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西藏第一本历书
饶迥纪年法并非《时轮轻》所有,它是《时轮摄略经》传入吐蕃以后,佛教徒们研究时轮历法的结晶;将“第一饶迥的火兔年”(公元1027年)定为历元,应该也是《时轮摄略经》受到普遍重视的时候。
时轮历在西藏的普及,与萨迦派的八思巴大师的努力很有关系。
藏历第四饶迥木羊年(公元1235年),八思巴出生于后藏的昆氏贵族之家。他3岁能念诵莲花经咒,8岁讲述佛本经,从此被众人称为“八思巴”,意即神童。其实,他的真名叫罗追坚赞,他的伯父便是“萨迦五祖”中的“四祖”——萨班大师。
1239年,蒙古骑兵进军西藏,一直打到藏北的热振寺一带,控制了西藏主要地区。于是,一项历史重任便担在了这一老一少的肩上。1244年,年仅10岁的八思巴跟着伯父远赴凉州,会见蒙古的汗王。9年后,巴思巴与忽必烈的成功谈判,使西藏不再战火连连,四分五裂,归入元朝的版图,形成大的统一。1260年,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元朝的国师,已继承伯父衣钵成为“萨迦第五祖”的八思巴,从此成为藏传佛教的众派领袖。
八思巴10岁离开西藏,31岁才奉忽必烈旨意返回西藏。此时,他已习惯穿蒙古人的衣服,习惯用蒙古的历推算时间。为此,他多次受到晚辈的责难,但时间一长,大家都接受了他的做法。八思巴以中原内地《皇历》为体例,结合藏族传统历算和《时轮经》内容,制定了《萨迦历书》,使西藏第一次有了完整的历法。蒙古的“胡儿月”纪月法,也被引进了《萨迦历书》。由于“胡儿月”并非完全照搬蒙古的历法,依然保留了藏历特有的“缺日”与“重日”,所以,现在已改称为“藏月”。
八思巴(局部)
伐阇罗佛多尊者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中央主尊为伐阇罗佛多尊者,尊者左手持佛子,右手结期克印,食指间射出光束,照亮一片祥云,云中为尊胜佛母。唐卡上界结跏趺坐于松枝间的就是八思巴大师。
八思巴本名罗追坚赞,自幼聪颖过人,被人尊称为帕巴,史书译为“帕克思巴”,通常称作八思巴。八思巴大师较早接受蒙古的历算,并以他的影响力推动了新的历法的产生与传播。
八思巴(局部)
唐卡这部分所绘为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八思巴结跏趺坐在法台上,左右两侧各有一朵莲花,分别托宝剑与经书,象征八思巴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八思巴还撰写了《五要素、罗、五曜之算法》等历算著述及与《时轮经》有关的许多经书。此外,他还为忽必烈创制了蒙古文。
在八思巴的关注下,大译师雄顿·多吉坚赞在萨迦寺重新翻译了《时轮摄略经》。这个版本被称为“雄版”,在当时20多种藏译本中,最具权威性。另外,迦举派的噶玛·让迥多杰、自成一派的布顿·仁青珠巴及格鲁派的克珠杰·格列伯桑等大师的传播和撰述,也为弘扬时轮金刚密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大师都学习过天文历算知识,其中的噶玛·让迥多杰在1318年编写了《历算综论》一书,对当时西藏的天文历算学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其中还收集了许多古老的藏族物候历。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布顿·仁青珠巴在1326年完成了另一部历学专著《时轮历算要诀·智者生悦篇》。从此,西藏历代高僧精研《时轮经》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时轮历为主的历算体系。
随着时轮金刚乘地位的不断提高,时轮历也更具权威性。继《萨迦历书》之后,天文历算大师们根据时轮历的计算原理,又制作出许多历书。这些日益完善的历书,渐逐成为西藏人民日常生活、农事安排、敬神拜佛及密法修炼等的重要指南。
萨迦五祖
布本设色唐卡 清代 西藏
这幅唐卡所绘的就是萨迦五祖像。萨迦派始于公元11世纪,是西藏一个政教合一的派别,教主由昆氏家族世代相袭,以家族相传的方式向下延续。萨迦五祖分别为:唐卡上界左侧为一祖贡噶宁布、上界右侧为二祖索朗孜摩、唐卡下界左侧为三祖扎巴坚赞、下界右侧为四祖萨班·贡噶坚赞、唐卡中央主尊为五祖八思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