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天使儿童安全手册
- 凤凰会
- 12字
- 2020-06-25 02:14:24
Part 1 让儿童远离潜在的危险
01 防患于未然:让孩子远离社会伤害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明明8岁就已经学会骑自行车了,虽然骑得摇摇晃晃,但新鲜劲儿十足,骑着车子到处乱跑。明明的爸爸出于安全考虑,教给明明一些骑自行车的安全技巧。
但是,明明的爸爸还是很担心,难道只让孩子知道一些安全技巧就能够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吗?如果因为别人不遵守交通规则,使孩子受到伤害呢!于是,明明爸爸又把存在危险的地方和一些交通规则详细地告诉了明明。
为了让明明体会到骑车的危险性,明明的爸爸还把亲身经历的意外讲给他听。“有一次,在咱们小区,爸爸想将自行车停在停车场附近。当时,有一辆汽车突然倒车,差点撞到我,还好我反应快,只是为了躲车擦破了点皮。自行车被撞了是小事,要是身体受伤就严重了。从那以后,我骑自行车就尽量远离汽车,避免危险。”明明听了后,表示以后再也不到危险的地方骑自行车了。
在生活中,大部分父母总是侧重于教导孩子掌握安全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虽然有时候孩子也能够在危险来临时,用掌握的安全知识将伤害降到最低,但是,如果让孩子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不做危险的事情,防患于未然,孩子的安全更能得到保障。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下面有3条建议供家长参考。
1.讲明危险造成的后果
只告诉孩子“那里不能去”“这个不能碰”是不够的,家长还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样做会造成的后果。
假如,家长没有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不能让孩子了解其中的危险,孩子反而会觉得家长太啰嗦。如果让孩子知道不遵守安全规则的后果,他自然会有所顾虑,也就不敢去尝试了。
2.经常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家长需要经常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一般来说,孩子都比较贪玩,玩得高兴了,任何事情都会抛在脑后。所以,家长要反复说、经常说,比如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说、开车的时候说、外出游玩的时候说等。要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机会,多提醒孩子注意安全。
3.借助身边事强化安全意识
我们看新闻时,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儿童的安全事故。尽管谁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惨剧,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反面教材讲给孩子听,借助这些真实案例,强化孩子的安全意识。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教会孩子正确报警
乐乐今年上二年级了,自己的家离学校很近,由于他的爸爸妈妈工作都非常忙,所以每天放学后总是他一个人先回家做作业。为了乐乐的安全,爸爸妈妈还专门给他配置了手机,让他有事打电话。
有一天乐乐和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后,听到有人敲门,他放下手中的笔,来到门前,高声问:“你是谁?”敲门的人自称是他爸爸的朋友。因为乐乐的爸爸妈妈总是教育他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所以乐乐通过门镜看了看,发现这个叔叔他并没有见过,于是拒绝开门。这个时候门外的陌生男子开始威胁乐乐,如果不开门,就对他不客气。乐乐害怕得大哭起来,可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近几年来,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放学后独自在家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情况被一些犯罪分子利用,趁家长不在家,对孩子进行哄骗,伺机进行盗窃和绑架。
日常生活中,孩子一旦遇到歹徒,此时报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及时报警或者报警错误,会使公安机关不能及时给予帮助。因此,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正确报警。
1.根据不同的情况正确报警
家长要告诉孩子,遇到危及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要拨“110”;遇到火情要拨“119”;有人受伤,要拨医疗急救电话“120”。在手忙脚乱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要把电话拨错。
家长要提醒孩子,如果没有遇到危险而随便报警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并且要赔偿经济损失。
2.报警内容要具体、准确
报警内容包括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犯罪嫌疑人的性别、人数、外表特征、相关车辆的车牌号码,同时要报告自己目前的位置以及联系方式等。
3.做到就近报警
如果附近没有电话,就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公安机关报警。在报警途中如果遇到巡逻值勤的巡警、交警,也可以向他们求助。
4.正确保护现场
报警完毕后要对现场采取保护措施,不要随意乱碰乱摸,这样更有利于警方破案。
5.及时治疗身体伤害
当身体受到严重伤害时,要边报警边到附近医院诊治,但必须与公安机关保持联系。医院诊治后要保存好病历、各种检查资料(如X线片、CT片及化验报告单等)。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
提防放学路上的“熟人”
刚上一年级的丹丹,放学后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回家。她没有想到的是,危险正在前面等着她。走到学校门口时,一个陌生的年轻人走到她身边说:“小朋友,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今天你爸爸加班,让我过来接你。”说完,这个陌生人,就抱起了她,她非常害怕,也开始怀疑这个陌生人是坏人。这时候,两个认识她的同学和他们的妈妈一起回家,从她的身旁经过,学校门口也有门卫叔叔在执勤。可丹丹还是任由陌生男子,将她带上了一辆出租车,朝着另一个方向驶去……
近年来,一些犯罪分子盘踞在学校周边,伺机对中小学生进行绑架,往往造成一些悲剧。这些悲剧之所以屡屡发生,主要是因为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导致孩子的安全意识薄弱,面对陌生人丝毫没有警惕心。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让孩子提高防范意识呢?
