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不念书来年该弄啥(2)

正念叨,前门有了动静,脚步声越来越近,梁仲启带了个檐檐冒,脚上裹着窝窝鞋,噗塌噗塌地走了进来,一眼见到群娃喊着话:“群娃来啦,啥时候下来的,学校放假了吗?”

“哥(guo),我下来一回了,学校还没放假,我不准备念书了,这不是下来到你屋转转,顺道跟你说一说晓军外在学校的事情。刚才都跟我姐还有娃都说了,其实外姓曹的啥都是知道,终了还是把咱娃冤枉了。”听见姐夫跟自己的说话哩,群娃麻利地接话回应着。

“奥,外么一回事,算了过去的事了,不提。过了年晓军就要去跟上人学木匠去了,学得好不少挣钱,估计没有人家外拿笔杆子的命。”梁仲启顺势腿盘盘坐在台台上,吧啦着侃大山,摇着头显得挺不在意。

“也是,只要能挣钱,不饿肚子就成啦。”群娃回了话,,刚想说些啥来着,鼻子灵的问道一股子发酸的味道,喊叫着:“大姐,你窑里头得是醋打翻了,闻闻咋又一股子酸味呢?”

“醋,不能,姐的醋在罐罐里头里,倒不了。叫我闻闻,这两天感冒了这鼻子一脸都不灵光。”

“妈?不是醋味,你不是要蒸馍,酵面的味,面发了……”晓军匆匆地站了起来,朝窑里头溜了一圈,冲着那味道比较冲的地方去了,笑着跑出来。

“哎啊,我的妈呀,諞了闲话忘了还要蒸馍这茬事,群娃你慢慢做,叫姐蒸馍去……”

“不拉,姐,我这会子去杨家二姐家一趟,回头我还要上去里,要不然太阳下去了怪冷地……”

“那行,我就不留你了,到你二姐家也成,你要去舅赶紧去,不要耽搁时间……”玉玲叮嘱着。

“晓军,跟碎舅一起去杨家,去不去。”

“不去,碎舅,我一会要给我妈烧火。”

“乖娃,那姐、哥我走啦。”群娃摸着晓军的头,笑着打招呼。

“路上慢些。”

“回去吧。”走到门口,他上了车子,挥手示意叫人回去。

群娃骑着车子顺着大路朝杨家去了,轻车熟路他一转眼就到了金玲家,倒是赶上饭点。金玲家也在蒸馍,不过有包子吃,算是赶上了好饭。金玲是单另吃饭的,书理去铁厂了,小窑里头姊妹两个、还有两娃,围着桌子吃包子喝稀饭,瓷实得恨。吃晚饭念叨了一翻晓军的事情,泄愤一顿才觉得舒畅,瞅着点朝器休赶回去了。

转眼间,金玲这嘴长,拉着熟人又说起了晓军的事情,不知不觉地在传到西故镇中学校里头去了,很多人议论纷纷的。不过一轮归一轮,倒里说受冤枉的住晓军没有再来寻过事,这档子风波算是彻底消失了。寒假来临,群娃收拾了自己的铺盖,一丝不落地带走了,心里头丝毫没有一点留恋,热情澎湃的期待着日后的自由轻松日子,殊不知走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苦力路。

群娃一下子从学校回来了,养贵没有想过这小子会这么快不念了,一时半会还没有给琢磨个啥出路。老大友群没有个正经事,虽说能挣几个钱倒也不是长久之计,念着晓军学了个木匠,本来打算让跟着一起去,谁让这群娃愣是不喜欢,没有办法只能等过年了在参谋。

年上来了,屋里头又忙活起来,十几个外甥,还有外甥女,养贵年初三还要待客人,加上友群媳妇怀孕了,一堆事情搅和在一起着实把人累得够呛,屋里头又折腾地叫人歇不下来,索性找了几个自家屋得嫂子,工换工,给这家弄完给那家弄,反正赶到年三十把活干得喔野就到头了。接下来,敞开肚皮,放下手里头的话,吃喝等死要舒服上几天。

除夕的日子年年有,坐到炕头上又是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无非是生老病死,嫁娶生养,人口的更新换代罢了。说道这事情上,几家欢喜几家忧,娶媳妇、添娃的人家那笑得嘴巴合不拢嘴,大年初一门前的鼓声隆隆,村里头凑活要吃要喝的人自然多,过年的氛围看起来喜庆多了。反过来,嫁女子,死老人的人家那团圆时心里头多少有些不舒服,人口看起来越来越少,冷清了不少,终归糊涂一夜又是新的一年。

过了年,友群的媳妇建芳要生了,可这兰萍又要嫁人了,养贵跟竹叶高兴自己要抱孙子,可养了二十几年的女子就这样子嫁别人了,都说养女一场空,养儿满院子红,或许就是这样子叫人伤心头的事。倒里说孙子以后在自家屋里头,可这女子嫁出去犹如泼出去的水,要想再回娘家那可比登天还难,尤其是在这讲究繁琐的乡下里头,还不被外唾沫星子给你淹死。一屋子人都围着兰萍念叨东,念叨西,叮嘱着,叮嘱那,殊不知嫁了人,自己的日子可要慢慢地磨合,嫁娶乃一日之内,可细水长流的日子需要一辈子的经营,人内心冷暖都需要自己用心去体会。说说笑笑,玩玩闹闹,随着那午夜的钟声终于进入到了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七年,丙寅,虎年,按道理说是徐幻樱的本命年,农村人都不喜欢提这事,老觉得是啥不好的念头。然而对于徐幻樱来说自己倒不觉得有啥问题,新年里头大儿媳妇杨仙凤要生娃,二儿子建军要去媳妇,老三建业要说媒,一连串的红喜事上门霸外的红火,别提她心里头多么得瑟。

念着离着村里头稍微有点远,就派娃娃们去跟王春生早早拜了个年,没有在混搭着过年。除夕夜守岁一家子人围在一起,倒里是第一年住到南头,又惦记着那么多好事,她倒是有模有样的收拾起来,准备了一桌好菜。炕上坐满了人,热热火火地喝酒、聊天、吃菜,昏暗的灯光映照着那一张张挂满笑容的脸,阵阵欢乐回荡在窑顶上空,似乎一切都是那般的顺遂。

十二点到了,村里头的爆竹声一家挨着一家的响着,迎新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