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

◉刘海峰

刘海峰

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高考是一个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最近上海考试院也在对上海的高考分数线进行划线,分数线究竟划在哪里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因为仅仅是一分的差距就可能会决定很多考生的命运。高考恢复30年来,始终是教育学界的热点问题。对于很多家庭,高考更是头等大事。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考改革历来是整个教育界甚至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敏感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考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对基础教育则具有导向功能。可以说高考中是教育学研究中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高考关系千家万户的前身利益,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形势下,推崇公平公正的价值观使得高考改革已成为重大的民生议题。每年的两会上人大政协都会有人大代表提出关于高考的议题,并且每个议题都牵动着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等很多人的神经。比如时下对于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热烈讨论,由于高考的重要意义,社会舆论对于纲要中20多个问题的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高中的文理分科上,事实上这也是高考的文理分科所致。每年的高考被每个高三的学子视为人生最重要时刻,而走进学校,各个高三的班级悬挂的誓词显示着一些学生对高考的重视,很多寺庙的祈福牌上也可以散发出高考的紧张气息。以上的种种现象说明了高考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高考改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社会的目光。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就是对高考改革的理论思考。主要分三个层次展开。

一、高考改革的两难问题

高考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并且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地理位置不同、人口数目不同、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甚至年龄阶段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一些学者站在某一个角度来对高考提出一些看法,马上就会引发社会的热烈讨论。

高考改革中存在着一系列的两难问题,若只注意问题的一面而未看到问题的另一面,有的改革措施几经变化就会又基本上回到了原点,甚至反而会出现比原先更大的消极后果。比如,回顾高考的科目改革历史,1977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科目不断增加,后来还添加了体育,现在发展成为文综和理综。这种科目改革事实上是引发了更大的问题,比如在江苏就是这样;而广东省的招考方案中关于选科的问题也是反复调整,问题重重。这种改革中的反复事实上是由于高考中的两难问题引发的,这种两难是指高考中存在着两个对立面,需要做到统筹兼顾。无论改革的指向如何,只有理清这些两难问题,才能使高考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顺利进行。

对于高考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我国高考的改革不可以盲目崇拜国外的情况,比如很多学者崇拜美国的高校的录取制度,事实上这是否适应中国的国情是需要探讨的,只有对我国的高考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才能使高考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必须把握高考改革中的全局观,这个全局需要将高考中存在的两难问题或者说矛盾梳理清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中存在着八种矛盾。

(一)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的矛盾

要保证统一考试的公平性,就必须以考试为取舍标准,即不管家世出身和平时水平如何,在考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种考试就像体育竞赛,公正客观全凭一次表现决定,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但是这种考试录取的制度不足之处是这种“才”只是考场上发挥出来的才学,更大的缺点是可能重才轻德,因为单凭考试成绩无法判断考生的德行。

只推崇分数固然有缺陷,但是如果考察平时的表现,比如采取推荐制度,这种制度在实行时很难有客观标准,容易弄虚作假。在中国重视人情与关系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以统一考试来解脱人情困扰。有人提出将德育量化,这种方法是理想状态下的,德育本身简单的量化会带来更多的弄虚作假,最终流于形式而且会有碍公允,一旦真正施行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比如,如果认定做一件好事可以构成加分,例如拾金不昧,那么学生交上来的钱究竟是否是路上捡的就很难判断。所以,采用统一考试以防止舞弊不公,与参考平时表现以考查德行,往往是难以兼顾的一对矛盾。

(二)统一考试与选拔专才的矛盾

考试是一种“公平尺度”,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考生个性和求异思维,这是大规模统一考试固有的局限。公平客观与选拔专才往往成为两难选择。一千多年的中国考试史表明,要么追求公平客观却可能遗漏某些特殊人才;要么注重选拔专才却可能出现录取不公的现象。在这两者之间,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宁愿选择前者,选择平等的竞争。

竞争性考试注重普通学识而非专门科目,这样有利于公平比较。若考试科目分组太细,“个性”太强,甚至于难以跨组录取。比如,考试时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一个科目进行考试,那么在录取时,对于选取不同科目的学生之间的比较就出现了问题,体现不了高考升学机会尽量均等的公平原则。公平客观与选拔专才往往难以兼顾,专才的选拔只能通过非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

(三)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矛盾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高考是现代的科举,科举是古代的高考。中国科举史上曾多次出现了分区取士与凭才取士之争,曾经在统一的“分数线”下江南才子把录取的名额瓜分殆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出分区定额录取的办法,这种办法带有优待照顾边疆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用意。从自由竞争的角度来看,这与考试的公平原则有些矛盾之处,但从调动落后地区读书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当地人文教育水平提升以及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等角度看,则有其合理之处,所以这一两难选择的发展规律为:越到后来越是从考试公平趋向于区域公平(考试公平即全部不分地区统一分数线,区域公平即按照区域进行分数线划分)。

