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自知:与心对话,搞明白自己是谁
- 决定你人生的不是能力,而是格局
- 刘丽云
- 9086字
- 2018-09-07 14:46:09
如果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生命对你来说是一种惩罚。今日的迷茫,会造成明日的迷失。我们需要时时回看自我的足迹,重新认识自己。走近最真实的自我,调整好未来的走向,才能成为一个大格局的人。
人生如戏,你到底是谁
人生如戏。在人生这出戏里,为自己写好脚本的人与庸庸碌碌过日子的人,有着天壤之别。有人相信命中注定,遭到沉重的打击便对自己产生怀疑,只好随波逐流。其实,在生命的每个转角,都有机会在等着我们。如果我们努力,就能抓住机会;反之,本来唾手可得的成功,也会成为过眼云烟。若想真正把握机会,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搞明白自己到底是谁。
只有认识自己的短板和欲望,接纳这样的自己,才能在一个世界里开辟另一个天地,进入一个更大的格局。
传说,古希腊的奥林匹斯山是西方众神居住的地方,那里有西方的主神宙斯,以及由他统率的其他神。凡人是难以到达神的地界的,但是神的箴言“人,认识你自己,又应该让凡人知晓。”于是,一个奇特的生物(人面狮身)——斯芬克斯作为神的使者,带着神的箴言从奥林匹斯山来到了人间,她把那句箴言化作一段“谜语”盘问遇到的所有人。这个谜语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凡是猜不中的,都会为此丢掉性命,被斯芬克斯毫不留情地吃掉。
后来,有一个叫俄狄浦斯的青年来到斯芬克斯面前,解答了这个谜语——那就是人本身!斯芬克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她通过这样一个谜语,来告诫人类要对自己进行认识。作为人,你必须认识你自己,搞明白你到底是谁。
如果你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生命对你来说是一种惩罚。今日的迷茫,会造成明日的迷失。我们需要时时回看自我的足迹,重新认识自己,走近最真实的自我,调整未来的走向。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人生的道路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但在生活中,有许多人不了解自己,进而无法享受积极而快乐的人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到底,世界上最难了解的人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我们自己。
在聊天室,有个网名叫“朵教主”的女孩,她活泼开朗,是一个常常和众多网友“论战”的女侠;在家,姥姥叫她朵朵,她乖巧、听话,是弟弟的好姐姐,爸妈的乖女儿;在学校,同学叫她小朵,有时候叫她班长大人。读初二的她身高已经有163cm了,有好几次在逛商场时,售货员叫她小姐,弄得她面红耳赤……她学习成绩很好,很多女同学都说她聪明。可是她与弟弟在玩围棋时屡次输给他。弟弟老是指着她的鼻子说:“姐姐真笨!”爸爸有时也在一旁看着直摇头,搞不懂她到底是聪明还是笨拙。
在学校,在网上,她很喜欢说话。可是在家,她似乎很沉默,常常是听众,他们都说她内向。她经常陷入沉思,想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同一个人在虚拟网络和现实中往往有截然相反的表现,小朵也是如此。她发现自己身上存在很多对矛盾,有时她搞不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她开始疑惑、抑郁。说到底,是她还没有真正认识自己。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人生的诀窍就是找准人生定位,定位准确能使你更好地发挥特长。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一个有人生大格局的人,会坐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在人生的舞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你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就会做怎样的表现,这两者是一致的。你觉得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结果你就会变成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而且拥有一些有价值的事物。你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你就不会得到有价值的事物。
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自我省察;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的自我把握。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悲;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悲的。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然后继续轻松地上路。
认识自己,千万不要“跟着感觉走”
人生的格局就在于你怎么看自己。只有更深层地了解自己,才能改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调整处事的格局。我们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人们总喜欢往争抢购物的人群中挤,挤得满头大汗终于买到大家抢购的东西。但等回家后,又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头脑一热就买了一件无用的东西。如果你问他当时为什么买?他会说是受那种热烈气氛的感染,看到人家都抢着买心里就痒,便加入到了他们的抢购行列。
这是人们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人们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所以我们总是会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古希腊有句谚语“人啊,认识你自己”,而中国有句俗语“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两句话都说明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
希腊古城特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上刻有七句名言,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以至被认为点燃了希腊文明火花的却只有一句,那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把“认识你自己”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法国大思想家蒙田也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不管是谁,都需要认识自己。
