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企业管理转型的成因、表现与特征

试以企业为例,探讨一下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转型问题。

从成因来看,这个历史时期的企业管理转型,首先是由信息社会的来临所决定的。近10年来,发达国家讨论进入信息社会和发展中国家讨论面向信息社会的问题多起来了,究竟信息社会的企业管理怎样不同于工业社会的企业管理,目前还不可能完全看清楚。但由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企业管理的巨大变化,则随处可见,正在引发管理转型。其次,这种转型还与传统管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有关。传统管理在工业时代发挥过重大作用,如泰罗的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线生产的大批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等,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传统管理的有效部分和积极因素将作为科学管理的组成要素被继承下来。但那些基于过细分工的职能管理、囿于僵化程序的流程管理,特别是管理中的非人性因素和机械死板部分,已与企业外部管理环境极不相称,也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不相适应,无可持续,必须加以革除和改变。

从表现来看,企业管理转型反映在与企业本身发生变化相联系的受管理信息化和信息化管理影响的诸多方面,例如:

1.在管理目标上,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

2.在经营重点上,企业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顾客为中心;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固然重要,为顾客利益服务,以增进顾客的信任感、满意度和忠诚度更加重要。

3.在生产方向上,企业从为增加供给而生产转向为满足需求而生产,不再是通过大批量生产把库存塞满后再去促销,而是直接采用订单生产,加强和完善订单管理。

4.管理主体从资本家、职业经理人变为以企业家为主包括员工、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管理的群体。

5.管理对象中的劳动者,除“蓝领”外,“白领”的人数和比重大大提高,尤其是“白领”中的专业性知识员工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根据他们的特点去进行管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知识劳动的生产率,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6.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变成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相应地出现了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企业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和知识来进行管理。

7.在组织结构上,垂直的层阶式组织趋向于扁平化,上传下达的中间组织作用缩小了,高层与基层可直接“对话”,管理决策下移,同时还出现了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如矩阵型、网络型、虚拟化的组织形式。

8.在管理中重视分工的同时,更强调集成和整合,跨部门、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职能调整和流程重组变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9.管理由内部向外部延伸,出现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新内容,在企业内部相对于战术管理和操作管理,战略管理的重要性空前提高,因为战略管理不仅要考虑企业内部情况,还要掌握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化,以及预测未来、从未来审视现在。

10.从传统管理转向现代管理,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管理种类越来越多,出现了创新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以及项目管理、业务外包等管理形式。

11.企业之间的关系,从单纯的竞争关系转向竞争合作或合作竞争的关系,与此相适应,竞争情报分析与管理、谈判和合约管理等开始流行。

12.由于全球化发展和跨国企业的出现,管理的范围突破了国界,扩展到全世界,企业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发展使跨国管理成为可能。

上面列举的企业管理转型中的各种变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紧密联系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涌现出来的,而是长期积累逐渐形成的。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开始不显著的量变到最终实现飞跃的质变。

最后,从特征来看,企业管理转型具有从传统管理转向现代管理、从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从以物为本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从有形的“原子”管理转向无形的“比特”管理(即虚拟管理或数字管理)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