1.告诉孩子放学路上的注意事项
首先,年幼的孩子最好有人亲自接送。其次,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允许其自己回家,但要提醒孩子放学后要直接回家,避免走空旷、僻静的路,不要在路上逗留太久,不要出入复杂的娱乐场所。要告诫他们,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在公交车上,都不要理会陌生人的搭讪,更不能随便跟他们走。不受陌生人的诱惑,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不吃陌生人给予的东西,特别是不喝他们的饮料。另外要告诉孩子,如果去其他地方要提前告诉家长。
2.了解孩子同学的相关信息
如果孩子的同学中有与自己家住得比较近的,应该让他们结伴回家,同时与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了解孩子要好玩伴的家庭联系方式,一旦孩子失去联系,可以首先与他们的家长确认是否到朋友家玩耍了。
3.教育孩子不要轻易露富
从小告诫孩子不要有攀比心理。如果家庭比较富裕,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露富,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
4.教孩子一些应急方法
走在街道上,当陌生人叫你的名字时,最好的方法就是装哑巴,什么也别说,径直走开。
如果发现有人跟踪你,要制造附近有亲人陪伴的假象,如紧跑几步,一边跑一边冲着前面的人喊“爸爸,等等我”或者是“爷爷,等等我”“哥哥,等等我”等,当犯罪分子发现你不是独自一个人时,就会“放弃”你。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
第五条 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同学”也可能是骗子
家住盐城的小陆独自外出玩耍,晚上6点多钟,小陆的父母接到了小陆的同学胡某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们小陆和几个同学在一起,晚上可能不回家了。小陆的父亲随即给女儿最好的朋友家打电话,得知她的家人也接到了内容相同的“请假”电话,于是就没再继续追究这件事。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里,小陆一直没有回家。小陆的父亲随即报了警,警察经过多方调查,才知道小陆的同学胡某伙同其男朋友(该男友为社会闲杂人员)将小陆和另一名同学以每人500元的“价钱”卖给了别人,至于卖给什么人、卖到什么地方,不得而知……
在很多家长看来,同学往往是安全可靠的。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近几年同学作案的案件屡见不鲜,这些犯罪的“同学”,很容易取得孩子们的信任,轻者被绑架勒索,重者可能被拐卖,女孩子甚至会被逼卖淫。
通常来说,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对同窗好友是最不容易设防的。然而,正是由于不设防,被同学骗的概率也最高,这些同学一旦动了邪念,或者被他人利用,其危害性非常高。
这些犯罪的同学,一般是那些平时表现比较恶劣,与社会闲杂人等来往密切的同学,但也不排除一些所谓的“好学生”。
四川某中学就发生过一起学生干部拐卖同学卖淫的案件,这位学生干部还是教师的孩子,年年都被评为优秀干部。就是这位在老师、同学眼里看来是品学兼优的学生竟然拐卖了10位女同学。此外,在防范同学施骗的同时,还应警惕来自同学家长的危险。
因此,对于同学之间的交往,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上面的案例给家长们提了个醒:
(1)不要过于轻信孩子同学的话。
(2)平时要了解孩子同学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品行的好坏。让孩子与品行不太好的同学保持适当的距离。
(3)要严禁年幼的孩子独自去同学家里玩耍,更不允许贸然留宿。
(4)孩子出门时,要问清楚他们去哪里。这样做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因此要讲究方式方法,提前把道理给孩子讲明白,相信他们会理解家长的苦心的。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
第六条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
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小心迷路时的“热心人”
河南省新乡市警方破获一起重大的贩婴案。一个横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的贩婴团伙暴露在阳光之下,35名儿童陆续被解救。
