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供应链结构、信用与融资

3.1 供应链的系统边界与结构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融资)定位为服务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其基本结构以企业信息化、供应链信息化为基础,特别是在ERP普及到制造与流通领域后,围绕单个核心企业展开,将核心企业高等级的信用优势依托于信息化整合供应链的商流、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从而实现信贷全方位注入供应链多数节点。核心企业信用、供应链结构与信用机制是供应链金融的内在逻辑。

3.1.1 供应链系统边界

供应链具有一般系统的所有属性。一般系统是由若干个(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供应链系统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自组织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特点。供应链作为功能系统,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目的性)、可控性、环境的适应性等特性。

系统理论认为,边界是系统构成关系从起作用到不起作用的界限。现实世界的主体都存在边界,即存在或发生在一定范围空间和时间范围之内,即便是主体的边界存在模糊性,也不存在大到无边的主体。供应链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链式结构系统,把供应链与其环境区分开来的界限,是供应链的系统边界;供应链之外的事物或系统的总和称为供应链的外部环境。

供应链金融架构于供应链系统之中,供应链系统边界对金融行为具有边界约束,超出供应链系统边界的行为则不受供应链系统的影响。供应链金融作为研究对象,而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金融的载体,确定供应链系统边界是分析供应链系统结构的重要步骤,有助于理清容易混淆的抽象概念。

供应链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关系是供需关系,反映在财务上是产权的转移、债务的形成。除此之外,还存在管理、战略伙伴、地域等系统边界。因此,供应链系统边界可分为物理边界、管理边界、战略边界和地域边界等类别。

供应链系统物理边界的范围最为广泛,涵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全过程;供应链系统管理边界的范围取决于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系统的战略边界则取决于供应链伙伴关系,其范围更有限。在供应链系统中,各类边界的范围如图3-1所示。

图3-1 供应链系统边界范围示意图

图3-1中的相关概念解释如下。

1.战略边界

供应链系统的战略边界形成核心企业与战略伙伴的节点集合,战略边界之外的节点与核心企业为非战略伙伴关系。核心企业一般选择一级供应商作为核心供应商,选择一级分销商等作为战略伙伴。

例如,早期供应商参与(Early Supplier Involvement, ESI)就是一种典型的供应链战略。ESI可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改进产品质量、提升研发创新水平。供应商参与的层次可分为:提供信息、设计反馈、零部件开发、部件或组件整体开发、子系统开发等。在系统化供货和模块化装配等制造模式下,ESI使得一级供应商与核心企业形成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核心企业信用能够有效传递给一级供应商(通过订购量、承诺付款来实现)。ESI运作模式如图3-2所示。

图3-2 ESI运作模式示意图

在图3-2中,供应商在批量生产之前,参与产品开发和生产准备,即同步采购。另外,随着传统链式的价值创造模式逐步演变为网络式的价值创造模式,供应链战略的内涵变得十分丰富,物流供应商、银行、软件服务商、交易平台等可以作为核心企业的战略伙伴,超出“竞合关系”所表示的意义。

在供应链战略关系下,核心企业与核心供应商密切合作,核心企业高等级的信用通过采购合作自然传递给核心供应商,这是供应链金融业务比较容易开展的融资场景。

2.管理边界

供应链系统的物理边界具有客观性,但供应链系统的管理边界则属于主观范畴。供应链节点之间的关系、供应链的系统目标、供应链的价值创造过程都属于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但受制于供应链管理能力和管理方法,使得供应链管理范围局限于向核心企业两端扩展,管理环节的集合形成供应链管理边界。

供应链管理能力决定管理范围。对供应链所有节点、所有环节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管理是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最大值,管理边界最大可以拓展到物理边界,即全链管理。

传统供应链管理以核心企业为管理主体,管理能力与管理边界较为有限,管理范围以核心企业为中心,主要对企业上游和下游关系进行管理,包括供应商的选择与绩效评估、库存管理,管理范围比供应链的物理边界要狭窄得多。新型供应链服务外包与互联网商业模式,大幅扩充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

