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随想录:西湖文化美学的准备与思考
- 李一凡
- 7字
- 2023-01-18 18:04:33
第一章 文化哲学
第一节 哲学的读与思
一、哲学的领域
哲学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事实领域、现象领域、价值领域、语言领域、超验领域。
二、哲学的思想性原则
哲学的思想性原则包括古代希腊哲学的客观性原则,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主客性统一性原则。例如,柏拉图将思维与存在视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理念。笛卡尔则将思维与存在区分开来,认为有上帝、我思、物体三种存在,而认识必须以主体性为前提,即以主客体二分为前提。黑格尔认为,这个客观的理念既是实体性的也是主体性的存在,是世界万物生成发展质变的基础、根据和原因。
三、哲学的数学背景和语言学背景
希腊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一直以数学为其思维背景和文化背景。到20世纪兴起分析哲学,则以语言学改变了这种数学传统背景,令哲学发生了重大转变,哲学问题从真理问题转向了意义问题,在方法上开始了经验主义与人类知识中的逻辑部分的结合。
四、反对二元论
共生思想的一个要点是反二元论,以此超越现代主义,超越西方主义(对东方而言)。反二元论是什么意思?东方文化中并不乏两两对立、一分为二、两项对偶的现象与分析。东方文化承认事物内部、事物之间的两两对立、矛盾辩证、冲突与调和,但不是一方面与另一方面的分裂或者绝对的对立。东方文化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其实是同一的,所谓“阴阳合体”,所谓“一个事物的两面”,所谓“两面佛”。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宗教与科学、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等二元论中不相融的东西走向连接。
五、认识世界的角度
从现实、历史、实践的角度认识世界,而不是从纯粹、绝对、直观的角度把握。
六、沟通主客观世界的四种方式
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对立中,人们试图架设沟通桥梁,其一是以实践为桥梁,通过改造现实,使之趋于理想,促进客观世界的主观化(人化);其二是以艺术为桥梁表达理想,以想象补偿现实,促进主观世界的客观化(外化);其三是以真理性认识为桥梁,以对真理的认识实现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统一;第三点实际上是以科学为桥梁,以真理性认识为统一主客世界的途径;应当还有第四点,即以宗教为桥梁去沟通主客观世界,它也是以真理性认识为沟通和化解的形式,但宗教的这种真理性认识企图建立在虚幻的信仰之上,神即真理,神统摄一切并且创造一切,用神作为真理的概念和形象来化解主客观世界的分裂和对立。宗教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和合理性,以主观世界的真实性和实体性统摄世界,指示人的归宿。科学对于真理的认识建立在对自然现象、物质世界的经验归纳、实验论证、逻辑推理的科学基础上。
七、何谓现象?
现象显示的是自身的存在,而不是显示背后的东西。在这个“现象”概念里,否定了二分思维,即现象与本质、内在与外在等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在这里,一切都要面向事物本身。现象即本质。
事实上,有两种关于事物的认识方式。其一是传统方式,即二分法方式,它把事物区分为现象与本质、内部与外部、可见与不可见的二元,因此认识事物是内在本质的感性显现。另一种认识方式就是现象学的视点,即就事物所显现的本身来看,事物显示、公开的是自己而不是背后的什么。因此,这种“看”就是本质的直观。
八、主客体问题导向自我与他者的关系
主体与客体的问题,在西方现代哲学中导向了主体之间的问题,即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由此,主客体的同一问题变化为自我与他者的同一,即主体间的共识,即人与人之间达成一致或同化。这就是所谓的“主体间性”问题。
九、古代西方哲学的实体概念
在这个阶段,人在观念里对于实体只是一个认知的旁观者,人丧失主体的地位。实体不仅作为一切的本源和根据,它本身就是主宰和决定一切的主体(非人),具有能动性和规定性。人的主体性被异化为另一种客观存在。这一具有主体性特征的实体概念,在中世纪延伸为“上帝”,在近代黑格尔哲学中延伸为“绝对理念”。这种主体性实体概念所具有的特征及其思想,成为欧洲文化的一个传统。从这里可以看到,人在此只是一个对于实体来说是外在的观察认知者。在西方古代实体论哲学中,反映着人对于实体存在只是一种外在的关系。
西方古代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实体本体论的客体性哲学,神学也有这个特征,黑格尔的“理念”是“上帝”的一个哲学化身。
