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年 游 早 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1],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2],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3],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注释】
[1]霁霞:指朝霞。[2]翠萝:萝,一般指蔓生的草本或藤本植物。翠,青翠。[3]霜华:即霜花。驼裘:骆驼皮毛所制的衣服。泛指较好的毛皮衣服。
【品读】
拂晓行路,神清气爽,别有一番风味。东方发白,主人公牵马上路。红霞散布在东方天空,多情的月亮,仍大放光明。走在山间小路上,透过树叶已经落尽的疏枝间,看到几颗未落的残星。早晨的山路上,人迹罕见,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藤萝深处,传来两三声晨鸟的啼鸣。这是上片,写环境,写早行所见所闻。先写天上,再写地上,再写声响。以残星月明,突出了“早”,以“两三声”突出了早晨的寂静。用月、星来写天明,用声音来写寂静,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方法,这比直接写天明写无声要鲜明生动得多。下片写早行之人。霜花,说明是深秋初冬,与“疏木”、“翠萝”、“青山”呼应,都是典型的秋冬之交的景色。早晨的清新、寂静,使人轻松愉快,心的跳动,与马蹄声响,一样地轻盈。怀着这样的美好心情,经行的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好像脉脉含情。这首词准确地把握了“早行”的特征,从早行的环境和早行人的心情两方面着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疏木挂残星”,十分形象生动,“心共马蹄轻”,读来使人十分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