供应链服务外包以供应链管理中的业务流程外包为基础,是一套相对独立的商业模式,常见的业务流程包括:进出口关务、国内分销执行、国内采购执行、境外采购执行、境外分销执行、转口贸易等。供应链服务外包企业,以“渗透、打通、交融”深度介入商业价值创造过程,业务流程外包作为供应链服务外包的基础单元,在供应链服务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流程外包通过“渗透”切入商业价值链中,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打通”跨国企业的商业流程,进而以“金融、方案咨询、设计”等知识外包深度介入企业的价值链中,并结合互联网商业模式,实现供应链企业与跨国企业的深度融合。

而以知识为核心的业务流程外包,是供应链服务外包的升级。依据自身的优势,将自身的资金能力、物流能力、分销代理能力、整合服务能力等展示出来,并呈现给客户以真正的价值和优化供应链绩效,体现“价值整合”理念。目前,知识流程外包越来越多地加入供应链中。例如,供应链服务外包企业可提供财务筹划、税务优化、人力资源、数据调研等知识性很强的业务。

供应链服务外包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外贸出口平台、互联网金融等平台快速发展。基于网络架构的供应链管理使得管理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充,形成以平台为中心、连接几乎所有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管理平台,这为供应链金融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可见,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具有动态变化性,动态的能力导致模糊的动态管理边界。供应链的管理边界具有主观性、动态性、交叉性、模糊性的特点。

3.物理边界

John.William(2002)根据供应链的复杂性提出三种供应链:①简单的供应链;②扩展的供应链;③完整的供应链。完整的供应链结构如图3-3所示。

图3-3 完整的供应链模型示意图

在如图3-3所示的模型中,链式的供求关系构成供应链系统。人类绝大部分商品的最初资源皆取自大地,经过开采、冶炼、加工、组装等生产过程形成最终产品,再经过产品存储、批发、消费者使用等,直至产品报废、处置或变成垃圾。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处理等问题,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为供应链物理边界。

供应链系统的物理边界是客观的、可见的、明确的。物流运作受供应链物理边界的限制。为控制对象不产生超出边界的行为,GPS、FRID等技术广泛应用于实体运作。未来,物联网成为供应链系统控制的重要方式,可控的供应链系统是供应链金融的基础。

4.地域边界

供应链成员企业及最终客户分布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地理范围的大小可以是城市、区域、国内或全球,称之为供应链系统的地域边界。结构复杂的国际供应链实施全球化制造、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制造、销售分别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地域边界最广。供应链系统的地域边界是客观的、可见的。

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架构中存在大量的线下服务,因此不能完全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线上运营,而线下服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也决定了供应链金融商业化项目仍然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5.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竞争加剧、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应用等,供应链系统边界与结构日益呈现动态可变性和虚拟化的特征。供应链系统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例如,供应链的一些节点企业因缺少竞争力而被其他企业所代替;核心企业实施战略采购,缩减供应商的数量等。

管理的虚拟化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得到极大的扩展,网络化信息系统是管理虚拟化的平台与工具,如产业电商平台、网络支付、协同商务、协同制造等。这是管理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进而在虚拟与现实之间进行交互的新模式。

3.1.2 核心企业竞争优势——供应链信用之源

理解核心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逻辑,有助于理解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方面的独特作用:

(1)在供应链竞争的时代,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竞争优势的主导者;

(2)供应链信用来自核心企业高等级的信用;

(3)核心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供应链信用的背书,是供应链信用之锚;

(4)缺少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因缺少信用之锚而难以得到银行的青睐。

1.核心企业竞争优势

核心企业多为研发与市场营销的主导者,在细分产品市场具有品牌、销量、市场占有率等优先地位,对供应链的战略制定、运营绩效、竞争力、伙伴关系形成、利益分配等具有重大影响。传统制造业中的核心企业一般为组装企业(如整车生产商、电视整机生产商);耐克是虚拟企业模式的代表,以品牌、营销、研发为中心,实施OEM生产方式;消费电商则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企业(如京东、天猫等平台)。

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逻辑、竞争战略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过程:企业竞争的目的是获得超额利润和提升市场地位,前提是企业必须获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企业所有战略的核心所在,也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企业具有竞争力是竞争优势的前提,通过制定、实施特定的战略来获得竞争力;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建立在企业关键资源的基础上,关键资源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和资源。

以上逻辑关系可简化为:关键资源→战略规划→竞争力→竞争优势→超额利润。关键资源是超额利润、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来源,对关键资源认识的差异是不同学派的分水岭。目前,企业竞争优势的两个主要学术流派为“产业组织学派”(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O)和“资源基础学派”(Resource-Based View, RBV)。产业组织学派认为关键资源为企业的“外在市场结构”,资源基础学派认为关键资源是企业的“内在资源”。以关键资料为基础,如何获得超额利润,两个学派给出了不同的战略管理模型。

