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教会学校的办学概况

教会学校秉承西方教育理念,采用西方学校管理模式,严格的管理、优秀的师资、良好的就业前景,凸显了教会学校的优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本节通过对教会学校的校务管理、经费使用、教学管理、师资聘任等方面的探讨,来展现教会学校的办学情况。

一 教会学校的管理

初期,教会学校的管理是由教会负责,机构设置极为简单,由教会指派校长负责学校的常规管理,“在早期,教育事业是在布道师和宣教师的督察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每人负责自己在旅行布道时可以访问的那些学校”[31]。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特别是1877年以后召开的在华传教士大会,要求各教会学校成立校董会,校董会在学校中拥有最高的权力。除此之外,“还有各差会‘教育部’的监督检查。基督教有‘中华基督教教育协会’,天主教有‘中华公教教育协进会’,教经管其事”[32]。可见教会学校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已经走向规范化,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管理系统。1927年教会学校立案后,校务管理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管理机构设置

1.教会小学的管理机构

教会小学最高管理机构是董事会。董事会一般每半年或每学期召开一次,如有特别事项或紧急情况可由董事长召集临时会议。董事会成员须按照教会的相关规定组成。老西开小学董事会成员包括:“一、本校创立者;二、曾充本校校长或教员仍在本市教育厅工作者;三、热心赞助本校校务之进行者。”[33]若瑟小学董事会成员由“曾经研究教育或处理教育者充任之,遇有特殊情形时亦得有董事长酌量聘请之”[34]。可见,教会小学的董事会成员除了由本校经费捐赠者外,也可以由教育界德高望重者担任。另外,立案后,校董会成员以中国人居多,1931年老西开小学董事会成员组成详见表1—5。

表1—5 1931年天津老西开小学校董会部分成员名单

董事会的职责是:“一、决定本校进行方针;二、商定本校预算与决算;三、筹划本校经费;四、筹划本校校地、校舍之扩充;五、保管本校校款校产;六、任免校长。”[35]其中,最重要的责任是筹集办学经费,须在每年终前后一个月内将下年使用财产项目呈报天津市教育局。由于校董会掌握着学校的经济命脉,因此也决定着学校的发展走向,包括校长的任免和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

教会小学实行校董会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的职责很多,除了负责向校董会报告学校的情况外,还要和其下属的机关单位进行沟通。为保证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学校设有事务部、教务部、训育部等办事机构,负责学校的教学、教职员进退、学生入学学业、退学、转学、学生管训等事项。其组织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教会小学组织机构图

2.教会中学的机构设置

教会中学成立之初,机构设置极为简单,由教会负责学校的常规管理,校长由差会派人担任。1927年教会中学立案后,校务管理机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学校的管理机构逐步完善。大多数教会中学都成立了校董会,在校董会组织下,将学校情况备案,呈送教育局再转呈教育厅立案,如私立究真中学对校董会的职权做出如下规定:“1.本校校董会以十二人组织推荐会长、秘书各一人,办理校董会一切事项。2.校董会对于本校校务经济负担完全责任。3.校董会担任筹募资金费议决算、预算。4.本校章程之制定及变革均由校董会通过。5.本校校长由校董会聘请中国人充任之,教职员由校长推荐,校董会决议之。”[36]除了以上几条,有的教会中学将“决定学校进行方针、保管校款、校产;计划校址校舍之扩充等”[37]。一般而言,校董会每年召开两三次,有的中学是把6月、12月也列为校董会职责召开,有的是在每年1月、5月、9月召开,若遇紧急要事,可以临时召集会议。校董会议主要是讨论校务,如各系会议、教务会议、各委员会议、各处会议、职员会议等。根据校董会的组织,校长负责常规管理,下设五个到六个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主任进行协助管理。如图1—2所示。[38]

图1—2 中西女中校董会组织结构

第二,管理者以国人居多数。立案后,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教会学校的管理者应由中国人担任,校董会的成员中国人居大多数。教会中学的校长基本上由中国人担任。表1—6至表1—8是圣功女子中学、私立中西女子中学、私立老西开学校的校董成员一览表。

表1—6 1929年圣功女子中学校董一览表

续表

表1—7 私立中西女子中学校董一览表

表1—8 私立老西开学校校董一览表

续表

校董会成员数量为9—12人,一般由学校创立者、曾任的校长或教员、教育界服务者、热心赞助本校事务者、教会组织派选的传教士及家长代表组成。在人员的比例上,中国人占大多数,教会人士占2个到3个席位。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校长要由中国人担任,但实际上教会中学的管理权力并没有完全收回,校长并没有实权,大部分权力仍由教会掌控,如法汉学校的校长由许日升担任,但实权由法籍传教士葛子琦掌控。

3.教会大学管理机构

自天津工商大学始,直到私立津沽大学,学校基本上采用法国大学机构管理的模式,实行校董会委托下的校长负责制,校董会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学校的各项决策有直接的决定权。

