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浙江南戏传入江西

从弋阳腔戏班所供奉的戏神看来,南戏是杭州传入江西的,但南戏发源地温州的“永嘉戏曲”,在南宋咸淳年间就已传入江西南丰县。

(一)南宋末年永嘉戏曲传入江西南丰

刘埙《词人吴用章传》载:


吴用章,名康。南丰人。生宋绍兴间(1131~1162)。敏博逸群。课举子业,擅能名而试不利。乃留情乐府,以舒愤郁。当是时,去南渡未远,汴都正音教坊遗曲犹流播江南。(下略)不知又逾几年而终。子孙无述焉,悲哉!用章殁,词盛行于时。不惟伶工歌妓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酒酣兴发辄歌之。由是与姜尧章之暗香疏影、李汉老之汉宫春、刘行简之夜行船并喧竞丽殆百十年。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其苦心盖无负矣。

(刘埙:《水云村稿》卷四《词人吴用章传》,四库全书本,第4页。)


【注】

①刘埙(1240~1319),江西南丰人。南丰县,在元至元十九年(1282)升为州。从文中有“州里遗老”四字,可见刘文成于元至元十九年之后。

这则极为重要的珍贵史料,是江苏昆剧史家胡忌先生发现的,书赠浙江戏曲史家洛地先生。洛地先生以《一条极珍贵资料的发现——“戏曲”和“永嘉戏曲”的首见》为题,撰文介绍,该文发表于浙江艺术研究所编印的《艺术研究》第11辑(1989年12月出版)。胡忌先生言:“‘戏曲’一词比《辍耕录》所记的约早六十年”, ‘戏曲’和 ‘永嘉戏曲’之名,当以此处为首见”。

我国最早的戏曲为温州杂剧,又名永嘉杂剧。后又演变为永嘉戏曲。由杂剧演变为戏曲,顾名思义,是加重了曲的成分,或者说,永嘉戏曲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曲牌体音乐体制。从文中,我们得知,在永嘉杂剧产生之后,“汴都正音教坊遗曲犹流播江南”,所谓“汴都正音教坊遗曲”,包括北宋时期汴梁教坊演出的杂剧、杂扮、大曲、诸宫调等百戏技艺。文中还记载此时宋词的吟唱之风非常盛行,这些技艺势必对永嘉杂剧演变为永嘉戏曲产生重要的影响,是永嘉杂剧演变为永嘉戏曲的重要因素。这条资料对于研究南戏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认为永嘉戏曲的出现。标志着南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不仅如此,文中记叙在江西南丰“至咸淳(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哇盛,正音歇”。说明永嘉戏曲兴起之后,很快就流传到江西南丰,当地青少年很快就学习搬演,然后“化之”,这个“化之”就是“地方化”,使永嘉戏曲变为南丰地方戏。该文是江西地方戏曲的最早记载。而且这种被文人视为“淫哇”的地方戏日趋繁盛,有可能向江西其他地区蔓延,对弋阳腔的产生也可能带来重要作用。

(二)明代南戏四大声腔

祝允明《猥谈》载:


自国初来,公私尚用优伶共事。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更为无端,于是声乐大乱。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余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以后日增。今遍满四方,辗转改益,又不如旧,而歌唱愈谬,极厌视听。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愚人蠢工,徇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易变喉舌,趁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耳。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而昧士倾喜之,互为自谩耳。

(见陶珽辑《续说郛》卷四十六,第5页。)


【注】

①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南直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因病辞归。工诗文,善书法,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好写散曲,《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14首,套数11套。著有《怀星堂集》30卷、《猥谈》等书。

②“国初”,指明代初年。

③“数十年”,因该书写作年代不明,时间难以界定。若以祝允明卒年(嘉靖五年,1526)往前推算四十年,则是成化二十二年(1486),是时南戏四大声腔早已盛行。

④南戏,即南方戏曲。南戏之名见诸记载是在元代。元夏庭芝《青楼集》记:“龙楼景……专工南戏”。明叶子奇《草木子》云“元朝南戏特盛”。又有南戏文、南曲戏文之称。

⑤宣和,指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

⑥南渡,指北宋末年1127年。

⑦赵闳夫,据钱南扬《戏文概论》考证“是宋太祖赵匡胤兄弟魏王廷美的八世孙:而光宗赵惇则是赵匡胤的八世孙;他们两个是弟兄。……所以赵闳夫与宋光宗赵惇的年龄,不会相差得十分大”。据此看来,赵闳夫出榜禁戏有可能是在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