(1)超额利润的产业组织模型(IO模型)

产业组织学派认为关键资源具有规模经济、多元化、产品差异化及公司集中度等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必须先找到潜在利润最高的行业;在实施了适用于整体环境、行业环境和竞争环境特征的战略后,企业业绩才会得到提高,并获得竞争优势及超额利润;反之则会失败。有吸引力的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从而可避免企业战略的雷同。IO模型的战略管理过程如下:

①研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环境;

②选择超额利润潜力较大的市场;

③确定此行业获得超额利润所需的战略;

④培养或购买实施战略所需的资产或技能;

⑤利用企业优势(培养或购买的资产和技能)实施战略。

(2)超额利润的资源基础模型(RBV模型)

IO模型虽然对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但对企业“能够做的”方面没有明确说明,可见其理论体系并不完整。资源基础学派回答了企业“能够做的”方面。资源基础学派以培养企业内部异质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难以替代的专有资源(包括核心能力)为核心,在哲学层次上以企业自身为竞争对象,不断思考企业的自身成长与资源累积。

RBV模型的战略管理过程如下:

①研究自身对于竞争者而言的资源优势与资源劣势;

②确定企业的能力,何种能力可以使企业战胜竞争对手;

③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确定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潜力;

④选择有吸引力的行业;

⑤选择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其资源和能力来发掘外部环境机会的战略。

(3)IO模型和RBV模型的整合

虽然IO模型与RBV模型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但两个模型本质上并不矛盾,甚至是可以整合的。从长期来看,产业环境与企业资源皆影响着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战略至关重要,企业被视为市场行为和资源的组合;在战略实践中,当企业在考虑或准备进入某一行业时,主要利用产业组织模型;而当企业在一个行业中经营时,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利用资源基础模型的核心思想来创造战略资源、积累核心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的外部条件或内部条件;利润不仅是行业条件的函数,而且也是相对于竞争者创造价值的函数,组织只有在具备创造超过竞争者的总价值的能力时,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2.核心企业的位置变化

随着供应链的发展,“核心企业”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商业模式的多样化及平台商业模式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组装企业在供应链中的核心作用开始减弱,出现了非组装企业主导市场的情况,可称之为“龙头企业”。是否为龙头企业,并不是由企业规模大小及在供应链中的位置来决定的,而是遵循以下两项重要标准:①掌握最终产品市场的顾客需求及需求的动态变化;②有效地使供应链运作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例如,耐克是营销企业而非生产企业,其核心能力为掌握顾客需求并创造顾客需求;沃尔玛为经销商,拥有庞大的终端网络,其核心能力也是掌握顾客需求并能够有效实现顾客需求。可见,耐克和沃尔玛是其所在供应链的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模式比核心企业模式更强调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模式更适合于供应链竞争。按照龙头企业的两项标准,目前拥有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所占比例较高,而拥有龙头企业的供应链所占比例则较低。从中国一些制造业的整合情况来看,从制造整合者到超级经销商的出现,再到目前出现的超级卖场(如苏宁、国美)、航母级电商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以及以怡亚通为代表的供应链服务外包平台、以一达通为代表的外贸服务平台等,发挥主导作用的环节越来越靠近顾客端。

龙头企业作为供应链主导企业,在供应链竞争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一方面,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设立行业标准、共享技术和资源,以及控制核心环节等多种方式,拥有构建供应链的主导权,也基本决定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从竞争的角度看,龙头企业领导供应链进行顾客价值创造活动。强调龙头企业的重要性并非强调龙头企业对供应链的控制,龙头企业的关键作用是有利于形成供应链整体的协同效应。

3.1.3 核心企业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

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现金流问题与核心企业的强势谈判地位密切相关。

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核心企业依靠其主体地位对围绕其生产节点的企业进行利润挤压的现象,因为核心企业在谈判中具有地位优势。核心企业不仅在利润上挤压节点企业的生存空间,而且在资金流上挤占节点的现金流,“占款行为”主要表现为应付的延期、应收的预付,核心企业采用赊账的方式挤占上游节点企业的现金流,以预付款的形式挤占下游节点企业的现金流。

