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魔幻开局直接导致我的一季度业绩扑街了,而且成绩单极其难看,完成率只有一半。最尴尬的是大家都几乎完成了,南区的完成率高达92%,我算是狠狠拖了后腿的那个,有点丢脸。
我原以为大家会一起扑街,结果只有我断崖式下跌,连BoBo的完成率都达到了奖金线。当这件事成了个案的时候,我不由得要自我反省了。我也可以说因为培训受影响更大,而公司的认证信息主要都分给了她们俩,我比她们都更艰难,但是环境就是这样,我不如想想怎么解决,从自身找找原因。
首先我可以开发一些渠道,走批发路线,学学Jerry,交单都是一批一批的。既然我有跟KA的能力,多花点心思维护顾问应该也能办到,而且这类资源我还可以带走,应该多积累一些。
之前我总是纠结过两年就要回天津,现在所有的资源和积累都要归零,这些令我很焦虑,所以不愿意多付出。现在想法有些变化,毕竟我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不用心做害的就是自己,至少我积累的业务知识和销售技能是跑不掉的。而且有些资源是相通的,比如专注于某个行业或者模块,去天津还是可以找到共通之处迅速融入。说不定我还能找到一份经常出差广州的工作,像董峰一样,谁能预料呢?先埋头干吧,说不定哪里就产生了机会。
说到董峰,想不到他的业绩指标居然是个天文数字,一年1000万,结结实实的吓到了我。我惊讶和同情之余产生了一个想法,跟他结对子,我的每个食品单都分给他,同时让他带我一起跟项目,分一杯羹。不过要等真的签下食品的单再说,不然也都是空想。他最近压力大到有点疯了,明显焦躁了很多,也是不容易。
我今天自查了一下工作状态,快十点了才慢慢开启工作,一上午只核算了南侨的报价,几乎没干别的。而近段时间,我好长时间都是在烦躁,不想工作,效率极低,不打电话的状态下进行的。昨天算是高效的一天,完成了好几项工作也打了不少电话,下班时万分疲惫,好久没这么努力了,可见长久以来我是多么可怕的状态。以前真是太好做了,不打电话不联系客户,坐着等公司分资源,小单麻烦的单还不愿意接,去见客户有一半是客户邀请,真是比跟单做的还舒服。别说狼性了,连绵羊的耐性都没有。再说产品知识,公司流程,没有一样精通的,到现在合同评审除了简单体系都还是乱七八糟的,产品方面的专业性更是无从谈起。我一直比较自信的销售技巧现在看来也不太能派上用场,Lynna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不要在芝麻小事上浪费时间,除了大客户,价格谈不拢就转下一个客户。其实认证靠的就是撒网和概率,多报价才是王道。她总结广州和厦门都是走量的,我们没有真正的大客户。我于是从这周起,把重心转到扩大数据库和盯项目上,两天的内审员和aim用一样的精力对待就好,谈不拢的赶紧换下一家。董峰也说,培训才多少钱,够完成业绩的吗?真是灵魂的拷问。对他来说是千分之一,对我来说是百分之一,只有五万以上的项目才能救我,今年一定要做几个。说到培训的内功,今年要作为重点提高内容,还要打进HR圈子,搞一搞管理类培训,至少金额可以高一些。总的策略就是,争取开启项目和渠道为主的模式,其他的散单作为锦上添花。
Lanly这个月就要生了,还是每天带着口罩坐在工位上打电话,状态和以前一样甚至更嗨。不得不说她真的挺拼,字典里没有矫情二字,而且她对于认证规则和标准内容的掌握比同是认证销售的BoBo要高一截,近期发现她对培训也是越来越有研究了。有背景的都比我们俩还拼,真的有点尴尬了。张老师说的对,公司乱不乱,大环境好不好都跟我没什么关系,就看谁做的好,把他的优点学到才是正事。一个人最悲哀的就是整天骂公司这不好那不好,却没有本事离开。要把着眼点换一下,长自己的本事,善加利用资源,而不是总盯着公司的毛病。
这段时间也挺充实的,不仅加强了业务的联系,也了解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对新闻报道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第二个季度,希望我可以迎头赶上。多想办法,多尝试。抓住这个成长的黄金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