据人贩子交代,他们所拐骗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公共场所“捡”到的。当时这些孩子刚与家人走失,人贩子假装带孩子去寻找家人,轻易就骗取了这些孩子的信任。
据公安机关的统计,因迷路而被拐骗的儿童大多数都在6岁以下,这一年龄段小孩的走失,与家长的防范意识薄弱有极大的关系。
儿童迷路走失,很多时候是因为家长看管不力。走失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带年幼的孩子去闹市与孩子走散;另一种是,在家中疏于看管,致使小孩子自己出去,找不到回家的路。
大多数孩子与家人走失后会表现出恐惧、沮丧的表情,有时他们还会哭,人贩子很容易从孩子的这些表现中判断出孩子的处境。这时他们就会耐心地哄骗孩子,假装询问他们家人的情况,还可能会给他们买一些好吃的食物以及好玩的玩具,然后谎称带他们去找家人,但实际上却把他们带往其他的地方。容易被拐骗的孩子,年龄一般都较小,所以很难掌握一些应对骗子的技巧,因此防止该年龄阶段孩子被拐骗的责任,理应由家长承担。
那么,针对以上情况,家长应该如何防范孩子被拐走呢?
1.尽量不要带年幼的孩子到公共场所
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人流量较大,情况复杂。家长往往专注于选购商品、试穿衣服等,疏于照看孩子。孩子也很容易因为人流的阻隔,脱离父母的视线。这些都会给人贩子可乘之机。因此,如果带孩子外出,尽量给孩子穿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并要随时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视线范围内。
2.避免让陌生人照看孩子
无论是在居住的小区附近还是在人员复杂的闹市,即使家长有急事,也不要让陌生人帮忙照看孩子,哪怕时间很短。
3.教给孩子一些“紧急避险”的本领
对于年龄特别小的孩子,他们记不住太多信息,应该给他们随身携带可以证明其自身信息的物品,如在脖子上戴一个写着家庭信息的小牌子,在书包上缝一个写有家庭联系方式的小卡片等。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标志要放在隐秘的地方,告诉孩子这些卡片不要轻易示人,否则反倒成了骗子利用的工具。
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要求他们记住父母的姓名、家里的电话或亲人的手机(至少要记一个)、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告诉孩子如果迷了路可以找附近巡逻值勤的巡警、交警帮忙或拨打110电话。还要教孩子认识自己家周围的环境,诸如房子的特征,附近有什么特别的建筑物,住在什么街、什么胡同,以及门牌号是多少,等等。
4.孩子丢失后及时报案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走失,务必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最开始的24小时是寻找孩子的“黄金时间”,及时立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找。家长一定不要错过找回孩子的时机。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年修正本)
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别让保姆“拐”走了幸福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罗先生,一天下班回家后发现一对仅11个月的双胞胎女儿不见了。一天后,南昌乘警破获了一起湖北两保姆拐走双胞胎姐妹的案件,被解救的孩子正是罗先生的一对双胞胎女儿。经过调查发现,原来犯罪分子竟然在罗先生家做过近半年的家庭保姆,两个保姆将雇主罗先生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带走后登上了由北京开往吉安的列车,准备将这对双胞胎姐妹带到麻城后再转车去黄州。庆幸的是,值班乘警发现她们形迹可疑,将她们带到餐车询问,最终破获了这起拐卖双胞胎的案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开始聘请保姆或专职人员看护孩子。但是由于保姆的市场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漏洞,许多不法分子也混迹其中。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孩子被保姆拐卖、绑架的案件层出不穷,一些家庭因此痛失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渊。
作为家长,因该如何避免孩子被保姆拐骗的惨剧发生呢?
