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木匠论书
齐桓公坐在堂上聚精会神地读书,有一个叫作扁的木匠正在堂下削凿木头。因为他擅长制作车轮,所以人们都叫他轮扁。轮扁干了好一阵,汗水涔涔,随手放下锥子、凿子,喘了几口气。他见桓公还在读书,就走上堂来,问道:“您在读的书里都说些什么?”
桓公抬起头,乜斜了一眼轮扁,道:“都是圣人说的话。”那神态、那语调分明含有“你一个干粗活的木匠,懂什么”的意思。
轮扁好像没在意,又问:“圣人还活在世上吗?”
“已经死了。”
“如此看来,您正在读的,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
桓公发怒了,吼道:“寡人读书,你一个木匠竟敢横加指责,也不想想自己肩膀上长着几颗脑袋!如果你能解释清楚倒也罢了,要是回答不上来,寡人左右新磨了斧钺,正要试试有多锋利呢!”
轮扁镇静自若地说:“让臣以木匠之事打比方吧。削制车轮时,如果榫头做得小了,必然松滑而不牢固;做得大了,则根本安不进去。那么做多少尺寸才松紧适宜呢?完全是通过长期摸索,积累经验、心领神会的事情,臣无法教给儿子,儿子也不可能从臣这里继承下去。正由于此,所以木匠难免活到七十岁还要辛苦砍削。同样道理,古人早已死去,古人之道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您所读的,实在不过是古人丢弃的糟粕而已!”
桓公听了,愣在那里,嗫嚅了半天,还是说不出话来。(《庄子》程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