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过一把隐士瘾

在撤了活人的职、拆了死人的庙之后,曹操被任命为有两千石年俸的东郡太守!不过,曹操却借口自己有病,回家乡去了。

《三国志·武帝纪》载:“久之,(曹操)征还为东郡太守;不就,称疾归乡里。”这多少有些让人琢磨不透,不知道他究竟想干什么。这领导做得如此潇洒,为什么回去做隐士呢?

是要证明自己的个性!

让我做官与否,这是朝廷的自由;我是否愿意去做,这是我的自由。我不是为官的奴仆,而是一个自由自在的人。

曹操不稀罕当官,更不稀罕这点俸禄。他要的虽然是步步高升,但他不愿意做一个凡人、庸人、俗人,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要与众不同。

曹操的疆场不是济南这一小块儿土地,而是整个天下!飞到哪由不得别人,何时飞更由不得别人。他那双深邃的慧眼比当今皇上的还要大,当然也比皇上看得远。

果然,他还真的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这一次,他要回家做一回隐士。也许有人会说,曹操玩儿了几把权贵,得罪了不少人,他怕遭报复。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王沈《魏书》曰:“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韂。拜议郎,常托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

可是,他们忘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曹操的父亲官居太尉,也就是当时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权贵们要动曹操还得掂量掂量。不错,曹操之所以没有惹出杀身之祸,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曹嵩这个大后台。

但是,兔子急了还跳墙呢,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曹操数次触犯权贵的利益,即便自己不怕,也要为家人考虑啊。曹操肯定记得,乔玄的儿子是怎么死的。做人不能太自私,他毕竟还是一家之长啊。

但怕遭报复还不是曹操去做隐士的一个充分理由。曹操觉得自己应该在这段时间里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将来能更好地为国家尽忠效力。

在遭到南阳名士宗承鄙视之后,曹操一度觉得自己活得很失败。虽然后来许劭和乔玄的话让他高兴了半天,但自己肚子里究竟有多少墨水,他心里最清楚。

于是,曹操托病谢绝了朝廷的任命,回老家在城外清幽的地方建了一栋别墅,关起门来读书去了,闲暇的时候打打猎来娱乐自己。但是,曹操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他仍然关心着外面的风吹草动。

美酒佳人、琴棋书画、打猎逍遥的日子,并不能安抚曹操那颗怀有英雄之志的心。外面的世界风起云涌,他怎么能“置身世外”呢?

不管是入仕还是隐居,曹操都要为自己的名气做铺垫。因为名气大了,你的举动会产生双倍甚至多倍的轰动效果。所以,曹操一直向着美誉满天下的方向努力。

曹操的动作,都是凡人难以做出的大动作。当然,他做事也总要按照能臣的标准,还要符合能臣的名声。许劭的预言,他一直深深地牢记在心底,逢人就要宣讲。他对自己有个很明确的定位,那就是一统天下。他的“生存坐标图”,是一张囊括中国的大图。

曹操虽然名义上是在隐居,但他的两只眼睛却一直紧盯着时代的风云。特别是朝廷和地方的每一丝风动,甚至每一声鸟鸣,他都要弄个水落石出。因为,只有洞悉了这汉末潮水起伏的规律,才能更好地以静制动。

搞炒作,曹操是很有招数的。即便是在隐居,但他依然会把自己的大动作传向外界。曹操在谯城隐居数年,一直不断地向外传递消息。他究竟向外面传递的什么消息呢?——他曹操是一条暂时卧下的龙!一旦风起,他就要乘风起舞,再一次以更加强大的力量旋入政治舞台的中心。

父亲和曹氏家族中的许多人都在做官,曹操回归仕途,估计也是举手之劳的事。隐居修炼多年,曹操已经修炼成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也完全具备了一个“治世之能臣”的潜质和条件。只是,再次出山前曹操要把前戏和铺垫做到位。

不过,一个公认的隐出了名气的大隐士,他的知名度并不在能臣或英雄之下。更何况,现在的曹操,他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能臣了,他拿过笔杆子,也动过枪杆子,打过胜仗,做过好官,惹过权贵……现在,他是隐士。

若有宾客慕名而来,曹操一定不在家。为什么?——躲起来了。隐士的高招就是“以不在场的方式在场,以在场的方式不在场”。躲进岩穴或草庐,和当权者玩游戏。诸葛亮不也这样嘛!

隐居这游戏,从许由拒辞尧连夜私奔箕山开始玩,几千年玩不衰。曹操更懂得怎么玩,并且还玩得舒舒服服,住精舍,穿布衣,丛林中活动筋骨……他早就把名声铺垫好了,不愁外面不知道他。因为,他“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显”!

吕蒙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看,而曹操分别一日就有了新变化。现在,他不做小时候的曹操了,他要做一回“宗承”,让宗承也瞧瞧自己的转变。他准备好了,要拿出另一副面孔去应对这个世界。“蹇图”那把火,他不是已经烧得很成功了吗?他还怕什么呢?

从二十岁到三十多岁,这个官场、江湖两头漂移的曹操,这个能臣、隐士交替出现的曹操,从人的生存和发展哲学来看,他把老子的无为而治和孔子的有为而治运用得多得体啊!

不过,隐士总有出山的一天,特别是曹操这样的隐士。以前那个十处打锣九处在的浪子曹操,仿佛彻底消失了。这是隐居修炼的结果,也是乱世逼迫的结果。曹操曾经想,隐他个十年八年再复出也不晚。可是,十年后的曹操,可能连他自己都认不出来了。

身在岩穴,心在朝廷,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这一次,曹操以不在场的方式在场了一回。不但让与他同时代的人知道了,与他不同时代的我们也知道了。他不但玩转了三国,也玩转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