⑧余姚腔产生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海盐腔产生于浙江嘉兴府海盐县,弋阳腔产生于江西广信府弋阳县,昆山腔产生于江苏苏州府昆山县。它们是元末明初南戏在上述各地产生的地方戏曲声腔,后人称之为南戏四大声腔。

⑨“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这句话说明了当时南戏四大声腔的显著特点是不用管弦伴奏的。

祝允明这则文字提出了“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的看法;记载了明初以来南戏盛行并衍变出余姚、海盐、弋阳、昆山四大声腔的历史情况。它是研究南戏史和中国戏曲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弋阳腔源于南戏的最早和最重要的证据。

(三)温州杂剧演变出四大声腔

周祈《名义考》载: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时谓之“温州杂剧”。后渐转为余姚、海盐、弋阳、昆山诸腔矣。

(转引自佟晶心《通俗的戏曲》,中国戏曲音乐院研究所《剧学月刊》四卷第五期,世界书局,1935,第5页。)


此文与祝允明《猥谈》所记差不多。若以此文为准,则祝氏所言“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在标点时,应把“南渡之际”之后的逗号“, ”去掉,则为“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这样,似乎更合祝文原意——南渡之际已有“温州杂剧”之名。这是有根据的。在南渡之前,北宋王朝已疏散皇室及部分臣民到浙江、福建沿海地区,北方的杂剧、百戏技艺也随之流传到南方,北杂剧在温州扎下根来,演变为“温州杂剧”。

(四)南戏始于宋光宗朝

徐渭《南词叙录》载: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故刘后村有“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郎中”之句。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 ‘永嘉杂剧’,又曰 ‘鹘伶声嗽’”。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

(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第239页。)


【注】

①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天池、青藤道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诗文、书画、音乐、戏曲无不擅长,然科场辄不利,一生为落落诸生。曾效力军中抗倭,后入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典书记,参与机要,建策诱致盗魁徐海等,颇有功绩。胡宗宪坐事被杀,渭受牵连,发狂自杀未遂,复因杀后妻系狱七年,以友人力救获释。《明史》有传。著有《徐文长集》三十卷,《逸稿》二十卷,杂剧《四声猿》收短剧四种。其《南词叙录》为古代唯一的南戏专著。书前有嘉靖己未(三十八年,1559)小序。

②《赵贞女》一剧,在赵闳夫“榜禁”中题作《赵贞女蔡二郎》,《南词叙录》所列“宋元旧篇”亦名《赵贞女蔡二郎》,有注云:“即旧伯喈弃亲背妇,为暴雷震死,里俗妄作也,实为戏文之首”。《王魁》一剧,《南词叙录》“宋元旧篇”题作《王魁负桂英》,注云:“王魁名俊民,以状元及第。亦里俗妄作也”。明叶子奇《草木子》云:“俳优戏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识者曰:‘若见永嘉人作相,国当亡’。及宋将亡,乃永嘉陈宜中作相。其后元朝南戏盛行,及当乱,北院本特盛,南戏遂绝”。

③此诗作者非刘后村,而是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云:“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唱蔡郎中”。

④“或云……”是徐渭记载的另一种关于南戏起源的说法,与祝允明所说相近。

徐渭认定“南戏始于宋光宗朝”,从祝允明《猥谈》所提到的在宋光宗朝前后的赵闳夫“榜禁”来看,南戏已正式形成。但徐渭又引述了另一种说法“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曰 ‘永嘉杂剧’,又曰 ‘鹘伶声嗽’”。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非也。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南戏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但当时不叫南戏,号曰“永嘉杂剧”或温州杂剧。而南戏之得名是在宋光宗朝。我国戏曲的名称多与地理位置有关。既有南戏之称,当有北戏存在。也就是说,当北方有戏曲的时候,才有南戏之称。明何良俊《曲论》记载:“金元人呼北戏为杂剧,南戏为戏文”。金朝灭亡是在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之前正是金章宗时期,陶宗仪《辍耕录》把金章宗列为“帝王知音者五人”之一。还说:“唐有传奇,宋有戏曲,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而金章宗时期,正是南方的宋光宗时期。所以北杂剧、南戏文(南戏)对峙的局面形成,也就有了“南戏”之名。

(五)永嘉杂剧的艺术特点

徐渭《南词叙录》载:


“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又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欤?

