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报告

1 SNA体系下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1 SNA体系的发展与主要特征

国民账户体系的发展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联合推出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法,这一体系最早由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斯通(Richard Stone)所构建,并于1953年开始被联合国采用。这一账户体系的最初构建思路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也就是著名的“储蓄=投资”恒等式,这被称作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National Income and Product Accounts,NIP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斯通与凯恩斯是亲密的战友,凯恩斯的经济预测以及对财政部的建议多来自斯通国民账户分析的支持。斯通本人也被称作国民账户之父,并由此获得了198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同时期的部分国民账户专家也提出了NIPA的一些不完善之处。最重要的批评集中于两点。第一,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都属于经济流量数据,而对资产负债表这类存量数据并未给予充分重视;第二,这个账户体系仅把全社会划分为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两类,忽视了金融资产的作用,使得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具体过程没有被考虑到(Lavoie,1984)。对于第二个问题,这一恒等式直接假设储蓄转化为投资,而并没有考虑在转化过程中资金是如何通过资产负债关系流动的。例如,居民部门储蓄起来的财富既可以通过银行存款—贷款过程成为企业的可投资资金,也可以通过直接股权投资进入企业成为可投资资金,甚至企业的一部分盈余可以不分配给其所有者而是直接以留存收益储蓄的方式成为可投资资金。这些过程在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第一版SNA)中并没有被考虑。事实上,凯恩斯本人写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打通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非两分法的一般理论,因此将金融部门中资金的具体流动过程纳入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可惜凯恩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去世,未能解决这一缺陷。而第一个问题(没能考虑资产负债存量)也是和第二个问题直接相关。正是因为没考虑到金融资产的流动过程和金融部门的具体作用,才产生了这两点不完善。这种账户设计也直接影响到了理论经济学发展,在传统经济学中从储蓄到投资的转化似乎是直接完成的,理论中很少考虑从储蓄到投资转化的具体机制。Dawson(1991)认为传统基于凯恩斯理论的国民账户系统假设“部门盈余最终会形成实际投资”,但并没有考虑“金融资产与负债流动的相关内容,而正是金融资产的这种流动才能让储蓄通过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投资”。

与此同时,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的另一位经济学家科普兰(Morris Copeland)正在致力于从另一个方面构建国民账户统计。科普兰是一位偏于数量化的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家,他的研究从资金流动过程出发,并设计出一套资金流量账户(Flow-of-funds Accounts)(Copeland,1949)。美联储自1952年开始采用并公布这一账户(Z.1账户)。科普兰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国民统计流量表来回答“当对国民产出的购买增加时,用来购买的这些货币来自哪里?当对国民产出的购买下降时,没花掉的那部分货币又是到哪里去了?”(Copeland,1949)。流量表的出现,恰恰是为了解决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的缺陷,解释了每个部门的储蓄如何通过金融资产与负债的关系转化为投资。

一些经济学家也积极采用这一思想进行理论上的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格利和肖1960年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Gurley &Shaw,1960),明斯基1975年的《约翰·梅奈德·凯恩斯》(明斯基,2009)等。格利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中首先尝试了将国民账户体系中各部门资产负债表应用于理论经济学分析,利用资产负债表恒等式来构建经济增长模型。他们认为“任何经济体系都是一个包含住户、企业和政府部门这3个支出单位的整体”,并且“基本经济体系都可以首先观察其部门资产负债表”,“增长空间受金融体系的限制,如果没有包括货币在内的金融资产,储蓄、资本积累以及储蓄到投资过程的资源有效配置都将受到限制,从而压抑产出和收入的增长”(Gurley &Shaw,1960)。这是将国家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与主流经济学相结合的最早尝试。明斯基更是强调资产负债表的作用,他认为“构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模型需要将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相关联。复式记账体系的原则是一张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资产与负债都会在其他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中找到对应,因此每一笔交易都需要记四笔账”(Minsky,1996)。遗憾的是,明斯基所倡导的这一方法在当时并非经济学主流,其后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剑桥大学的戈德利教授沿着这一思路进行研究,开创了存流量一致(Stock-flow-consistence)的分析方法(Godley &Lavoie,2006)。联合国于1968年的第二版SNA中也加入了这一流量账户,将国民收入账户与金融交易、资产存量和国家资产负债表完全统一在一起。1993年,联合国进一步修订了SNA体系,将交易流量账户与资产负债存量账户改为矩阵表达方式,每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由核算期初的资产负债存量,经过核算期内各类交易流量的影响、资产价值重估的影响以及资产其他物量变化的影响后,形成了核算期末的资产负债表。这一完善的体系也被保留至今。

