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理论背景

(一)批发市场的物流活动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物流是城市尺度上的物品实体流动,空间上涉及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内部的货物流动。按照活动范围,城市物流包括了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图1—1反映出城市货物流动的两种主要模式,一是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二是生产商—零售商—消费者。批发是指在生产商与非消费者(即批发商、零售商)之间进行的、供转卖或生产加工使用的、整批商品的大宗买卖方式,是相对于零售而言的(张立中,1993)。因此,批发商所涉及的物流活动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批量大、批次少的特点,一般采用货车等大型的交通运输工具。而批发市场是批发商的重要活动场所之一,也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批发市场所产生的物流活动无疑是城市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图1—1  货物流动模式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交通运输网络的日益完善,批发商(尤其是中小型批发商)的物流外包方式日趋普遍,使得批发市场的商品交易功能与物流功能的分离得以实现。但是,从活动空间看,两者的空间分离并没有实现,批发市场与货运站、仓库等城市主要的物流结点具有“共生性”,即批发市场布局的地域往往也是这些物流结点的集聚区域。因此,批发市场在经营过程中逐渐成为城市最繁忙的物流结点之一,其产生的物流活动对城市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也是城市物流运作方式改进、效率提高和空间优化的关键所在。

(二)经济地理学对流通现象的研究有限

1.关于研究内容

流通是指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按照完成功能,流通可以分为商流、物流和信息流(汤宇卿,2007)。其中,商流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运动中一系列价值形态变化和所有权转移过程(代永华等,2009),包括批发和零售两种活动;物流是物品的实体流动,是实现物品使用价值的过程,一般认为,运输和仓储是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信息流是流通过程中流通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检索、传递和运用(张建华,2005),由物流信息流和商流信息流组成;从这个角度看,流通实质上包括商流和物流两大部分,其中商流包括批发和零售(图1—2)。

2

图1—2  流通系统结构

从研究内容看,过去经济地理学一直重视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研究,对流通与分配领域的研究相当有限(吕拉昌等,2003)。对流通领域的研究内容上,文献多集中在零售业和物流业的静态布局层面,如零售网点、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的空间布局,缺乏动态的“流”研究;同时,对零售与物流、批发与物流的综合研究也不多见。现阶段,“物流”和“商流”的不匹配,已经成为广州市传统批发市场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魏颖,2008)。随着物流活动在批发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几年来对批发与物流的研究有所增加,主要是从管理学的视角探讨批发市场的物流现状、问题和发展、规划建议等(杜建红等,2003;肖怡,2005;吴松,2006;李立文,2007;刘文刚,2007;赵剑,2010;徐臣攀等,2011;于艳红,2011),对批发业所涉及的物流活动空间研究则较少。流通的现代化发展包含了流通职能分工的不断深化,传统经济体制下商流、物流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模式,目前正在向“三流分离”的高级形式转变。随着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地位的确立,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创新将对批发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续秀梅,2004)。

2.关于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

从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看,传统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批发业、物流业的研究已不适用。区位论是经济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其中对农业、工业的布局以及城镇体系的研究较为典型和成熟,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帕兰德和胡佛的工业区位论、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的中心地理论等;零售业布局的理论基础仍然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显然,区位论中对批发业的研究较为缺乏,20世纪40年代胡佛在其工业区位论里从商品移动过程中费用变化的角度涉及了对批发业的区位研究,但直到1970年才有学者对批发业区位进行专门研究,两者相隔近30年。此后,对批发业区位的研究文献仍然相对较少;这说明经济地理学中相关理论的缺乏,同时也说明了适用于零售业的理论基础——中心地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适用于批发业的研究。

在研究两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强度方面,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多采用引力模型,认为两个地方的吸引力与两地间的距离成反比,与两地的规模成正比,并将引力作用的大小看作是两地之间联系的强弱程度。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带有较强的估计性,并未真实反映出两地的联系实际情况。同时,在对物流现象的区位研究中,学者们受中心地理论思想的影响较为深远,大多都设法去探求活动现象所形成的层级关系(纵向联系),而基于网络的角度对现象的研究不足,即对结点间的横向联系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较少。