校董事会成员由天主教教职人员及若干社会知名人士组成。工商学院时期,聘请国内知名人士为校董,提高学校的名誉。如聘请教育界和商业界的知名人士,叶恭绰、张伯苓、翁文澋、卞白眉、杨荫苏。校董为刘斌、崔步云、鄂恩涛、尚建勋、刘勤镑、季恩永、张怀庚。5人华籍,2人法籍。1943年的董事会,由启新洋灰公司及卫辉华新编织公司总董事长龚仙舟担任董事长,天津教区主教文贵宾(法籍)任副董事长,在董事11人中,教职人员占6名,他们是献县教区主教赵振声、保定教区主教周济世、崇德堂会计主任柯守义(荷兰籍)、献县耶稣会长尚建勋(法籍)、献县教区神父刘斌和景县教区主教凌安澜(德籍),其余5人为社会名流富商,包括前清两广总督张坚白、前国民政府交通次长徐端甫、北京中央医院院长邓维屏、井陉及磁县煤矿董事长曹润田、前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烟酒事务署督办汪向叔。1949年的董事会,由徐端甫任董事长,董事减至6人,除1943年任董事的文贵宾、凌安澜、刘斌、邓维屏外,新增聘的董事2人为献县教区代理主教崔步云和东亚企业公司经理宋棐卿。

校长是沟通学校和董事会之间工作的协调人,具体执行董事会的工作安排和指示,校长才是掌握学校大权的管理人,但是校长往往都有教会背景,除1933—1937年由工程师华南圭任院长外,其余历任院(校)长如于溥泽、裴百纳、尚建勋、裴化行等及绝大多数教授均为法国神父,院务长、教务长及各系主任等要职也均由耶稣会士担任。抗战期间,院方为与日本拉关系,特聘日本人三浦万之助为副院长。1944年,三浦万之助辞去副院长职务,改就名誉教授,直至抗战胜利。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管理大权实际掌握在教会手里。

图1—3 教会大学管理机构图

工商学院时期,管理机构精简,教师既是行政人员,同时也是教学人员。院长1人,院务长和教务主任各1人。工商两科各设1名主任,由专任教师(为法国传教士)担任。他们讲课时数不少于专职教师,并负责教学行政,兼做教学科研工作。[39]学校设教务处、秘书处、学校事务处等管理机构。教务处负责全校教务及学术、设备诸事项,下设训育课训导斋务;卫生体育课,安排组织校内外体育竞赛,指导学生体育;会计课,负责银钱出纳、登记保管及预算决算;庶务课,掌管购置、修缮、保管学校设备及下列其他各课的事宜。[40]秘书处兼承院长旨意办理院务。各处设处长一人,备课设主任一人,事务员若干人,各司其职。学校事务分别由院办务会议、教务会议、事务会议研究决定执行,学校还设有出版、图书两个委员会。工商学院时期,学校的管理精简机构,效率高,服务到位,体现了校训“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会学校的经费

1.教会小学的经费来源及支出

初期,教会小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教会,学生多为“寒素不能读书者”。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上层社会人士或者商人也将子弟送入教会学校读书,这时教会小学不但收学费,而且书籍、笔墨、服装、住宿都要收取费用”[41]。这些费用就成为教会小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立案后,教会小学经费主要来自教会的拨款、学生的学费、校董的捐赠及商人或者社会名人的捐赠等渠道。私立仰山女子小学的办学经费来源有三:“一是基督教公理会每年拨给4500余元;二是学费每年收入2600多元;三是临时捐款每年300余元。”[42]1916年至1923年,私立老西开学校经费总额6000元,除校董6人每人岁出100元,天主堂岁出100元外,皆仰仗学费,学费为高小每年每人19元,初小每年每人10元,寄宿生每月交宿费1元。[43]可见,随着教会小学在社会上地位的不断提高,其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已经转向学生的学费。

1929年天津特别市私立圣功女子小学校办学经费的来源主要依赖校董会的资助和学生的学费,学生一学年的学费为2220元,校董资助为2789元,总计5009元。[44]私立若瑟小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校董会资助,校董会一年大约资助2996元,学生一年的学费则为1002元。[45]私立老西开小学经费来源除了校董会资助和学生学费外,还包括利息及其他一些渠道的经费。1931年老西开小学学费收入为3960元,校董会捐资1440元,利息收入为12.64元,其他收入664元,总计6076.64元。[46]

教会小学经费最大的支出用于校舍的兴建,1931年私立老西开小学的经费支出详见表1—9;1935年私立若瑟小学的经费支出详见表1—9。

表1—9 1931年私立老西开小学学校财务项目表

表1—10 私立若瑟小学校开办费预用表

除在建校之初需要的庞大不动产投资外,教会小学每年主要的支出用在教职员薪金、购置图书、仪器、标本上,1929年圣功女子小学校的支出明细详见表1—11;1931年老西开小学的支出明细详见表1—12;私立若瑟小学校各项支出的明细见表1—13。

表1—11 1929年私立圣功女子小学校的各项支出

表1—12 1931年私立老西开小学各项支出

表1—13 私立若瑟小学校各项支出

从以上三个表中可以看出,教职员薪俸是最大的支出费用,圣功女子小学校的教师薪俸约占85%,老西开小学的教师薪俸约占76%,若瑟小学教师薪俸约占72%,三所学校教师薪俸支出平均达到了78%。用于办公、购置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如私立若瑟小学“校中设有浮木秋千、篮球、滑梯、跷跷板等体育器械以便学生学习课外运动”[47]