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缺乏自我判断和独立思考,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跟着内心的感觉走。有时候跟着感觉走是一种无奈,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
1.做自己生活的观察者
我们要观察现在的自己,反省过去的种种经历,甚至回味童年时期的梦想和愿望,就会发现这样能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如果我们不跳出自己的框架,就容易迷失在自己的“认识丛林”中,只有将自己拉到更远的地方,脱离此时此地的自己,我们才更容易将自己看清楚。
2.学会逆向思维,做出自我判断
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试想:商家高喊的“跳楼价”“放血价”可能存在吗?他不赚钱他能干吗?凡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必定有诈。所以,我们不仅要对自己逆向思维,对别人也要逆向思维。
3.冷静地用心观察
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有一次好几天都没有饭吃,好不容易弄到一点米让颜回煮饭充饥。巧的是一块尘土掉到锅里,颜回把那些被污染的饭捞出来,觉得扔掉有些可惜,便自己吃了。这一举动正好被坐在远处的孔子看见了,心中很不高兴。当颜回把饭端到孔子面前时,孔子想再考验一下他是否诚实。于是就说:“这饭我不能先吃,应当先拿来敬献神灵!”颜回说:“老师,不行啊!饭已经脏了!”于是,他把刚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孔子暗想:连我亲眼看到的事情都有差错,我差点儿误会了颜回啊!圣人都犯错误,何况我们凡夫俗子。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冷静地用心去观察世界,对事物真伪、好坏做出自己的判断。
4.运用一些心理测评工具来认识自己
一个好的心理测评,应该是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了解个体性格,然后做一些预测。心理学有不少流派,每个流派的理论基础不同,不同的测评工具由于采用的理论依据不同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如:MBTI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等。
心理健康的人在没弄懂自己之前,都不能跟着感觉走。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问题的人,更不能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否则就会越来越困惑。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找心理老师,千万不能随意地跟着感觉走,要明辨是非,弄懂自己!
你活在他人的期许中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和周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你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的心没有一刻完全为自己跳动。换句比较哲学的话说就是:你不是你。
不可否认,从一出生开始,我们就活在父母和别人的期许之中。不管是读书升学还是结婚生子,他们的期许总能让我们活得有动力也有压力。
李燕是个勤奋上进,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她找心理医生,是因为她整日忧心忡忡,恐惧不安,仿佛一直徘徊在悬崖边,夜里常噩梦连连。
父母一直对李燕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够考进重点大学。没想到,第一次模拟考试,她却被甩出前10名。老师说:“李燕,是不是最近不用功?”爸爸说:“李燕,不能掉以轻心,你要选择的专业竞争很厉害!”
李燕觉得这回可能要使父母和老师失望了。即使能考入大学,但若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父母也会十分痛苦。她怎么能在这至关重要的时刻给父母当头一击呢?她绝不能让父母失望。
其实,不仅仅是李燕,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父母和社会的期许里,期待和关注使我们感到被需要、被爱,使我们找到生存的一部分意义。最初的和最强烈的期许都来自于父母。在我们行为的背后,会感到有一种无形力量的驱使。我们的痛苦和快乐,烦恼和舒畅,焦虑和平静常来源于与这种力量的和谐与冲突。
虽然期许和关注满足了我们被爱护、被关心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使他人期望得以充分实现是我们生存的全部意义。否则,我们将失去生存的真正意义。毕竟,别人对我们的期望无止境,我们又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意愿。尽管我们都渴望成为十分可爱的人,但却无法十全十美。所以,我们在期许和关注下成长生存,要有自己的生活准则,要发现自己的生命意义。
我们每个人的身份绝不是单一的,是某个国家的公民,是社会的一份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员,是单位的一个员工……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责任,让人不能随心所欲,有时候,还必须恰当地改变自己。所以,从很大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为责任而活,并不是纯粹为自己而活。
我们要在别人的期许中勇敢地活着,别在自己的愧疚和自卑中经受岁月的洗礼。其实,只要做我们自己就好了: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用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赌上青春的尊严。时光会给我们最好的,我们要相信有这样美好的未来。
你就是你,做自己就好
当代传统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翟鸿燊教授说过,“学历很高,但是思考层次、思考格局很低很窄,这样的人可能因为优秀,他难以卓越。好多人就是因为优秀,难以卓越。”所以,我们的思维一定不能故步自封。如果限制了自己的思维,自然逃脱不了平庸的生活。
不过,要做一个为人处世都有格局的人,并不是说一味地想得长远,想得广阔,突破世事之常。这种突破的局限应是志存高远,而不是好高骛远。大多数平凡人都希望自己这辈子能成为不平凡的人,可很多人都无法避免掉入好高骛远的陷阱。其实,你就是你,做自己就好。
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一方天地,也是一个小的世界。在这个小世界里,你可以随心所欲,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不用担心别人异样的眼光,不用害怕爸妈失望的眼神。不管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用再向任何人报备,也不用和其他人攀比,只要做好自己就好了。可是当我们走出了自己的空间,又能有多少人会做特立独行的自己呢?