近代哲学,则是主体性认识论哲学,主要企求的是在主体性基础上人的认识与所处的世界的同一性问题。古代是本体论哲学,近代则为认识论哲学。在这个阶段,哲学开始关切认识的能力和认识的疆界,对实体概念加以质疑和否定。不仅如此,自我成为主体并且实体化,成为存在和存在者的根据。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成为世界存在的根据,存在的同一在于“我思”。近代哲学作为主体性哲学,否定了实体概念,康德否认主观实体,只承认先验理性,他把实体(物自体)逐出理性的范围,认为“物自体”只能是信仰的对象。客体不存在,因为在该阶段哲学中,客体被主体化。但是主体性哲学的困境是,客体不能完全被主体化,认识不能完全透彻外在的对象,主客体不能完全同一,它不能摆脱二元论,也不能逃出实体施加的阴影。主体性认识论哲学的一个问题,是制造了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二元论困境。康德把物质实体逐出纯粹理性,归入实践理性范围,并且认为“物自体”不能认识把握,把它交给了信仰。近代哲学主体性认识论不能消除实体的存在,不能克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
十、值得思考的柏拉图
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约活动于公元前417-前347年。他代表了有宗教信仰倾向的理性思维:理性、反思、辩驳、爱智慧、追求真理。他也代表了古希腊文化的深刻变迁——从神话走向哲思,把世界置于认真的哲学的理性思考中。孔子关切的是道(真理)、人和社会。柏拉图关切的是真理和理智。孔子关心的是政治和伦理,柏拉图关心的是哲学和伦理,真善美成为哲学的重要命题并成为一种体系。
美的问题在柏拉图哲学中有以下的特点。第一,美的概念与善、正义、知识等,成为柏氏哲学中同等重要的概念。真、善、美由此成为西方哲学中互相联系的思想命题并获得不断的解择。第二,美的概念得到初步的分析。虽然没有回答美的定义是什么,但把美与美的事物、适用、恰当等作了明确的区别。第三,把美与诗作了区别。在他的理想国,有美的存在,但逐出了诗。在他的理解中,美与诗不是同一的,美更接近真理,而诗与真理隔了很远,并且还体现为诗与哲学的对立矛盾,美却是哲学里面的一个概念。他对诗的批判,包括了道德的、宗教的、哲学的三个方面,其中哲学批判最为彻底。诗的问题,一是感官享受、挑起情欲、败坏德行;二是亵渎神灵;三是诗的摹仿不仅没有技艺知识,还与真理隔了三层,即与真理无关。柏氏对诗的批评表现出对神的尊敬、对道德的坚守、对知识的重视、对真理的追求。这还表明,柏拉图那个时期的文化,已经从经验和神话的维度,转向了重视知识和真理的维度。这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这说明,至少在柏拉图那个年代,古希腊文化已从神话时代的重视神灵、经验、技艺,转向了哲学时代(姑且如此称呼)的重视神灵、知识和真理,走向了追求知识、真理的科学之路,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自然真理的知识研究。
十一、笛卡尔的“正确判断、明辨真伪”
笛卡尔的方法,即引导理智正确地前进的认识真理的方法,由自明律、分析律、综合律、枚举律组成。他认为,正确判断和明辨真伪的能力就是“良知”或者“理智”,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并且为每个人平均地拥有。达到“正确判断、明辨真伪”的方法,第一就是“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的怀疑精神,除非是自明的真。第二是进行分析,即把问题分成若干个小的部分来解决。第三是综合律,就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引导理智“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开始”,逐步上升到复杂的认识。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按顺序进行,二是从简单到复杂。实际上是“从简单到复杂,循序而进”这一句话。结合“分析律”,就是把复杂的东西分解为若干简单的部分,再从最简单和易于认识的部分开始进行探讨。第四是枚举,即所得的真理能够涵盖所有的事例,从而保证认识的可证明的正确性。笛卡尔一再使用了“检查”这个词,表明认识的谨慎、周到、可验证,保证不出错误。尼采曾讲过,理性具有冷静、精确、逻辑、生硬、节欲的特点。这正好是笛卡尔理性思考方法的一个注释。但是,最核心的,我以为是那种“怀疑”精神,即一切以理性思考为准绳。这使得西方文化具有一种内生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自我否定和不断创新的特质,以追求真理为最高荣誉。
