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管理企业

第4章 西尔斯公司的故事

何谓企业,企业是怎样被管理的——一个尚未探索的领域——以西尔斯公司为例——西尔斯公司如何成为一个企业——罗森沃尔德的创新——发明邮寄工厂——伍德将军与西尔斯公司的第二个阶段——制定销售规划和培养管理者——T. V.豪泽和未来的挑战

 

从表面上看来,如何管理一个企业的问题既然如此重要,相关书籍似乎早应汗牛充栋,但实际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一本真正的关于如何管理企业的书。

市面上倒是不乏有关不同管理功能的书,例如,生产与营销、财务和工程、采购、人力资源、公共关系等,这类书籍即使没有成千上万,至少也有几百种,但是关于管理一个企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需要什么条件、管理者应该做哪些事情以及如何管理,到目前为止,仍然备受忽视。我所知的唯一例外是克瑙特(Oswald Knauth)的文集《管理者的企业》(Managerial Enterprise, New York:Norton,1948),也可参见迪安(Joel Dean)的《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New York:Prentice-Hall,1951)。虽然迪安关注的主题是如何将经济学家的理论观念与工具应用在企业管理上,但是这本书,尤其是前面的通论,是管理者的必读之作。

这种情况并非偶然,而是反映出目前关于企业管理,非常缺乏站得住脚的经济理论。但我们不打算立刻着手自行构建理论,而是应该首先仔细观察企业实际的运营行为。要描绘企业的真实面貌,探讨管理的意义,最佳的范例莫过于美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西尔斯公司。有关西尔斯公司的资料,我主要取材自埃米特与约伊克(Emmet & Jeuck)的《邮购目录与收银台:西尔斯公司发展史》(Catalogues and Counters:A History of Sears, Roebuck & Co.,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0),这是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公司史之一。但是无论是历史资料的诠释或西尔斯的现况分析,我都必须负完全的文责。

西尔斯公司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成为一家企业,当时西尔斯公司看出美国农民代表了一个被隔离而独特的市场:由于农民与世隔绝的生活形态,他们无法接触到既有的销售渠道;也由于农民不同于城市消费者的特殊需求,他们自成一个独特的市场。尽管个别农民的购买力很低,但全体农民却代表了几乎从未被开发的庞大购买潜力。

为了接近农民,必须创建一种新的销售渠道,必须生产能符合农民需求的产品,必须向农民输送大量低价的,并能保证经常供应的商品。由于闭塞的客观条件使得农民不可能在货物装运前检验商品,或者在遭受欺骗时寻求赔偿,因此,供应商必须给予农民一种可靠和诚实的保证。

因此,在创建西尔斯公司时,需要对客户和市场进行分析,尤其需要分析什么是农民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此外,还需要在五个独特的领域进行创新。

第一,需要有系统的销售规划,即发现和发展能提供农民所需的特殊商品的供货渠道,以农民需要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能承受的价格供应商品。第二,需要有邮购商品目录,该目录应能解除农民无法进城采购之苦。考虑到这一点,这份目录必须定期出版,而不能像拍卖廉价商品的告示那样,无固定发布日期。必须摒弃所有传统的邮购商品的做法,学会不以对商品夸张的炫耀来诱使农民购物,而是实事求是地向农民介绍所供的商品,其目的是通过使农民相信该份目录和目录背后的公司的可靠性来建立一个长久的客户。这份目录应该成为农民的“福音书”。第三,“买主自行小心”的陈旧观念应转变为“卖主自行小心”的新观念——西尔斯公司著名的“退还货款,不提任何问题”的政策充分表明了这个观念。第四,必须寻找一种方式,能价廉快捷地满足客户大量的订货。没有邮寄工厂,企业的经营是完全不可能的。第五,必须组建起人力组织。当西尔斯公司开始成为一家企业时,缺乏适应这种经营方式的客户,缺乏精通投资管理新要求的会计,缺乏制作目录插图的美工人员,缺乏具有处理大量客户订单经验的职员。

理查德·西尔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公司,但是使这家公司真正成为现代企业的却并不是他。西尔斯本人的经营活动难以称得上“经营企业”。他是一个精明的投机商,他大量买进亏本销售的商品,然后,通过大肆进行广告宣传,再整批售出。他的每一笔交易其实质都是一种售后结算交易,交易完成后再与参与交易的企业进行结算。西尔斯为他自己赚了很多钱,但是,他的经营方式从未创造一个企业,更不要说长期经营企业了。事实上,像许多有着与他相似的经商经历,结果在他前面破产的人一样,没有几年他就不得不退出商界。