2.教会中学的经费

早期教会中学经费由差会拨付。立案后,教会中学都成立了校董会,校董会的资助和学杂费就成为教会中学的重要经费来源。例如,1932年私立圣功女中学杂费是4620元,校董捐赠是8044元。每年需要经费为12600元。[48]1947年私立老西开中学的学杂费为142960银圆,补助费为10000银圆,总计为152960银圆。[49]补助费大多是由校董会捐赠,每年校董会要向私立老西开中学捐2200元作为常年经费,不足时由学费补足,临时不足,再由校董会筹措。[50]教会中学学费是25—35元,住宿费是18元,膳费每月6元。有的中学对音乐学费、学钢琴、用钢琴的费用是另出,如圣功女中在这项费用上要另交33元。另外还有一些杂费,如医药费、体育费、实验费(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不同的学校,费用不等。这些费用构成了教会中学的主要收入。

抗战胜利后,政府补助拨款成为教会中学办学经费来源之一,如汇文中学校长刘芳曾向政府部门写函恳请为汇文中学进行补助,“查本校于民国36年第一学期后,复校收初中生七班、高中生十班,请领补助费。嗣于同年度,第二学期增加高中一班,兹等第一学期后复增初中两班,合计现有学生十三班,兹拟请自三十七年八月份起按照十三班拨发补助费,仰祈核准”[51]。中西女中也在1947年恳请教育局拨发1946年度的补助费。

教会中学经费的大宗支出是学校基建费,但这类费用并不是每年都开支,经常性的支出主要是教职员薪俸、校役工食、图书购置、仪器标本、校具购置等。1927年私立中西女中的支出和1930年私立老西开初级中学的支出费用明细详见表1—14、表1—15。

表1—14 1927年私立中西女子中学支出明细表

表1—15 1930年私立老西开初级中学支出明细表

从这两个表中可以看出,教职员的薪俸是支出的主要项目,占到了近66%。在圣功女中,教员的月薪大部分是16元,校长的为45元,既参与管理又教书的教师的月薪可达64元。[52]老西开中学的教师薪金最高者为35元,最低为25元。[53]其他费用基本上是教学事务的支出,支出项目细化,做到了专款专用,有利于教会中学的发展。

除此之外,教会中学均有实验仪器的投资。私立究真中学,实验仪器多达140种,如物理使用的光度计、离心环、角度器、滑车、天平、折光镜等,化学使用的玻璃瓶、试管、铁架油灯等,另外有挂图近60幅。私立中西女中,理化生的实验用品每年需要投资近3800银圆。私立老西开中学的科学教学的仪器投资也在2000银圆以上,主要包括力学、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化学、医药等方面的仪器,有的仪器还需要从国外订购,可见教会中学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教学。

3.教会大学的经费

19世纪20年代,天津工商大学的办学经费由多方面筹措,主要渠道有:罗马教廷津贴、法国耶稣会拨给教区的传教经费、其他教会机构和教友个人的捐赠、天津教案付给法国教会的赔款、庚子赔款分给法国耶稣会的款项、法国政府的津贴等[54],这些经费由直隶东南教区账房——崇德堂经营支付。1930年,学校向教育部呈报的立案核准表显示其经费来源包括“基金(法国耶稣会募集拨发)150万元(有价证券及现款现时存在国外银行),息金9万元;学费2万元;私人常年捐助资金8万元;其他4万元”,立案准予后又得到一部分中国政府的津贴。[55]这使学校有充足的财政保障。

天津工商学院时期,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日本侵华,国外津贴减少甚至断绝,中国政府的津贴也停止,教会打算停办学校,裁减教职员,但遭到师生的反对。为了解决经费的问题,1935年成立校友会,1941年校友会为母校发起补充基金募捐活动,虽略有小补,仍感实力不支。由于物价横飞,又通过增加学生的学费来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但是使许多学生无法支付而不得不退学。校董会经过商讨决定邀请社会的名流加入校董会,以获得他们的捐赠,扩大学生的奖学金比例,从而解决学生无法上学的状况。[56]为节约开支,1942年将建筑系二年级与土木系二年级合并,并决定该系暂停招生。至抗战胜利后,经济状况有所好转,1949年按折实小米计算,每月由耶稣会提供4.8万斤,法国领事馆提供1.2万斤,其余部分为学生学费,每人每学期交290斤小米。

天津工商大学(学院)多渠道筹集的经费主要用于建筑教学楼、学生和职工宿舍、教师的薪资、购置图书、教学设备等。

(三)招生

教会小学学生的入学年龄“初级阶段以7岁至14岁为限,高级以11岁至16岁为限。凡报考学生需先交报名费并填写报名单,报名成功后,进行入学考试,初级一二年用智力测验,三四年及高级一二年用学力测验,同时考入高一者须有初级毕业证书,考入高二或二三四年级插班者须有转学证书或者其他证明文件。考试通过并录取后,入学时需填写保证书并缴纳本学期学费,领取入学证。另外,学生若是要退学或者转学须有家长或者保证人来校说明或来函声明,经本校许可方可准退学,规定申请退学或被斥退者所缴学费概不退还”[57]

