还有极厚的皮肤和脂肪层。于是它们转而捕食灰鲸幼崽。虎鲸只有共同协作才有机会将灰鲸幼崽和灰鲸妈妈分离。参与行动的只有雌性成年虎鲸。它们必须特别小心,避免被灰鲸妈妈强有力的尾巴抽打到,一旦成功将其分开,它们就要跳至灰鲸幼崽背上将其淹死。这场疯狂的猎捕行动可能持续2~6小时。

另一处最受“过客”喜爱的伏击点便是阿拉斯加海岸和乌尼马克岛海岸沿线,迁徙的灰鲸群会在夏季中旬到达那里。遭受虎鲸攻击时,灰鲸妈妈会朝浅水区游去,它们通常会不惜冒着搁浅的危险躲避虎鲸。尽管如此,在迁徙的灰鲸群游经乌尼马克岛海岸去白令海的途中,还是有5%~15%的幼崽会被捕食。

在这个伏击点附近,还有另一处食物丰富的捕猎区深受以哺乳动物为食的虎鲸喜爱。数以千计的海狗在普里比洛夫群岛上繁殖,每年5月下旬,“过客”到达群岛时,恰好碰上海狗繁殖期开始。虎鲸主要以年轻的雄性海狗为目标,这些海狗脂肪肥厚,已做好交配准备,却被挤到群体边缘。随后到了秋天,虎鲸还有机会捕食被留在栖息地的海狗幼崽。

▲1.生存竞赛。座头鲸妈妈将幼崽驮到背上,暂时躲过虎鲸的攻击。前方,6头虎鲸中有一头企图挡住雌性座头鲸的去路。队伍最前方是两头雄性座头鲸,为了保护雌性和幼崽,它们用尾巴和鳍不停拍打水面制造泡泡,并发出喇叭似的声音——使出这些障眼法遮挡虎鲸的视线。

捕食幼崽

擅长捕食海豹和鲸这类哺乳动物的虎鲸,在捕猎时会像狼群一样行动,比如潜行、合作、施展策略。当座头鲸群从南极觅食区迁徙至热带觅食区时,虎鲸早已等候于此。

虎鲸于秋天到达澳大利亚西部沿海,捕食早产的座头鲸幼崽。座头鲸妈妈们紧靠海岸线活动,试图躲避虎鲸的追踪。不过一旦虎鲸察觉到座头鲸妈妈和幼崽的存在,便会紧追不放。成功的攻击一般只会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座头鲸妈妈体形太大,虎鲸难以将其拽离海面淹死,但座头鲸幼崽很小,没什么耐力,也不能长时间屏住呼吸,只能依靠座头鲸妈妈保护或其他鲸类的援助。大多数时候,虎鲸都会成功,在遭受攻击的座头鲸幼崽中,约有2/3被杀死或吃掉。

▲2.骑在妈妈身上。座头鲸妈妈拼命逃脱虎鲸群的追捕,筋疲力尽的幼崽则待在妈妈背上。

▲3.急速甩动。为了躲避虎鲸,座头鲸妈妈绝望地急速甩动尾巴和鳍,附着其身上的贝壳类生物的坚硬外壳为它提供了可致命的强大武器。

▲4.包围。虎鲸成功地使座头鲸幼崽与妈妈分离,现在它们可以强行将幼崽拽离海面直至淹死。但它们必须快速享用战利品,因为这场猎捕行动已经引来了鲨鱼,后者会来分食猎物。

捕鲨的鲸

第3种生态类型的虎鲸在北美海岸出没,被称为“近海鲸”,因为它们喜欢在大陆架沿线、远离海岸的地方捕猎。这个种群的虎鲸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数量更多,一群约有100头。它们同样难以捉摸,很长一段时间,它们的饮食习惯都是个谜。它们的牙齿极度磨损,有可能是经常咬鲨鱼所致(它们刺入鲨鱼皮肤的牙齿异常粗糙,曾一度被用作砂纸)。后来,阿拉斯加的研究人员在邻近该种虎鲸的近海捕食区海面上发现了鲨鱼的肝脏。这类虎鲸好像深海潜水员,它们能在深海潜游长达5分钟,寻找太平洋睡鲨,这些鲨鱼的肝脏营养丰富——相较于磨损的牙齿,算是很值得的回报了。

▲最终行动。两头虎鲸在最终行动前确认了一只惊慌的南极威德尔氏海豹的位置:它们通过快速冲击制造出能够掀翻浮冰的波浪,将海豹冲入水中。虽然冰块已经被它们制造的第一波海浪破坏,但海豹还是爬回了冰块碎片上。

最聪明的虎鲸

研究人员近期发现南极地区的虎鲸在使用一系列绝妙的新型捕猎技巧。其中一种生态类型被称作A类虎鲸,它们通常出没在南大洋的开阔海域,擅长捕杀当地常见的小须鲸。C类虎鲸只在南极洲东部被发现过,它们身长只有6米,是虎鲸中体形最小的一个种群。每年春天,海上冰块消融,它们游过碎裂的冰面进入浅海区,在那里捕食犬牙南极鱼。

虎鲸中体形最大的种群是B类虎鲸,它们深入南极大陆四周的积冰。这种生态类型的虎鲸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捕猎技巧和两队鲸群。其中的小型群体沿着南极半岛捕猎,寻找企鹅或者鱼类。更大型的B类虎鲸擅长将海豹冲下浮冰。这种食物来源充足,因为南极海豹被认为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的。

一旦发现海豹,虎鲸便会游过去,以便看得更清楚。如果是食蟹海豹,虎鲸通常会离开,转而寻找其他目标。看来即便对于这些顶级捕食者来说,食蟹海豹锋利的牙齿和易怒的天性也是个大挑战。如果是性情更温顺的威德尔氏海豹,这群虎鲸便会排成一行,一齐游向其所在的浮冰。在快到达冰块下方时,它们会猛地向下一潜,制造出一股滔天巨浪,将浮冰掀翻。可怜的海豹只能紧紧依附在浮冰上,而虎鲸不断制造波浪冲刷冰面,将海豹的避难所破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碎冰。最终,虎鲸游到近处,方才跃出水面仔细打量它们的猎物。

海豹后退到冰缝中,用自己尖利的牙齿撕咬虎鲸。此时,虎鲸的团队协作再次上演。它们轮番上阵,用尾巴大力横扫,试图将海豹甩进开阔水面。如果这一战术不起作用,它们就会打出一阵泡泡驱赶猎物下水。海豹逃脱的情况少之又少,但凡见过虎鲸捕猎,没人会质疑它们是地球上野生哺乳动物的终极捕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