因此,缓解上下游节点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实质上是应对“占款行为”的负面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核心企业在道义上负有积极推广供应链金融的责任。同时,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具有功能上的核心节点作用,对于降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具有重要作用。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信息集中地、物流运作中心、支付结算中心,多年的持续经营使得核心企业对节点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水平甚至企业负责人的信用水平,都有较充分的信息,而这类信息正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的关键融资数据。核心企业共享这类信息,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信用信息成本、制订个性化金融方案,减少融资服务的导入时间。

但实践中,部分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当作为债务人为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做信用背书时,过分考虑自身的风险而忽略供应链整体的利益,导致核心企业对开展供应链融资的动力不足,是金融机构推广供应链金融服务首先需要克服的障碍。核心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可获得以下重要价值。

(1)改善资本结构

节点企业的应收账款以商业信贷的形式实现,实质是金融机构对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进行垫付,相当于核心企业获得无息贷款。核心企业只需要为节点企业提供风险极低的支付承诺,而不增加自身的信用额度,降低了核心企业的融资成本,改善了资产负债表。

(2)优化供应链结构

核心企业为节点企业的增信行为能够加强与节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降低节点企业因资金流断裂的风险,避免供应链结构上的剧烈变化,实际上也是降低核心企业的经营风险。

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金融掌握节点企业的真实信用水平,可以在合作伙伴选择上结合节点企业的信用进行有目的的筛选。同时,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节点企业也是一种比较优势上的约束关系,合作型节点企业获得核心企业信用背书的机会更多。

(3)非零和博弈

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属于非零和博弈关系。供应链金融的实施,间接提高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黏合度,避免产业链结构的急剧变化,降低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的战略合作成本。双方都因信用分享而获得价值,强化核心企业的谈判地位和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度,在整体受益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成为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3.1.4 供应链金融的分类:基于信用机制

1.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融资性贸易

目前,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变得十分丰富,实体经济中所有涉及供应链相关的融资行为,几乎皆可纳入供应链金融内涵中。这是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概念,随着供应链金融创新的持续化,其内涵仍然在不断扩充中。

狭义的供应链金融内涵比较明确,服务对象是含有优质核心企业的供应链节点群,特点是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结构化授信,融资服务的最大范围是全链内的所有中小企业,最小范围是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和一级分销商。核心企业是否参与、参与程度与方法,决定了供应链金融的划分标准。

动产质押结合核心企业的信用背书(保证、担保),掌握供应链运营数据来实施风险管理,这是狭义应链金融概念的核心内涵。

狭义供应链金融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区别如下。

(1)银行不再以财务能力、财务报表来对企业作信用评价,而是以核心企业的黏性、交易历史、链内地位、市场能力及供应链管理的效率等评估企业信用。

(2)银行选择核心企业信用能够顺利传递的节点企业(紧密合作型关系)进行融资,相对松散型的合作企业则因风险厌恶而使银行惜贷。

企业动产主要为应收账款与存货(股权也是动产),其特点是具有可预期的未来现金流,是动产作为质押品的前提条件。应收账款为一种权利(非物质性),存货作为实物存在于确定的物理空间中。

物流金融是以“物权、货权”为中心的,依托第三方物流企业来实现物权质押融资:对象是有存货的企业,特点是银行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受信企业的数量有限。核心企业、供应链结构都不是物流金融的构成要素,因为信用机制为质押。

融资性贸易所包括的范围更为广泛:当企业缺乏足够资信,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时,通过第三方并以第三方名义与贸易相对人签订贸易合同,从第三方处取得融资,企业销售货物后返还本金和一定手续费给第三方朱灵芝.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及风险防范.法制与经济旬刊,2013(9).。2017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发文,明确禁止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

2.供应链金融的分类

一般流动资产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分为预付、库存和应收类。按融资需求在供应链中位置的分类方法,难以有效覆盖目前不断增多的供应链金融新形态、新类别。信用机制是供应链金融分类的基础,再结合资金端参与的方法,可以有效区分多种类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文沥供应链金融分类法”文沥供应链金融方法论连载九之供应链金融模式划分,万联网给出了供应链金融的详细分类,如图3-4所示。