20世纪20至30年代,各大学实行单独招考,完全凭考试成绩录取,结果出现边疆及文化落后省区绝少考生考上北大、清华的问题。现在实行的分区录取也引发了社会的争论,很多省市认为这种制度有失公允,但是纵观古今900余年来关于这一两难问题的讨论观点如出一辙,一旦实行全国统一分数线,那么高校录取的学生一定会集中在某些教育质量较高地区,对于河南、山东等目前似乎受不公平待遇的地区未必是一件好事,对于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的偏远地区就更是不利。高考究竟是统一分数线还是分区域划定分数线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和完美的解决之道,只能在兼顾两端的情况下求得相对的平衡。

(四)保持难度与减轻负担的矛盾

高考是一个全国性的选拔性考试。虽然中央一再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但是为了保持区分度和难度,出题者往往不按常规命题以扩大命题的范围,但出偏题势必增加考生的学习负担,使考生穷于应付,并随时迎合新内容和新题型想出新的对策,于是便会出现水涨船高、层层加码的命题趋难现象。

高考是大规模选拔性考试,属于常模参照性考试。1977年的高考试题放在今天来看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在当时的难度和区分度是足够的,今天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又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高考竞争实际成为社会竞争的浓缩,考题的难度不断增加。考试和命题中有些问题是难以兼顾的必然现象,是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的必然结果,不能指望仅靠高考改革来解决所有减轻学业负担问题。

(五)考察能力与公平客观的矛盾

时下一直在强调“高考从考知识向考能力方向转变”。考测知识主要采用标准化的客观试题,考察能力偏重于使用主观试题,这在语文科考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过于强调考测能力往往会与高考的公平客观原则产生矛盾。

如果作文题目过于开放,考生较容易事先背一些范文去应试,反而不利于客观公正地考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比如现在很多省市的作文考试题目只是给一段材料,题目不限、文体不限,高考后公布的很多满分作文被发现与很多名家的文章相似,这是因为太宽范的命题使得考生可以自拟题目,很容易将自己背下来的文章通过些许改动变成万能文章。另一方面,考察能力应考虑城乡差别的现实。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采用了添加面试的环节,有些问题对于山区的考生而言是非常具有难度的,这样的情况对于这些考生而言也有失公允。

(六)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

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是高考改革的一个原则。现在部分省市的科目改革已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综合科目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科交叉和考测能力,但同时也出现了操作纷繁复杂和教学无所适从的问题。中国的教学不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分科进行,命题学者、老师们本身不具有综合命题的素质,少量的体现学科交叉的考题还可以编制,但是大量的、新颖的用于每年高考的综合题目是很难保质保量的编制出来,这也就使得综合科目的考试流于形式。

由于考试的统一命题、统一答案,各省市区之间的高考成绩具有可比性,且管理操作简便易行。省时、省力、省钱、公平、高效是统一高考的突出优点。过于强调试题的综合性和个性,不仅会不利于高考成绩的比较,还会造成高中组织教学的困难。而且也不利于专才的选拔,在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这对矛盾之间,高考改革的目标应是朝向灵活多样努力,但也应尽量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不可完全忘记简便易行这一原则。

(七)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的矛盾

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自主招生的比例和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自主招生最终无法取代高考。如果将自主招生全面铺开,首先是公平性问题,其次在财力、人力、公平方面都存在问题。比如对于偏远山区或者对于贫困学生,他们在参加自主招生的面试、考试时就很难支付得起路费,在当地设置考点又增加了国家财力的投入。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曾经举行过一次讨论就是关于“自主招生能否代替高考”,当时有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六个学校的招生办主任,我以研究学者的身份出席。当时这个讨论的共识就是“自主招生无法取代高考”,虽然自主招生是一个发展的趋势,但是最终无法取代高考。

当扩大自主权与公平选才原则产生矛盾时,通常的情况是限制高校自主权。而这又往往与扩大高校自主权的改革方向背道而驰,因此这也是一个两难选择。

(八)考出特色与经济高效的矛盾

统一高考采用相同的试卷、相同的题目和标准答案,各个高校的招生没有什么不同,考生在本地就可以报考全国各地的所有高校,这对于考生和国家就非常省时省力,从经济角度来看是非常经济高效。但是要真正考出特色,体现招生考试的多样性,就必须实行各校单独招考,但是单独招考势必带来人力财力上的更多消耗,对于那些家境清寒但是天资聪颖的学生来说是设置了成功的障碍,而且这又与高考的经济高效原则产生矛盾。