这里还要作一个补充说明。笛卡尔讲到,有逻辑顺序的推理演绎,是从最简单易知的部分开始,由简到繁,到最后不会有昏不可明、遥不可接的事理。这表现出运用理性探知事理的自信。这“简单易知的部分”,也就是“简单易晓的事理”的完整演绎,就是从一个事理推演到另一个事理,使我们对于真的知识有新的增长。因此,所谓综合律中的要点,就是要求从“最简单的事理”出发。这个观点受到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深刻影响。
十二、康德的三个假设
康德哲学批判的三个假设:自由意志、灵魂不死、上帝存在。
十三、尼采的“新哲学”
尼采对基督教道德的批判,指出基督教以上帝的名义扼杀了人的自由并约束人的心灵,压抑人的生命本能。“要是人获得自由,必须杀死上帝。”他首先对哲学家做出批判,认为哲学家的第一特征是“缺乏历史感”,把活生生的一切变成了“概念木乃伊”,以一些永恒的概念去框定活生生的现实,“扼杀了生灭变化的过程,扼杀了生命。”他认为现实、生命充满了偶然、动荡不定、不可捉摸,他说“实况是没有的,都是流动的,抓不住的”。哲学家第二个特点是“拒绝感官的证据”,颠倒了“真正的世界”和“假象的世界”。“感性证据是真实的、可信的,只是对它们加工时塞进了谎言。”第三个特点,是哲学家混淆始末,否认生长过程、进化过程。第四个特点是哲学家运用语言中的“理性”,强制人们犯错,把“是”与“存在”混为一谈。尼采指出,人们狂热地追随理性,是指望它能给人带来自由和幸福,但“理性处处与人的生命本能为敌”。他对道德和理性的批判乃至否定,是基于它们无不是对人的生命乃至自由和幸福的约束、压抑、否定,因此尼采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即以人的生命意志为本位的价值观。他把人的价值和自信放大为“超人”,取代“上帝”的位置和信仰。
尼采要建立的新哲学,是把生命意志置于道德和理性之上的哲学,它是以人的存在,即人的生命本能和生命意志为基点的生存哲学。肯定生命,肯定人生,是尼采哲学的基本方向。他的哲学,着眼于现实和人生的变化、发展、运动、特殊、过程,即活生生的一切。在“天人神”的历史文化结构中,他坚决取消了“神”,突出了“人”,并将其置于最高贵的地位。笛卡尔确认了“理性的人”,尼采确定了“生命的人”。前者仍然保留了上帝,后者则开除了上帝,开启了以“人”为绝对中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笛卡尔以人的理性存在把世界一分为二,尼采以人的感性存在重归世界的完整。
十四、海德格尔的时间概念
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概念很特别。首先他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是整体的、统一的,并且人的个体生命(此在)是有终点的,即死亡。将来的终点就是死亡,因此人的存在是有限性存在。此外他认为,现在就是过去,过去(传统)走在此在的前头,而将来从自身放出当前。
十五、共生的思想
世界处在复杂的关系中。通常,我们注意到的一般性关系或者主要关系是对立关系或矛盾关系,这是最基础的有生命活力的关系。这种关系首先把事物一分为二,如阴与阳、明与暗、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主体与客体等。其次是断定二者之间是对立的、矛盾的、斗争的关系,即一分为二的对立矛盾关系,它决定了事物的特征和本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种二元论的对立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东方以调和、稳定的立场去看待和处理,西方则是以斗争、改变的方式去看待和处理,形成了各自的行为模式和文化价值。
东方文化中的调和处理方式是着眼于整体的稳定发展。西方文化中的斗争方式是着眼于改变,促使新陈代谢式的变异和发展。
中国哲学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在矛盾对立中,儒家主张“和为贵”、“中庸之道”,道家主张“退让”、“无为之道”,佛家主张“灭欲”、“清静”。中国文化的主流方式,是和谐、中庸,故有“中和”概念和“中和之美”。它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对立矛盾中的调和”或者“协调”,另一种是中庸,即“执两用中”。中国文化认为,对立双方既是相互矛盾的,又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对方也就没有本方,从整体上看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模糊、辩证的状态,如太极图。
西方文化则强调一方战胜或者消除另一方,即吃掉对方或者将对方改造成为合目的的存在,还有就是否定了对方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从而成为更高更新的一种存在。
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指向是忠诚与信仰,西方文化思想的核心指向是思想与怀疑。前者的哲学基础是有机整体论,后者是主客二元论。
