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谁之过

晋国的大夫赵襄子怒不可遏,他的家臣赵佛肹(xī)居然据城反叛,虽然叛乱被平定了,赵佛肹也被俘获,但仍不能平息他的怒气。根据赵氏的家法,他把赵佛肹的母亲也抓了起来,投进了监狱,准备把她母子一同处死。

临刑的前一天,狱官忽然跑来报告说,赵母对判她死罪不服气。问她为什么不服气,她不肯说,要求与您面谈,如果不同意,她就把要说的话带进棺材里,对谁都不说。赵襄子一听,觉得这个老妇人倒也奇特,儿子反叛,母亲同罪,这不光是赵氏家族的家法,古往今来任何家族,不都是沿袭成法的吗?她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倒要听听。于是同意了。

一会儿,赵佛肹的母亲被带了进来。赵襄子便问道:“你对判你死罪不服气,说你不应该死的,为什么呢?”佛肹的母亲一点也不慌乱,从从容容地抬起头来,望着赵襄子,反问道:“你判我死罪,一定是有道理的,我又为什么应该死呢?”赵襄子直截了当地说道:“道理很简单,因为你的儿子反叛。”佛肹的母亲点了点头,又进一步反问道:“儿子反叛,他的母亲为什么应该去死呢?”赵襄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也很简单,做母亲的没有能教育好儿子,因而使他走到反叛这一步。母亲难道没有责任吗?母亲为什么不应该死呢?”“噢!”赵母松了一口气说道,“原来如此。我本以为你要杀我,一定会有什么道理的,现在看来,不过就是责怪我做母亲的没有能够教育好儿子,是吗?其实,我的职责是早已尽到了,这件事情的责任不在于我,而是在于您!”她停了一停,又一句一句地说道:“我听说,孩子小时候不上进,这是母亲的责任;长大了不会做事,这是父亲的罪过。我的儿子小时候很上进,长大了也会做事,我要负什么责任呢?我还听说,儿子小时候是儿子,长大了要当朋友看待,丈夫去世后,就要听儿子的。我把儿子养大了,交给了国家,就与我没有关系了。您自己选择他作为家臣,职责就归于您了。他好,是您的功劳;他沦为罪人,是您的过失,与我有什么关系?您怎么能把他的罪过归到我的头上呢?像您这样做,有哪一个母亲再会愿意把儿子交托给您,为您效劳呢?”

赵襄子听了,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便说道:“你讲得好,佛肹反叛,的确是我的罪过,与你无关。”于是就将她当堂释放了。(《列女传陶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