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钟小兵到达家乡的小镇。
他在小镇的街沿小摊上,买了两个热烧饼。
然后,在一家小副食店,买到一瓶矿泉水。
钟小兵站在街边上,用矿泉水就着吃烧饼。
这样,简单解决了一顿午餐。
小镇的镇尾,有两三辆等候客人的载人三轮车。
从小镇到钟大娘的老屋,有一段路程。
有一条宽约两米的乡村水泥路。
这条路,一直通向钟大娘家的自留地。
从自留地到家门口,是一条一百余米的土埂。
也就是说,钟小兵可以选择,乘三轮车回村。
回村的三轮车,车费十元。
当三轮车主们,看到扛着大行李的钟小兵,满以为他会乘车回乡村。
钟小兵却在镇尾的一侧,无视三轮车的存在似的,选择了步行。
步行需要半个小时。
不是不想快些到老家。
而是,钟兵认为,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实在是坐累了。
现在,肚子填饱了。
人也精神了。
走路回去,正好。
对钟小兵而言,肩上的那袋行李,根本不是问题。
一些换洗衣物,重量不过十来斤。
钟小兵很精神地,扛着他的行李,走在回村的路上。
时值暮春时节,乡村水泥路的两边,种植着大片的油菜。
金色的油菜花,已经呈现凋落的颓势。
还没有凋谢的少量花瓣,稀稀疏疏地挂在枝头。
油菜籽茂密地蔟拥在细小的绿色叶片间。
农村依然是欣欣向荣的春种景象。
这里的风景,与兴兴工业园和东湖国际小区的风景,迥然不同。
农田的植物呈现自然生长的态势。
园区和小区的绿化,皆是人工修剪的有着浓重培植意义的草木。
钟小兵极目远望。
这一片土地,是丘陵地带。
山坡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以前半山腰上常见的耕地没有了。
覆盖上了一丛又一丛的松树。
钟小兵知道,这叫作退耕还林。
山坡上的土壤,适合种庄稼。
只是,如今农村的青壮年都进了城,他们抽不出时间回来种庄稼。
山坡上大片大片的土地被荒芜。
相对于平地而言,坡上的土地,在耕种和浇水方面,要困难一些。
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只有挑拣平地进行耕种。
乡上的乡政府,针对这一现象,因地制宜采取了“退耕还林”措施。
在春光大好的背后,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钟小兵这样的第二代农民工,若干年后,将成为从农村走出去的人。
农村,只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农村是钟小兵的记忆。
钟小兵走在回钟家村的路上,心潮澎湃。
这一次回来,最好能够处理好这件事情。
让姑姑钟甜妮劝说钟大娘。
姑姑进城之前,钟大娘去西州市跟随钟小兵一家养老。
尽管钟小兵要外出,去南方市工作,然而,钟小兵终究会回到西州市。
西州市的东湖国际小区,有他用血汗钱换来的三居室不动产。
钟大娘最疼爱的曾孙子在西州。
每天晚上,钟大娘可以与钟兵兵在一起,享受晚辈绕膝的天伦之乐。
曾丽英那么贤慧,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照料老人。
如果钟大娘同意走,就安排一个恰当的时间,把她老人家接进城。
老家的房子,让它空置在那里。
每年清明节,一家人回一次农村,给钟大和钟贵强扫墓。
钟小兵自信他的想法很正确。
一路上,他欣赏着近处的油菜地、远处的松树。
一路上,他对回乡进行周密的思考。
不知不觉中,半个小时过去。
钟小兵走至水泥路的尽头。
他望见不远处,自家那块自留地,长了一些杂草。
由于是春天,杂草还长得比较茂盛。
几朵名为灯笼花的野花,掺杂其间。
钟大娘已经长时间没有种自留地了。
没有人帮忙种自留地,钟大娘的地荒芜着。
看到这一幕,钟小兵的心抽紧了一下。
从荒芜的自留地上,他明明看到了钟大娘家,在老家钟家村的衰落。
钟大娘在钟家村的后人,耕地种田后继无人。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状况呢?
钟小兵从记事起,对于生养他的这一片热土,充满了热爱。
他是农民的儿子。
他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钟小兵熟悉钟家村的每一寸土地。
他曾经光着小脚丫,满山遍野乱跑。
他的淘气惹恼过钟大娘。
钟大娘从家中拿出一根细竹竿,跟着钟小兵撵。
他也曾随村里的半大男孩们,到村东头的釆石场,体验野外生活,一天一夜没有回家。
钟大娘气得哭倒瘫软在床上。
钟家村,有他太多的美好回忆。
钟小兵出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
他出生的时候,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得轰轰烈烈。
钟家村在包产到户的政策下,摆脱了赤贫。
村民吃得饱,穿得暖。
钟小兵还是新中国的独生子女。
钟贵强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养了钟小兵一个儿子。
虽然钟小兵出生在农村,但是,他从小没有挨过饿,受过冻。
钟小兵与父辈钟贵強,有着天壤之别。
什么改变了钟小兵的生活环境?
钟小兵个人认为,还是时代。
时代造就了他。
钟小兵只是时代洪流下的一颗沙粒。
哦,久违了,老家!
钟小兵走在泥土铺成的窄窄田埂上,看见了他家的院坝。
他家堂屋的正门,正紧闭着。
钟小兵三步并着两步抢上前。
他走到关闭的门囗,把肩上的行李放下来。
行李放在地上。
钟小兵从皮带匙扣圈找出那把最大的钥匙。
这把钥匙,是开堂屋门的钥匙。
钟小兵将钥匙插入锁眼,轻轻转动。
门开了。
钟小门用双手将门推开,让门洞朝外敞着。
他没有去拎地上的行李,而是空着双手,走了进去。
钟小兵走进堂屋右边的一个房间。
这个房间是钟大娘的卧室。
卧室有一扇窗子。
此时,窗户被窗帘遮挡着。
卧室的光线,显得有些昏暗。
钟小兵按下进门口的暗线开关。
一盏节能灯亮起来,照亮了十五平方米的钟大娘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