共生关系是对立矛盾关系的另一种处理方式。按照黑川纪章的说法:“共生是包括对立与矛盾在内的竞争和紧张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一种赋有创造性的关系。共生是在相互对立的同时,又给予必要的理解的关系。共生不是片面的不可能,而是可以创新的可能性的关系。共生是相互尊重个性的圣域,并扩展相互共通领域的关系。共生是在给予、被给予这一生命系统中存在着的东西。”(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序,第4页)
生态就是一种典型的共生现象,比如森林,各种植物之间就是共生关系。生态,除了适者生存之外,还有共生共存。共生这种存在方式上升为一种思维方式,上升为一种行为方式,就是共生思想。
共生思想的要点是什么?它反对二元论,主张多元化,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西欧文化中心主义和合理主义,反对机械论主张生命论,在结构上反对树型、主张根型,在社会背景上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在文化背景上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其要点,第一是肯定和包容对方,对方的存在是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因素;第二,共生在竞争、对立、矛盾、紧张的关系中不排除对方的存在并尊重对方的存在;第三,共生思想重视异质文化的作用和重要性(杂音理论);第四,对立双方之间存在着“圣域”和“中间地带”。
黑川纪章的《新共生思想》是一本不能不读的书,他所阐述的伟大思想非常深刻,是一种新文化的思想启迪。
十六、把问题放在什么基点上加以思考?
不同的认识基点必然产生不同方向的思想,它在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思想理念上都会歧异多样。中世纪的文化,把所有问题都放在了对神的宗教信仰上,神是一切的中心,还由此产生了以神的主体创造和统一性为基础的一元论思想。在这里,自然和人类全部淹没在神的光影中。宗教与政权的结合,加剧了这种神学传统的权威力量。文艺复兴开始把问题的基点放到了人的身上,企图从神那里找回人的权利和力量,找到除了神以外的人的价值。这种文化努力,不仅要从神这里找到人,还试图从自然中区别出人,看到与神和自然不同的人的光辉。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类的思想意识,试图从神灵、自然和人三者的神学解释中,重新确定三者的关系状态,即确定“天人神”中人的优先地位和主宰地位。这就是人类文化史上很重要的人的觉醒。但是,文艺复兴的思想领域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上,它的基点建立在人的感性存在及其生活上。中世纪宗教神学文化的哲学形态,应上溯至古希腊的柏拉图。柏拉图的哲学,是神的理念化、思辨化,为中世纪思想文化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哲学框架。可以看到,真正的哲学具有文化的开创性、先锋性和框架性。这一点在笛卡尔的哲学上,可以看得更清楚。
笛卡尔是自柏拉图以来至17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称其为“现代哲学之父”。在我看来,笛卡尔的哲学奠定了一种新文化的崛起,有力助推了一种新文明的前进,这就是理性文化和工业文明。笛卡尔以怀疑一切的理性主义,把一切放在了科学理性的基点上加以审视,给出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身体区别和对立的哲学二元论的文化思想框架,人以及人的精神、心灵冲破了神学的框架得到充分的强调——虽然笛卡尔没有否定上帝的神圣存在,并且维持了神的存在,但他把上帝置于了最初与最终的“因”的地位上,认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这两大有限性实体之所以存在的因,来自于作为无限实体的上帝,这对他的哲学给出了一个必要的圆满解释和逻辑自足,这并不妨碍他在科学上和理性上的深刻认知。笛卡尔为新文明、新文化提供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哲学范式,那就是人对于自然的主宰、精神对于物质的能动、心灵对于肉体的优先,并宣告了天人神三者关系的现代性定位,也预示了宗教神学在科学理性面前的主导地位开始丧失。他的哲学具有历史文化的转折性。尼采是另一位具有这种文化转折性的伟大哲学家,他把一切问题的基点,从笛卡尔的科学理性,转移到人的生存发展——或者,人的存在及其价值。尼采断然宣布“上帝已经死了”,这是宣告宗教神学在哲学意识形态上的文化终结。由此,“超人”代替了“上帝”,而且意志、情感、直觉等非理性代替了理性。尼采给出的文化模式,突出了人的绝对地位和神圣价值,既反宗教神学也反科学理性。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在尼采这里找到了先声。柏拉图、笛卡尔、尼采,是三大文化形态的三种哲学发言,都代表了不同的文化转折。