3.商业地理学对零售业布局研究的侧重

对批发业布局的研究属于商业地理学的范畴,商业地理学是研究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地域分布及组合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陈福义等,1985)。但在该领域中,学者对零售商业网点的研究明显占了主导地位。我国商业地理学的发展始于1984年(周春山等,2004),20世纪80年代,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不断推进,城市的商品流通网络正面临着重新调整和适应的局面。在60年代引入的中心地理论恰好为商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几乎整个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均热衷于运用中心地理论的思想来探讨城市的零售商业(徐放,1984;蔡渝平等,1985;柯建民等,1986;吴郁文等,1988)。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对批发业的关注才日益增加。原因是批发业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到了这一时期已有20多年的时间,面对当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WTO的加入、商业格局变化、JIT配送的发展,批发业经营出现了很多问题,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但这些研究中大部分是从批发业的静态布局出发,探讨其布局特点、区位因素等。

即使在流通经济领域,流通学者也是对流通系统中的零售商业关注较多,很少有专门对批发商业进行的研究(夏春玉等,2006)。

4.物流领域的研究偏向非空间层面

与客流研究相比,城市物流的研究相对受到忽视。西方学术文献中最早强调城市物流重要作用的文献之一是Urban Freight and the Metropolis,该书研究了纽约都市区及其城市货运(Chinitz,1960)。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美国)公路研究委员会(HRB)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的两个国际会议才大大提升了城市管理者和学者们对城市物流的关注(Ogunsanya,198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物流受到学者的较多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措施研究,旨在提高城市物流的效率或者是降低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二是物流建模,目的是模拟、预测交通流和交通需求。由于研究城市物流的两个传统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和运输学,它们对这一主题的空间特性关注不多(Hesse and Rodrigue,2004)。即便在经济地理学中,传统的产业布局理论关注原材料的物理位置,以及生产和消费活动,而很少去关注这些布局之间的联系;同时,物流功能过去一直被看作是生产过程的间接性、辅助性支援服务,提供的是诸如运输、仓储等劳动力密集型服务(Aoyama et al.,2006),更加导致了学术中对物流研究的忽视。Hesse(2008)认为,作为城市形态的一个影响因素,物流活动日益重要,意味着在地理学科中这项活动的空间效应将日益突出。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才从日本引进“物流”一词,所以无论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方面,还是学术研究方面,都起步较晚。经济地理学中对物流的研究主要在交通地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成果相对较少,而且偏向于交通网络、交通结点的研究。总体上,我国物流地理的研究集中在六大方面。一是路网研究。涉及可达性分析(包括综合交通网、公路网和铁路网)、交通结点体系分析(机场和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缺乏仓储设施和货运设施的研究。二是货流的空间联系。主要为国家、区域层面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铁路货物运输,及零星的公路货运、航空货运。以王成金、金凤君、曹有挥和韩增林等学者的研究居多。三是物流产业。主要是区域、城市层面的物流业现状、竞争力及对策分析。四是物流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涉及交通经济带(含高速公路产业带)、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五是行业物流。主要是跨区域的煤炭和原油资源的流动格局分析。六是物流企业布局及其空间组织的探讨,主要有王成金、宗会明、千庆兰和曹卫东等的研究。

可以发现,学者对物流的研究多偏向于非空间层面,即便是物流空间的研究,也多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尺度上多涉及宏观和中观层面,如探讨国家之间、省际之间和城市之间的货物流动,而城市内部的研究成果则相对少见。

二、 实践背景

(一) 广州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流通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是我国特大城市之一,现辖荔湾、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番禺、萝岗、南沙、花都、增城和从化10区2市,土地总面积7 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 270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0 74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2%。

在2008年底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广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从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看,20世纪90年代末起广州的产业转型升级开始加速(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开始超50%),随后的十多年间,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到2009年就超出60%;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市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也于20世纪90年代末起不断上升,2010年超过50%(图1—3)。现广州逐步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

3

图1—3  1978年以来广州第三产业占全市GDP、就业人口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广州市1979~2011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而成。

显然,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业(一般指批发业、零售业、物流业,2011年三个行业占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32%)在未来十年内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且对于强化广州“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国际商贸中心”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二) 物流业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这里建立物流业和GDP的回归模型来分析物流业对广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物流业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现以1978~2010年广州统计年鉴上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电)业”指标作为物流业的发展规模指标(WLY),城市经济指标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说明。

