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惟诚文集(第2卷)
- 徐惟诚
- 1433字
- 2021-03-31 01:23:16
神州又热国库券
进入4月,全国城乡,最热销的商品,首推国库券。1993年此时,国库券计划发行300亿元,推销却极其吃力,最后完成也极其勉强。今年国库券发行计划一下子提到1000亿元,各发售点却出现了排队争购的局面。人们担心的是迟了会不会买不到。连带起过去发行的国库券在二级市场上也相当走俏,价格不断上升。看来,国人的投资观念确实是渐趋成熟了。
前年夏天,我去新加坡,那里是华人世界,朋友的亲戚,亲戚的朋友,很容易成为熟人。我曾经问过一些朋友,有没有买股票。那时国内股票热刚刚兴起,我很想向搞市场经济较久的人们讨教一点经验。不料得到的回答竟都是没有买。当然我问的都属于工薪阶层,而不是企业老板,我问的人也不一定能代表那里全部工薪阶层的情况。但这些朋友却决不是穷得买不起股票。他们的存款至少在新加坡币6位数以上。为什么这些朋友有钱不炒股票呢?
他们说,第一是“不懂”。股票的涨跌,有多种因素,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掌握规律。人家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生活了多年,对股市的起伏,看得多了,反而没有我们这里那种认为只要股票到手就等于拿住了发财机会的心态。
他们的第二条理由是“没有工夫”。他们说,即使懂得股市规律的人,真要玩股票,也得全身心地投入。现在全球股市联网,一天24小时都有交易,行情瞬息万变,还要掌握各种相关的情报,全部精力集中上去还不够用。所以,有的朋友对我说,如果我懂得,真的去炒股票,那也得先辞职。业余干是无论如何不行的。
那么,他们把钱投向哪里呢?回答是买债券,首先是国家债券,因为这种债券最可靠,最保险,最安全。
他们常常反问我一个问题:听说中国的国库券推销有困难,为什么?这是金边债券,怎么会卖不掉?表示很不理解。
我们双方的互相不理解,是很自然的。因为各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一个长期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历经风浪;一个初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门槛,一切都感到新鲜。
但是,中国人是聪明的,也一定会很快地更加聪明起来。
果然,到了1994年,国库券在中国的命运就大不一样了。
人们为什么这样热心地购买国库券?
第一,是认为合算。国库券利息高,旧券换新券还可增加1个百分点利息,而且不收所得税,不像一般的债券、股票、炒房地产的收益要征税。
第二,方便。发售网点多,单位可以代办。急需用钱时可到市场出售,或到银行兑付。
第三,安全。有国家保证,不担风险。市上有些集资债券,许多利息虽高,到时候往往无法兑现。这样的事例渐渐为群众所了解。
有些人进一步指出,自己购买国库券也是爱国行为。国家建设需要资金,自己把闲置的资金交给国家运用,就是支持国家建设。功在国家,利在自己,何乐而不为。
研究经济学的同志进一步指出:持续、快速、稳定地发展经济,是全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发展需要投资。发展得快,资金不够用,政府就要出现赤字。解决赤字的办法,一是争取国外贷款,二是发行国债,三是向银行透支。这第三条实际上就是发票子。票子发多了,物价上涨过快,反过来又损害人民的利益。从今年起,国家预算改了办法,增加国库券的发行,不再向银行透支。所以人民踊跃购买国库券,既支援了建设,保证国民经济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又是避免通货过分膨胀的一项重要行动。也就是大家共同动手来防止物价过度上涨,是人民自己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尚多。从人们购买国库券的心态变化中,我们得到了一种信心,中国人民是一定能够掌握这个新的体制的规律,能够适应它,学会运用它的。
(《处世百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