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力量

杨振峰

1992年7月,我大学毕业。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毕业的季节,很多人都对自己分配的单位心存不满,似乎只有我对分配的新单位充满憧憬与向往,因为我被分配到了大家都认为是江苏省最好的中学——南京师大附中。这所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名校,而且这个单位还是我在放弃保送研究生,放弃到大学工作的机会后自己主动选择的。在那个中学教师地位仍然很低的年代,我的目标就是要做一名中学教师。就这样,我带着南京师范大学“未来十佳教师”的荣誉称号,以生物系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分配到了南京师大附中。

做一名“有地位”的生物教师

当时理想很丰满,但是当真正走入工作岗位,我才逐渐发现每天重复的教学工作还是让我感到了单调与枯燥,尤其是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每备一节课,要讲六遍。记得似乎每个为了活跃气氛的课堂笑话都会重复讲六遍。工作没多久,又得知高考科目中将取消生物学科。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由学科地位决定的个人教学成就感几乎荡然无存,我这才慢慢意识到现实的“骨感”。

但既然选择了当中学教师,就不能因为一些失望就这样沉沦下去。当时我不断告诫自己,必须寻求新的工作方式,以此唤醒做生物教师的专业自觉,获得做教师应有的快乐。唯有有所作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确立自己应有的教师地位。既然生物学科已经没有了高考中的地位,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在当时很不受关注但是又很有创新性的活动课程以及选修课程领域有所突破呢?有想法,就要去行动,有行动就需要有行动的目标。生物学科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又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于是南京师大附中第一个生物学科组由我开发的活动课程——“动植物标本采集与植物贴画”在初中部开设了。更让我兴奋的是,在《生物学通报》上,我看到了一则有关中国参加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简讯。在一个优秀学生云集,各类奥林匹克竞赛受到热捧的学校,如果能够在此方面做出成绩,无疑是一名教师确立自己的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

就这样,在南京师大附中的六年,我从一名新教师迅速成长为成熟教师,也赢得了自己的“地位”。六年来,我研究教材,钻研教学,精心备好每节课,同时认真学习班主任管理理论与管理艺术,自觉撰写德育和教学论文,先后有11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每学期均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曾经三次获得南京市先进集体。1994年8月,我被聘为省队生物竞赛教练,并作为省队教练带队参加在大庆举办的全国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决赛。当时,在所有参赛的省队教练中,我是年龄最小的,而且是来自中学的少数几个省队教练之一。1994年至1998年,我辅导的学生先后有30多人次获得省级一等奖或全国决赛等第奖,总计100多人获得生物竞赛省级一、二、三等奖。1995年,我参加南京市生物教学比赛,获得市一等奖。我的课堂教学实录《花的结构》片段被收录在《江苏省百名优秀生物教师教学录像集》中,作为师训的教材。此外,我还参编了《初中课外实践》(江苏教育出版社),撰写的《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初步实践研究》等6篇论文发表在《南京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其中《演示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获得江苏省青年教师论文评比优秀奖,《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初步实践研究》获得《中学生物学》杂志举办的论文评比一等奖。

做一名“有内涵”的生物教师

赢得“地位”,只是教师内心获得安全生存感的第一步。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更要有专业思考,有专业内涵。一名生物教师,不仅要明白怎样教、教什么,更要思考学科教学的教育价值,思考学科教学对于学生全面素养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才能真正提升生命科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才能充分发挥生命科学在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到作用。因此,我认为生命科学课程和教学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生命科学要建立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观。这是生命科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生命科学现有地位的迫切要求。以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以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探究,以生活化的课程与教学理念构建课程和课堂。

