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一〕

白日依山尽,〔二〕

黄河入海流。〔三〕

欲穷千里目,〔四〕

更上一层楼。〔五〕

注释

〔一〕鹳雀楼:原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城上,其楼三层,前瞻中条山,下可俯视黄河,常有鹳雀停留,故有此名。今已倒塌。

〔二〕依:傍着。尽:下的意思。

〔三〕入海流:东流入海。这两句说,太阳紧靠着山慢慢落下去了,黄河在不停地流向大海。

〔四〕穷:尽。千里:这是夸张。

〔五〕更:再。这两句说,要使眼界开阔,看得更远更清,那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简析

字与字、句与句互对,这是绝句的特点之一。凡成对的绝句,读起来往往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首登高远望的写景诗,用一二、三四各自为对的句式,“白日”对“黄河”,“依”对“入”,“山”对“海”,“尽”对“流”,“千里目”对“一层楼”,把几个不同的物体融入同一体中,对得自然天成,气势阔大。诗人用极简练的笔法,写出了在黄昏日落时,山河苍茫壮阔的景象。西坠的夕阳,贴近了连绵起伏的中条山;一泻千里的黄河之水,奔涌流转,东注浩瀚无涯的大海。山衔落日,水流入海,是一幅多么气势磅礴的山水图!同时,三四两句,用“欲穷”、“更上”字作进一层描写,写出当前实感,表现诗人极目骋怀的雄心,体现了诗人的乐观主义精神,也表现了诗人一种非凡的胸襟抱负。有人评介此诗说:“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这首诗之所以为后代传颂,还因它写得很有气势,而且,末二句更带有哲理的色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使人们能深刻领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