图3-4 供应链金融分类结构示意图

在图3-4中,依据供应链结构的交易关系将大类分为上游类、下游类及存货类。上游类面向上游供应商(一级、二级等)、代工方、服务商;下游类面向经销商(一级、二级等)、服务商;存货类具有普遍性,可以出现在上游类、下游类或单纯的交易关系中(非供应链节点)。存货包括现货、期货或货权资产。

(1)上游类

供应商依托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关系而获得信用支持,包括合同、订单、应收账款等。核心企业的支付承诺增加信用,在核心企业不参与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信用来为节点企业授信。上游供应链金融分类如表3-1所示。

表3-1 上游供应链金融分类一览表

(2)存货类

物流金融主要依托质物本身的信用(价值),而质物的信用涉及标准化、流动性、可质押性、残值等,所以质物为大宗商品流通中产生的仓储存货、期货。存货类供应链金融分类如表3-2所示。

表3-2 存货类供应链金融分类一览表

(3)下游类

保兑仓、厂商银等依托存货质押,但与物流金融的存货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供应链库存,金融机构先于融资方取得货权,再以发货控制、结算工具控制风险,所以归为下游(预付类)类更为合理。下游供应链金融分类如表3-3所示。

表3-3 下游供应链金融分类一览表

3.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的区别

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存在内涵与边界的区别,但在实际运营中,两者又是密切结合的,两者的异同如下。

(1)贷款的去向不同。存货质押融资是以固定批次、特定化的货物做质押,得到的贷款仍需服务于这笔业务,到期还款后才能重新取得这批货物的产权和使用权,有“专款专用”的性质。应收账款多形成于交易发生之后,获得银行的质押贷款,企业可以自行支配,相当于对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2)还款来源都具有自偿性。物流金融在质物出售后,获得回款以偿还贷款。而应收账款则是到期后,债务人的还款则用于借款人偿还银行。自偿性就是以动产质押获得贷款,再以动产的未来现金流(发生在未来,不是现在)偿还,借贷与偿还都依托动产而发生。所以,动产就是信用工具。

(3)风控对象不同。对于存货质押,银行作为质权人,要考虑到坏账发生后,质物的残值(例如,在市场上卖出)能否覆盖损失,不至于损失本金。所以,银行对质物的要求是苛刻的,质物必须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且质物的市场价值在可控范围之内。对于应收账款质押,风险为债务人偿还能力和还款意原,贷款的偿还来源具有唯一性,债项与交易的真实性是风控的重点。

(4)都以质押率作为重要的风控措施。银行在不损失本金的经营底线下,要求质物处置后获得的残值必须大于损失。为降低风险,银行倾向于较低质押率,使得残值能大于贷款金额(假设还款额为零),但过低的质押率可能使得企业获得的贷款额度不足。

(5)都以真实性为风险控制的关键因素。物流金融要求质权无瑕疵、单证真实无伪假、质量证明真实等,如果存在虚假,将给还款带来极大的风险。应收账款质押则要求债权真实、合同真实、时效性明确、不存在重复质押。

(6)两者的目标存在差别。虽然两者都能解决节点企业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但供应链的客户价值还在于供应链整体的金融效应,需要以金融手段为供应链配置资源实现整体的优化。

(7)银行选择客户的策略不同。供应链金融在选择客户时,首先看重的是行业(避免较高的系统性风险),再选择该行业内的优质供应链(该供应链一般存在优质的核心企业),最后选择具体的目标客户(借款人)。

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的详细比较如表3-4所示。

表3-4 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比较一览表

4.融资性贸易的风险分析

融资性贸易风险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隐含极大的资金风险;

(2)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3)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风险。融资性贸易本质上是为融资而开展的非真实交易(目的不为交换价值),实质为通过以贸易增信的形式来实现融资。

贸易性融资分为:

(1)买卖型融资性贸易,含托盘、循环贸易、委托采购和销售;

(2)增信型融资性贸易,含质押监管、仓储保管、保兑仓、保理。

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资金方(国企主体或外部资金)是否直接放款。国企开展融资性贸易的动力在于国企的融资利率低,将资金输出给资金成本较高的民营企业获得息差收入。

融资性贸易多以大宗商品为主、单笔交易金额大,隐含极大的信用风险;部分为虚假贸易单证,不存在真实交易的贸易空单;大宗商品市场波动幅度极大,大宗原料价格存在下跌50%的可能性;参与机构的道德风险,容易发生监守自盗行为;系统性风险大,宏观经济下行中委托客户及其上下游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贸易性融资本质上是金融行为,需要专业的金融风险控制能力,而国企一般不具有金融专业级别的业务水准和风险系统建制,所以禁止国企开展类似银行的业务是恰当的管制措施。

