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姜夔简介

无奈政局无奈势,潇洒歌者潇洒情  

有不少人问:姜夔的夔是什么意思?《韩非子》中有一段文字说: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这里在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姜夔好友苏泂有诗句曰“前回识得白石生,闻韶尽美一夔足。”其意是说闻听乐曲,有姜夔一人的足够了。

《说文解字》说:夔,一足,踔而行。踔:跳跃。这里说是一足。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夔龙。于是有说龙生九子,夔龙为其一。

夔:又是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

这里介绍南宋时代的鄱阳人姜夔。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饶州鄱阳人,在鄱阳镇东流水桥处出生。终生布衣,游学于湘、沔、浙、皖、赣、苏、沪之间,晚年居杭州,卒于西湖旁,葬在钱塘门外西马塍。鄱阳与湖州均有其后裔相传。现在其后裔迁徙较广。我所知有美国、台湾、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姜夔是南宋中后期的一位领军词人、书法家、文学艺术理论家,著名的音乐家。《宋史乐志》载入在册。特别是宋元明清四朝对他的评价极高,而今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

姜夔的著述颇丰,可考者有十七种之多。种种有特色、件件是精品。最为世人称道的是《跋王献之保母贴》真迹。原件现存故宫搏物馆。

姜夔的著述包括诗、词、诗作理论、书法、书法理论、金石、记实小说、音乐、音乐理论等。存词85首,存诗191首。

《铙歌鼓吹曲》与《古怨琴曲》是汉代乐曲,经姜夔整理存世。《越九歌》是姜夔据屈原《九歌》之式吸取越地民乐精华而自创之曲。

姜夔的《诗说》、《续书谱》这两部文学艺术理论专著,至今仍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姜夔在诗词、音乐、书法等诸方面皆有成就。其17首注有旁谱的自度曲,不仅是流传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代乐谱资料,而且以此奠定了他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姜夔以词名世,其创造性地将婉约与豪放词风融为一体,形成了清刚婉丽、典雅蕴籍、格高境远、韵律和谐的风格,开创了中国词史上一种清新的审美方式,对后来的诗词界影响深远,被誉为词圣。

南宋历史是中原一段尴尬历史,姜夔就是生逢国难深重、民族危亡的这段历史时期,其诗词中多婉语论时,痛心国事、忧国忧民之作,以《扬州慢》词为代表感慨“黍离之悲”;以《齐天乐》词为代表描写当时时局不稳、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景象;以和辛弃疾的三首词为代表,急切主张抗金的拳拳之心。以《暗香》、《疏影》两词为代表,呐喊国难深重,需要“梅花”品质重整河山;以《翠楼吟》、《满江红》两词为代表,直刺南宋当局文恬武嬉,丧失收复失地的意识;以《念奴娇》、《惜红衣》两词为代表,诉说国破山河碎的悲痛。

姜夔用委婉之语说出了当时文人想表达而不敢言及的“国亊”,深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萧德藻、朱熹等名家的推赏,并与不少名公巨儒结下翰墨之谊。“裁云缝雾之妙思,敲金戛玉之奇声”,是当时巨儒杨万里对姜夔诗的赞誉。杨万里与范成大、陆游,尤延之齐名,称“南宋四大家”。

姜夔以一介平民身份进入文学艺术殿堂,在诗词、书法、音乐等方面均有建树,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古代文学艺术资料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987年,姜夔因其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与俞伯牙等15位中国文化名人,被国际天文学会以世界文化名人命名水星环形山。

以今天的眼光回眸历史的文化星空,姜夔不仅仅只是鄱阳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

姜夔文化,特别是其词作为什么在清未及新中国建立之初被主流文化指责并极力排斥呢?请往下看《姜夔文化当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