1.通过正规渠道雇佣保姆
家长在雇佣保姆时应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家政服务公司,尽量不要通过熟人或朋友介绍雇佣保姆,更不要贪图便宜,从非法渠道雇佣保姆。
2.对保姆进行详细了解
家长在聘用保姆前,要尽量了解保姆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家庭情况。无论是熟人介绍的还是通过劳务市场聘用来的,首先要看她本人的身份证件,以便弄清楚她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必要时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核实,以防止保姆使用假身份证。家长还可以将保姆介绍给邻居认识,并请求邻居协助监督保姆的行为。
3.签订必要的合同
家长无论通过什么渠道聘用保姆,一定要与之签订尽可能具体的合同。如果雇佣之间只是口头约定,很容易引起纠纷,签订合同便于双方互相监督。
4.妥善处理关系
保姆是被雇用的工人,不是仆人,也不是亲人,不可以像对待仆人或子女那样随意打骂。家长请到保姆后,要首先建立平等的观念。双方要互相尊重,耐心包容。家长应避免与保姆产生矛盾与冲突。
家长在提高警惕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加强防范。
1.不单独和保姆去陌生的地方
家长要告诉孩子,未经父母同意,不要单独和保姆去陌生、偏僻的地方。一旦发现保姆把自己带到了陌生的地方,不论是否有恶意,都要及时想办法离开或者通知自己的父母。
2.尽量避免和保姆的朋友接触
一个好的保姆不一定会有好的朋友或亲属,因此保姆周围的人群并不见得安全。聘用保姆后,在获得保姆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保姆的朋友。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年修正本)
第二百四十一条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强奸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侮辱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非法剥夺、限制其人身自由或者有伤害、侮辱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并有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四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被买儿童没有虐待行为,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的,可以从轻处罚;按照被买妇女的意愿,不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别让坏人“忽悠”了孩子
12岁的小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自称是“星探”的人搭讪,说她长得漂亮,皮肤也很好,以后肯定能成为广告明星,并热情地邀请她去公司面谈。
到该公司后,小影先被要求交200元钱的报名费,交完报名费后,她当场就被告知被公司录取了,并且很快就可以拍广告。此时公司又提出,拍广告需要很多专业技术,小影需要再交1500元的课程培训费。小影一心想着自己就要当明星了,把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一再告诫她交完钱再告诉家人,好给家人一个惊喜。可是,交了钱的小影等了很久也没有接到公司要她拍广告的电话,打电话到公司,公司推辞说“暂时没适合她的广告”,后来干脆连电话都不接了,小影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虽然还是未成年人,但在性格上表现得很独立,自主性也很强。像小影这样涉世未深的未成年人很容易成为“星探”欺诈的主要目标。孩子们不仅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虚荣心也很强,妄图通过“拍广告”来一夜成名。除了孩子上当受骗外,近几年家长被所谓“有特殊身份”的人诈骗的案件也屡见不鲜。骗子们大多利用家长及孩子崇拜权威、渴望成名等心理进行诈骗。
为了避免家长和孩子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受到伤害,家长和孩子需要提高识别骗子和应对诱惑的能力。
1.通过正规的途径进入学校或演艺圈
家长和孩子要想避免受骗,首先要在心理上武装自己,不要被骗子所描述的美好前景给忽悠了。与其说骗子是盯上了孩子,还不如说是盯上了他们望子成龙的家长。“知子莫如父母”,自己的孩子能力如何,家长应该很清楚,要客观地进行判断。如果孩子确有天赋,家长想培养孩子的专长,可通过正规的途径帮助孩子选择才艺班,也可以通过正规的途径让孩子进入艺术学校或演艺圈。
2.对陌生人要仔细核查
如果有陌生人自称是记者、星探或其他特殊身份的人,家长要仔细审查他们的身份。但不能只看他们手里的证件,因为这些骗子手中都有假证件和其他假的道具材料。对付他们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其所声称的单位进行核实。通过电话确认是否真有其人,就能确定他们的真假了。
3.培养孩子遇到事情和父母商量的习惯
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有陌生人自称是记者、星探或其他特殊身份的人,要带他去陌生的地方进行采访、试镜或其他活动时,一定不要信以为真,因为真正的记者或星探往往会先跟家长谈,而不是在街上跟你谈。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装聋作哑”,当作没听见,赶紧走开。如果陌生人一味纠缠,可以找借口说:“我回家跟爸爸妈妈商量一下。”最好能够拿到他们的名片,回到家后立刻告诉父母,请父母査清他们的底细,必要时,还可以报警。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包括花钱、交友、穿着等,及时与他们沟通,做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遇到困难时才会与家长商量。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年修正本)