变相对外借款融资性贸易结构如图3-5所示。

图3-5 变相对外借款融资性贸易结构示意图

在图3-5中,A企业(具有资金成本较低的优势)支付预付款给B企业,使其长期占用,约定资金占用利率(A企业获得较大息差)。结算时A企业将利息加入销售价格并开发票给B企业指定的C企业(C企业往往为B企业实质控制的企业),资金通过C企业回流。贸易过程中无实物流转,实质为A企业向外部企业提供借款。

3.1.5 交易银行

目前交易银行在我国属于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新事物。银行设立交易业务部门,以客户群为中心,将客户部门、产品部门和服务部门整合在交易业务部门。银行提供标准化的交易平台,各种产品和服务实行菜单化管理,客户自行选择所需的服务。交易银行业务设计针对中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融资痛点,基于互联网和云技术构建在线综合服务平台。

目前除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外,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开始布局交易银行业务,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在2016年年报中明确提出,要将公司业务向交易银行体系转型,聚焦交易银行的市场机会和市场地位。

交易银行业务增加对客户的黏性,通过对客户流动性融资的个性设计与流程支持,将服务向供应链上游、下游拓展,更有利于对风险的全面控制,属于从单一的融资服务转向综合化的服务方案。业务设计的重点在于围绕客户之间的商品交易和服务贸易,对原有和创新的产品、服务、流程、信息化系统、外包或协作平台等内外部资源进行系统解构,重新组合配置服务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契合、更便利其交易生态的解决方案。提供的产品除贸易结算和融资外,还包括为便利交易交割而提供的货币兑换服务、为客户对冲交易风险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

交易银行的服务主要满足客户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资产与负债部分,即流动性管理和现金管理的需求,信用管理原则从担保本位转向自偿性或现金流驱动。银行取得的债权或资产,多数为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的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如票据贴现、信用证议付、保理、买方或卖方贷款,标准化程度较其他一般流动性贷款相对更高,容易通过同业买卖或证券化的形式流转或交易,即具有良好的市场流动性。

交易银行从满足客户需求向创造价值的关系型银行演化。对客户价值的定位,提供超越满足融资需求、能创造额外价值的产品与服务,从而激励客户的重复购买行为,即用户黏性。国际先进的交易银行不仅能够为单一客户或细分客户群体创造价值,而且还能根据环境变化和银行自身的能力状况,不定期地调整客户的服务定位,与客户、产业链及供应链上下游成员共同构建更紧密的生态伙伴关系。服务平台则采用更专业化、智慧化的技术提供创新性行业解决方案,将价值创造活动扩展到生态圈甚至其他利益相关方,形成客户开发的规模效应,并以供应链和产业生态链来形成客户黏性。宋亮华.全球交易银行模式创新及我国银行业的推行路径——基于服务实体经济供给端的分析.南方金融,2016(6):10-19.

交易银行从传统的资产型投向偏好,回归到自偿性的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中。在创新型经济的驱动下,大量轻资产的新兴行业和快速成长性科技型中小企业,缺少资产担保而难以获得正常成本的信用贷款,但这些信用较低的企业在与国际产业链上的大企业、核心企业的交易中,能够获得具有较高信用支撑的应收账款,借助大企业信用或基于供应链的大数据信用,实现债权质押融资且具有较高的便利。可见,自偿性也来自于核心企业更高等级信用的增信支持。

交易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从担保驱动转变为现金流驱动,资产配置从持有较长期限、较大风险和较差流动性的中长期资产转向期限较短、风险较小、流动性强的资产类别。例如,中信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范围包括国内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供应链金融、托管业务等,可全面覆盖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结算与融资需求。

供应链金融是国内交易银行发展的重点市场,在信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银行可进一步扩大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内容与范围。

3.1.6 【案例分析3-1】深圳的供应链服务外包产业段伟常,梁超杰.深圳供应链产业发展研究.物流技术,2015,34(15):224-227.

