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工人:女工传记
- 吕途
- 1366字
- 2024-11-03 02:56:30
1970年出生的赵姐 简单 平淡
2015年2月9日,我在长春访谈了一位下岗的国企女工赵姐。访谈过程中,我问话的长度大都比她回答的长度要长。这个故事是所有故事中内容最少的。把这个如此简单、平淡的故事写出来,从中可以看到,让赵姐拥有平淡和悠闲一生的原因是:她出生在城市、工作在国企、丈夫作为军官可以保障家人的生活。生而不平等和制度不平等共同供养了赵姐淡泊的人生态度。
轻松
赵姐1970年出生在长春市,1986年初中毕业,毕业以后在家闲待着,待了两年。
18岁开始上班,在长春一家机械厂,是家规模较小的国企,有员工一百多人。赵姐的岗位是刨工,刨电轮的。工人两班倒,上午班从8点到12点,下午班从1点到5点,一天工作4小时。
赵姐已经记不得当时工资具体一个月多少钱,她的印象是一个月80多元。那个时候已经开始计件,但是大家工资都差不多。赵姐的师傅比赵姐的工资大概多十几元。当时厂里最高学历是技校毕业,无论学历高低工资也都一样。厂里男工多、女工少。男工干的活儿比女工重,但是男女工资都差不多。那时候领导对工人都挺和气的,跟工人打成一片,不会找工人什么麻烦。普通工人除了上班工作不会参加其他厂里管理方面的事务,赵姐也不记得厂里组织集体学习或者其他集体活动。当时单位有幼儿园,不用交钱。
赵姐那时候岁数小,年纪轻,感觉上班就像玩一样,觉得活儿也不累,感觉也挺好的。就这样上班四年,直到1992年。
过日子
1992年,经人介绍,赵姐认识了一位军人,他从军校毕业后留校做教务工作。两人见面后彼此都很满意,就结婚了。很快,赵姐怀孕了。一怀孕,赵姐就请了病假,没有再上班,因为工作岗位噪音很大,担心对孩子产生影响。按照赵姐模糊的记忆,当时请病假也发工资,但是具体发多少就不记得了。
1993年,儿子出生,赵姐休产假。当时可以休产假一年半,印象中也是开工资的,但是开多少赵姐也不记得了。产假休完,自己带孩子,也没有上班,就像停薪留职一样。丈夫在连队带兵,很多时候在连队值班不能回家。孩子上幼儿园和上学期间,赵姐一直接送和照顾。早上8点钟之前送去,下午4点20接回来。孩子放学在家里的时候赵姐悉心照顾和陪伴。
后来单位就慢慢解体了,到2000年,赵姐正式下岗,单位给了两年的失业金。没有解体之前单位好像给交了社保,现在赵姐的关系转到她丈夫的单位了,因为够随军的条件,部队里可以接续。
2012年,赵姐的儿子考上了吉林大学,学习的是自动化专业。
打工
儿子上大学了,赵姐完成了人生最大的任务,孩子不再需要赵姐每天在家守候照顾了。
赵姐开始在家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打工,当保育员。这所幼儿园有大概一百个小朋友,幼师、保育员、厨师等工作人员有大概三十名。一共有六个班,一个班配三个人,两个幼师一个保育员。一个孩子每月收费3500块钱,孩子家庭条件都比较好。
赵姐月工资1800元,每天早上7点20上班,下午5点下班。
平淡的一生,淡泊的心态
吕途:“如果回顾自己过去到现在这几十年,你对你的人生满意吗?”
赵姐:“挺平淡的。”
吕途:“那有什么挺开心的事情没有?”
赵姐:“孩子上学呗。初中升高中,高中上大学。”
吕途:“你一直为孩子付出,没有上班,觉得遗憾吗?”
赵姐:“没有。把我儿子伺候出来了我觉得挺好的,不上班就不上班呗。我不需要他给我回报什么,只要他自己生活过得好就可以了。当母亲的都这样啊。”
吕途:“对比过去和现在,你觉得社会越来越好了呢,还是相反?”
赵姐:“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