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婆媳关系探讨

赵老师跟一般的奶奶不一样。

一般的奶奶一旦有了孙子,恨不得分分钟也不能离开儿子家,日夜守着大孙子。

大孙子出生前,赵老师就声明,不管看孙子。

赵老师不负责带孙子,一是因为她有工作,现在还没退休,离退休还有两年呢;二是她压根儿就不乐意带孙子,没有想看孙子的欲望。

赵老师早就跟儿子商量好,有了孙子以后,她负责出钱雇保姆,现在找了一个二十四小时住在家里的阿姨,就负责看孩子。

赵老师跟老伴只在周末抽空儿去瞧瞧。

赵老师雇来的金牌保姆是东北人,四十多岁,人特别好,而且非常有经验。但专业就得有专业的身价,每个月看娃的费用是八千块,这还是亲情价,对外得要一万块。

赵老师果然是有钱人,经济实力不同一般。

高昂的保姆费让小艾很吃惊。“啊?一个月要八千块?比我们工资都高,找个阿姨也太贵了吧?”

赵老师撇嘴,“那怎么办哪?都这么贵啊。不请阿姨的话,我儿子儿媳妇也弄不了那小娃娃呀。”

“您可以申请早些退休,把那一大笔钱省下来,一个月八千,一年可是十万块钱啊。”小艾心疼那些钱。

赵老师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让我退休看娃?得了吧,打死我也不想看孩子。”

“您为什么不想呢?多少奶奶就等着抱孙子玩儿呢,天伦之乐啊。”小艾说。

“拉倒吧,什么天伦之乐,把我累死是真的。”赵老师说:“我有好几个老朋友,孙子一生下来,就屁颠屁颠地跑去住在儿子家,天天给人家看孩子做饭,到头来把自己累得贼死不说,还落了儿媳妇一堆埋怨。你说说,图什么呀,我真是想不通。我才不给他们看呢,自己的孩子还是他们自己养吧。”

路曼笑,“你这种想法的奶奶还真是少见。您果真是与众不同的老太太。”

“您还真是,我们同学一生孩子,奶奶姥姥立马就从老家赶过来看孩子了,在儿子闺女家一住就是好几年。”小艾说。

赵老师直摇头,“谁爱看谁看,我是不看。我早就跟他们说好了,我给请保姆,别的我不管。他们自己带孩子。”

“那您儿媳妇的父母呢?他们也不给看吗?现在好多都是姥姥看娃。”路曼说。

“他们?”赵老师一说起这门亲家,嘴撇得更厉害了,“原来他们说,请保姆一人出一半钱,可现在呢,临到请保姆的时候了,就不想出钱了,假装不知道了。钱都是我出的。”

路曼和小艾以前就知道赵老师对亲家不满,但具体是什么事赵老师一直没说过。今天是第一次聊起这些家事。

“哟,这,他们做得可就不对了。”小艾说:“这是说话不算数啊。”

“这是他们的不对,您犯不着生气。”路曼劝道。

“我没生气,有什么可生气的,我不跟他们一般见识。”赵老师嘴里说不生气,脸上却显然带着不爽。

“我记得您说过,您儿媳妇家好像挺有钱的啊。”小艾说。

“有钱啊,越有钱越不想出钱,都给自己攒着呢。”赵老师说。

“小气,就这么一个大外孙,钱还不给大外孙花呀?”小艾说。

“算了算了,不说他们了,提起来心里不痛快。”赵老师说:“我愿意给我大孙子出钱,这点儿钱我还是有的。”

老太太这话不假。

“赵老师,以您这么开朗幽默的性格,跟儿媳妇相处得肯定不错吧。”小艾说。

赵老师摇头,“凑合吧,我们尽量少见面,见面少印象好。”

路曼和小艾笑笑,她们深有体会,俩人都是做儿媳的,尤其路曼,当了这么多年的儿媳妇,赵老师的话说的在理,少见面少说话是个绝佳办法。

“这过日子吧,一家一个女主人,没事千万别往一块儿掺和。”赵老师说:“谁也少管谁,管多了都是事。当婆婆的尽量少去儿子家,那不光是你儿子家,那也是儿媳妇的家,去多了麻烦。”

这话路曼绝对同意。她婆婆第一次来她家,进门第一句话就说:儿子家就是我家。这话让路曼大为不爽,不管婆婆是从什么角度出发说了这句话,这种宣示主权的话都是破坏婆媳关系的极危险信号。

小艾点头,“嗯嗯,赵老师说得有道理,一家一个女主人,各管一摊,井水不犯河水。”

“小艾,你才结婚半年,以后会深有所悟的。”路曼笑说。

“赵老师,曼姐,我还真得跟你们取取经。”小艾说:“有时候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婆媳关系,不过好在我婆婆那人事儿比较少。”

“那就好,能遇到这种婆婆已经是万幸了。”路曼说。

“其实吧,婆媳关系,只要过得去就行了。”赵老师说:“大面儿上过得去就得了,记住,少见面少说话。言多必失,见多了必烦。”

“嗯,谨记赵老师的教诲。”小艾说。

“什么教诲不教诲的,都是多年来的生活经验和教训。”赵老师说。

“主要是教训。”路曼笑笑。

“没错。”赵老师说:“不过,小艾的婆家在南方,离得远,一年也见不了两回,省心。”

“逢年遇节总得在一起过啊。”小艾说:“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好吧。”

小艾的婚姻生活还是比较顺心的。

“要我说,还是生闺女的好,像你们二位小姐的妈妈,就不必考虑什么婆媳关系,女婿跟丈母娘太好相处了。”赵老师说:“多省心啊,我就羡慕生闺女的。”

“呵呵”,小艾笑笑,“您忘了?我还有个弟呢,我妈也快当婆婆了。”

赵老师笑笑,“还真忘了,瞧我这记性,不行了,老喽。那最幸福的是小路的妈妈,俩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