教会中学招生主要方式是自主招生,以便将优秀人才纳入其中。有些教会学校是小学、中学一贯制,因此,这些教会小学毕业的学生,通过学校考试就能直接升入中学,如私立西开小学毕业的学生升学者占到80%。[58]还有一些教会中学则面向社会招生。

教会中学每年6月至8月招生,各校都会提前发布招生简章,如圣功女中的招生简章:

一、本校分初中、高中两部,高中分文科、理科、美术科,除高三不招,每个年级都招生。二、程度:旧制高级小学三年级毕业成绩优秀者可以报考初中二年级,新制高小二年毕业者可以报考初中一年级,其他年级的学生可以持本校认可的转学证明进行报考。三、报名手续:填写报名单,交四寸照片和报名费。四、文凭证书:手续完备,准以考证,否则无效。五、报名时期:自六月一日至八月十六日,每日上午八到十二时。[59]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学校情况,圣功女子中学给报名的学生特别开设体验课,并规定:“凡由隶属本校之各初中及高小学校毕业升学而来准免入学考试,其他曾在本校注册认可之中小学校毕业生持有该校校长推荐信、毕业证书及成绩表,如果该生学业成绩在中等以上经校长或招考委员会认可,亦可免准入学考试。”[60]通过考试后,确定学生为正式生还是补习生,补习生若是想转成正式生,还需要经过学校的考试。

1890年,上海第二次传教士大会确立教会学校招生对象转向富家子弟,认为这样更容易训练未来的领袖和司令官,因此,教会中学通过各种方式以吸纳来自富裕家庭的生源。随着教会教育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势力的强大,越来越多的富家子女趋之若鹜,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教会学校的办学质量优于公立学校,教会学校重视英语教学,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较好。二是教会学校有留学的优势,新兴买办阶级都希望子女出国留洋,即使教会学校的学费较高,他们也在所不惜,愿意将其子女送入教会学校就读。三是好的教会学校多位于租界,有地域优势,如南开女中尚未成立之际,比较正规的女中是天津女子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是在河北区的天纬路,这离租界较远,不在附近住宿的,也不方便其走读,所以,只要家庭条件好些的,哪怕学费贵也会就近选择中西女中入读。

私立天津工商学院所招学生多为天主教徒子弟及有产阶层的青年。

(四)师资状况

教会中小学的教师,最初都由传教士充当,随着教会教育的发展,开始聘用其他教师。

1.教会小学的师资状况

教会小学的教师状况,以圣功女子中学小学部和私立若瑟小学为例,见表1—16和表1—17。

表1—16 1929年圣功女中小学部教职员履历表

表1—17 天津市私立若瑟女子小学校教职员履历表

续表

如上表所示,两所教会小学的师资来源的渠道有二:一是本校培育的优秀毕业生,二是从其他渠道聘请。

从学历结构来看,大部分教师具有中等程度的学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24%;从专业结构看来,50%教师毕业于师范学校,而且大部分教师曾经有过3—5年的小学工作经历,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比例偏高,占95%;从年龄结构来看,教师平均年龄在25岁,教职工的平均年龄在29岁,全部都是青年教师;从工作量来看,每周授课时数为20学时,每人教授科目3—4门,有的教师还负责学校的管理工作,工作任务繁重。

2.教会中学的师资概况

以私立中西女中、法汉中学、私立究真中学为例,其教职员一览表详见表1—18至表1—20。

表1—18 天津私立中西女中教职员一览表

续表

表1—19 1934年法汉中学教职员一览表

表1—20 1930年私立究真中学教职员一览表

续表

从以上各表可以看出,教会中学的教学多由外籍教师、综合大学毕业的毕业生、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担任。中西女中共有教职员27名,其中专任教师14名,兼任教员5名,拥有国外本科以上学历的9名,约占33%;本国综合大学毕业者3名,约占11%;师范院校毕业的5人,约占18%;专门学校毕业的4人,约占14%;高中毕业5人,占到18%;其他1人,占3%。从学历上看,教会中学的教师整体素质高,大多数教师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不少教师具有教授学科的专业背景。从专业水平上看,不少教师都经过师范专业训练,懂得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且有教授该课程的经验。一般而言,外籍教师担任英语教学,很好地保证了英语教学质量,能够发挥出教会中学的特色。总之,教会中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吸引了更多中产阶级子女和富家子弟入学。

3.教会大学的师资情况

1933年天津工商大学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办学许可,但是整个学校的教师队伍仍以外国人居多。“师资由三部分人构成:耶稣会传教士、外籍工商企业人员、中国教师。耶稣会教士一般都能讲一门以上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专职教师;专业课多由工商企业从事实务的外籍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等兼任;中文和部分专业课由本国教师担任。最初主要用法语授课,1927年后逐渐改用英语,英美籍教师有所增加。1933年立案后,华人专任和兼职教师人数超过外籍教师,并聘请校外专家来讲课,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何廉、方显庭、吴大业、丁桔等教授都曾来校做过学术报告。”[61]