1.概况

30多年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深圳扮演着对外窗口的特殊角色。同时,我国政府以非凡的勇气与资源整合能力,集中力量迅速完善沿海工业基础设施,在全球化市场中顺利地接过制造业转移这一棒,成为制造业大国。在全球化经济模式下,跨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领养羊”作用,进而催生出提供业务流程外包(BPO)、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多方位的供应链服务外包市场。

深圳供应链产业正是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孕育而生的。2014年深圳市“营改增”统计显示,公司名称中含“物流”字样的公司有11678家,含“供应链”字样的供应链服务公司有320家,含“进出口”字样的公司有315家(多数为供应链服务企业)。近年来,深圳诞生了我国80%的供应链服务公司,行业体量增长迅速。本文在分析深圳供应链产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供应链服务类型,并对主要发展动因进行分析。

2.深圳供应链服务外包企业的兴起与发展

深圳供应链企业的出现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其中产生多种不同业务类型和商业模式的企业。按供应链服务对象进行划分,可分为以下三种典型的供应链类型。

(1)项目型供应链

跨国企业在进入我国市场的过程中,将其非核心业务进行外包,从而产生了早期的深圳供应链企业,称之为“项目型供应链”。该供应链服务的典型特征是供应链中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服务外包,以业务流程外包(BPO)为主要模式。

其中,怡亚通在深圳供应链产业发展模式中具有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在深圳与中国香港之间从事元器件批发存在高额利润,是典型的梯度经济现象。其后,部分熟悉产品采购的人士,成立企业从事收取固定服务费费率的代理采购业务,将运输业务外包给市场上的物流公司。2003年,跨国企业思科公司将代理采购外包给怡亚通,象征着供应链行业的诞生。采购代理服务商的业务包括境外提货、境内配送,以及办理国际运输、国际进口通关、付汇等手续。思科、GE、IBM、飞利浦等跨国企业陆续成为怡亚通的主要客户,怡亚通因此获得了快速发展。怡亚通于2007年11月上市,是这类企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项目型供应链按提供的服务内容的不同,还可分为三种子类型。

①“物流—报关”型,利用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平台式报关服务,承揽“全球港口—中国主要港口”进口清关物流业务,为集团型企业、项目工程等提供大宗进口物流服务,典型企业如“宇恒供应链”。

②“外贸—进出口”型,以承接跨国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为主,主要针对电子行业,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量身定制供应链服务方案,典型企业如“怡亚通”。

③“资本—资产”型,依托较强的资本(资产)实力来构建供应链服务外包平台,如“飞马供应链”。该公司前身从事客运、介入中石油的国际总包服务,承接国家重点工程材料的国际货运业务、快线快运,有较强的资产与资本实力。

(2)平台型供应链

平台型供应链的特点是供应链服务于多个关联产业,业务综合性强、体量大、提供金融服务。供应链平台掌握客户信用数据、实现资金链闭环运作,在链内实现信用创造和信用增级,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企业的短期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平台供应链的构建与运作依托互联网架构,业务体量巨大而产生的经济效应是经济学的“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等原理的体现。业务流程标准化、固化,借助信息化、线上化、网络化,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以下两个平台的发展具有代表性。

①怡亚通380平台,是深度分销功能的平台化。怡亚通在分销执行过程中,建立我国范围内由企业到各类卖场、终端零售店的供应链服务网络及平台,包括深度物流及深度商务。平台能为不同行业供应厂商、代理商与终端零售商提供一站式直接分销执行服务与采购执行服务。平台以标准化SOP实现快速消费品在全国渠道中的快速导入。通过打造覆盖我国一线至六线城镇的380个平台,来帮助品牌企业高效分销,快速覆盖我国所有终端网点。平台实现深度物流,根据终端订单执行指令顺畅实现与物流作业的衔接,即时完成深度配送。同时,平台实现深度商务功能(企业深度分销环节的订单全过程处理)和深度结算功能(企业深度分销环节的结算全过程处理)。

②一达通平台。服务于海量的中小微企业,一站式提供所有进出口环节服务,在此基础上叠加融资服务,2013年贸易额达40亿美元,融资贷款达55亿元,客户数量达15000家。融资功能是该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出口退税对我国企业的盈利性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目前融资利率处在高位的情况下。

(3)生态型供应链

近年来,一些专注于特定产业的供应链平台持续升级,在原有“平台+金融”的基础上,通过覆盖全产业链(生态链),结合线下服务(知识流程外包KPO),在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基础上,构建行业级的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区域产业提供服务。

