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死牛诗与煮豆诗

三国时期,曹操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文学史上称为“三曹”。

曹植自幼就聪明异常,十来岁时就能背诵数万字的文学作品,写出一手漂亮的文章。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心中十分怀疑,当面问曹植:“这些文章恐怕是你请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来回答说:“出言为论,下笔成章,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何必请人代作呢?如果父亲不信,您可以当面试我。”此时正好新建的铜雀台完工,曹操就带着儿子们一起去登览,叫他们各写一篇文章。曹植提起笔来,信手挥洒,很快就第一个交卷。曹操看了,确实不错,从此就对曹植特别宠爱,有意把他立为太子,继承自己魏王的王位。

然而,曹植生性随便,不拘小节,常常喝酒误事。有一次,大概也是喝了过量的酒,乘着醉意,他坐上车马外出办事,竟不顾王府禁例,擅自打开宫门直冲而去。曹操知道后,心头大怒,立即追究责任,将主管宫门的官员处死,并告诉左右亲信:“我本以为子建(曹植字)儿是个能成大事的人,但从他擅开宫门一事来看,我得重新评价了。”此后,他对曹植的宠爱日趋减弱。

就在曹植不断失宠的同时,曹丕却在暗中积极活动,一方面他拉拢曹操身边的宫人及亲信为他在曹操面前说好话,另一方面他又不断设计陷害曹植。

有一次,曹操命令曹植率军打仗。大军临行之日,曹丕故意把曹植找来喝酒,席间大杯猛灌,曹植终于酣然大醉。等到他去向曹操辞别时,曹操见他醉得不成样子,根本不能领兵作战,心中大怒,立即撤去了他的统帅之职。就这样,曹丕终于击败了曹植,被曹操立为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尽管他大权在手,心中还是将曹植视作政敌。继杀了丁仪、丁廙(yù),除去曹植的羽翼后,他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曹植,曾多次把曹植叫来训斥,不断削弱曹植的官职,直至想杀掉曹植,永绝心头之患。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跟他一起外出,路上恰巧看到两头牛在互相角斗,其中一头牛因斗不过另一头牛而被撞入井中死去。曹丕脑子突然一动,转过脸来对曹植说道:“你不是很擅长写作吗?曾自夸出口成章,现在我限你骑在马上跑一百步,把刚才两牛角斗的情况写成一首四十字的诗歌,但诗句中不准出现‘牛’字,也不准出现‘井’字;既不能说‘斗’,也不能说‘死’。如果你真的写成了,就证明你果然才华出众;如果你写不出来,就说明你只不过欺世盗名,可不要怪我对你处以死刑,断绝兄弟之情。”

曹植心中明白,这是曹丕故意借机清除自己。他盯了曹丕一眼,只见曹丕脸上暗藏得意之色,知道没有什么好话可说,于是就放马而跑。刚跑了没几步,一首四十字的《死牛诗》从他口中诵出:“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凶土头,峍(lù)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情不得泄。”在这首诗里,曹植已经将两牛相斗之事暗寓了自己兄弟不和,然而他仍然觉得心头忧郁未能得到尽情抒发,随即又朗朗诵道:“煮豆持作羹,漉(lù)豉(chǐ)取作汁。萁在釜下燃,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进一步把萁豆相煎与兄弟相斗喻为一体,巧妙地向曹丕表达了自家人相互迫害,双方都无好处的信息。

曹丕听了曹植朗诵的诗,心中顿时一亮,想想自己已经从弟弟处夺得王位,如今又逼迫得弟弟无以容身,确实太狠心了,惭愧的泪水不由夺眶而出。周围臣僚也对曹植的才华深表叹服,纷纷替他求情。曹丕终于免去了曹植的死刑。

凭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曹植不但保住了性命,他的故事以及《煮豆诗》,也因此流传下来,成为人们熟知的名作。(《世说新语》《太平广记沈习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