有了这一完善的账户统计后,经济学家也开始尝试利用其数据来分析实际问题,如Backus等(1980)。Dawson于1996年也编辑了一部关于资金流量账户实践使用的手册《资金流量分析:实践使用手册》(Dawson,1996)。但总的来说,由于理论经济学发展的惯性,这一流量表和加入了流量表的SNA体系并未受到充分重视,建立于这一体系之上的经济学文献凤毛麟角。这一现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了显著改观,大量相关文献开始出现,尤其是欧洲中央银行经济学家所出版的两卷本《金融危机的资金流量表分析视角》(Winkler et al.,2013)。他们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资金流动作了细致入微的分析,以此来加深对危机的理解,并试图基于“丰富的资金流量表数据库”(the rich flow-of-funds dataset)开发出新的实证分析工具。IMF的一些经济学家也进一步认识到基于SNA资产负债表分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国民财富方法”(National Wealth Approach,NWA),成为传统资产负债表分析方法的进一步拓展(Frecaut,2017)。

中国对资金流量账户统计的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王传纶等著名经济学家自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了对资金流量表的教学研究工作,并提出将资金流量分析在中国加以利用的设想(王传纶,1980)。国家统计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于1992年开始分别编制实物账户与金融账户的资金流量表,如表1-1所示。之后贝多广(1995)、李扬(1998)、许宪春(2002)等经济学家分别开始用资金流量表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

将资金流量表与传统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SNA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这是很多发达经济体国民账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在中国,资产负债表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一个重要构成,一直处在探索阶段。统计局试编过1998年和1999年的资产负债表,并未对外公布。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这相当于定下了目标。2018年年初,国家统计局终于编制出了2015年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惜乎未能公开,但在国民账户体系的完善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四式记账法与资产净值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资产负债表,SNA体系中的资产负债表有其鲜明的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四式”(Quadruple Entries)记账法和资产净值(Net Worth)概念。

1.四式记账法

普通商业企业资产负债表采用的是复式记账原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举例来说,当银行需要减记一笔不良贷款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需要在资产和负债两方同时记录这笔操作:资产方记录一笔贷款余额下降,负债方要将自有资本减记相应金额,这才能达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但科普兰认为这还不够,因为“任何涉及货币流动的交易都会涉及交易双方,复式记账法不适用于全社会账户体系,而应采用四式记账法”(Copeland,1949)。除了银行账户发生相应变化之外,还要在这笔不良贷款所对应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下这一行为。在企业的负债方减掉相应的银行贷款,同时在所有者权利中加进这一数额。这种操作体现了国民经济的整体性: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封闭的水管,任何一笔资金流动都有相应的流出方和流入方,在这个大水管中不存在黑洞。四式记账法体现了最简单的“冤有头,债有主”的原则,一个主体的负债一定对应着另外一个主体的资产,资产负债表总是两个部门一起变动,一笔交易需要记四笔账。

表1-1 历年实物资金流量表 单位:亿元

表1-1 历年实物资金流量表 单位:亿元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明斯基也很早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构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模型需要将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相关联。复式记账体系的原则是一张资产负债表中的金融资产与负债都会在其他主体的资产负债表中找到对应,因此每一笔交易都需要记四笔账”(Minsky,1996)。相应的“借”和“贷”概念也被国民账户体系中的“来源”和“运用”所替代。

由此,可推出SNA体系下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第一个恒等式:

全社会的金融资产=全社会负债         (恒等式1)

恒等式1直接来自四式记账法,在每记一笔负债的同时,一定在其他部门记入了一笔资产,使得存量的金融资产一定等于负债。SNA 体系中不存在实物负债的概念,全部负债都为金融负债。举例来说,银行通过向企业提供100元贷款的形式形成一笔对企业债权,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表现出企业存款和贷款的增加。这一过程也要反映到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在其资产方增加存款的同时,在负债方增加一笔贷款,如表1-2所示。

表1-2 银行新增贷款的四式记账法

资料来源: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

恒等式1适用于所有债权融资所形成的金融资产与负债,但面对股权融资则出现矛盾。股权从法律意义上来说是企业对自身的所有权,对持有方来说是一笔金融资产,但对企业来说股权并不对应着负债(Ritter,1963)。在支付责任上,债务的还本付息是债务合同所约定好的责任,但对股权所有者的分红则没有法律约定的义务。然而在现实中,这一区分又极为模糊。罗宾逊夫人很早就指出这一问题,认为企业出于对股票市场信心的考虑并不会在盈利下降时减少分红,债权人出于对企业破产的担心也倾向于在企业无力还本付息时通过债务重组减免利息(Robinson,2013)。在现实经济中,企业债权和股权法律责任的区别并不明显,国民账户学家李特干脆直接建议“尽管法律上有所区别,但为简化起见,完全可以将债权和股权都看作完全相同的事物,都当作企业的债权处理”(Ritter,1963)。

