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袁树珊序及序文详解

《冰鉴》七篇,我们采用的是近人袁树珊(袁树珊(1881—?)世居扬州,为医卜世家。袁树珊是闻名海内的医学家、星相家。就读于北京大学,后赴日本留学,返乡后专心于星相学研究,以医卜行世。袁树珊虽然以医卜为职业,但并不迷信,他说:“请教占卜的不外三种人:一是受重大刺激;二是迷于名利;三是走投无路。所以不得不察颜定色,善为指点。”)所藏的版本,在进入《冰鉴》正文前,先看一下袁树珊先生给《冰鉴》七篇写的序。

民国丙子夏,张叔同先生元祜,以所印之《冰鉴》七篇见赠,疑为湘乡曾文正公遗著,并谓其行文如《尉缭》,立篇如《素书》,要言不烦,与世传希夷秘传诸本,夐乎不同,岂仅小道可观已耶!

然珊家藏《冰鉴》两种,一为惜阴堂刊本,南海吴荣光、荷屋氏跋云: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宛似一子,世无刻本,恐其淹没也。观人之法,孔有焉廋之辞,孟有眸子之论。圣贤所重,吾辈其可不知乎?此篇固切于用,非同泛书,并赏其文辞云尔。末有道光己丑岁仲春,南海曾大经纶阁氏书十六字。

一为定远方濬师、子严,所著蕉轩续录附刊本。其序云:操姑布子卿之术者,多矣。《四库》所收《月波洞中记》《太清神鉴》二书,皆称美备。楚南何镜海观察应祺,藏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议论微妙,宛似子家。予曾向观察借钞之,因世无刻本,特录于此。静海极精相法,其神骨章二注,须眉章、声音章各一注,并为列入。《荀子·非相篇》“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数语,固千古不磨之论。然视察焉廋,听观不掩,读书者能神而明之,未始非甄识人物之一端也。

珊又藏有海昌范文元孝子騋所著《水镜集》四卷,康熙朝姚江黄宗羲为之序。其书引用《冰鉴》甚多。卷三且有吕祖曰“脱谷为糠”,据此,其非湘乡遗著,无可疑义。然此书简明精当,为诸贤所服膺,其有裨相学可知。兹应拙编告成,敬录全文,公诸同好,并将何观察所注采入,间增音释。不过稍掺杂书,以便阅览,非敢续貂也。树珊谨识。

袁树珊先生在序中说,“珊家藏《冰鉴》两种”,即他收藏的《冰鉴》有两个版本。“一为惜阴堂刊本,南海吴荣光、荷屋氏跋云。”“惜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名字很有意境。“余家有《冰鉴》七篇,不著撰人姓名”,无名氏,不知道作者是谁。“宛似一子”,这句话就把《冰鉴》的位置抬得很高,与经史子集之子书并论,这种谈命相、观人术的书,几乎等同于先秦诸子,可见也是自成一家。“世无刻本”,换句话说,《冰鉴》可能是手抄本,没有刻印的。所以“恐其淹没也”,如果没有正式的刻本,就有可能因战乱、迁徙而遗失。中国很多书就是这样失传了,就像《人物志》的作者刘劭,他有很多著作,却只剩下一本《人物志》。因“恐其淹没”,所以他认为自己有责任使其出版。

“观人之法,孔有焉廋之辞,孟有眸子之论。圣贤所重,吾辈其可不知乎?”《论语·为政》中,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就是“孔有焉廋之辞”。《孟子·离娄上》载:“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孟子认为,人的眼睛是灵魂之窗。除非大奸巨恶之人,一般人的眼神会泄露内心的秘密,所以人在提防、猜忌的时候,怕被人家看穿,不敢正眼看人。这就是“孟有眸子之论”。观人之法,就连孔孟都很重视,并有经验之谈,我们当然也应该懂得一点。

“此篇固切于用,非同泛书,并赏其文辞云尔”,意思是说,他认为《冰鉴》七篇非常实用,不同于一般的泛泛而谈的书,而且文辞好,我们可以欣赏其文字技巧的高超。我们读书,是要吸收里面的思想,如果文章写得不好,读起来就很累。像王夫之,著有上百万字,但是他的文章读起来艰涩,有时都没有办法断句。文辞好,表达晓畅,而且有深厚的思想内容,这种书实在不多。四书五经之所以流传久远,就是因为做到了文辞、思想俱佳。“末有道光己丑岁仲春,南海曾大经纶阁氏书十六字。”这是交代时间因缘。

