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就是不舍吃亏:不计较、不纠结的智慧
- 海波编著
- 1782字
- 2022-08-18 16:22:13
能吃亏,往往少是非
笑看纷繁人生,我们常会发现,吃亏其实并非完全是损失。吃亏时失去的大多是物质的和暂时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坦然处之,不去计较这些,那么,在所谓的“吃亏”之后,我们会得到更多,小到可以培养自己的宽厚与大度,陶冶自己的情操,大到可以避免干戈,甚至保护生命。这些实在是人生的巨大收获。
明白了这些,就不难发现,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过度较真生气。有时,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其中肯定另有原因,或许是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恶语伤人、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以柔克刚,晓之以理,实在没有必要与原本和你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再酿出严重后果,那就太划不来了。所以说,遇到这样不开心的事,看得淡些,肯吃些亏,能让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是非,实在是好处多多。
相反地,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忍受一时的吃亏,不但不能解决问题,严重的还会招致更大的伤害。历史告诉我们,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张飞闻讯,悲痛欲绝,严令三军赶制孝衣,为关羽戴孝,逼得手下将官无奈,最后铤而走险,将其刺杀。刘备为报东吴杀害关羽之仇,举兵伐吴。诸葛亮、赵云等人苦苦相谏,都无济于事。这时的刘备已完全失去了理智,结果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军从此一蹶不振。
同样是被逼吃亏的情形,魏大臣司马懿就处理得很好。他多谋善变,遇事极为冷静,从不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能忍一时之气,全以大局为重。一次,诸葛亮出兵伐魏,进军至五丈原。司马懿率军渡过渭水,筑垒抵御。当时,蜀国大军出动,粮草有限,利在速战,司马懿则坚守不出,以待时机。为了激怒司马懿出战,诸葛亮心生一计,派人给他送去了妇女的服饰,以侮辱他,讽刺他胆小如女人。但他看到后只是佯装恼怒,仍始终按兵不动。诸葛亮也就没有办法了。最后,诸葛亮眼看同魏军长期相持难以取胜,心力交痒,加之过度操劳,病死在五丈原军中,蜀军只好撤退。司马懿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明白吃些小亏不算什么,重要的是达到目的,而不是图一时的痛快。
由此可见,是否理智地处理事情,看重大局,吃一时的小亏,有时是事情成败的关键。大事是这样,小事也是这样。
春秋时期,郑灵公在位期间,由公子宋和公子归生辅政。有一天,有人队汉江带回一个大鼋,献给灵公。灵公命屠夫炖肉汤招待朝中官员。这时,公子宋对灵公说:“我每次食指跳动,总要尝到好吃的东西。今天食指跳动了几下,果然又有好东西品尝了,你看灵验不灵验?”
灵公听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的食指跳动灵验不灵验,这一次还得由我决定!”于是,他暗中吩咐屠夫,如此这般,屠夫心领神会,含笑而下。到了品尝鼋肉的时刻,郑灵公命令诸臣按官职大小,依次坐定。公子宋位居第一,扬扬自得,等着品尝。郑灵公却突然宣布,今天赏赐从最下席开始,公子宋变成了最后一个。而且,轮到他时,屠夫说鼋羹没有了。在众臣面前受到如此冷落和戏弄,公子宋真是怒火中烧。目睹公子宋的窘态,郑灵公开心极了,哈哈大笑,指着他说:“我本来是命令遍赐群臣的,谁料想却偏偏少了你一个人没有。看来,这是命里注定你不该吃鼋肉啊!你看你这食指跳动要吃好东西的说法哪里灵验呢?”听了此话,公子宋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灵公捣的鬼啊!为了挽回面子,他这时已完全失去了理智,遂不顾君臣之礼,突然起身走到郑灵公面前,将手探入灵公面前的鼎中,捏了一块鼋肉,放进口中,反唇相讥道:“我现在已经尝到了鼋肉,食指跳动又哪里不灵验呢?”说罢,不辞而别。公子宋的言行,深深激怒了郑灵公,他当着众臣的面,愤愤地说:“宋太无礼,他眼中还有我这个君主吗?难道郑国就没有刀斧能砍掉他的脑袋不成?”
从此,郑灵公与公子宋结下了仇恨。公子宋因惧怕郑灵公找借口除掉自己,干脆在这一年的秋天派人刺杀了郑灵公。两年之后,郑灵公之弟追查公子宋指染君鼎之罪,将公子宋杀掉,暴尸于朝,尽诛其族。
本是一桩小事,最后却因双方的不知退让、不肯吃亏而酿成如此惨剧,这实在是悲哀至极。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因不能忍一时之气,失去理智,酿成惨剧的事实屡见不鲜。总而言之,恰当的理智,适宜的克制,遇事低下头,吃些小亏,能避免很多是非,换来更多平和与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