我们总是在意的太多,害怕自己哪点做得不够好,害怕自己不优秀,害怕自己不能让别人喜欢,其实说到底我们是害怕失去。在物欲横流的年代,我们得到的真的不多。所以只能紧紧地抓住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
做自己就好,虽然我们总是这么说,却总是身不由己,活在别人的目光下。小到穿衣戴帽遭人嘲笑,大到从事行业遭人鄙夷,以至于大多数人在开始执行每件事情之前,都会思考“我这么做到底好不好”“我这么做别人会怎样看待”“我这么做……”其实,你就是你,你做不了其他人!
很早以前,有一头驴子和一头野牛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发现一座园子里到处是绿油油的青草,地上铺满了树上掉下来的果子。等到天黑,它们便钻进园子里,美美地吃着青草,嚼着果子,园丁却一点没有发觉。
驴子吃饱后,便高兴得想放声嘶叫了。野牛连忙劝阻道:“我的兄弟,请你忍耐一点,千万别叫唤!我们是来偷窃的,倘若你一叫唤,园丁就会发觉,马上会用棍棒将我们赶走的。”
“你这个傻瓜,”驴子回答说,“天下再也没有什么能比音乐和歌曲更优雅,更能感动人了。请你现在听着我唱,好好欣赏吧!”
“驴子,你疯了!倘若你非要那么干,我们就完了。”
尽管野牛再三劝告,驴子还是提高嗓门,大声嘶叫起来。园丁们一听到嘶叫,马上喊起来:“一头驴子闯进园子里来了!”他们急忙赶来,除驴子以外,还发现有一头野牛。结果野牛被宰了,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而驴子被关进厩里,被套上鞍具,从早到晚干着沉重的苦活,一直到死。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本性难移的道理:驴子只能是驴子,它不可能像牛那样谨慎。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不同于别人的、倔强的、坚持自我的、本性难移的驴子。在短时间内,在表面上或许可以佯装一阵子,可是终归无法彻底改变自己。
人是世界上个体差异最大的、表现最为复杂的动物。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我们做不了他人,无法像他人那样思考,无法像他人那样活着。既然我不是我,那我是不是可以随意变身,成为理想中的他或者她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内心深处,你无法逃脱自我的命运,改变本性。你就是你,你做不了其他人!
不管选择了什么样的路,都不会一帆风顺的,没有不经历风雨就能见彩虹的人。不管经受多么沉重的打击,都不是我们不能重新振作的理由。可以流泪,可以哭泣,但是之后,你仍旧要上路,继续前行。
所以,不管你选择了什么,坚持了什么,都不要在意太多,只管坚持自己,做自己就好。也许我们不完美,会有太多的缺憾,但是所有的一切都不妨碍我们去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只做自己就好,只要你愿意,就会遇到那个闪亮的、有格局的自己!