是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在10年间,从1895年他掌管公司起到1905年芝加哥邮寄工厂开业为止,才使西尔斯公司脱颖而出成为一家企业。罗森沃尔德对市场进行了分析,他首创系统地开发商品渠道,他发明了定期发行内容翔实的邮购目录,推出了“保证质量,否则退款”的政策。他建立了富有成效的人力组织。他在开始阶段就赋予管理层最大的权力并对结果负全部责任。后来,他又给予每个雇员一份用经营利润购买的公司股份。因此罗森沃尔德不仅是西尔斯公司之父,也是“渠道革命”的先驱。“渠道革命”风靡20世纪的美国,是经济增长中极为重要的因素。

西尔斯公司早期历史的基本贡献中仅有一项不是罗森沃尔德做出的,那就是芝加哥邮寄工厂,是由奥托·多森在1903年设计的,比亨利·福特的工厂早5年落成。亨利·福特的工厂是现代第一家以大规模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工厂。该厂以装配线、传送带、标准化的可互换的部件,尤其是以有计划的全厂范围的调度,将所有的工作分解成简单的重复操作。在西尔斯公司一直有这样的故事流传,传说亨利·福特在组建第一个工厂之前,曾到西尔斯公司参观并学习它的邮寄工厂。

正是基于这些基础,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尔斯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它的“福音书”是除《圣经》之外唯一一份可以在许多农户家庭找到的印刷品。

西尔斯公司发展历程的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如同它的第一阶段是由罗森沃尔德主导一样,它的第二阶段则是由另外一个人,即罗伯特E.伍德将军主导。

20世纪20年代中期,当伍德加盟西尔斯公司时,西尔斯公司原有的市场正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农民不再是闭塞的了,汽车使得他们能去城镇购物。他们不再是一个独特的市场,相反,在很大程度上由于西尔斯公司的作用,他们正迅速地将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向城市中的中产阶级靠拢。

与此同时,一个巨大的城市市场出现了。这个市场像25年前的农民市场一样,呈现出同样的闭塞,同样的供应不畅。城市中低收入群体已经崛起,他们不再满足维持生计的生活标准,不再适应“下层阶级”独特的习惯,他们迅速地开始拥有金钱,产生要与中产阶级和上层阶级相同的购买欲望。换言之,这个国家正急速地演变为一个巨大的、统一的市场,而配售体系却仍是一个分散的、阶级特性鲜明的配售体系。

早在加入西尔斯公司之前,伍德就做了一番分析。通过分析,他决定将西尔斯公司的侧重点转向零售商店——为商店添置设备,向已经购买汽车的农民和城市人口提供服务。

为了使这项决定能够实施,必须再次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为了找到供货来源以及向其购置商品,商品的营销必须增加两项重要的新功能:设计产品以及扶植能够大量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上流社会市场”的产品,例如冰箱,必须重新设计,使之适销于购买力有限的“大众市场”。必须创造产品供应商——经常是由西尔斯公司来投资并培训管理者——来生产这些产品。这样做也需要进行另一项重要的创新,即处理好西尔斯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营销计划的制订和研究,系统地培育数以百计的能为大众市场生产产品的小供应商,这些前所未有的工作都必须创造性地进行。这些工作大部分是由T. V.豪泽完成的,他多年担任西尔斯公司的销售副总裁。这些创新在西尔斯公司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对大规模商品配售所起到的作用,如同邮寄工厂和邮购目录在第一个发展阶段中所起的作用一样,对美国的经济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但是,从事零售业务也意味着要配备大量的商店经理,因为邮购销售并没有为零售商准备管理者。西尔斯公司经营零售业务的最初10年或15年中最大的瓶颈问题就是管理者的短缺,这个问题几乎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必须对培育管理者的领域进行最系统的创新。西尔斯公司20世纪30年代的政策成了美国工业界正在进行的培育管理者的工作的起点。