以上八对矛盾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公平与效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是指很多关于高考的批评和建议是理想状态下提出的,考虑了中国的实际和现有国情之后很难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意义。公平与效率、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更具体来讲,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很多意见都是出于某一个利益主体角度的考虑,很难具有公平性。

二、传统文化对高考改革的制约

中国很多传统有非常好的方面,东亚的文化非常重视读书、重视教育,但是这种重视也有限制教育发展的一面。这些深入中国人精神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今天的高考,也势必维持将高考制度继续下去。

(一)重视教育、读书至上的传统

西方的国家和东亚的国家在“读书的地位”方面的观点有很大不同,东亚国家着重以考试成绩作大学招生的主要依据,这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地区高等教育区别于西方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台湾地区录取率达到了100%,2008年有一个人只考了8分也被一所高校录取,造就了“考上不算本事。考不上才算本事”的笑谈。但是即使录取率达到了100%,重点院校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高考中的竞争仍然非常激烈。

如果中国人高度甚至过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不改变,升学竞争激烈程度就不可能降低,即使是高等院校录取率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对于重点院校的竞争同样会很激烈。这是因为职业的分类,社会的分层是不能改变的,中国人对于职业的价值观判断的趋向决定了在重点院校的竞争是永远存在的。

事实上,不只中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甚至更甚。日本等国家对于高考也是高度的全社会重视。飞机改线、汽车绕行等各方面为高考让路的举动不仅在我国,在其他国家也是同样。在东亚,无论是否是发达国家,各国对于考试都达到了崇拜的程度,可见这是东亚的过度重视教育的文化氛围决定的,这种文化氛围即使是在美国等国家的华人中也是如此。

(二)依托人情、好走关系的传统

在重人情、关系、面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中国发展到以考试分数为主要录取依据,体现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这种趋势是我们的传统造成的,中国传统中的走关系是深入国民思想之中的,如果不采用刚性的高考分数作为录取条件,而采用其他的方式那都一定会出现更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可以说是为了防止成人世界好走关系的错误,造成了孩子们高考的竞争激烈性,不用分数来衡量的时候,人情关系、金钱成为录取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讲高考将金钱交易的暗箱操作放到了阳光之下,杜绝了这类现行的发生,所以现在的高考是历史发展追求公平的必然。

1300年的科举制度形成了在考试成绩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竞争的观念,形成了重视统一考试的传统,考试是“量才尺”,是对人情关系的协和,“和为贵”具有一种“社会取向”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这种社会和家庭关系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人情困境是高考出现的最主要促进因素,中国人只要有关系就会动员一切关系来办事情,比如上医院去看病,只要认识一个医生就一定会先打电话找他。在高考这个几乎决定孩子一生的事情上,只要有走动关系的可能,家长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讲公理的同时重视人情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河南内乡县的一个衙门上的匾上就明确写出了天理、国法、人情。可见重视人情的现象从古代开始就是如此,这种传统有好的一面,但是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无疑是一种制约,高考制度的出现就是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招生,在高等教育中也是如此。上海曾经有一位学者指出高校招生应该宽进严出,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实际国情,讲人情的风气是不能使这个初衷很好地实行的。

(三)诚信缺失、防范作弊的传统

中学的学习成绩和表现、学生自撰申请文章、社区服务等成长纪录,许多大学十分重视申请者在中学同学中的排名以及校长的推荐信。美国行得通的这种录取方式在中国社会却很难照搬。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制约了我们的发展,诚信的缺失使得很多策略无法实施。除了推荐信的失真,作弊现象在高考中的屡禁不止也揭示了中国诚信的严重缺失,人们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非常严重。中国高考中的作弊的严重程度,在国外是很难想象的。

教育决策要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大学招考改革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制约,才能使改革不致引发更大的社会和教育问题。只有在充分考虑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制约因素之后,理性地稳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才能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三、高考改革何去何从

以往,高考总是被部分人当作素质教育障碍。实际上,很多高考中存在的问题不是高考本身的,而是社会竞争的加剧对高考改革的压力。考生将来的社会地位的竞争集中体现在了考场上。高考改革的学者分为“激进派”与“稳健派”,激进派主张废除现有高考,稳健派主张改进现有高考。高考改革中一直存在着“存废之争”、“统独之争”。