“一为定远方濬师、子严”,方濬为袁树珊的老师,“所著蕉轩续录附刊本”,这是指《冰鉴》的另外一个版本。“其序云”,这个版本的序说,“操姑布子卿之术者,多矣”,姑布、子卿大概都是相术界的名人,会这种术的人很多。“《四库》所收《月波洞中记》《太清神鉴》二书,皆称美备”,《四库全书》中所收录的命学书《月波洞中记》《太清神鉴》,一般人都觉得写得既好又完备。“楚南何镜海观察应祺,藏有《冰鉴》七篇”,当时很多人都有私人藏书,把它们当成稀世珍宝收藏。“不著撰人姓名”,不知道作者是谁。“议论微妙”,谈得很微妙,“宛似子家”,跟先秦诸子几乎可以相偕行。“予曾向观察借钞之,因世无刻本,特录于此”,我曾经向观察使何镜海(应祺)借该书抄录。因为没有付印的版本可买,喜欢读书的人借书抄写,这就是手抄本。袁树珊讲这些,无非是想告诉大家诸多收藏家认为《冰鉴》是一个宝贝。“静海极精相法”,何镜海本身相法就很精到,“其神骨章二注,须眉章、声音章各一注,并为列入”,对于《冰鉴》七篇中的“神骨”章,做了两次注,而“须眉”章和“声音”章各作一注,并把它们附入书中。古代一本书传下来,有人作注,说明这本书很受人重视。

“《荀子·非相篇》”,《荀子》里面有一篇文章《非相篇》批评迷信、讨论面相,说有好相的人不一定有大成就。“非相”,“非”就是批评、非议,荀子觉得相不可靠,有一定的理性色彩。《荀子·非相篇》里面举了很多例子:“形相虽恶”,长得不像一个人物,“而心术善”,可是心地好。有一些人形象虽善,而心术不正。《庄子·德充符》里面都是一些丑得不得了的人,但是这样的人,男人喜欢他、女人也喜欢他,非常有魅力。美国总统林肯确实是不错的人,虽然长得又高又丑。心术善,“无害为君子”。这是大儒荀子讲的话,有些人有很坏的相,但是心术很善,没有妨害他作为一个君子。反之,“形相虽善,而心术恶”,对这样的人也要特别小心。“无害为小人”,没有妨害他成为一个小人。换句话说,人不要拘泥于形相,千万不要以貌取人,连孔子都犯过错——“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固千古不磨之论”,荀子的这个言论可以说是金科玉律。

“然视察焉廋,听观不掩”,孔子在观察人这方面,确实可以供人借鉴。那我们到底要怎么办呢?“读书者能神而明之”,读书的人要灵活变化,学什么东西都要有创意、神机。“未始非甄识人物之一端也”,未尝不是甄选人物的一个方法,确实还是值得我们参考。只是你不要迷信,要活学活用。“珊又藏有海昌范文元孝子騋所著《水镜集》四卷,康熙朝姚江黄宗羲为之序。其书引用《冰鉴》甚多。”黄宗羲替《水境集》写序,就引用了很多《冰鉴》中的内容。如果黄宗羲引用《冰鉴》,那《冰鉴》就不可能是曾国藩写的。“卷三且有吕祖曰‘脱谷为糠’”,吕祖是谁?吕洞宾。“脱谷为糠”不就是《冰鉴》“神骨”章的开始吗?这里说是吕洞宾说的。《冰鉴》的作者我们不管他是谁,不见得所有的字句都是他自己创作的,有可能是世代积累下来的作品。吕洞宾是哪一朝的人呢?他是唐朝人。吕洞宾说“‘脱谷为糠,其髓斯存’,神之谓也;‘山骞不崩,石为之镇’,骨之谓也”,这都是“神骨”章的内容。

“据此”,他就猜“《冰鉴》一书,殆为吕祖所撰”,大概是吕洞宾所著,“其非湘乡遗著,无可疑义”,“湘乡”指曾国藩。该书绝对不是曾国藩留下来的书,大概是可以确定的。“然此书简明精当,为诸贤所服膺,其有裨相学可知”,读过这本书的有大学问之人,对该书都高度肯定,并在实践中用于观人、识人。“兹应拙编告成”,这大概就是说他的《中西相人探源》这本书要编成了,“敬录全文”,他就把《冰鉴》收进去,“公诸同好”,对这方面有兴趣的人,大家都来分享。“并将何观察所注采入,间增音释”,并且将何镜海的注列入书中,同时作一些注音和解释。“不过稍掺杂书,以便阅览,非敢续貂也。树珊谨识。”这就是我们使用的袁树珊这个版本的大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