在教师待遇方面,传教士由教会供食宿,不给薪金。兼职教师按授课时数付酬。据津沽大学的校友余永清回忆:“校长、院长、教务长、训导主任都是神甫,教师也有一些是神甫。大学和附中总共有20余位中外神父,学校为他们建起了一座带有花园的二层楼房,房内装修讲究,大家称之为‘神甫楼’。职员中除了少量修士、修女外,其余职员和技工、勤杂工也大多是天主教教徒。”[62]

(五)毕业生去向

教会办学的初衷是培养更多的中国传教士,用宗教来征服中国,但是,随着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转向“以华治华”,教会意识到必须发展中等、高等教育,以此来培养“以华治华”的领军人物。“教育是未来中国的一种力量……教会积极办教育……培养在政府里做官。做传授西学的教师,当医生,当商人,或在中国大企业里当督办”[63]。教会学校的教育目标成为“培养未来领袖和司令官”。教会学校希望培养的毕业生可以到中国各个行业当领袖人物,教育目标也趋向世俗化,他们希望经过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毕业生进入社会的主流,能影响和号召中国尽快实现中华归主。同时,客观上也为中国新兴的行业输入了人才。下面是关于私立中西女中1925年至1929年度毕业生情况统计,详见表1—21。法汉中学1937年毕业生情况统计,详见表1—22。

表1—21 1925—1929年私立中西女中部分毕业生情况统计表

表1—22 1937年法汉中学部分初高中毕业生情况统计表

天津工商大学首届学生有48人,仅11人毕业,首届毕业生“多被聘用到与帝国主义国家有联系的企事业机关任事或到国外留学”[64]

教会学校的毕业生去向大致有三:第一,继续升学。教会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大多继续升入高中;高中毕业生继续升学到大学,如法汉中学毕业证含金量较高,震旦大学常为其学校的毕业生敞开大门,甚至不用经过考试,而且,该校的毕业生精通法语,可以直接留学法国,备受优待。第二,留学。教会中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及教会大学的毕业生,有一部分会选择出国留学。第三,毕业后进入企事业工作或留校任教。这些学生不论是升学还是工作,他们选择面比较宽,在各行各业发挥自己的专长。尽管教会中学是为了培养各个行业的领袖,以期达到“中华归主”的愿望,但是从某个角度看,它又推进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

(六)常规管理

1.教会小学的常规管理

教会小学制定了一系列学生管理的规章,对学生入学要求、日常着装和操行、升级和留级、毕业规定、学费数额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殷森德夫妇的学馆就制定了《天津圣道学堂条规》12条,主要内容有:“生徒每月发结月费,所有衣履、饮食、笔、墨、纸、砚等全行该生自备。”

私立若瑟小学的常规管理十分严格。对学生的日常行为操行规定:“学生不守校规,屡教不改者或行为有妨学校名誉者即令退学,学生因记过或有传染病非短期时间内可以痊愈者,均得令停。学生入学需穿本校所规定之制服,寒暑交换均由本校预定日期以使一律。学生须佩戴本校之校章以资保证。”[65]学校还制定了升、留级制度,规定“学生于学年考试成绩及格者方准升级,学生于学年考试成绩平均分数不及格者留级,主要功课国语、算术、自然、社会、体育三科不及格者留级。课业时间占授课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留级”[66]。关于学生修业的规定是:“初级小学四年毕业,高级小学两年毕业,修业期满经考试成绩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不及格者发给修业证书或留级补录。”[67]“若学生要退学或者转学须有家长或者保证人来校说明或来函声明,经本校许可方可准退学,规定申请退学或被斥退者所缴学费概不退还。”[68]关于学费,规定:“学生纳费每年分为两期均于每学期开始时交齐。初级每学期学费3元,高级每学期学费六元。家况赤贫无力缴纳学费有证明函件并经调查确实者,将免纳学费之一部或全部。”[69]在奖惩上的规定:“学生如有操行体美用功,成绩良好者或予以名誉褒奖或发给奖品以资鼓励。学生如违反校规酌量情节轻重施以扣分、记过、停学或开除等项目之惩罚。”[70]

私立若瑟小学的常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条理分明,以发展儿童身心、培养国民道德为宗旨,按照学校的初级部和高级部的编制,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这样既可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体现了严谨治校的精神。

