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印度的疆域地形

印度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迄今的历史可谓灿烂辉煌,但其特殊的历史观导致其没有完整的历史记忆,因而其古代疆域的变迁也没有准确的记载可追溯。当然,这并不意味古代印度疆域的大致情况不可获得。实际上,在现代学术之镜中,古代印度的疆域及其变迁已穿透历史迷雾渐渐显露出来,现今我们已经得到了一幅至少在文化地理意义上相对准确的图像。正是在这个不断变动的疆域内,古代印度各个民族开创了其丰富多彩又深邃悠久的文明史,我们将要叙述的佛教在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得不指出,古代印度与现代印度疆域有别,除独立出去的巴基斯坦与孟加拉国外,还有部分领土现属阿富汗、伊朗、尼泊尔、中亚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古代印度与现代印度两个概念并不重合。而且现代印度是民族国家,与古代印度作为一种文化地理体的意义迥异。但现今世界一般共许现代印度是古代印度的主要继承者,基于此,可认为现代印度与古代印度是一种在历史变迁中一体承袭的关系。因此,有时在叙述中二者用“印度”一语共称,而不加刻意区分。

既然本书叙述的乃古代印度的佛教通史,那就以古代印度疆域为展开空间。地理环境与气候对文明发展的作用虽然不应夸大,但也不能随意缩小。封闭的河川平原是温和、富饶、稳定的古代农业文明的温床,广阔的草原是以战马与狩猎为标志的动荡、血腥的牧狩文明的战场,而大海则是冒险家与航海的大舞台。它们是在古代激发与生长出三种典型的文化类型,比如古代中国代表的农业文明、古代欧洲代表的海洋文明,以及古代蒙古代表的草原文明。所以,印度的地理与气候对其文明的影响也是值得注意的。

印度位于南亚,其古代疆域要更为辽阔,称为南亚次大陆,又称印度半岛,面积超过四百万平方公里。北面的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与西北面的兴都库什山、萨斐德山、苏莱曼山、吉尔塔尔山等将亚洲大陆横隔在外,构成一道天然屏障;西面的阿拉伯海、东面的孟加拉湾、南面的印度洋都甚为辽阔,也是古代难以逾越的天堑。实际上,从西北边到整个北边的天然屏障,在一般情况下,能够有效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在历史上,其西北部的几处关峡就成了外敌特别是游牧民族入侵的战略要地。而南边的大海在航海技术不太发达的古代,也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护卫的作用,这样,印度的整个地理环境,自然形成了一种较为封闭的生态空间。印度的古代文明就在北方的雪山、南面的半岛以及其间的河川平原即印度河平原与恒河平原中诞生与发展。

纯粹从地理地形角度看,古代印度整体看是北广南狭,似一个不规则四边形。[5]此四边形可由两个三角形构成。这两个三角形底边相接。上三角为大陆,其顶点乃兴都库斯山;下三角为半岛,即印度半岛,顶点在科摩林角。上三角大陆从西北到东北的整个北边,是吉尔塔尔山、苏莱曼山、萨斐德山、兴都库什山以及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脉,与伊朗、阿富汗、中亚、中国、尼泊尔、缅甸等接壤。下三角印度半岛,又称德干半岛,东为孟加拉国湾,西为阿拉伯海,最南端隔着保克海峡与斯里兰卡相望。古印度内部的地理也极富特色:西部有塔尔沙漠,中北部是印度河—恒河大平原,南部是高原。南部高原在半岛,三面有三座山脉。北部是温迪亚山脉,构成大陆与半岛即南北印度的天然分界线;东西两侧是东高止山与西高止山,卫护着半岛。最大高原是后二山脉间的德干高原。也有将印度地形比喻为一个巨大的牛乳房的,而斯里兰卡乃从此乳房滴下的一滴牛乳汁。最早的一个著名比喻来自中国唐代的玄奘大师:“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6]即比喻为半月,与其将“印度”(Indu)释为“月亮”一致。

印度河流域乃印度上古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而恒河流域是印度中古文明的繁荣之处。这两个流域合称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广大的河川之地,约一百万平方公里。由于河川众多、水力充足、土壤肥沃,再加上气候温和,因而农牧发达,乃古代印度人口密集之地,成为印度古代文化开展的中心。

