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象征

经过三个月的认真准备,在家长的邀请和支持下,我创办了北京第一个华德福家庭园。2005年9月12日,试开园的时候,我们明知道自身还有许多的不足,教室的布置还很欠缺,但开头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们只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位还是园内老师的孩子,毕竟这也是一个尝试的机会!

我们用自己的双手一铲一铲地挖出了沙坑,一针一线地缝制了玩具,一板一眼地锯木头、钉钉子。值得炫耀的是,我们买来一个巨大的二手柜子放在户外,一位路人看见了,说“四个男人也别想把它搬进房间”,但我们四位妈妈却赤手空拳把它搬进了卧室。我们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想出锦囊妙计,就能实现梦想。

远在美国的华德福中文老师郁宁远特地翻译了一首诗庆贺我们开园:


这一天,清晨的阳光照临万物,

在她的触摸下,鸟的合唱带来第一声问候,

随着她们快乐的歌声,

所有环绕的树木和朋友都在复苏。


谁还没有得到快乐和自由的歌声,

依然可以得到充满旋律的礼物,

请用自己的方式加入歌声,

和这个恢宏壮观的清晨。


嘹亮的歌声,最终像火焰一样升腾,

从树林、田野、小溪、池塘,

从所有创世的土地,

请听那赞颂的歌唱在天地间回荡。


开园后,陆陆续续有家长来参观,然而我们左盼右盼,到了9月30日下午,没有一位家长决定要把孩子送到我们园。难道10月我们还是只有两个孩子吗?我坐卧不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10月1日,国庆节假期的第一天,我记得自己打了四个半小时的电话,想尽一切办法招生。

假期结束后的第一天,我们在园内举办了首次华德福亲子活动。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竟然有二十多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加。李玲老师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王莉老师也给予了积极的配合。虽然个别孩子注意力分散,但李玲老师点燃蜡烛给孩子们讲故事的时候,大家都围在她身边。李玲一边讲故事,一边捏蜂蜡,孩子们则全神贯注地听着,这样的场景令周围站着观看的家长深深感动。

无论对于幼儿园还是我们个人,这都是第一次经历亲子活动。家长们表示“我们很喜欢你们幼儿园的气氛”, “虽然你们幼儿园的玩具不是很多,但正因为你们简单,我们才喜欢”, “希望你们以后多举办这样的亲子活动”。还有家长迫不及待地想把刚1岁5个月的孩子送来。家长们的反应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知道我们开园的消息后,资深的华德福老师天明(Tammy)利用中秋节的三天假期,专程从香港赶来北京帮助我们。我在英国留学时遇到的加藤训子——她六十多岁了还在不停地学习——也专程赶来看望我们。加藤训子当过20年的幼儿园老师,又自己创办了20年的私立小学。她最早的记忆是1945年3岁的时候,美国人扔的炸弹炸毁了她家的房子。那时她脑海中浮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她说她的一生都在寻找答案。虽然身为日本人,但她强烈谴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她说如果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她一定会公开疾呼停止战争的,即使被关进监狱也绝不退缩。她在花甲之年遇到了华德福教育,她觉得华德福教育能为世界带来和平的希望。于是,她积极参加华德福教育的活动,热心帮助年轻一代。这次她来北京,就是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她的经历和追求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感到华德福教育不仅是办个幼儿园,它还是和平、友爱、希望的象征。

加藤训子连续三天都来我们幼儿园,带着我们唱日本儿歌、弹五音琴,为我们包饺子、剪窗花,还陪孩子们玩儿。有一次她看翔翔跑得太快,老师没有跟上,便急得连鞋子也没有穿,就冲出去把翔翔叫回来。她还喂年龄最小的菁菁吃饭,哄她睡觉。她说菁菁能听懂她说的日语。每天孩子午睡后,她坚持给我们上人际交流课。她认为老师和员工之间的交流,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交流实在是太重要了。的确,自办园以来,我对此深有体会,做事仅仅有理想、有热情还远远不够,还得有一定的方法。每个人都有一扇通往内心世界的门,如果我们不能了解对方,不是对方有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找到那扇门。

加藤训子有两天在外参观,晚上回来仍为我们缝布娃娃、做花边等。她慷慨地给幼儿园捐赠了500美元,还买了丝绸送给幼儿园。临走时,她还惦记着有一本很好的日文手工书,说如果能找到合适的人翻译为中文供我们参考,她愿意出翻译费。

除了天明老师和加藤训子,李玲老师、王莉老师的辛勤付出也特别令人感动。这一周,她俩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王莉很年轻,还没有当妈妈,我常常困惑她对孩子的无限耐心是从哪里来的。午饭后,菁菁吵着要找妈妈,王莉老师每次都顺从她的心意,带她出去找,半个多小时后,又把睡意蒙眬的小家伙抱回来。李玲老师的孩子也在园内,但她对待任何孩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午睡时间,我们在另一个房间开会,常常是我还没有听到任何动静,她就已经站起来,去卧室查看孩子们的情况了。出去玩时,菁菁年龄小,走不动时,都是李老师帮忙抱着。她还事先准备好水和苹果,隔一段时间就招呼孩子们喝水、吃苹果。看到她一口一口地喂孩子们吃苹果,我觉得她是所有这些孩子的妈妈。的确,菁菁就常喊她“妈妈”。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都知晓某些法则、某些常识,但运用时一定要灵活,因为每个人是不同的,不能把人际交往的法则变成物理规律,将之套用于任何情况。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这恰恰说明教育是一门艺术。最令教育工作者着迷的是,我们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个体,是不断变化、成长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