2.教会中学的常规管理

天津的教会中学,大多校风严谨,校纪严明。许多教会中学的校规完善,涉及校园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普通规则、教室规则、自修室规则、宿舍规则、体育规则、图书室规则、饭厅规则、医治规则、请假规则、布告规则、学生团体组织规则等。每一项规则又明细很多条内容对学生进行规范,如中西女子中学的普通规则中规定,如果出现以下四种情况:“1、品行不良 2、逃课三周 3、妨害学校名誉 4、妨害学校安全秩序者,学生将被学校劝退。”[71]在请假方面也是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如:“1、有事必须向教务处请假,否则按照旷课处理 2、因病缺课须经本校校医发凭证 3、因事因病留家者,家长需用盖章信证明情由,否则以旷课论处 4、缺课不得超过授课的四分之一 5、住校生遇事出去向校长或教务长请假,限时回校。”[72]圣功女子中学的训导也十分严厉,“修女经常站在校门口,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检查:衣着是否符合学校规定,头发是否过长,或卷发,如有不合格者立即纠正,发过长,则持剪剪短之。还有上课的时候,修女会在教室门外看教室内的学生是否认真听课,如有不认真的,课后到训导处加以训导,绝不允许自由泛滥”[73]。学生必须8点到校,否则不能进教室听课,待到下课后再进教室听课。学生不能随意出校门,出去必须向训导处申请,杜绝放任自流的情况发生,因而,圣功女中被戏称为“模范监狱”。

严格的校纪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感受到其权威力量,当它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时,就会形成一种凝聚力,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这种归宿感,使得学生与教会中学之间的认同感进一步加强。

3.教会大学的常规管理

天津工商大学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仅学生的《管理规则》就多达100余条[74],概括起来有三方面:第一,入学要求和日常行为规范。入学时学生一般都要出具保证书。入学后,又制定约束和规范学生行为的准则,如缺课及晚到考查规则、学生请假规则、教室和宿舍规则、图书阅览规则、电话室规则、接待室规则、集会规则、考试规则等,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第二,奖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吸引了大批优秀青年踊跃报考本校。第三,惩戒与奖励勤学相结合,既保障教学秩序和质量,又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工商学院时期,学校不断调整对学生的管理规定。在前期建立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对教学秩序又制定了一些规章,规定严禁学生如下的行为:“(1)扰乱学校秩序;(2)不服从;(3)不正当行为玷污学校或学生个人名誉;(4)旷课迟到。如有学生犯其中任何一项,当酌情处理,轻则斥责、重则革退。”[75]按照校章,对学生的管理主要由教职员负责,比如露天课堂点名,平时每周监考,教员都切实负起责任,以保证各种规章不致成一纸空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勤学诚实的学风。

二 教会学校教学管理

由于教会学校直接引用西方的教育模式,其教学管理方式自然不同于中国传统学堂。教会学校重视宗教课程,但是在立案后,党义取代了宗教课。在教学方面,重视英语、自然科学、体育、音乐等科目的教学,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宗教人才,实现中华归主。

(一)课程设置

1.教会小学的课程设置

早期教会小学的教学内容以宗教为主,兼设算术、地理、自然和以讲授“四书五经”为主的语文等课程,如1888年,殷森德夫妇创办女子小学堂,“总以新旧约圣经为主,中国经书、诗文次之”[76],学生首先要“受洗奉教”,而所读之功课则“以新旧约圣经为主”,学生“平日居心作为,固宜恪守圣经真训”,而中国经书、诗文不过是点缀和招牌而已。1899年,私立究真小学和仰山小学分男女二部,学生仅二三十人,讲授文化课和宗教启蒙课[77];圣若瑟女校在院长玛丽·里兰的负责下,主要教授外语,分为法文班与英文班,还开设教学法、油画与器乐等课程。立案后,按照政府的要求,党义课取代了宗教课。教会小学教授的科目主要有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卫生、算术,开设英语的学校不多,只有圣功女子小学有英语课,且每学期只有10课时,该校开设课程及教学时数详见表1—23。

表1—23 私立圣功女子小学课程表

续表

续表

2.教会中学的课程

设置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宗教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最能体现教会学校的教育目标;另一类是语言课程,这类课程重在学习语言,这里的语言学习包括中文和外文,主要以英语为主;还有一类是科学课程,自然学科主要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人文学科主要包括了地理、历史、社会学、伦理学、音体美等课程。为使学生有一技之长,有些学校还开设了一些活动课程,这些活动课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可以教会学生谋生。如圣功女中开设技艺课,课程内容有西绣编物花边、手工刺绣造花、机器制绣。表1—24、表1—25、表1—26、表1—27分别列出了私立中西女子中学、法汉中学、私立究真中学、私立老西开中学的课程设置。

表1—24 1930年私立中西女子中学课程表

续表

续表

表1—25 1930年法汉中学课程表

续表

表1—26 1930年私立究真中学课程表

续表

表1—27 1931年私立老西开初级中学课程表

续表

立案后,教会中学的课程变化较大,宗教课程被党义课取而代之,有的学校没有党义课,但是增设公民课。自然科学课程细化,分为生物、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社会科学课程细化分为中国地理、外国地理及中国历史、外国历史。从学分上看,英语课程或法文课程的学分比重减少,增加了国文和国语课的学分。此外,不少教会中学列出了参考书目,并放置在学校图书馆,供同学们参阅。从课程设置上看,教会中学的教育目标不再单纯地培养教徒,开始向世俗化靠拢,法汉中学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增设了打字、商业簿记、速记等课程,但实质上教会中学的培养目标并没有变,只是为了达成宗教教育的目的,将宗教教育融入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进行。

3.教会大学的课程设置

工商大学时期,“学校设工商两科与神学科,并以法文为主要课程”[78]。课程一律必修,无选修课。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大类,详见表1—28。

