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管理科学的兴起

管理科学是继泰勒的科学管理和梅奥等人的行为科学之后,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又一重要管理创新成果。所谓管理科学,就是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和手段,对管理领域中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从而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一系列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管理科学的核心在于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如计算机技术、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在管理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其目的在于摒弃凭经验、凭直觉、凭主观判断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活动的最优化和精细化。正像管理科学理论所指出的,“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字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度,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的目标。”孙耀君:《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9页。从管理科学的名称看,似乎它是有关管理的科学,其实,它主要不是研究和探索管理的科学,而是设法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得到最大的效益。

一、管理科学的主要内容

管理科学已经突破了操作方法、作业水平的范围,向整个组织的所有活动方面扩展,要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运筹管理、系统分析和决策科学化。

(一)运筹管理

运筹学是管理科学的基础,是一种分析、实验和定量的科学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在一定的物质资源条件下,为达到某一目的,通过进行数量分析,统筹研究,作出最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运筹管理是实用管理科学的一种形式,对一个组织在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管理。通过运筹管理可以解决管理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如投资控制等,通过管理有助于决策者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运筹管理方法有很多,如网络分析、盈亏分析、规划论、博弈论等。

(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把系统的观点和思想引入到管理的方法之中,把管理对象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研究管理事物应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对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综合分析,找出事物各环节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关系,确保整个组织系统取得最优的效果。系统分析的特点是:解决管理问题要从全局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分析和研究内外部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企业作为一个系统,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系统常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要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内外环境的动态变化,在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不忽视定性的分析。

(三)科学决策

管理科学的主要特点是将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科学决策是指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按照事物内部的联系进行系统分析和计算,依据科学的程序,作出正确的决策。现实中,许多实际问题是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找到答案的,许多问题在经营过程中又不能够或不便于采用实验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秩序的情况下,运用数学模型来表示一个系统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为决策者提供所假定的各种解决方案运行的数字化的结果,并能帮助决策者进行定量的可行方案的选择,这就有助于决策者得到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最优化方案。科学决策的关键在于建立数学模型,常用的数学模型一般有两类:即描述性模型和规范性模型。这两类模型又可分成确定性模型和不确定性模型两种。流行的管理决策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库存模型、资源配置模型、决策树模型、模拟模型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科学的发展,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已大为拓展,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转向了对企业整体系统的分析。虽然目前还很难对管理科学的研究范围划出清楚的界限,但它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以决策为主要着眼点。认为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决策问题,通过应用各种决策分析模型可以实现决策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化。

第二,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依据。为此建立诸如量、本、利等模型以讨论行为的结果和变化。

第三,依靠正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实质上是以数学形式表达的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为此建立合适的模型就成为管理行为可行性的前提。

第四,依靠计算机运算。通过借助计算机等手段,能够对复杂数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精确的结论。

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创新

管理科学应用的主要工具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正是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才使得原来理论上的数学模型变成了日常的实际决策工具。因为大型的科研攻关与工程技术管理,都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和大量的运算工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运算工具,有些问题根本不可能进行研究,即使能够进行手工或机械运算,也难以及时准确地计算出结果。而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就能够使原来复杂甚至难以进行的定量运算变得容易而又简单。目前,计算机应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大体有以下几方面吴照云:《管理学原理》,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1.对数据、资料等进行快速运算和统计,使某些事务性工作自动化,以提高工作效率,这是最简单的作用。

2.存储数据、资料,以便根据需要,随时取出一项工作的历史情况和最新进度的资料。

3.迅速传递、反馈、处理信息,及时给管理人员提供全面的工作状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调整措施,使工作按计划进展。

4.处理各种数学模型数据,迅速而准确地比较各种工作方案的利弊,帮助管理人员选择最优方案,进行决策。

5.处理程序化决策,使某些业务工作自动化。目前,在会计、财务、销售、生产、采购部门,利用电子计算机作出日常性的“决策”正日益普遍。

6.进行模拟实验。这种实验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在极短的时间里,准确了解他们所确定的决策或方案在实行后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经过多次实验,即可帮助管理人员拟订出一项完善的决策或方案,以便在实行时能够获得预料的结果。

小资料: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邢以群、张大亮:《存亡之道——管理创新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89页。

企业管理软件的发展与管理思想、方法的创新、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企业所处竞争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20世纪其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60年代的时段式MRP系统:该系统是为解决定货点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它首先将物料需求区分为独立需求和非独立需求并分别加以处理,其次在库存状态数据中引入了时间分段的概念。

◆ 70年代的闭环式MRP系统:该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也全部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其工作过程是一个“计划—实施—评价—反馈—计划”的封闭循环过程。

◆ 80年代的MRPII系统:人们为了实现现金流和物流的统一管理,要求把财务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整体,这使得闭环式MRP向MRPII前进了一大步。最终,人们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几个子系统集成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并称为制造资源规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系统,为区别物料需求计划MRP,而记为MRPII。

◆ 90年代的ERP系统: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80年代MRPII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90年代面向全社会资源怎样进行有效利用与管理的思想,这就是企业管理系统发展到90年代的ERP系统中蕴涵的管理思想。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就是在这种思想下面世的。ERP系统设计中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如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客户等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来有效安排企业的产、供、销活动,满足企业利用全社会一切市场资源快速高效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

◆ 面向21世纪的企业管理软件:目前ERP系统并未从根本上考虑社会持续创新及市场竞争环境迅速变化对企业管理流程动态调整的需求。为此,理论界提出了“动态企业建模技术DEM(Dynamic Enter-prise Module)”, DEM具有能够消除ERP软件与企业管理“捆绑”的功能,可支持企业的管理结构各流程灵活地紧跟瞬息万变的市场发展并不断改变,有助于动态实现企业的重整过程。另外,还提出了IRP(In-telligent Resource Planning)智能资源计划,它是一种具有智能及优化功能的管理思想模式。它可使管理人员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寻找一种最佳的方案并迅速执行。这样就可紧紧跟踪甚至超前于市场的需求变化,快速作出正确的决策,随之改变原有的计划,并以最快的速度执行这些变化。目前,一些西方国家的理论界正对DEM和IRP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理论研究。

管理科学对管理的创新,不仅丰富了管理理论中定量分析的内容,加快了科学技术成果在管理中的应用,而且为管理活动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和数字化开辟了道路。它对于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使企业的整个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