首先是着眼为学生未来生活服务,以“系统观”理解生命科学的课程目标。

生命科学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要为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服务。生活是一个系统,一个整体。自然与社会生活中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基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系统运行。因此,要以“系统观”理解生命科学的课程目标。一方面,理解生命科学课程目标要置于生命科学各学段的系统之中,要置于自然科学的系统之下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生命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系统,使学生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课程的目标之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又具有载体性的作用,要通过再现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结合科学史的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形式;要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生命科学的信息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体会生命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借教学资源的有效重构,实现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其次是以生活实践为起点,打造师生共建的探究生命体,以概念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有了对课程目标的系统理解,有了基于这样的理解而构建的课程结构,课堂教学环节的改革也要与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相适应。生命科学作为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之一就是探究与实验。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要为开启学生的生命科学智慧,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兴趣,有准备地发现生命科学的新问题奠定基础。问题的发现源于生活实践,知识的运用也要回到生活实践。当把探究从课堂推向课外,教学就成为了开放的教学,课堂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而是概念化的课堂,可以说,无处不是课堂。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更要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发展性,通过密切联系学生和教师的生活经验,最终形成开放、民主、富有探究乐趣的概念化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建的探究生命体。

最后是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构建生命科学多样化的动态课程。

想要有效实施这样的课程目标,仅靠一本具体的教材是不够的。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授教材知识,更要利用教材揭示隐含在其背后的课程内涵,所以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过程也是课程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应该承载重建课程知识结构的任务。因此,近年来,我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是根据课程目标研究教材、整合教材、延伸教材并放大教材,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充分利用社会生活中的资源拓展生命科学课程资源,形成网络、报刊与教材互为补充的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生命科学的动态课程。这些动态课程的内容,不但注重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基础,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人文思考,还有健康、生活、生命、环境、资源等与生命科学联系密切的知识模块,这样的课程结构,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更有利于学生从人文角度思索生命科学问题。

我自主开发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生命科学”,围绕“生、老、病、死、吃、喝、玩、乐”八个主题,将核心概念和原理有机整合,拓展了生命科学前沿成果,凸显了生命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围绕提高生命与生活质量两大目标开发课程。

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能源、人口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我还基于社会生活,从“大生命科学”视野研究并参与开发了《绿色小卫士》《绿色志愿者》等环境教育教材,成立学校环境保护社团。

做一名“善引领”的生物教师

专家型教师要有专业引领的能力,要通过个人的努力促进学科建设,促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先后三期面向浦东新区生物教师开设师训课程“现代生命科学背景下拓展型课程的开发”,为全区高三教师开设高考辅导讲座。先后带教校内外十多位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示范,教学指导,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使一批生物教师迅速成长。作为程元英生物名师基地导师团成员,我是制订第二期名师培养方案并参与管理、组织培训的主要承担者。作为第三期上海市“双名”工程生物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我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为全市优秀的生物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示范引领。近五年来,我所带教的学员有四人被评为上海市生物特级教师。此外,我还先后到河南、山西等地作研究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相关报告,为来自湖南、吉林、云南、广东等地的校长及骨干教师作有关“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报告。

专家级教师还要有专业示范作用。2005年至今我先后赴沈阳、银川、衡阳、呼和浩特、厦门、宁波、贵阳、吉安、北京等地上课程改革示范课,十多次开设区级、市级公开课,均获得一等奖或充分好评。

专家型教师更要善于总结提炼个人的实践智慧,通过自己科研成果的公开发表去影响更多的同行。我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市级课题9项,其中3项获得市级课题成果一、二等奖。编著、主编或参编《从学生立场出发》《生活中的生命科学》《高中生命科学研究技能与方法拓展》《绿色小卫士》《在基于课堂与课程的课题研究中发展》《追寻课堂的生命力》等12本图书,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方面的论文60多篇。

“一花不是春,独雁难成行”,通过自己的示范引领,让更多的人爱上教师岗位,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是今天的我树立的又一个目标。

吴照,1992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市格致中学副校长,奉贤校区执行校长,兼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市地理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上海市地理学科高评委学科组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获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黄浦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参编基础教育教材、教参11本,出版专著一本,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市级课题五项、区级重点课题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