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居无定所 数次搬家

在佐科一家入住属于其父母产权的位于梭罗市安雅尔河堤上那210平方米的家之前,佐科和他的三个妹妹跟随父母已经数次搬家了。现在这个地段已经变成吉灵安区的旅游总部所在地,而以前那里是竹木交易市场。

童年的佐科最初是在梭罗市斯拉姆巴坦村度过的,然而,1965年的一场大雨,梭罗河水泛滥,淹没了梭罗市三分之一的地区,佐科的家也不能幸免,因此他们搬迁到了同一镇区的吉灵安竹木交易市场附近,他们的家安在了安雅尔河堤的南部。此时,佐科的父亲也开始了竹木销售业务。

这种居无定所的日子并没有从此打住。当佐科上小学四年级时,他们的家遭到梭罗市政府的强迫拆迁。当时传出的消息是,当地政府计划在此建设公交总站,因此吉灵安竹木交易市场必须搬迁到安雅尔河堤的北部。

所谓强迫拆迁,之前根本没有任何消息透露出来,对于那些瞬间失去居所的人来说,真是心头之痛。佐科一家便经历了这种痛苦。当地政府,仅仅是在安雅尔河堤的北部给他们提供一小块土地,再没有给他们提供过一分钱和用于重建新住所的任何建筑材料。

由于无钱建房,佐科一家人只得暂时借住在其大舅米约诺的家中。一年半之后,他们再次搬家,这次的新家安在梭罗市西玛纳韩阿赫玛德燕尼路331号。

小时候佐科的生活可谓异常艰辛,但佐科并不把这些看作贫困和不幸。佐科甚至不将这些看成一种磨难,而看作真主对他的人生的一种历练和考验。也正因为如此,佐科从来不会大谈他小时候的事情,而提问者却总是想挖出一些他小时候生活艰辛的内容。因为,实际上,在佐科的脑海中,想到的是小时候一些美好的事物,他不愿意在过去生活的波折上过多纠缠。

然而,在佐科的童年时光,忧心忡忡的状况还是常常伴随着他的。

想起过去,小时候生活的简朴拮据,存留在他的记忆中。在河边的家很简陋,房屋很小,却也很温馨,有一个家的感觉。食物的不足对他们家来说是常事。回忆起这些,总是能给他增添精神力量,促使他增强信念,做出更多有益的事情,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民。童年时期生活上的种种忧虑,对于佐科来说,是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第一个体验。

佐科小时候所耳闻目睹的是梭罗市井小民的生活,同样是市井小民出身的他,感同身受。支撑着下层人民的是什么?是勇敢,是感恩和意志。在他们中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绝望的。不错,爪哇人大都有一种逆来顺受的思维方式,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命运天成,不认可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命运。

当然,时代的发展也让一些人接受了新的思维方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芸芸众生中,包括佐科的父母亲,还是抱着美好的愿望,决心以其不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改变其原有的生活轨迹。

佐科位于梭罗市河边贫民窟的房子,与其他人的房子几乎一样,这样的房子在河边排成一长列。大部分房子的墙都是用竹笪编织而成的临时搭建物,不是那种永久性的建筑。照明用的是煤油灯,灯光暗淡,但觉得很平和。

自从佐科的母亲生下他后,他第一个简陋的家便在梭罗市一个叫斯拉姆巴坦村的地方。房子距离河边很近,水流潺潺,声声入耳,倒是像免费的催眠曲。这个地方的环境很差,脏乱无序,人口却高度密集,是人人皆知的贫民窟地带。因为父亲的收入太少,没有能力租住更好些的房子。

然而,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这么糟糕的地方居然也可以住人。在雨季,梭罗市的河流河水湍急,生活在河边的人家就显得特别危险,河堤随时都有垮塌的可能。但这里的人们似乎也生命力特别顽强,那成排的简陋的房子就是生命力顽强的象征。那出租屋就是底层人民生活的见证。

就像租住在河堤的其他人家一样,对佐科一家来返搬家是常有的事情。一般来说,有时候是房东要收回自住,让他们搬走;或者是有新的租户愿意出更高的价钱,而让他们另外寻租。在这种情况下,在简陋小屋居住的安宁,也因为经常性的搬家而被打破了。当佐科日渐长大后,越来越体会到流浪于河堤间生活的真谛。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不同河段的景色,这对尚处童年时期的佐科来说,本身也充满了乐趣。

在佐科的记忆中,第一次搬家还是在他不会说话的时候。他们的家搬到了达翁基杜尔河边,那里同样是贫民窟,情况一样令人担忧。两家人的房子紧连在一起,中间仅由竹片编织物作墙,把两家人隔开,可以说完全没有个人的私密空间可言。在这儿,佐科的家人短暂居住一段时间,后又搬到了一个叫蒙贡的地方安家。同样还是河堤,但这次是在佩佩河的河边。他们在这儿住得比较长久些,佐科的三个妹妹,都出生在佩佩河边。

当年的生活与现在比较起来,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但少年的佐科,并不感到生活上有什么特别的难堪,因为大家情况相仿,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并不是单单他们一家人处在这种艰难困苦中,还有更多的人比他们的生活还糟糕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