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着眼可持续未来的博物学

1 什么能让我们一直爽

美国的伯恩斯(Gregory Berns)来到古巴哈瓦那,他发现碎石瓦砾中玩耍的孩子们,竟然无视自己的贫穷。他发觉,层层过滤后的美国新闻并没有传达出这样的信息:“这里的人似乎很快乐”。

贫穷且快乐着!

如果不是与“富裕+快乐”相比,这样的组合不是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吗?

如今四十岁以上的中国人大概还清楚地记得我们国家所经历的贫穷年代。那时,我们不快乐吗?不比现在快乐吗?至少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半年里吃上二两五毛钱一斤的饼干,三年当中爸爸终于给我买了一只普通的钢笔,学校要开运动会,我们两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翻一座山到林中砍几根旗杆(学校条件不好,红旗是借的,旗杆就得自己准备了),等等,都让我满足、兴奋。回忆起来,仍然是那么美好、快乐。

物质生活在发展,人的欲望也在升级,两者形成竞争。

田松博士到云南西盟佤寨走了一趟,深有感触,写出了优美的散文“要年薪多少才能日日欢歌?”田松说,毫无疑问,佤寨人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人年均收入不过600元人民币,他们处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之中,但是他们的“落后”却并没有妨碍他们获得幸福。

当下,尼泊尔人的物质生活是贫困的,但是那里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度!

让现在的穷人继续穷着,并希望他们快乐着,这也许太不厚道。不过,我们与伯恩斯一样,关心的事情范围可能更广:如何让人持续获得满足感、幸福感?这便是《好满足》(伯恩斯著,颜湘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一书要着重讨论的问题。

人类想要什么?性爱、金钱、地位等等,都是人们所追求的,满足一次两次也许并不难,因为原来的基础水平可能很低,而持续满足则相当困难。我们立即可以看到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绝对值、客观性虽然重要,但对于满足感而言,要更多地考虑到相对性、主观性。第二,当下的水平不能忽视,但在通向未来时的“增量”更为重要。

《好满足》中指出,布里克曼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彩票没有让人更快乐”。看到这,你也许会想,“这不可能,如果是那样的话,哪位愿意把数百万的大奖贡献给我!”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布里克曼说的是统计结果。他经过测试,的确发现赢得奖金者当时虽然很兴奋,但满足感衰减得也很快。

布里克曼还研究了成镜像的事例,“如果遭遇与中彩票相反的事会有什么感觉?”他的研究结论是,事故受害者与彩票中奖者都遭逢命运骤变,但最后也都适应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快乐程度与先前相比,接近得令人吃惊(第22页)。“不管变好还是变坏,我们似乎都注定会适应生活上面临的一切。”“就在我们全神贯注于对某种特定成就的满足感之际,这份满足已经逐渐淡去。”(第22页)抓住某种令自己满足的东西不放,希望它持续发挥效力,通常不切实际。

人这种动物,对于外界刺激“弹性”变小、“边际收益”递减。这也许是生命进化过程中“养成的”、已经被基因编了码的一种有效的防御性措施。说“养成的”,其实不符合标准的进化论解释,因为进化并无目的性。科学的说法是倒着来的:基因突变时没有预测功能,并不知道好坏,只是在事后的演化过程中,“不适应的”(这也要循环定义)被淘汰了,因而存留下来的性状不能算是“养成的”,而要算运气好,小环境比较适合。但在A环境下适应不等于在B环境下也适应。

《好满足》是部有趣的科普书、科学文化书,主要从生物化学、心理学、功能核磁共振等角度探讨人类获得与维持满足的机理,书中虽然也有许多专业术语,但并不妨碍普通人阅读。与其说作者想讲讲科学知识,还不如说要讨论人性,即如何理解人这种欲望甚高的怪物。

人有多怪?我们自己也不清楚。从书中讲到的柯立芝效应就可见一斑。有人问:“男人的四大需求是什么?”答曰:“食物、水、女人、新的女人。”那么女人的四大需求是什么呢?书中222页有回答。

柯立芝效应(Coolidge effect)有许多版本,其中之一是说:总统柯立芝与第一夫人参观某养鸡场。第一夫人经过鸡笼时问农场主公鸡每天是否交配一次以上,回答是“数十次”。第一夫人对这一信息似乎很在意,要求随行人员记下来,告诉总统先生。而总统经过鸡舍得知此事时,却问:“每次都是与同一只母鸡交配吗?”回答是:“不是的,总统先生。每次都不一样。”总统点点头说道:“请把这个信息告诉第一夫人。”男女各取所需。

当然,这只是在动物性行为学研究中流传的一则笑话,它似乎在为“男性天性具有寻求性爱变化的内驱力”这样的论调寻找生物学、生理学根据。“许多人都认为男人喜欢和一大堆女性发生关系,女人则想和一个男人安定下来生儿育女。”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简单。“从今日男性生殖器的大小看来,我们可以推断不只有男人是适度的多偶动物,女人也是。”(第230页)

米勒(Geoffrey Miller)等人有一个惊人的判断:人类的聪明才智、语言技能、创造力与艺术等特质,都是为了求得具有孔雀尾巴之类特征而失控竞争的结果(第227页)。有了那样的尾巴能做什么?其实它本身什么用也没有同,而且还是个累赘。但是,它能吸引异性,这是失控竞争的一例。权力竞争、军备竞赛,想必也有这方面的影子。想来,官员普遍好色,也是合乎生物学道理的。官员好色,有物质基础和权力基础。至于获得了什么样的满足感,那只能是“谁做谁知道”了。如果米勒等人的判断有根据,那么“适度讲科学”、“适度发展科学”也将是避免“失控竞争”的一项要求。

什么是“性择”?“隐性排卵”意味着什么?“爱”是什么以及我们应当追求怎样的满足?这些都是一些永恒的话题。科学家已在尝试科学地回答它们。

很难说《好满足》已经回答到什么程度,但它至少让人深入思索一些问题。“什么能让我们一直爽?”我的回答是“nothing”。毒品让人过瘾,但它所提供的满足无法线性地持续,最终害了人的身心。反过来,我们也要问:“为什么人们要求一直爽?”这个企盼难道不过分吗?“满足”是以其对立面的普遍、坚韧存在为前提的,是参照它、暂时克服它而得以实现的。

(刊于:《科学时报》,200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