关于思想文化的基点,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情况。儒家文化的基点放在对天的神圣信仰,即对大自然的神化上,天即大自然的神学解释被看作“道”或“理”的所在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把基点放在了人的社会历史实践。当今的“生态文明”或者“生态科学文化”的基点,则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十七、历史转折的几个思想节点
我注意到,走向现代的文化并且代表现代的文化,是西方的文化。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现代的文化是从宗教信仰的迷雾中逐渐走来的,从神到人,从自然到人,逐步明确了人的权利、地位、意义和本质力量。到了20世纪末及21世纪,这种现代文化又开始明白,人不能脱离自然,不能与自然冲突,不能破坏自然乃至危及自然生态;人也是自然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对自然要有起码的尊重和敬畏,人和自然要有一种两不相害的和谐状态;人不可以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将自然陷于危险的境地而造成对自身的生存危机。在这个过程中,有这样几个历史的节点,它是一种思想的转折所带动的历史转折。第一个节点,是文艺复兴,“人”这个字开始浮出水面,有了所谓“人本主义”的苏醒。在神面前,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价值、需求、能力和伟大。接着在17世纪,第二个节点,以笛卡尔为代表,是理性主义的崛起,在意识形态上走向科学,在思想和方法论上走向二元论,区分了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身体和心灵的不同,引导人们从宗教神学的一元论迷雾中理性地看清世界和人自己。人类开始以理性精神从宗教神学世界观中脱魅。人注意到精神、心灵和自身。如果说文艺复兴的人还是感性主导的和艺术气质的,那么笛卡尔以后的人走向了理性和科学气质。第三个节点是尼采的出现,他宣布“上帝死了”。他的伟大之处,就是颠覆了西方文化的宗教神学基础,提出把人类存在、道德和价值的基础从神那儿安放到人自身。人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基础是人自己。这是一个革命性的重大思想变革。他以此宣布宗教神学时代的理性终结和人性终结,意义极其深远,它导致了人的存在论思考。应当讲,尼采这一革命性思想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是工业革命和科学进步,人所发动的工业力量和科技力量将人放大到“超人”般的神圣,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己本质力量的高度自信。上帝不在眼里了,大自然也不在眼里。人的自信通过尼采显示为一种自大和狂妄。但是,尼采标志了现代性的真正起航。这个时间点在19世纪末。尼采是站在了20世纪地平线上的伟人。在21世纪,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世纪的人类支点放在宗教神学上面,17世纪笛卡尔把它放在科学理性上面,19世纪末尼采把支点放在人自己身上,那么21世纪的今天,人类的这个支点该放在哪里呢?显然,不能再是宗教神学、科学理性,也不是人自己的身上。有一个方向似乎已经明确,即人与自然要有一种高文化、高科技的和谐,物质与精神要有一种高水平的均衡,心灵与身体要有一种高质量的协调,它在哲学上要回到一种更高阶段的辩证一元论。
十八、人类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
孔德认为人类思想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宗教阶段,又称虚构阶段;第二是形而上学阶段,即抽象阶段;第三是科学阶段,即实证阶段。他认为,与这三个阶段相应的有三种方法,即神学方法、形而上学方法、科学实证方法。
其中,神学的哲学方法之特征,是追求把握他周围现象的内在性质、第一原因或终极原因。
孔德认为,形而上学的哲学方法其实是神学方法的变形,它以不断追求绝对的知识为本质特征,用想象和虚构的联系来代替“超自然的创造者”来说明所有现象,并给各种现象指定种种本体。
我注意的是“宗教神学”的虚构方法特征。宗教文化是一种人类关于宇宙人生终极原因之想象和信仰的虚构文化。人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活在这种自我创造和异化的虚构状态中,并因此有了生活的方向。人们把虚构视为真实,依凭的是信念与信仰的力量,以及因果律的自证和心证。
孔德的“实证的哲学”方法,不追求绝对知识,不追求现象后面的原因,不探求宇宙的起源,只专心致志地发现现象的精确的规律、发现多种现象的承续和类似的关系,使之产生完全正常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