首先,为了消除时间序列数据可能出现的异方差现象,对上述两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得到新的变量序列,分别记为lnGDP、lnWLY。然后,对两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经1次差分后为平稳序列,而对它们进行协整回归后得到的残差序列也是平稳的,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1,1)阶协整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最后,在SPSS软件中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①“Pearson”的相关性为0.994,显著性(双侧)结果为0.000,说明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具备相关性;②回归模型的拟合度较高,相关系数为0.988,说明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城市经济的发展;③回归方程为:lnGDP=1.223+1.068×lnWLY。

因此,可以认为,广州物流业每增长1个单位,就会引起GDP增长1.068个单位。也就是说,物流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广州的经济增长。

(三) 批发业的经营给城市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作为一个商贸城市,且是我国的特大城市之一,广州聚集了1 000多家的批发市场,批发贸易活动十分活跃,但批发市场所产生的物流活动却是影响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广州市的批发市场商户基本上实现“商物分离”的经营模式,即他们的货物收发基本上外包给货运公司,形成了商流功能跟物流功能的分离。但是,正如上述所言,两种功能在空间上并没有分离,广州目前绝大多数批发市场内部或周边区域均分布有为数众多的货运站(或货运中心)和仓库。再加上批发市场内物流与商流的严重不匹配、物流效率普遍较低等因素,导致批发市场成为了广州市最繁忙的物流结点之一。

下面几则新闻报道普遍反映出批发市场在经营过程中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影响。

西槎路、增槎路一带的红绿灯较多,马路两旁的批发市场、货运站场密集,马路上的大型拖挂车运输繁忙;此外,还有停放在路边的大货车。到了下午6点,这些货车和过路的客车、小汽车混在一起,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是广州市民下班“避而远之”的地方。

——《广州日报》,2011年3月30日

广州市政府日前出台的拥堵点治理计划,将中大布匹市场等传统拥堵区域纳入重点整治范围……中大布匹市场片区,一直是广州交通的传统黑点,道路两边的人行道经常被临街的商铺货物、流动小贩和运货的机动车、三轮车堵得水泄不通,此次也被纳入重点整治的对象……一名姓黄的老伯对记者说,自己在这里住了十年,就看着中大布匹市场乱了十年,他觉得,这里的交通问题,只能通过让市场搬家来解决,至于此次治理计划中提到的路网优化,黄伯觉得没什么希望。

——《南方日报》,2011年8月30日

2011年9月8日晚,广州多条交通干道集体出现慢镜头,全城交通近乎瘫痪……导致全城堵塞的源头在增槎路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临近中秋,周边很多城市的水果档主前往批发水果,货车数量激增,使该路段堵塞严重……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江南果菜批发市场,发现不仅市场内车水马龙,部分出入口更是有7~8辆大卡车塞着,等候进场。

——《广州日报》,2011年9月9日

以上几则新闻反映出,虽然广州的批发业、物流业规模庞大,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规划、管理等多方面原因,批发业的物流活动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如其所导致的交通拥堵、噪声污染等严重滋扰了居民的日常出行及生活,也使城市的经济活动效率下降,经营环境恶化。近年来,城市各方关于城区内批发市场和货运市场整治、搬迁的呼声日益高涨,政府为此也出台了相关的办法和意见。例如,2005年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道路货运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优化我市道路货运市场管理的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将全市的货运市场按照“调整中心区、控制过渡区、鼓励发展区”的策略进行优化;2009年公布的“广州市工业品批发市场建设管理规范(暂行)”,提出要大力发展展贸型市场,鼓励传统批发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建设,向现代展贸市场转型发展;2011年公布的“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内容包括推进中心城区货运市场的清理、整治和搬迁,以及实施批发市场的转型升级格局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多次对批发业、物流业进行整治、优化,但效果并不理想,经常有“治标不治本”之嫌,往往整治过后很快又“死灰复燃”。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其中原因之一是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的只是行业的表面现象,缺乏现象背后的本质思考和对行业的动态把握。例如,批发市场经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于物流与商流的不匹配所引起,要解决“批发市场物流活动如何开展及物流空间如何优化”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以下问题:批发市场的物流活动在空间上是如何组织的?是否具有某些特征?而不同类型批发市场的空间特征又如何?存在哪些异同?所有的这些特征怎样形成,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弄清了这些问题,才可能为城市批发业及物流业的空间优化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因此,在上述分析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下,本书以批发市场为切入点,研究其物流活动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制,希望能够给特大城市的批发业、物流业空间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