典型案例为创捷手机产业供应链平台。手机行业以敏捷供应链管理为主。深圳拥有完整的手机产业集群。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公布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为14.7亿部,80%以上产自中国,深圳的手机生产量占中国生产产量的一半。创捷供应链初步构建深圳手机产业生态圈,为生态圈内企业提供系统化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一批手机企业在生态圈内迅速成长,成为进出口的“小航母”。

协同效应体现为效率,以深圳创捷的手机产业链为例,所建立的生态化协同平台打通整个手机产业链。手机接单企业需要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反应。但接单后,只能通过供应链整体效率才能体现出优势(成本、交货速度);没有成员企业之间的整体协作,无论接单企业或其他任何单个成员,皆不能实现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

3.深圳供应链产业发展动因

在影响深圳供应链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以下几点为关键发展动因。

(1)中国香港与深圳、内地的梯度差异催生贸易服务外包

中国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中国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主要行业包括旅游和旅游业、与贸易相关的服务、运输服务、金融和银行服务及专业服务。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内地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深圳与内地、中国香港之间的经济结构明显不同,有显著的梯度差异,是专业化的服务专业分工的前提。而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中国香港和内地的纽带和桥梁,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梯度、经济梯度使得贸易链的分工出现。知识梯度使得面向全球的知识型服务留在中国香港,利用中国香港在语言、金融等全球化方面的优势;经济梯度使得操作型、事务型服务转移到深圳进行,进而形成深圳供应链服务外包的雏形。随着深圳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深圳向全球化企业和向内地企业提供供应链创新服务,从服务外包走向以金融、知识管理为特征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可以预见,深圳供应链产业积累的服务经验将为内地的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先进模式和先导式服务。

(2)进出品货物的快进快出需求

进出品货物的快进、快出需求,是深圳供应链服务外包的基础性业务。改革开放初期,深圳与中国香港作为我国货物进出口的核心地带,货物进出口需求快速增长,催生了以“关务”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入,中国香港与深圳经济贸易关系经历了以贸易合作为先导、以制造业带动为基础的产业合作模式,向金融和服务领域逐步深化提升的过程,最后形成了贸易、制造业、金融业、旅游业、商业和运输业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经济合作格局。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得进出关口的业务量大增。同时,涉及对企业影响极大的“出口退税”业务,进出口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最基础、最核心的业务是关务,这是进出口企业选择关务外包的主要动因,是催生供应链企业的种子业务。

(3)供应链金融的深度介入

在我国的非国有经济系统中,大量中小制造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的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视,使他们成为金融市场的蓝海,近年来获得互联网金融的青睐。部分中小银行的“投行化”战略,开始选择以供应链融资为服务对象,重视开展蓝海市场。随着我国政府对金融创新的支持、监管到位,以及行业生态的改善,预计互联网这类“普惠金融”将成为供应链大系统中的关键角色。

4.深圳供应链服务模式如何应用于内地企业

深圳供应链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特殊性。目前已经开始服务于国内及国际市场。内地产业如何充分学习深圳供应链模式,培育出类似的供应链产业,值得业界思考。供应链产业模式在内地市场发育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应具备以下条件。

(1)该产业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在全球市场具有较高的竞争力,部分业务外包形态开始出现,产业生态环境较为稳定。

(2)该产业具有一定的体量(产业规模),符合规模经济的最低业务量要求。如果企业数量或业务过少,将导致供应链服务外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另外,市场中的融资需求量也要达到一定规模,需求总量过低不利于导入金融服务。目前融资规模的总量达到50亿元左右才适合导入金融服务。

(3)在该产业集群中,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产业配套基本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另外,特别要求核心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应容易导入供应链服务。

(4)从金融角度看,该产业链中存在应付、应收和存货融资需求。我国制造业转型与升级面临人工成本和供应链成本上升的压力,有效实施供应链产业化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深圳供应链产业产生于特定区位条件及社会经济历史条件下,但它的产生不是对现有经济模式的简单适应,而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管理技术与竞争战术。在我国经济的新常态下,供应链产业将从深圳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在与金融、互联网模式的交叉创新下,供应链服务的内容也将越来越丰富化和创新化。

深圳聚集了全国80%以上的供应链公司,基于“四流合一”的创新模式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对外贸易的幕后推手。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正在对供应链管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区块链技术将为这种变革铸造坚实的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