表1—28 天津工商大学部分学科和课程表

上表显示,专业课程的设置偏重基础知识和应用科学,涉及知识面较宽,以增强毕业后对实际工作适应性。

天津工商学院时期,学科和课程设置上渐趋稳定、合理,除党义、国文及文牍为工、商科共修外,在原来的基础上细化了工科与商科的专业系别,增加了一些课程,“如工科分为桥路、机械二系;商科分为普通商业、财政银行三系,修业期限均为4年”[79]。具体以当时的工科和商科的课程为例,见表1—29。

表1—29 天津工商学院工科与商科课程表

从工科和商科所开设的课程来看,课程门类多样化,兼顾了工科和商科的专业特点,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专业性知识。

(二)教会中学学科教学

宗教课程无疑是教会中学教学的重点,但是为了吸引生源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天津教会中学非常重视语言、科学、音体等学科的教学。

1.宗教教学

立案之前,宗教教学是通过教授宗教课程而完成的。宗教课程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最初先学习教义问答、圣经故事、圣经人物传、福音书等初级课程,初中阶段主要选取新约、旧约中的一些章节作为教学内容,高中阶段大多讲授耶稣的传记和纯粹的神学知识,如《诸神的研究》。每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固定的读经时间。如新学书院的中学部,在每天上午的10点到10点半例行祈祷,用英语读圣经,唱圣歌;中西女中全体学生每日清晨列队进入大讲堂,查圣经,做早礼拜。

立案后,政府禁止教会中学开设宗教课程,因此,宗教教学就渗透到文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科目中进行。为了加强宗教教育,有些学校还安排选修课程,组织唱诗班等宗教活动,培养学生的宗教精神,如新学书院附设的中学班,每天上午都要做半个小时的礼拜,读圣诗、唱圣歌、读圣经;圣功女中每节课的开始,都先祈祷“圣母玛利亚,我爱您!愿您像是待您的孩子那样爱护我,保护我”[80];在私立汇文中学,美以美会通过组织“学校青年基督会”“基督教学生团契会”“培灵会”“查经班”等各种教会团体,控制学生;在私立中西女子中学,以信徒可以优先出国为诱饵,让宗教教学留有重要地位。

教会中学宗教教育的特点是以人格感化为中心、以生活为教材的博爱教育,宗教教学目标是博爱自由、服务社会、人格感化、陶冶情操。抗日战争爆发后,教会中学的学生本着博爱精神,服务社会,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战前线,有的举行游艺募捐会,所募捐的款都汇入前方,有的甚至是牺牲自我,表现出极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2.语言教学

语言教学主要分两类:一是国文或国语的教学,二是外文的教学。立案前,教会中学的语言教学设置了外语和儒家经典两门课程。教会中学讲授儒家经典是为了避免儒家文化与西方宗教文化的冲突,利用儒家学说为传播基督教服务,正如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所说:“儒教之所重五伦,而吾教亦重五伦……儒教重五常,而吾教亦重五常……吾教与儒同重矣,耶稣心合孔孟也。”[81]但在教学过程中,儒家经典的教学和外语教学并不对等,正如一位亲历者所言:“在立案前所用的课本,大多数是英文的,翻开这些课本,最触目的就是抽鸦片烟,缠小足,拖辫子,留长指甲,乞丐等侮辱性的材料,而其他英文课本里,都是美丽花鸟,英雄肖像,辉煌的战绩以及高楼大厦等等。”[82]立案后,国文不再讲授四书五经,而是改成白话文,选用的教材都是中国出版的,著作者也是中国人,都是由中国老师讲授。

外语教学一直是教会中学教学的重点。天主教教会中学大部分教材是法文,如法汉中学毕业生的法语水平可以直接留学法国或升入震旦大学。基督教教会中学大多教材是英文,英文课时每周可达到12节,重点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除了开设专门的英文课以外,还开设自然科学课程、宗教课程、哲学,有的中学甚至是中国历史课程也用英语讲授,新书学院中学班的英文课分为五门,即文学课、作文课、翻译课、会话课、听写课。学校公文、张布告都用英文,学生写通知、假条也要用英文,在这样浓郁的英语环境中,毕业生英文水平能达到香港大学、燕京大学一二年级的水平。私立汇文中学的英文课分为阅读课和文法课,并且规定凡是英文有一科不及格者一律留级或开除。私立中西女中除了中文、史地外,其他课本一律从国外直接订购,学生要用英语回答问题。

3.科学教学

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西学越来越被中国人所接受。西方传教士意识到只有将宗教和科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宗教服务。狄考文认为,“科学不是成为宗教的盟友,就是成为宗教最危险的敌人”[83]。教会中学希望通过教授自然科学课程,彰显上帝的光芒,消除妖术、占卜等迷信,培养掌握科学的各行各业的带头人,因此,教会中学十分重视科学教育。

教会中学初中和高中阶段都开设代数、几何、三角等数学课程,如私立究真中学,第一学年教授数学及一次方程,第二学年教授几何和二次方程,第三学年教授联例二次方程和三角几何;法汉中学开设了动物学、植物学、地质学、生物学、化学、物理等课程,并在卫生学课上,详细讲解人体解剖、生理保健知识、疾病常识和公共卫生。