向零售商店拓展意味着在组织结构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邮购销售是一种高度集中的经营方式——至少在西尔斯公司一直如此,但是零售商店不可能由几千公里之外的总部来经营,而必须由当地人来管理。虽然西尔斯公司当初只需几家邮寄工厂向全国供货,但是,今日却拥有700家商店,每家商店都有自己的市场和地区属性。分权制的组织机构、管理分权制公司的方法、对商店经理业绩的考核,以及既给予公司最大限度的自治权又保持公司的统一性,所有这些都必须探索出实施的办法,以便使零售商店有可能得以运行。另外,还需要制定新的报酬政策对商店经理的业绩进行奖励。

最后,西尔斯公司必须将创新引入商店的选址、建筑和外观布置等方面。传统的零售商店不适宜西尔斯公司的市场。这不仅仅是将西尔斯公司的商店搬到城市郊区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为商店提供足够的停车场的问题,整个零售商店的观念必须改变。事实上,即使在西尔斯公司也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种创新是多么深刻,它对美国人的购物和城镇市容有多大的影响。今日被吹捧为零售业重大创新的郊区购物中心,实际上只不过是西尔斯公司20世纪30年代确立的观念和方法的翻版而已。

拓展零售商店的基本决策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做出的,那些根本性的创新是在20世纪30年代早期进行的。这说明了为什么西尔斯公司的交易量和利润在萧条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及战后繁荣时期都持续上升,虽然这些基本决策的实施至今已近30年,但它们至今尚未被完全地付诸实施,包括女性时装领域和公共关系领域的一些决策。

商品规划——系统地设计用于大规模配售的优质产品,系统地培育从事大规模生产这些产品的人员——仍然有必要应用于女性时装领域。女性时装的传统生产组织(纽约“服装区”)并不符合大规模配售的要求。尽管西尔斯公司能将其他相同的传统工业转变为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配售的产业,并且,在今日的拉丁美洲正成功地这样做着,但它未能也不愿意改变女性时装产品的生产体系。

另一个未完成转变的领域是公共关系领域。西尔斯公司在罗森沃尔德领导下曾率先涉足公共关系领域,而且西尔斯公司的每一位成员也都认为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虽然西尔斯公司的市场已经城市化,但是西尔斯公司的公共关系仍然侧重于当初的“西尔斯公司,农民的朋友”之上。鉴于西尔斯公司的市场实际状况,人们只能认为这是一种恋旧的心态,与企业的需要不相适应。

 

伍德将军于1954年春季从西尔斯公司的董事长职位上退了下来,T. V.豪泽接替了他的职位。这充分标志着西尔斯公司一个时代的结束。西尔斯公司现在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机遇。

曾经改变西尔斯公司市场的汽车似乎要再一次改变这个市场。在大多数城市中,驾驶汽车已是一种负担,停车更是困难,以致汽车迅速地失去它对购物者的帮助作用。与此同时,西尔斯公司的典型顾客——家庭主妇,正变为职业妇女,在购物的时间她们必须得上班,或者,她们在外出购物时无法照看小孩。

如果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那么西尔斯公司需要对市场和顾客再做一次分析,并制定出新的目标,就像其在历史上的两个转折点时曾做过的那样。可能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配售体系,在这种体系中,当地的商店是售货员的总部,售货员受理顾客的订单。售货员也许会开着一辆样品车,挨家挨户地流动。最近几年,挨家挨户销售的交易额的增长也许预示着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变化似乎自然需要有新的销售体系概念、新的报酬政策和方法。可能会产生难以寻找合适的人员的新问题,就像20年前难以寻找零售商店管理者一样。在顾客家中提供西尔斯公司产品的服务可能最为关键,也许最终会像40年前的退款保证一样重要。大部分顾客的购物方式可能会又一次转向按目录购物的方式,虽然不会再通过信件传递,而是通过流动的售货员或通过电话传达。反过来,这又需要对邮寄工厂实施技术改造,迄今为止,邮寄工厂的经营几乎仍然沿袭50年前奥托·多林提出的基本模式。受理顾客的订单,无论这些订单是通过邮寄,通过电话或通过售货员送交,似乎都需要有一家运作完全建立在应用自动化和反馈原理基础上的全自动工厂。

甚至商品规划也需要确立新的目标。因为今日最重要的顾客(已婚的少妇和家庭主妇,她们常常拥有一份工作)在很多方面像处于最闭塞时期的美国农民,是一个独特的市场。

换句话说,西尔斯公司可能需要再一次思考企业是什么,其市场在哪里,需要进行哪些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