找准自我,选对舞台才能演出精彩
如果说格局是一座巍峨高山,那么目标就是方向,就是登峰的阶梯,而梦想就是我们奋斗的助推力。当我们有了准确的人生定位,我们就可以在实现目标和梦想的过程中不断鞭策自己前进。全面规划自己的人生,珍惜时间,集中力量,再以行动做翅膀,我们就可以在山顶自由翱翔。
有句话说,穷人的思维是“我能做什么”,富人的思维是“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能做”是现在的能力,如果你永远只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你永远无法突破自己;而“我想”首先突破自己的思维局限,目标高了,做事的格局就不同,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同。只有找准自我,定位好人生,你的格局才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雄鹰只有在天空中才能自由翱翔,小鱼只有在江河中才能自在游动,狮子只有在森林中才能尽情奔驰。天空、江河、森林就是他们的位置。所以,人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每一个成功者,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应该根据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设计出具体的人生规划书。年轻人作为最富有激情和潜在成功素质的知识群体,更应该有合理明确的人生规划。
每个希望成功的人,对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和阶段目标都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计划,并围绕目标制订出一系列具体的可供操作的实施方案。
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因此,年轻人为自己确定人生规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人生的方向,确立人生的目标。一旦目标确立,并付诸实践,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过:“城外的人拼命想挤进来,城内的人又拼命想逃出去。”这便如这则故事中的老虎:笼子里的老虎羡慕外边老虎的自由,外边的老虎羡慕笼子里的老虎丰衣足食。即便是这样,它们也没有过上梦想中的生活:笼子里的老虎逃出去后饥饿而死,外边的老虎进来后抑郁而终。它们的悲剧收场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去羡慕别人的美好。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拥有永恒的美好。
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曾做过推销员、当过农夫、当过外交官,移居美国后不断往来于欧洲美洲大陆。这时的奥格威雄心勃勃,他有两个心愿:一是拥有一部劳斯莱斯汽车,二是获得爵士爵位。
每当黄昏时分,他便来到英国国会下议院,坐在观众席里听别人辩论,希望有朝一日那里也会成为自己的讲坛。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他对自己说:“这并不适合我。”然后就站起来,以一种轻松而坦然的心情走出了下议院。
解脱后,紧接而来的是内心的焦虑。38岁了,还能使生命辉煌吗?不久,他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后来他被称为“现代广告教皇”。找准了人生定位的大卫·奥格威演绎了自己的完美人生。
的确,找准自己的位置需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这样就不会因为头脑发热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位置。也要清楚自己在怎样的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该干什么,这样才不会本末倒置,造成自己人生上的失败。
唐太宗听从魏征的谏言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宋太祖听从赵普的意见杯酒释兵权维护宋朝长治久安;康熙听从他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意见智擒鳌拜开创康乾盛世,这些人都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就了一番伟业。
当然,找准人生的定位是需要付出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摧眉事权贵”,找准了田园诗人的定位,获得了“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为此他付出的是功名、利禄,但同时赢得了后人的尊重。文天祥不为元人的威逼利诱动摇,找准了“南宋人”的定位,为了保持坚贞的气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每个人都是英雄,只要你找准了人生中属于自己的位置,就会像蛟龙一般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的海洋上击水三千。所以,我们都要积极寻求和争取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不仅仅靠等待。努力寻求自己的最佳位置,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寒冷的冬天就要过去,明媚的春天就要来临。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千锤百炼,才能做回自己
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我们放弃了很多东西:为了保障家庭的经济稳定,我们放弃了尊严;为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我们放弃了专业和爱好。金钱、欲望、寂寞、享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断地用谎言来装饰,把原本的自己弄丢了,让自己迷失在黑暗中。生活在这忙碌世界之中的我们,渐渐地便看不到原本的自己了。
我们倾注一生追求所谓的快乐,但是我们从没意识到,快乐的目的与我们自己的目的,可能会相违背。也不会想到,我们今天之所以碌碌无为,是因为在追求快乐和自我成长之间,我们放弃了自我成长而选择了追求快乐。那些理所当然的想法,使我们错过了很多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以及让自己成长的机会。
