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工作 爱与求索

汪国真的大学时光是汲取营养的四年,学习、阅读、写作,令他过得十分充实,感受到了文学世界的无限美好。然而,再美好的时光终究要逝去,1982年的毕业季,汪国真怀着恋恋不舍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相交织的复杂情感,结束了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带着满腹理想走向工作岗位。

汪国真告别了广州,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此时的他,内心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喜悦挂在脸上。他看着窗外,也看着对面的位置,那里坐着一个暑期返乡的女大学生。两个初次相识的青年,没有心灵的设防,人生、理想的话题陪伴他们畅谈了一路。女孩子下车时,他们仿佛已经很熟悉,汪国真特意帮助瘦小的她把行李送下车。列车再次远去,站台上的女孩子挥着手,渐渐地在汪国真的视线里消失了。他看着窗外,很快提起了笔,用诗人特有的敏感,记录下点滴感悟,便成为一首名为《旅伴》的诗——

这一次握别

就再也难以相见

隔开我们的不仅有岁月

还有风烟

有一缕苦涩

萦绕心间

迎着你的是雾一样的惆怅

背过身去是云一样的思念

命运,真是残酷

为什么我们只能是旅伴

8月的北京,酷热却蕴藏着生机。汪国真又回到了这座无比熟悉的城市,将要在他的出生之地开始大学毕业后的全新生活。汪国真被分配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由国家文化部直属主管,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创作和教育机构。能够进入这样的单位工作,汪国真内心充满喜悦。

他最初的工作部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下属的文化艺术出版社,在社里担任一名文字编辑,负责《中国文艺年鉴》的编辑工作。这是汪国真第二次从学校走向社会,第一次是在错失进入高中的机会以后,15岁的他不得已走进工厂做了一名工人,开始了七年半与铣床相伴的“三班倒”时光。这一次,他从象牙塔内走出,做了一名受人尊敬的文字工作者。事实上,汪国真对于文字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能够在工作中与文字打交道,这令他感到很满足,工作上十分尽心尽力。在工作近两年以后,他还为了能把工作做得完美而进一步学习。1984年夏天,汪国真特意报名参加了一个绘画学习班,以此提升自己在编辑工作中对书籍版式设计、图书插图等方面的鉴赏力。

那是一个美妙的星期天,天蓝、云白、风清。

学习班的所在地距离汪国真的家很近,在一所中学里。报名那天,汪国真早早出了门,没想到的是,他走到报名处的时候,报名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队。汪国真向队尾缓缓走去,然而就在不经意间,站在队尾的那个女孩子忽然闯入了他的眼帘。她穿着一条简单却洁净的白色连衣裙,黑黑的长发披在肩上,映衬着她那清秀而俊俏的脸庞。汪国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忽然变得很紧张,在恍惚之间走到了队尾,站在了那个女孩子的身后,虽然是在排队等待报名,可是心却早已乱了,不时想要看清那女孩子的脸。

女孩子背对着汪国真,汪国真故意咳嗽了一下,可是女孩子并没有回头;汪国真又向侧面挪了一步,可只能看到女孩子脸庞的侧面,愈发“不识庐山真面目”。那一刻,汪国真第一次体会到了欲罢不能的感觉。他知道,自己已经萌生了爱意,虽然很朦胧,却令他难以自拔,可他毕竟是个文化人,虽内心如火,却没有勇气与近在咫尺的姑娘打个招呼。就这样,他感觉等待的时间既长又短。长,是因为排队等待报名的整个过程中,那个姑娘“只见背影,不见容颜”,对于怦然心动的汪国真来说,时间变得那么漫长;短,是因为一直等到报名结束,他也未能看清女孩子的脸,或者说看到了却因为看不够而模糊了视线。就这样,汪国真目送着填完报名表格已经离开的女孩子渐渐远去,唯有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负责招生的老师能把她和自己分配在一个班。

那天报名之后,汪国真回到家中,眼前始终萦绕着那个女孩子的身影,那种美妙的感觉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他的抒情诗《你》之中——

典雅如古琴

不知怎样的一颗心

才能弹

墙上的油画

已灿烂了几百年

精致得只如你的背影

仿佛为雨天和落叶而生

行到哪里都让人感怀

走动着是泉水

凝神是竹

或许是命运使然,汪国真和女孩子果真被分在了同一个学习班里。这一次,汪国真清楚地看到了女孩子的面容。她很漂亮,眉清目秀中透露着淡雅气质,正是汪国真心目中完美的异性。

开学那天,老师照例要认识一下新生,做了一次点名。这次点名是汪国真求之不得的。他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眼睛不时看向坐在不远处的那个女孩子,终于,老师念到了她的名字——筱清。

