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惟诚文集(第2卷)
- 徐惟诚
- 922字
- 2021-03-31 01:23:06
从“没门”中看观念的进步
县里开了动员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会议。
会后,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说:“我们一不认识大官,二没有阔朋友,搞什么外向型经济,没门。”
有人说,这反映了认识上的差距太大。
我看,这位支部书记的这句话,除了反映他在认识上确有差距之外,更反映了他认识上的进步。
首先,在他的观念中,知道了有一种经济叫作“外向型”的,这就很了不起。要知道,我们曾经经历了多么长的封闭年代,许多村庄,不要说谈不到外向型,就是“内向型”的经济也很少。在那里长期沿袭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者半自给自足的半自然经济,和外界的商品交换极少。这样的农村基层干部,居然在头脑中也有了“外向型经济”这几个字,虽然他还认为自己“没门”,但是,接触到这个观念,至少等于他知道有一个国际的大市场,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其次,他只是认为他那里搞外向型经济“没门”,而不是认为不应该、不需要搞。因为他知道这是党的号召。这就是说,如果他看到“有门”的话,他会认为发展外向型经济是好事,至少不是坏事,这难道不是重要的进步吗?
再次,这位支部书记认为“有门”或“没门”的区别在于两条:认识大官和有阔朋友。把这两条作为能否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决条件,当然是很不准确的。但是,请注意,他并没有把上级安排作为必要的条件,这就同简单地以计划的框框想问题很不一样了,他开始注意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了。特别是他提到了“阔朋友”的作用,这就有点接近面向市场的思维方式了。
我记得,就在不久以前,也是一位农村的支部书记(也是很好的干部),谈到访问过他们村子的外宾后来给他们去过信,有人问回信没有,他说没有。又问为什么,他说那不是里通外国了吗?
和这个情况相比,前面提到的那位支部书记观念上的进步不是很明显吗?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同其他事情一样,不能一哄而起。各个地区、单位都只能从自己的条件出发,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必勉强去办那些实在办不到的事情,更不能把办不到的事情吹成办得到。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在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正在进步,珍惜这种进步,保持它的势头。可以相信,人们的思想一定会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解放。许多原来认为“没门”的事,人们自己逐渐会找到“门”的。
(《宣传手册》198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