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酒随记
  • 沈亮
  • 1347字
  • 2020-06-24 16:40:19

列级庄催生的中级庄

“Cru Bourgeois”是法国波尔多Gironde河左岸Médoc产区的一种分级制度。Bourgeois的原意是“中产阶级”,英译过来叫“布尔乔亚级酒庄”,相对于Médoc的列级酒庄(Grand Cru Classé),我们一般把Cru Bourgeois翻译成中级庄、或者明星庄。

没有哪个产区像梅多克Médoc如此热爱为葡萄酒划分等级,Cru Bourgeois便是其一。其实也可以理解,在如此富产葡萄酒的圣地,像要和其它酒庄品牌独立脱颖而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而且1855年的分级,(1855年的分级制度:1855年,法国拿破仑三世当政。三世国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览会的机会向全世界推广波尔多葡萄酒,而且想让全国的葡萄酒都来参展。于是,他请波尔多葡萄酒商会筹备一个展览会来介绍波尔多葡萄酒,并对波尔多酒庄进行分级。但展厅位置有限,而且各个酒庄都要来,都认为自己的品牌最好。于是波尔多商会把责任推托给一个当地的葡萄酒批发商的官方组织Syndicat of Courtiers,这个组织最终想了一个办法,即印册子将将所有酒庄分为5级,而每一级选择几家酒庄,而每一级酒庄的顺序按首字母排序,这样就成就了流传至今的著名的1855列级庄的标准。)更是使得几家欢喜多家愁。剩下的酒庄不满足于法定产区控制制度,他们需要更多特色来赋予他们的内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多的分级标准应运而生,“老天,这可不是什么小改革,这是一场革命啊!”法国酒评人贝尔纳·皮沃也忍耐不住感叹起来。

1855年的列级酒庄分级制度,可以说是梅多克产区甚至是全球葡萄酒行业最重要、分量最重的分级制度,而且一直到今天影响都非常大,列表上的大多数酒庄至今表现仍然非常出色。正因为如此,这张分级表可以说是之后所有分级制度产生的导火索和根源,因为这份列表在评价酒庄数量上存在很大局限:当时一共评选出梅多克产区列级酒庄只有61家,而有相当多的庄园即使未能获得列级庄园的称号却出产着非常高质量的葡萄酒,因而拥有与列级酒庄不相上下的知名度,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酒庄提出新的分级标准来补充列级酒庄分级制度的缺陷,而这其中最知名的便是早在1932年由法国的波尔多工商协会和农业委员会共同制定和实施的“中级庄制度”,但这一制度直到2003年才获得官方认可,并于同年6月法国政府最终评定公布了一份中级酒庄的分级名单,长达70多年的漫漫长路终于让中级酒庄取得了正式合法的地位。

Bourgeois从字面可以理解为中产阶级,音译为布尔乔亚,更多台湾酒评界喜欢这种文艺气息更浓的音译,且一直沿用至今。从辞源来看,Bourgeois来自于希腊语“pyrgos”演化而来的“borgo”,为村庄的意思,即在村庄拥有土地的自由人,这一部分人由于脱离农业在城市进行手工业而变得很富有,而且拥有更多特权。在15世纪的法国,这部分人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更多的财富,在波尔多购买了优质的土地,并在土地上种植了葡萄园,建立了酒庄,而这一部分酒庄就是后来最初的中产阶级酒庄。但最初的中产阶级酒庄只是反映这部分酒庄的业主是中产阶级,并没有突出更多的风土和品质。这类似于诞生在1868年,一直到1994年被欧共体所承认的Cru Artisan,即艺术家酒庄。还有Cru Noble贵族酒庄和Cru Paysan工匠酒庄。这些酒庄更加具有强烈的个性风格,强调酿酒师和酿酒水平,而不是酒庄的规模。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各式分级逐渐出现后,大部分的中级庄葡萄酒的价格已经位于艺术家和工匠酒庄之上,所以越来越多的波尔多中产阶级也认可和接受了中级庄的价值定位,至此中级庄完成了从业主形态向品牌形态的完整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