前几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教育学领域的重大项目,我作为首席专家参与了项目的理论部分研究。这个研究兼顾到了国内外,国内不同的区域理论和实践等。全国统一高考具有权威性、科学性、高效性等方面的优点,它不仅具有选拔人才的功能,还具有关系社会公平、促进阶层流动的社会功能。但也存在统得过死、无法体现各高校特色、加重学生应试激烈程度、影响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局限。多年来,社会各界对高考改革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如何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关系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振兴。

大体而言,中国的高考改革方向是从统一走向多样,从招考合一走向招考分离,最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以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多元招生考试制度。兼顾统一性与多样性,是高考改革的方向。中国社会具有重视人情与关系的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的变迁是缓慢的,传统习惯并非短时期能完全改变。参照具有高度重视教育的传统的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即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进入普及化阶段,名牌大学的入学考试竞争仍然相当激烈。总的来说,高考改革的方向分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举办招生考试

前文提到,自主招生是高考改革的趋势。在自主招生中既要体现高校的意志,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也应体现国家与社会的意志,把握恰当的人才评价标准,维护考试选才的公平性与高效率。高考改革的根本取向和长远目标,不是完全以高校单独考试取代全国统一考试,而是要增加招考的类型,强化其针对性和适应性。构建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要遵循“四个有助于”的原则:有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有助于推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有助于高考自身的科学、公平、安全、高效。

(二)高考改革的目标

逐步建立起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政府宏观指导、调控,专业机构命题和组织考试,社会有效监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三)建立统考为主、统分结合的高考模式

(1)逐步建立若干个区域性的高校入学考试中心或考试院,负责大区内的高考命题。分省命题虽然比各高校单独招考更为高效,也比全国统一命题安全系数较小,但各省花费总数比全国统一命题更大,且省内泄题的可能性也增加。为提高试卷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使高考分数更具有可比性,并提高命题效率,减少泄题的概率,应允许委托命题。

(2)在统一高考的大格局之下,采取多样化的入学方式。部分高校可试行两次高考实验(第一次初步进行统一性选拔,通过第一次考试具有资格的学生参加第二次高层次的个性化选择)。

(3)探索分层次的考试录取改革。一张试卷既选拔科技、学术精英,又选拔高技能劳动者,很难同时兼顾。所以可以进行分层次的选拔,比如上海根据人才发展方向不同,将高职高专和普通高等院校的高考分开,进行分层次的录取,这是很好的经验。

(4)推进考试形式与内容改革。部分科目如外语考试中,实行自适应考试,即考生可以进行多次水平测试,选择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报考的依据,这是根据考试内容制定的。科目组合和考试内容更为多样,这样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上保证一定程度的个性化人才选拔。

(5)高考管理改革。制定“国家教育考试法”和“招生考试法”,加强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加强高校招生考试管理。现在考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需要立法来予以规范,高考的公平公正的优势才能得以保存。

最后,借用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来说明高考改革。小鲜即小鱼,烹煮小鱼的时候一定要在一面熟了以后翻过去烹煮另一面,而不能翻来覆去,否则小鱼会碎掉。治理大国就好像烹煮小鱼一样,一定不能朝令夕改,一定要慎重。高考改革是一个牵涉社会方方面面的大事,一定要慎重,不可以随意改来改去。一些省市高考11年改6次,不仅让教师无所适从,更是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很多家庭。总之,高考改革一定要在深入研究和长远规划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进行,这样对中学教学和社会震荡造成的负面影响才能降低到最小,才能使得高考继续为选拔优秀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高考改革与诺贝尔奖

很多学者激烈抨击高考,把我国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也归罪于高考。其实,存在激烈的考试竞争不见得就没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日本出现过很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是日本同样是通过的全国统一考试进行高校录取。日本的“四上五落”(每天睡四个小时就考上名校,睡五个小时就落第)显示了他们的高考竞争并不亚于我国。事实上,没有公平合理的升学考试制度将优秀人才选拔出来,没有高考制度,中国人离诺贝尔奖也许还更遥远。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因为中国的高考制度存在问题,而是我国的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太多,近期无法赶上。道理就像在我国科研的成果通常产生在研究所、中科院等人才济济、技术优越的地方一样,人力财力资源的富集才能产生科研成果。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一直存在,没有诺贝尔奖的产生是自然的事情,随着差距的缩小,未来诺贝尔奖一定会出现在中国,并且这种人才也一定是通过高考制度选拔出来的。教育决策要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大学招考改革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制约,才能使改革不致引发更大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只有在充分考虑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制约因素之后,理性地稳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才能逐步建立起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政府宏观指导、调控,高校自主招生、自我约束,社会有效监督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