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非子(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 高华平 王齐州 张三夕译注
- 1702字
- 2021-03-27 04:21:44
滥竽岂能充数
以前,有个南郭先生,整天游手好闲,日子过得很是清贫。
这一天,他来到了齐国都城,无意中发现街头巷尾张贴的告示,说齐宣王要招聘吹竽的宫廷乐手。他不禁喜从中来:我也可以去呀。厌倦了劳苦奔波生活的南郭先生,似乎忘记了自己并不会吹竽的事实,不知怎么就鬼迷心窍起来,做起了进皇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美梦。“心动不如行动”,于是,他当机立断,稍作打扮后便倾囊而出买了一只二手竽,壮着胆子来到了宫门外。
他刚到那里,一个乐官模样的人一看,便问:“您吹竽多年了吧?”南郭先生听了微微一愣,便趁机顺着杆儿往上爬:“哦,哦,也算吧……”“您老还谦虚什么?我一看您这竽上被手指磨得发光的按音孔,就知道您一定是‘曲不离口’。”南郭先生一听,心说,这个旧竽真是买对了,他哪知道我是没钱买新的。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一番说:“唉,我吹了几十年了。”“那是一定的,我这双眼阅人无数,这点还看不出来吗?您去报到吧。“哦,好,好,好……”南郭先生激动得只差没喊谢谢祖宗了,没想到就这样顺利地拿到了通行证直接被编进乐队。南郭先生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心中好不快活。
更让南郭先生高兴的还有呢——那就是齐宣王喜欢听合奏。这样,南郭先生就可以像青蛙似的鼓着腮帮子,学着别的乐工那样用手指按着按音孔上下滑动。他腆着肚子,头抑扬顿挫地装模作样地吹,还真让人看不出他是个地道的“滥竽”。
就这样一天天下来,相安无事。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不怎么和别人交流,那些乐工有时候为一支曲子争得脸红脖子粗,他却从不插话。越是这样,那些人越是觉得他深不可测,自然,也就把他当大师一样对待。
于是南郭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养家糊口有了保证。
第一年,他几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装腔作势上,生怕露马脚,幸亏他装得非常像,自然也就没什么问题。第二年,他不由暗想:齐王,你真是个傻瓜,居然被我蒙骗了,看来,我也用不着用心学艺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一天,齐宣王突然得怪病驾崩。太子齐湣(mǐn)王登基,南郭先生心中便开始犹豫起来:“我还能混下去吗?”这个念头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直到齐湣王第一天开始听吹竽,他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不可避免地来临了:他和宣王不一样,喜欢听独奏。于是,演奏时他让每个乐师一一在他面前唱独角戏。
南郭先生坐在那里灵魂都快要出窍了,整个身子都在不自觉地颤抖。不过,幸好乐师多,头一天没轮到他,不过他在退场的时候已是汗湿衣衫了。
回到住处,他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地方看来不能再待了。”于是,他收拾起自己的衣服和剩余的银两,在半夜时分,乘着夜色,灰溜溜地跑出了皇宫,逃回了故国。
看来,人要自立,须得有真本事,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虽然可以侥幸混过一时,但终究不可能蒙混一世。当然,这个故事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看人,不能仅靠眼睛,更要注意通过实践来检验,否则,就有可能被欺骗。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博闻馆】
齐宣王好射
齐宣王爱好射箭,而且还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强弓。其实,他曾经用过的弓,都不超过三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的强度。
丑女钟离春与齐宣王(山东嘉祥武氏石刻)。齐宣王在历史上虽留下了“滥竽充数”的话柄,但他也有慧眼识英雄的时候,立钟离春为后就是证明。钟离春是齐国无盐人,长相奇丑,但因为劝谏齐宣王而被封为王后。
一次,他把用过的弓给群臣看,当然,这些人都是他的近臣。他们能进入齐宣王的视野,自然知道他是一位喜欢戴高帽子的国君,于是,大家就纷纷夸那张弓强大,更有马屁精跳出来,请求陛下准许他们试一试,齐宣王就答应了,自然尝试者不止一个,大家轮流上,比试一番。
结果,他们一个个装得脸憋得通红,或脖子青筋暴起,但大多是弓未拉开人便被反弹出去,有的最多也就将弓拉到一半,就装作精疲力竭的样子,而且还神乎其神地说:“真乃神弓,真乃神弓,大王这宝弓的强度一定不下于九石,所以小的们费尽吃奶的力气,还是拉不满。”就这样,齐宣王只能拉三石强度的弓,却被大家说成了能拉九石了,遗憾的是,齐宣王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弓究竟是多大强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