“筱清,筱清……”汪国真默默地念着这个美丽的名字,记在了心底。可以说,这是汪国真情感世界里的“亮色”,虽然只是萌生了朦胧的爱意,但这份简单的爱意却很纯粹,让他充满向往。不过,28岁的汪国真知道自己很喜欢筱清,可是从小以来严格而传统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却让他并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爱意,只是在默默中留意观察筱清的一举一动,渴望在无言中能和她有一份默契。

学习班最初的训练是临摹课,学生们坐在一起临摹一座石膏像。汪国真坐在筱清侧后面不远的地方。在临摹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边认真观察石膏像一边落笔绘画,汪国真每次抬起头观察石膏像的时候,总是忍不住将目光又移向了筱清。筱清坐在那里,很安静,认真地看着前方讲台上放置的石膏像,低头时已下笔如有神,很显然,她是有绘画功底的。汪国真不禁想起了一个词语:秀外慧中,越发对这个清纯的漂亮女孩心怀好感。

日后,汪国真曾写下一首名为《对你的想念》的诗——

对你的印象

仿佛是一幅经典油画

最耐人寻味的是侧影

对你的感觉

仿佛遥远的古韵

弦弦筝筝都动听

对你的想念

仿佛飞檐下的风铃

宁静却不平静

对你的感情呵

仿佛生机盎然的花圃

虽然五颜六色的

但全部是它的内容

这样的默默观察持续了好久,虽然彼此也打过招呼,却并没有相互熟识。汪国真并不知道,他对她的感情会走向何方,会不会有结果,但对一个规矩本分的年轻人来说,默默观察仍旧是汪国真选择的方式。直到有一天,一个意外的消息打破了汪国真的坚持。

那一天,筱清没有来上课。汪国真看着原本属于她的位置空空的,始终无法静下心来听课,而是在心底猜测着种种可能:会不会是生病了?会不会是在路上出了意外?……课间休息时,汪国真看到几个女同学正在聊天,便忍不住靠近过去,看是不是能听到关于筱清的消息。果然,女同学们说的正是筱清的事。一个女同学说,筱清因为男朋友家临时有事,所以才没来上课。这个消息不禁让汪国真心中一沉,难道筱清有了男朋友?女同学后面说的话,他再也不想听下去了,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内心的焦灼和痛苦已经挂在了脸上。汪国真不知道那天剩下的上课时间是如何度过的,他的心无比烦乱,脑海里满是筱清那无比美丽的身影……

那天之后,汪国真没有再去学习班上课,他觉得自己忽然对绘画没了兴趣。不过,这个理由的真正原因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是因为那个关于筱清的意外消息,或许只有逃避才是最好的选择。

这段经历或许根本算不上爱情,但在汪国真的心底却是真挚的。朦胧的“爱意”渐渐远去,工作岗位上的汪国真已回归平静,把暗恋的记忆留存在心底,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编辑工作之中。

工作之余,汪国真从未放弃过写作。自从《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他的处女作组诗《学校的一天》之后,汪国真一直笔耕不辍。及至走上工作岗位,汪国真一边完成本职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稿、投稿。他经常翻阅各类青年报刊,在报刊发表的文章中,汪国真能够感受到强烈的青春之风,或是反映青年呼声,或是解答青年的困惑,使同样是青年人的汪国真心有所感、心有所动,自然而然地将创作方向落在了青年主题上,以文字解答和排遣当代青年遇到的烦恼、挫折、迷惑与困难,慰藉与他一样的年轻心灵。可是,针对诗歌创作而言,工作之初这段时期却是汪国真的低谷期。之所以称为低谷期,并不是指创作产量少,而是创作出来的诗作总是屡遭退稿的厄运。文学是条辛苦路,取得成功十分不易。当时的中国社会,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并在1984年出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下海经商的浪潮,大批青年奔向南方热土,形成壮观的“孔雀东南飞”景象。与那些下海追求发财的人相比,汪国真显然是在走一条“没有前途”的路,不仅中国艺术研究院不属于收入高的单位,而且,他所热爱的文学创作注定是一条清苦的路。然而,汪国真对他的选择自得其乐——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选择》

只是频繁遭受退稿的打击,需要有一个健康的心境,勇于面对如果生活不够慷慨的处境——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地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纷扰,汪国真一直坚守着自己心底的那片文学净土,即使面对退稿的打击也是如此。他在一首名为《唯有追求》的诗中,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守——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我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