曾经有人这样说:他变了,不是以前的他了,以前不是这样子。刚开始的时候,以为他在装,“真的很假!”慢慢的人们便接受了他现在给人的这个印象。但是,不管我们有多少角色,都想做回真正的自己。但角色错乱,做回自己谈何容易。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快到30岁生日的某天,雪梅忽然觉得胸闷,感觉紧张和焦虑。她想把中学老师的工作辞去,去学自己一直向往的服装设计,但她不敢把这个想法与丈夫商量。丈夫是一个很正统的人,一定会说她荒唐。雪梅把自己的念头压着,越来越觉得现在的生活和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常常感到胸口堵着,甚至喘不上气来。
做自己还是做别人希望我们成为的人,这是个问题。内心开始冲突的雪梅感到万分焦虑。存在主义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想弄清“我是谁?”,但是很多人却没有勇气去做。雪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想重新做回自己,但又害怕失去丈夫的爱,这导致她出现了心理问题。
我们每个人都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在寻找平衡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真正地做回自己,因为只有按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去生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内心的焦虑和冲突才会消失。但真正能做回自己的没有几个人,大多数人为了生存都在扮演着别人的角色。
或许当有一天我们真的站在生死抉择的关卡上,那时我们才会明白,可怜的没有价值的扮演,不知阻挡了我们多少前进的方向。即便我们赚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我,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找回最初的自己,非常重要。请放下为了生存的借口,停下脚步,等一下那无助又彷徨的灵魂,告诉他:我以后不会再把你弄丢了。
一个支点无法撑起庞大的平面。一味索取无法平衡绚丽的人生,生活的道路宽广又曲折。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都应当保留一份好心境给自己。做回自己,平静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每一步。
我们要热爱改变,改变自己的视野和格局,不要只是盯着眼前的一些小事情,应该在大方向上去把握自己人生的可能性。人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想想看,到你的垂暮之际,你会后悔没有做什么事情吗?加油吧!抛开那些所谓的“别人的眼光”,活出自己的特色。
把握自我,超越自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学会把握自己,天下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你不必担心什么,更不必顾忌什么,事实上你所顾忌的只是你不敢迈出的那第一步。只要第一步迈出去了,你就会发现,一切原来如此简单!
一名刚刚毕业的优秀学生在一家公司试用期间,由于排名末位被公司解聘,最终跳楼自杀。这位年轻人在关键时刻没有把握自我,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画上了句号。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舆论评价公司“末位淘汰制”太过残忍。实际上,现在很多企业在岗位管理上引入“末位淘汰制”,实行优胜劣汰以提高员工绩效。
身在职场的你能经受得住“末位淘汰制”的考验吗?能把握自我吗?
有一家企业准备裁员,弄得大家人心惶惶,但企划部里的小王似乎一点儿也不慌张。他没什么关系,也不会拍领导马屁,别人在耍心眼,他却默默地干活。他为什么那么胸有成竹,好像裁员的事情压根儿就和他没关系。
我问他:“现在单位可能要裁人,你不害怕吗?”
他说:“我哪有害怕的时间啊,天天在忙。”结果,在被裁员工的名单中没有小王的名字,小王最终也没被淘汰掉。
其实,企业需要像小王这种从来不跟人计较,埋头苦干的员工。在懒人堆里,像小王这种人就有了竞争优势。有优势的人,自然不会被淘汰掉了。
我们要明白,当我们降生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价值。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就是如何将自身的价值发扬光大。因而我们必须了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把握自我。
不要因为自己高于他人便目空一切,要知道“高处不胜寒”,你随时都有被打入“冷宫”的危险。不要因为自己低于他人而闷闷不乐,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前提下,你终将改变目前的状况。闭起你的眼睛,让心完全平静下来。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令人烦恼的事情和大大小小的对手。于是,我们绞尽脑汁地应对烦恼,并且和这些对手较量。结果,这些对手有的成为了我们的朋友,有的成为我们的敌人。然而,我们却忽视了一个最大的敌人:自己。
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首先要肯定自己,因为在很多时候真正能救助自己的只有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世界,就必须先肯定自己。当然,肯定自己并不意味着自己的生活从此就一帆风顺。
一位哲人曾说过:“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经历了最残酷的打击之后,还能笑对人生,笑对生活!”生命的历程交织着矛盾和痛苦,遍布着荆棘和坎坷。我们每克服一次艰难困苦就会在生命中增加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的生命也会增色不少。
当我们身处困境、感到痛苦时,不妨在心中不断地默念:“这是心理垃圾,我必须清除。”“我生活在当下,过去的东西是不会影响我的。”等等。这样反复多次的默念就能克服不良情绪,让自己变得阳光起来。
所以,把握自我、超越自我,一定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完美。当面临巨大的苦难与挑战时,用我们的坚强心态去面对。当我们最终超越自己以后,就能体味到宠辱不惊的悠闲和轻松自在的惬意,自然也就有了所谓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