从本质上看,企业股权和债权都是一种物化的金融索取权(Materialized Financial Claims)。金融索取权即对金融资源占有的权利,物化指的是这种权利被股权或债权合同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这一框架下,股权和债权的区别在于债权是一种已经通过合同建立好的支付责任,而股权则是未建立好的支付责任,其支付取决于企业经营业绩以及净资产状况(Giron &Rodriguez-Vives,2017)。

2.资产净值概念

与国家资产负债表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资产净值(Net Worth),即每个部门总资产与总负债的差额,这里的总负债不同于传统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概念,而是债权和股权的加总。即:

总资产=债权+股权+资产净值         (恒等式2)

另一概念是在传统资产负债表中常用的净资产(Net Asset),即总资产与负债方债权之差,或者说:净资产=负债方股权+资产净值。在传统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与负债之差直接被定义为净资产,也就是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没有必要再划分为股权和资产净值。但在SNA体系下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中,这一划分非常重要。这是前文所提出的四式记账法的客观要求,因为四式记账法要求每一种金融资产都需要在两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中有所对应,并且数值相同,而这一点在传统资产负债表记账系统内并不能天然满足。以美国经济分析局按年度公布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举例来说,2016年年底非金融企业的总资产为41.4万亿美元,而负债方的债权与股权之和为42.1万亿美元,二者之差为资产净值-0.7万亿美元,如表1-3所示。这一缺口出现的关键在于象征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股权与投资基金份额”本该表示为总资产与负债之差,但由于SNA体系要求“冤有头,债有主”的四式记账法,这部分股权一定对应着其他部门的金融资产,主要是被居民部门所持有,并按照市场价格来计价。因此这部分的股权是所谓的“被物化的金融索取权”,并不能简单用资产与负债轧差得出。假设这部分股权全部为企业发行的股票并被居民持有,那么居民的金融资产应记录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而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也同样应记录这些股票的市场价值。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宏观经济系统并没有任何机制来保证这部分股票市值与企业总资产和负债的轧差时刻相同。事实上,只有在股票市净率等于1时,这两者才能相同。

表1-3 美国非金融企业资产负债表 单位:万亿美元

资料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表S.5。

如果说企业负债方的债权和股权是被物化了的金融索取权,那么资产净值可被看作未物化的金融索取权(Unmaterialized Financial Claims)(Giron &Rodriguez-Vives,2017)。

资产净值可正也可负,这一表现方式与传统直觉相差较大,对于理解国家资产负债表非常关键。例如美国非金融企业2012年的资产净值为1.3万亿美元,2016年为-0.7万亿美元。如果还是采用传统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Net Asset)概念,则美国2016年非金融企业部门的净资产应为26.9-0.7=26.2万亿美元。这一反直觉的地方在于,当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业绩,股票市值上涨时,其资产净值是下降的,反之则上升。这是因为,股价上升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内在价值被物化于其股权价值之内的过程,企业非物化的金融索取权下降。

另一方面来看,资产净值还可以用托宾的Q比率来表示。托宾Q的分子是整个企业的市场价值,即资产负债表右端债权价值和股权价值之和;分母为整个企业的重置成本,即资产负债表左端非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之和(Tobin,1969)。当且仅当企业的资产净值为0时,托宾Q等于1;当企业市场价值高于其重置成本时,托宾Q大于1,资产净值为负;反之亦然。

SNA账户序列

目前最新版的 SNA 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简称“SNA 2008”)。SNA对经济活动的记录是通过一系列账户完成的,一个完整的SNA账户应包括两部分:一套流量账户序列和一套资产负债表。流量账户序列是指在核算期内各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记录,属于流量表;而资产负债表则是表达期初和期末各部门持有资产和负债的存量价值,属于存量表。

1.流量账户序列

每个流量账户都涉及一类特定的活动,如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等,每个账户都分别显示各部门可以利用的经济来源和使用方向。总来源与总使用之间的差额成为每个账户的平衡项。账户的平衡项转入下一个账户成为初始项,从而使得流量账户之间成为一个环环相扣的账户序列。平衡项反映的是这类经济活动的经济成果,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如增加值、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等。核算期内,所有对于各部门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的经济活动都会记录到流量账户中,是形成全社会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按照大类来分,流量账户序列可分为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