第二百六十二条 【拐骗儿童罪;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一 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二百六十二条之二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沉着应对盗抢事件
案例1:
昊昊上四年级了,这几天学校收书本费,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送昊昊上学,于是便让他自己带着钱去学校。昊昊心里想,如果可以把钱亲自交给老师,老师一定会表扬他独立能力强,一想到这些他就非常高兴。一路上,他总是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把妈妈藏在书包里的钱拿出来数了好几次。
可是到了学校,当昊昊自信满满地准备把钱交给老师的时候,却发现那笔钱不翼而飞了。这时他才想起在上学途中有个人碰了自己一下,看来是那个人把钱偷走了。
案例2:
彤彤和几个同学一块放学回家,她们一路上打打闹闹,很开心。突然,彤彤听见不远处有人大叫了一声。彤彤和几个同学看见两个飞车贼骑着摩托车从马路对面飞驰而过,其中一个还拎着刚抢到手的包。彤彤赶紧拿笔记下了摩托车的车牌号、颜色和飞车贼的着装,并将这些情况告诉了警察叔叔。警察根据彤彤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抓住了飞车贼。为此,警察叔叔和老师还特别表扬了彤彤。彤彤告诉他们这都是妈妈教给她的。
当今社会,盗抢的案件并不少见。儿童的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可能在遇到盗抢后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彤彤平时接受过这方面的系统教育,所以,看到飞车贼盗抢行人的手提包时,能马上记下作案分子的一些特征。可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孩子在遇到类似于盗抢等棘手的事情时才能沉着应对。
1.运用实例引导孩子应对盗抢
运用实例教导孩子会更有说服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以把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讲给孩子听,讲完之后再进一步分析下,告诉孩子该如何应对这类事情。讲得多了,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会记住一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即使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能沉着应对。
2.教导孩子善于保护生命安全
随着盗窃、抢劫的案件越来越多,教导孩子学会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孩子知道,当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要先保护自己的生命,暂时放弃财产,时刻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3.提高孩子对犯罪分子的认识
要让孩子知道犯罪分子没有固定的模样。他们并不像某些戏剧、电影、电视剧中所表现的那样,长着一副凶神恶煞的坏模样。在实际生活中,犯罪分子与常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可能长得很丑,也可能很漂亮;可能很高,也可能矮;可能胖,也可能瘦;可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能是你认识的人。要让孩子知道犯罪分子作案前常常善于伪装。为了骗取他们的信任,犯罪分子在作案前可能会表现得十分可怜,并向别人寻求帮助;也可能表现得十分友好,向孩子们施以小恩小惠,用糖果、玩具、钱物等进行诱骗;或者装扮成亲戚、朋友、维修工人,把他们带到家中。然而,一旦引诱成功,则凶相毕露,十分凶恶。
作为家长,要教孩子远离社会上这些身份不明的人,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这样自己的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年修正本)
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遭遇勒索别懦弱
有一天放学后,刘旭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几个高年级的学生围住了他,不让他走。其中的一个学生往前走了两步,学着电视里的口吻大声说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刘旭心想:“我这是遇到勒索了。”于是,他佯装自己今天并没有带钱。
可这几个学生并不相信,威胁刘旭说,如果不把钱拿出来就“修理”他。“我现在一个人,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先求饶吧,明天再把这件事告诉老师……”想到这,刘旭便装出很害怕的样子向他们求饶,并且保证第二天一定拿钱给他们。那几个学生看刘旭不像说谎的样子,就放他走了。
第二天,刘旭一到学校就把昨天放学路上发生的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联系学校找到那几个学生,顺利解决了此事,还夸奖他机智聪明。以后放学,那几个高年级学生再也没有找过刘旭的麻烦。
无论是上学路上还是放学途中,都隐藏着一些危险。在尽量躲避这些危险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机警地处理。
遇到刘旭这样的事情时应该怎么办呢?