印度河流域位于古印度西部,或者严格地说,位于西北部。印度河(Indus),即信度河(Sindhu),发源于青藏高原,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在右岸与喀布尔河汇流,在左岸汇流旁遮普的诸支流,西入阿拉伯海,全长约3000公里。主要在现巴基斯坦境内,贯穿巴基斯坦全境,汇入了众多河流,形成印度河流域。其中在上游与其他四河而成五河流域,即上印度河平原。这四河在中国古代称毗钵奢、蔼罗筏底、设咀荼卢、毗咀娑多,或译作毗婆奢、伊罗跋提、奢多头、毗德多,今称比阿斯河、拉维河、萨特莱杰河、杰纳布河。五河流域今称旁遮普,乃波斯语五河的意思。下游流域形成了下印度河平原。一般认为,“印度”名称来源于印度河。这也表明了印度河流域作为印度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的重要性。印度河文明,又称为印度河谷文明,乃雅利安人入侵前印度土著文明的代表。

恒河流域是喜马拉雅山下的盆地,也是一大平原。属现今的印度部分的地形,大多是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所以河流基本都东流入海。恒河亦发源于北部雪山,向东流去,最后与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汇合后,经现今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是世界雨量最丰富的地区,此河与恒河汇流处冲积出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恒河三角洲。恒河又称恒伽(Gangā),全长约2500公里,其长度并不引人注目,但其大部江面开阔,水流缓慢,流经广大平原,是印度乃至南亚的第一大河,自古也是印度的圣河,受到古今印度人民的崇敬。在佛陀出世之前,人们就相信在恒河中沐浴可以祛罪涤恶,而且在其中灵魂可以得到安息,并上升天堂。

恒河在佛教经典中,也与四支流形成五河之称。其中的阎牟那河,今称朱木拿河,在阿拉哈巴德汇入恒河,是恒河的最大支流。另外三支分别是萨罗由河,今称嘎格拉河,在阇布拉附近汇入;阿夷罗跋提河,即今拉布提河,与嘎格拉河汇合后,再注入主流;莫酰河,今称库西河,在班加布尔附近汇入。

如果按照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的轴心时代说,在恒河流域繁荣的印度中古文化,属于印度轴心时代文化,奠定了随后印度文化的基本因素甚至基本面貌。从正统文化角度看,此时的文化中心是在恒河最大支流朱木拿河上游的居楼国,在婆罗门教中称为中国(Madhya-des'a)。而从属于非正统文化的佛教角度看,则中国是在恒河中游,即摩揭陀国。前者代表较早的婆罗门教兴盛阶段,后者代表较晚的佛教等非正统宗教兴盛阶段。

在古代,印度一般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区,称为五天竺、五印度、五天、五竺或五印。这种区分不仅在中国古代佛教文献中广泛使用,而且也在印度的记载中得到证实。五天竺的说法,作为一种文化地理概念,对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的佛教历史叙述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分析框架,故为本书所采用。

具体而言,五印的区分是在以佛教所界定的中国即摩揭陀地区为中印度的基础上划分的。中印度指摩揭陀所在的恒河中游地区,乃佛陀释迦牟尼成道之处,也是佛陀主要化度的地区。广义的北印度包括西北印度在内。北印度包括现今的尼泊尔,有释迦牟尼佛出世之地迦比罗卫(Kapila-vastu)。西北印度,包括迦湿弥罗(Kamīra,即现今的克什米尔)以及犍陀罗(Gandhāra,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附近)等地区,是小乘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以及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主要活动地区。南印度在德干半岛,是大乘佛教及其中观派的主要兴起地之一。东印度在恒河下游地区,乃印度大乘密教流行区域。西印度指中印度往西,直到西部沙漠,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都曾在此区域流行。当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开合不定。在佛教典籍包括《大唐西域记》等权威著述中,西北印度与北印度之间划界就不明确,一些地方的归属没有定论,端赖取舍角度。西北印度与西印度间、西印度与南印度间等也如此。

印度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小部分属温带。北部四季分明,而南部是高原与海洋气候,温差较小。恒河流域是全印度最热之地,夏季气温经常高达近50℃。这样,广阔的森林以及雪山就在其人民的生活与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印度宗教以修禅定、行苦行为根本,与这样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在其中,喜马拉雅山最为重要。喜马拉雅山是恒河及其大多数支流的发源处,也是印度的圣山,是古今修行者修行与朝圣之所。在印度文化中,不论是正统文化还是非正统文化,森林都是修行的主要场所。最早的婆罗门教就有四行期建立,即梵行期、家住期、林栖期与遁世期。其中的林栖期就指婆罗门在年龄较大时,需弃家隐居森林,修各种苦行、禅定,以为最后的解脱升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