(1)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主要记录了经济过程,包括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即生产中收入的形成以及收入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通过消费或者储蓄过程对可支配收入的运用。生产账户记录了这个体系的生产活动,其平衡项为总增加值。公式可表达为:市场性产出+最终自用产出+非市场性产出=总产出=总增加值+中间消耗。这个总增加值就是各个部门对GDP所做贡献的指标。收入分配和使用账户是由一套环环相扣的账户组成的,主要表现了收入的五方面内容:生产中如何形成收入;收入如何分配给有贡献的单位;收入如何进行再分配;再分配的收入如何被最终消费和储蓄;用于财富积累的储蓄如何形成。整个收入账户的平衡项是储蓄,下一步会转入积累账户中的资本账户。

(2)积累账户

积累账户是指能够影响资产负债表从期初状态到期末状态变化的流量账户。储蓄被用于获取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如果储蓄为负,则消费超过可支配收入的部分一定是通过处置资产或新增负债而进行弥补的。积累账户包括四个子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资产物量其他变化账户和重估价账户。

资本账户主要记录非金融资产的获得与处置,包括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与生产有关的内部记账交易(存货变动或固定资本消耗)以及通过资本转移进行财富再分配。

金融账户记录的是涉及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所有交易,包括货币性实物交易和纯粹的金融交易(或严格的金融交易)两类。在第一类交易中,金融资产所有权的变化是为了充当实物交换的媒介,如企业减少存款或增加贷款向员工支付工资、居民使用现金购买消费品、政府征税等;在第二类交易中,交易的对象不涉及实物,所有权的变化仅围绕金融资产和/或负债而发生,如企业划转银行存款清偿应付账款、获得SDR份额等。在第二类交易中,一项金融资产/负债的变动会伴随着另一项金融资产/负债的等额反向变动,因此这类交易必然导致金融资产的变动与金融负债的变动在数额上相等,而不会影响净金融投资水平(资金余缺)。作为流量账户序列关于经济交易核算的最后一个平衡项,金融账户的净金融投资(资金余缺)与资本账户非金融投资核算的平衡项——净金融投资正好是两个不同方向上出现的同一个概念,其背后的机理就在于金融交易和实物交易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实物交易中,它虽然直观上度量的是非金融投资的资金余缺状况,实际上却是前序所有交易积累的结果,反映了到非金融投资为止,所有非金融交易中资金来源总额与资金使用总额之间的差额;在金融交易中,则反映了非金融投资中资金余缺的调剂方式,是对后者的解释,也是对整个实物交易中资金余缺调剂方式的解释。金融账户因此完整记录了储蓄如何向投资转化的资金调配过程,伴随资金在部门之间的流动,反映了金融资产的获得与处置以及负债的发生和偿付。而金融交易所反映的融资过程一般是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先决条件(高敏雪等,2013)。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账户记录的是交易之外的因素引起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动。例如固定资产因自燃而导致的损失。重估价账户记录的是因价格变化引起的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动。

2.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各部门在期初和期末的资产和负债存量价值。在任何时刻,每当交易发生、价格变化或影响持有资产负债物量的其他变化发生时,资产负债的价值就会自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既被记录到了反映流量的积累账户中,同时也在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变动中得到反映。因此,期初和期末的资产负债变化是可以被SNA体系完全解释出来的。

表1-4到表1-6为一个完整的SNA账户序列,从经常账户、积累账户到期末资产负债表。假设这个表所表现的是非金融企业的SNA序列。在生产账户中的来源部分是经济体当期生产的增加值;资金运用部分表现出的第一个恒等式,即增加值=工资+税收+利润。在收入形成账户中,由生产账户所产生的这部分收入再加上非生产性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经常性转移净收入)就形成了可支配收入;在运用方可支配收入会进一步形成最终消费和储蓄。实际上,储蓄就是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在下一个资本账户中,储蓄再加上非经常性账户中所得到的收入(资本转移形成的净收入)形成了全部可投资的资金来源;在资金运用方则表现为两种类型的投资,实物投资(资本形成总额)与金融投资(资金余缺)。实际上,全部可投资的资金来源减去实物投资的部分,剩余部分都会形成金融资产。金融账户表现的是金融资产配置行为,资金余缺(即储蓄减实物投资后剩余的部分)可以形成包括货币、存款、贷款、证券等各类金融资产。这个账户的恒等式是在一期中出售掉的金融资产总量加上资金余缺等于增加的金融资产总量。金融账户所表现出的各类金融资产变动,再加上期初的资产负债表,形成了期末资产负债表。例如非金融企业部门当期总储蓄100元,投资花掉50元(这部分会形成实物资产),剩余50元以银行存款方式持有,那么期末资产负债表就是在期初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加入50元银行存款。更完善的SNA序列还应该包括一个价值重估账户,即使没有出现资金流动,金融资产自身的市场价格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随着股民对宏观经济信心增强,股价上涨,则金融资产存量的价值需要根据市场价格重估,这才能形成一套完整的SNA序列。