(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第240页。)


这则记载连同前文说的“其曲则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不叶宫调,故士大夫罕有留意者”都是对南戏起始阶段“温州杂剧”艺术形态的描述;村坊小曲,本无宫调,又罕节奏,是“畸农、市女顺口可歌”的“随心令”。可见,温州杂剧兴起时有较多的民间艺术的特色,其所谓“不叶宫调”“本无宫调”,是说戏曲音乐的宫调体制还没有形成,或不够完善。咸淳年间在江西南丰县出现的“永嘉戏曲”可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曲牌体音乐与唱词,故有“戏曲”之称。“又罕节奏”是指没有管弦乐器伴奏,与祝允明所记南戏声腔“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相吻合。

(六)弋阳腔由余姚腔演变而来?

顾景星《白茅堂集》卷三十五《传奇丽则序》载:


国初全袭元调,康陵初变余姚为弋阳,发扬蹈厉,往来鸣嗷,于是兵革中起。定陵初,海盐新声谓之浙唱。南风不竞,边祸日兴。其后魏良辅创昆腔,一字四声,抢拍过渡,可谓美矣,然而极悲哀幽眇之致。别有铙、钲、鼓、笛、笳、三弦、提琴、方响、檀板、木鱼,名称细十番。与苏祗婆、苴板、打沙锣、伽巴刺般何异?识者忧之。近更有小唢呐、小喇叭、火不思、叉而机、嘂鸡水盏、鞮琴、蝉谯杀,急危亡国之音也。

(顾昌辑《白茅堂集》蕲州顾氏,清乾隆二十年增刻。)


【注】

①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号黄公,湖北蕲州人,中崇祯己卯十二年(1639)副榜。弘光时考授推官。南都之覆,归蕲结茅以居,著述自娱。康熙十八年(1679)举鸿博,敦促至都,以病乞还。事见《清史·列传·文苑传》。

②国初,指明代初期。元调,指元杂剧。

③康陵,为明武宗朱厚照之陵墓,康陵初,指正德初年。

④定陵,为明神宗朱翊钧之陵墓,定陵初,指万历初年。

顾文论述了明代南戏声腔的演变情况,但多与史实不符合。

第一,“国初全袭元调”,元调,指元杂剧。明代初期,虽然尚有元杂剧流行,但南戏四大声腔已然形成。

第二,“康陵初变余姚为弋阳”,这不是事实。余姚腔、弋阳腔都是南戏的支派,余姚腔有“老余姚”之称,其近杭州,或许比弋阳腔产生要早一些,但说弋阳腔是由余姚腔变来的,没有证据,而且,弋阳腔在“康陵”(明正德年间)以前就产生了。

第三,“定陵初,海盐新声谓之浙唱”。海盐腔也是在元末就产生了的,明代万历初年以降,由于经魏良辅、梁伯龙等改革的昆腔逐渐盛行,取代了海盐腔的地位,海盐腔逐渐衰微。

第四,顾文虽然肯定昆腔之“美”,但又称其“极悲哀幽眇之致”,这也是片面之词。

顾景星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动荡之时,对时局的变化感到悲观。顾文的出发点并不是考证戏曲源流,而是历数戏曲的变化引来祸乱,如弋阳腔引来“兵革中起”;海盐腔引来“边祸日兴”;魏良辅创昆腔只是“极悲哀幽眇之致”,即指国运衰败。其余如“细十番”等民间音乐的兴盛,皆为“急危亡国之音”。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艺术史观。

(七)弋阳腔由海盐腔演变而来?

徐渭《南词叙录》何焯眉注:


弋阳即出于海盐,乃谭总制携海盐子弟以归,变其乡俗耳。见汤若士文集。

(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三集,第153页。)


【注】

①何焯(1661~1722),字屺瞻,晚号茶仙,江苏长洲人。康熙中期以拔贡生值南书房,赐举人,后赐进士,官编修。

何氏此眉注有误,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记载:“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这里是说,谭纶因讨厌弋阳、乐平、徽州、青阳等腔,故而从浙江把海盐腔引进江西宜黄,使海盐腔在宜黄扎下根来,成为宜黄的地方戏。根本就没有说“弋阳出于海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