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的基本理论

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不可能是孤立的。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语言学也不例外。语言学中结构主义的诞生跟20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物理和化学对原子和分子的深入分析以及心理学中完形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有关。50年代计算机科学、数学理论、哲学和数理逻辑的发展对语言学中转换生成理论的产生也有影响。乔姆斯基本人说generate(生成)这个词是从逻辑学借来的。在哲学上,乔姆斯基曾受古德曼(Nelson Goodman)的《表现结构》(Structure of Appearance, 1955)中结构系统以及奎恩(W. V. O. Quine)对逻辑经验主义批判的影响。奎恩认为命题不一定受经验的检验,反对经验主义。乔姆斯基自称是理性主义者,他公开主张笛卡尔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反对建立在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基础上的结构主义。

TG理论主要是要回答:“说话的人怎么会说出并理解新的句子?”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先天具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简称LAD)。这是生成语言的生理基础。一个小孩儿生下来从他父母和周围的人那儿听到的句子是有限的,之所以他能理解并说出无限的新句子,正是因为他具有LAD。其他动物,比如蚂蚁、蜜蜂、蝴蝶、黑猩猩等,也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它们都没有生成能力。他相信神经生理学家最终会证实LAD的存在。

乔姆斯基区分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行为”(linguistic performance)。所谓语言能力就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自己语言的潜在的知识(tacit knowlege)。语言行为只是这种能力的具体运用。TG是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语言理论要说明人类内在的生成语言的能力。它要揭示作为语言行为基础的心理现实。所以它是理性主义和心理主义的。乔姆斯基继承了笛卡尔、洛克和莱布尼兹的观点,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内在的机能。它是在直觉的基础上工作的。这跟结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形成习惯的观点截然相反。

TG采用的是演绎法。语言生成的过程,即从基础部分生成深层结构,再由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是一个演绎的过程。这跟结构主义“从语素到话语”的归纳法正好相反。乔姆斯基认为任何科学研究都应该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用普遍的规则根据假设预言新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解释力”(explanatory power)。科学性的高低决定于解释力的大小。

乔姆斯基认为结构主义只注意了语言实体(substance)的描写。TG是高度形式化的。它的规则具有抽象的性质,因此也具有普遍性(universality)。TG的重点在于发现语言的普遍特征(universal features),或者说,它的重点在于寻找语言的共性。这跟结构主义偏重语言个性的研究是不同的。

从上述基本理论看来,TG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语言现象内在的研究,比如探索语言的先天机制和语言的深层结构。它是高度抽象和形式化的。它要求有很高的解释力,即能预言哪些成分能出现,哪些结构是可能的。它要通过对语言能力和语言结构的研究找到语言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