教会中学还普遍开设地理和历史课程,地理一般安排在了第二、三年,也有教会中学是第一年学习本国地理,第二年学习外国地理。常用的教材有傅兰雅的《地理须知》、江戴德的《地理志略》,还有伦敦会慕威廉牧师的《地理全志》。这套书共两卷,15册,卷一主讲政治地理学,卷二主要是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数学地理。

历史是人文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1909年,40多名传教士在庐山召开教育会议,拟定了初中四年全部开设历史课程,前三年是中国历史,第四年是世界史。天津教会中学根据自身发展情况,自定教授内容。如私立中西女中在第一学年讲授《Geek History Story》,第二、三学年讲授《初级本国历史》,第四、五学年讲授《Word History》,第六学年讲授《中国文化史》;法汉中学则是在第一、二学年开设本国史。

另外,精神与道德哲学也被教会中学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如私立中西女子中学将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列为必修科目进行讲授,而私立汇文中学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开设这些选修课,供学生选读。

4.音乐、体育教学

教会学校普遍重视音乐教学,音乐课的主要内容是唱圣歌。一些教会女子中学更重视音乐教学,如中西女子中学聘请非常优秀的音乐教师,开设唱歌课和钢琴课,钢琴课特别重视实践,学校的钢琴教室就有7间,学生学习音乐及钢琴的学费还要另付33元。通过学习,不少学生考入大学的钢琴专业。

体育教学在教会学校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少教会学校购置了多种体育器材,私立究真中学有篮球、足球、网球等场地和器材;老西开中学有秋千、网球、排球、篮球、网球、单杠、双杠、转塔、转椅、压板、跳高架、双杠体育器材等。良好的体育设施和器材推动了教会学校体育的发展,如新学书院中学班足球队曾经代表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还有一些项目多次打破纪录,获得天津市、河北省中学生运动会的团体冠军;私立汇文中学篮球队曾两次夺得中学生比赛冠军。教会学校将多种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推广和普及了体育活动,对其他类型学校体育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考核评价

教会小学注重日常的学习积累,如在殷森德夫妇创办的学馆,“所读之书要勤于讲解,使其记诵。越日考查功课,与学生问答,令其回讲熟背,以验所学之勤惰进退”[84]

教会中学有一套严格的考核评价标准。私立中西女子中学规定:每星期必须按时上课、自修、实习2个小时,这样就可得到1学分。初中毕业生应修满180学分,高中毕业生必修课修满120分,选修课修满30分,共150分。凡是功课不及格者没有学分,一年课程必须读完,读一个学期者不给学分。考试有六种类型:平时考、月考、学期考、补考、特考、入学考。平时考,教师主要查学生作业优劣与勤惰程度,以此来评定成绩。月考,顾名思义,每月一次考试并评定成绩,但是月考成绩占1/3,平时考占2/3,两考合计为全月的成绩。学期考,每学期期末考,其成绩占1/3,月考成绩占2/3,两考成绩合计为全学期的成绩。当学生某学科成绩在60—70分之间或是因病请假超过学校规定就需要补考,并交补考费1元。成绩在60分以下,或者未经请假就不到学校者,需要特考,经特考后,成绩为60—70分者,还要参加补考。普通学科有三门不及格或者主要学科有两门不及格者就要留级。学校及格分数为70分,第一学期学科成绩在60分以下者,该学生在第二学期不得继续学习,来年继续重修。若是第一学期学科成绩在60—70分,第二学期在80分者,可以免于补考,否则必须补考,不及格者重修。若是学生成绩第二学期为60—70分者,必须在下一年参加补考,方可继续学习。[85]

私立圣功女子中学从学业、操行、体育及考勤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平时积分及学期测验平均分而定。学业评价的等级是80分为甲等,70分以上为乙等,60分为丙等,及格者给学分,不及格者不给学分,三科不及格者不能升学。在操行上,对学生的衣着都有具体的要求,据圣功女中学生郑爱梅回忆:“平时就要穿校服,春夏季:白衬衫(长袖),套无袖的黑连衣裙,白袜子(长筒)、白鞋(平跟);秋冬季:藏蓝色衬衣,套无袖的黑连衣裙,黑袜子,黑鞋。”[86]操行考核只记分数,不给学分。在体育评分上,有体育教员给分,除此还要根据校医的检查决定。关于缺席评分:学生在一学期,无故缺席三次,成绩不列入甲等;无故缺席五六次,成绩不列入乙等;缺席七次,成绩不列入丙等,另外各科缺席达40小时者,减平均分数一分。

综上,教会中学的考核评价一是重视平时考核,既有学期考,也有平时考、月考;二是注意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既考核学生的学业,也考核学生操行。这样,既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天津工商大学(学院)对学生的学业要求十分严格,“除期中、期末和毕业大考外,平时还有星期考,每周考一门课,每天有作业,评分采20分制。对毕业论文和设计答辩较为严格,除本校教师外,还聘请校外专家参加提问和评定成绩”[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