大海没有平静的时候

我也总是

有欢乐 也有忧愁

即使忧愁

如一碗苦涩的黄连

即使欢乐

如一杯香醇的美酒

把他们倾注在大海里

都太淡了 太淡了

一如过眼烟云

不能常驻我心头

唯有追求

永远和我相伴

在风平浪静的时候

也在浪尖风口

坚守总会有收获。1984年,在文学杂志百花齐放的这一年,汪国真在文学之路上踏出了重要的一步。1981年创刊的《年轻人》是一本在青年读者中具有较大影响的杂志,也是汪国真投稿的期刊之一。《年轻人》由共青团湖南省委主办,面向全国公开发行,作为共青团的舆论宣传阵地,影响和帮助了无数青年。汪国真有感于当时一些青年对生活的悲观失望,想到自己也曾被这种负面情绪侵扰过,他写了一首名为《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的诗,认真誊写在稿纸上,装入信封内,寄往了长沙的《年轻人》杂志。当时的汪国真并没有对这次投稿寄予过多期望,他很清楚,杂志社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全国各地投递过去的文学作品,能在投稿中被编辑发现、刊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影响较大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因此,诗歌寄出以后,汪国真一如既往地工作、生活,依旧在工作之余从事创作。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竟然发表了。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

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

我是一座大山庄严地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

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

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

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在1984年第10期的《年轻人》杂志上,《我微笑着走向生活》那么醒目。汪国真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翻看着这本刊载自己诗歌的杂志,怀着感恩的心深深记下了编辑谢乐健的名字。汪国真反复吟诵着自己笔下写出的诗句,心里美滋滋的。的确,这首在求索与等待中写就的诗歌,简练却言之有物,朴实却饱含激情,很快在读者中产生反响,很多读者写信给杂志社,谈论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受。汪国真日后才得知,一位战斗在老山前线的年轻战士,在读过他的《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之后,特意将诗抄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不幸的是,这位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才发现了他的笔记本,也看到了他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抄录下的诗。这份特殊的遗物最终被送进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展品带领参观者感受那段已经远去的历史和烈士的心路。汪国真说:“我感谢他,他用生命给了我一份人生的厚礼。愿我的诗,是他墓碑下的一束小小的山茶花,在他英灵寂寞的时候,悄悄地开放。”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影响了读者,也使时任《年轻人》杂志社副总编辑的何满宗注意到了这首诗的作者汪国真,并开始与他在诗歌创作上进行书信讨论。何满宗也是一位诗人,主要创作传统的格律诗,注重的是形式和内容,包括标点符号要打准确、读起来要押韵等。但汪国真则在信中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不同理解,他认为,诗歌需要革新,应该朝着时代前进的方向发展,押韵不押韵、打不打标点不要紧,关键是要表达作者的理念,不拘泥于形式表达出主题思想和内心情感,也就是适合年轻人心理的时代感。作为《年轻人》杂志的副总编辑,何满宗对青年读者的阅读心理十分了解,在那个改革开放伊始的年代,很多年轻人对前途、对未来感到迷惘,正渴望通过文学作品寻找到积极进步的思想。而汪国真的诗歌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用文学的力量为年轻人朝着美好未来奋斗提供了指导思想。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或许正因如此,这首《我微笑着走向生活》在《年轻人》上一经刊发,立即在读者中引起共鸣,成为汪国真文学道路上第一首引起读者强烈反响的诗。

不仅是读者,《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也引起了其他文学期刊的注意。《年轻人》刊发之后,1985年第3期的《青年文摘》和第8期的《青年博览》分别对这首诗进行了转载。率先转载《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的《青年文摘》是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主办的一本文摘类月刊,淡雅、清新,具有青春活力,针对青年人,兼顾各层次读者,集中了从青春型期刊、报纸及书籍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名篇佳作,当时的发行量已经超过百万册。《青年文摘》能够转载《我微笑着走向生活》,无疑是对诗作的巨大肯定。就是因为这次转载,汪国真确定了自己文学创作的方向。的确,虽然汪国真当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处女作是一首组诗,但他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并没有限定在诗歌的范畴,也会经常写小说等其他文体的作品。直到《青年文摘》的转载,汪国真忽然意识到,自己是有能力写出为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所喜爱的诗歌的。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自己今后将要在文学道路上定向发展,专心从事诗歌创作。

可以说,汪国真最初的文学生涯与三份报刊密切相关:《中国青年报》《年轻人》和《青年文摘》。日后,汪国真说:“或许直到今天,刊发我处女作的《中国青年报》那位叫梁平的编辑,刊发我第一首有影响的诗作的《年轻人》杂志那位叫谢乐健的编辑,以及第一次转载了我的作品的《青年文摘》那位叫秦秀珍的老师都没有意识到,没有这三次机遇,当年一个喜欢写作、名叫汪国真的青年,至今还可能默默无闻。他们或许完全没有意识到,在他们的举手投足之间,便成全了一个年轻人未来的事业……‘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我心中,他们便是裁出一片风景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