表1-4 SNA标准下的经常账户序列

注:阴影部分为平衡项,起到关联两个流量账户的作用。

资料来源:联合国等(2012)。

表1-5 SNA体系下的积累账户序列

表1-5 SNA体系下的积累账户序列续表

注:阴影部分为平衡项,起到关联两个流量账户的作用。

资料来源:联合国等(2012)。

表1-6 SNA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账户

资料来源:联合国等(2012)。

将以上序列简化表示,可以反映在三个公式中:

S=YD-C

ΔVs=S-I

ΔV=ΔVs+ΔVa

其中,S为总储蓄,YD为可支配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ΔV为净金融财富的增量,ΔVs为储蓄所形成的净金融资产增量,ΔVa为存量资产的价值重估所形成的净金融资产增量。对于每一个部门,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支出后的剩余部分形成总储蓄,总储蓄可分为实物储蓄和金融储蓄。实物储蓄就是实物投资(资本形成),金融储蓄则成为本部门净金融资产的增量。这三个公式连在一起,便形成了一个典型的SNA账户序列,从可支配收入连接到净金融资产的增量。需要说明的是,这套SNA序列恒等式表达的是每个部门各自的序列,如果将全社会各个部门加总在一起,则一个部门由储蓄所形成的净金融资产增加量,必然等于其他部门净金融资产的减小量,在全社会范围内净金融投资为0,储蓄总是等于实物投资。

国家统计局自1992年开始发布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和金融部门的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包含实物交易的资金流量表和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两大部分。实物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中的变量包括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总储蓄和资本形成,由此可得出各部门每一期净金融资产的增量。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为每一种金融工具在当期的增减,可以理解为不考虑价值重估的净金融资产增量,也就是上式中的ΔVs。本书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将完全依据以上SNA恒等式及资金流量表信息。

G20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现状

尽管SNA体系下的国民账户统计规则已逐渐趋于完善,但完全遵循这一体系公布全部国民经济账户流量和存量的国家仍然不多。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机构和各国统计部门无不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了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资金流量表对风险监测与危机预警的重要性。各国统计当局也正在加强统计制度的规范与国际上学术交流合作来增加数据的完善性及国际上可比性。

早在2008年,由国际清算银行(BIS)、欧洲央行(ECB)、欧盟统计局(Eurosta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UN)和世界银行(WB)共同发起成立了经济与金融统计国际成员组织(Inter-Agency Group o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IAG),以便加强国际统计制度合作与数据整理。IAG极其强调各国分部门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并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据最为重要,加强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工作应从 G20国家开始(IMF &FSB,2009)。

当前全部G20国家都已经建立了SNA体系下资产负债表与资金流量表的编制工作,但只有法国建立了最为完整的统计体系,其他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发达国家的统计制度普遍比较完善,都公布了SNA体系下的资产负债表和交易账户表(即资金流量表),大部分按照季度公布。而发展中国家这方面的进度较为滞后。墨西哥的资产负债表只包括金融资产与负债,阿根廷、印度和南非的资产负债表只包括部分非金融资产。其余国家的统计当局尚未公布资产负债表。阿根廷、俄罗斯、沙特和土耳其尚未建立起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如表1-7和表1-8所示。

表1-7 G20经济体金融资产与负债统计数据

表1-7 G20经济体金融资产与负债统计数据续表

资料来源:IMF(2011)。

表1-8 G20经济体非金融资产与负债统计数据

表1-8 G20经济体非金融资产与负债统计数据续表

注:贵重品指宝石、古董、艺术品等具有较高价值含量的非金融资产。

资料来源:IMF(2011)。

除以上19个G20国家外,大部分欧洲的OECD国家也都具有较为完善的资产负债表统计体系,几乎全部欧洲的OECD国家都已按年度公布金融资产负债表。非以上19个G20国家中公布金融资产负债表的国家包括奥地利、比利时、智利、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卢森博格、荷兰、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和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