1.要有防勒索的意识
家长要告诉孩子,平时要有心理准备,社会上以强欺弱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它也有可能降临到你的头上。一旦发生这类事情,必须稳住神,不慌乱,相信自己能够应付这种事情。另外,每天不带过多的现金,上学和放学时结伴而行,尽量避免走人烟稀少的地方,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财不外露。
2.要大胆呼救,及时逃脱
一旦在路上遇到勒索,不要慌张。如果离学校不远,可以跑回学校求助。如果远离学校,就尽可能向商店、饭店、机关事业单位跑。如果发生在人多的地方,可以大胆呼救,向路上的行人求助,当场揭露对方的行径。
3.要机智勇敢
如果被勒索的地理位置偏僻,对方的人数又比较多,你无法脱身,可以寻找各种借口故意拖延时间,同时注意周围有没有别的大人或老师经过,一旦有人路过便大喊“救命”。实在不行,也可以把钱先给他们,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但事后,不管人身是否受到伤害,也不管被抢的钱物数量多少,都应及时向家长和老师报告。
家长要告诉孩子,如果遇到自己周围的同学被高年级的同学敲诈勒索,切不可采取观望的态度,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帮助他们。若对方势力过大,自己无力抵抗,要尽快跑回学校通知老师。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15年修正本)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罪;抢劫罪】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请别走进网友的圈套
一日,湖北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大队在黄黄高速公路上巡逻,当巡至100千米处时,发现有一个少年在高速上行走。经询问得知:该少年姓汪,是湖南长沙的一名学生,暑假到安徽宿松见网友,到宿松后发现前来应约的是一群小混混,并强行让他请客吃饭。他很快就身无分文,于是决定沿高速步行回长沙,已经走了5个小时了。
民警看他已经疲惫不堪,将其带至黄梅服务区,给他买来水和食品后帮其联系了一辆回长沙的客车,并用手机和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友可能是天使,也可能是谋害孩子的恶魔。孩子缺少社会经验,不能清楚地认识到随便交往陌生网友的危险。因此,如何让孩子认清网络交友的危险性是家长十分重要的任务。下面介绍一些家长和孩子防范和应对网友的建议,这些建议有些是基于对已经发生的案件的分析,有些是经验和基本的自卫常识。
1.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
(1)要了解孩子网上交友的真实情况,并给予指导。
(2)要和孩子讨论已经发生的真实案例,提高孩子对网络危险的警觉性。并提醒孩子即便看到对方是女网友,也不能轻信,因为有些女网友可能是歹徒的“托儿”。
(3)和孩子商量好绝不能单独去见网友。如果情况特殊有重要事情一定要见,必须由男性家长陪同,不能和朋友一起去,而且绝不能去外地或偏僻的地方。
(4)家长要预料到,孩子自己找借口偷偷溜出去见网友的可能性,并加以防范。实在防不住时,要提醒孩子自己出去必须告诉家长去什么地方,一定要带防狼喷雾器,并带着手机随时和家长联系。
2.见网友的应对措施
(1)不管网友如何请求或威胁,一定不能和他(她)一起去偏僻的地方。孩子一定要随时和家长联系,告诉家长具体情况。
(2)在吃饭时看好自己的饭菜和饮料,中途不要单独离开去厕所。如果必须去,回来后饭菜和饮料就不要再动了。
(3)如果发现网友可疑,应立刻就近向所在地点的工作人员求助,并马上通知家长。如果网友要拖你上车或去偏僻的地方,要大声呼救,抓住身边的物体,同时踢他、打他、咬他,并且向人多的地方跑。如果有自卫武器应立即使用,同时避免被对方夺去。
法律法规小贴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正本)
第八条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工会、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少年先锋队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保护未成年人有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