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八个歧异的书名

一书多名,在中国古代小说作品中是常见的现象。《三国》自不例外。它同样有着形形色色的书名。

从现知最早的刊本起,四百多年以来,它的主要的刻印在书上的正式名称至少有八个:

1.《三国志演义》

2.《三国志传》

3.《三国志史传》

4.《三国全传》

5.《三国志》

6.《四大奇书第一种》

7.《第一才子书》

8.《三国演义》

前七个出现于明代中叶至清初,最后一个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

其中六个书名,带有“三国志”或“三国”字样的,都是从《三国志》(属于“二十四史”之列的、晋代陈寿编撰的一部历史著作)的书名派生而来的。另外两个书名则另起炉灶,从字面上看,它们跟《三国志》毫不沾亲带故。

在明清两代,叫《三国志演义》的刊本最多。这以嘉靖本为代表。也以嘉靖本的书名最为朴素,仅仅在“演义”之上增添“通俗”二字;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附加的累赘的字样。属于这一系列的其他版本,往往在“三国志”之上另加“新刻”、“新刊”、“新镌”、“校正”、“古本”、“京本”、“大字”、“音释”、“圈点”等字。花样层出不穷,大约都是书商们(或受他们雇用的一批文人、整理者)的一种招徕顾客的手段。

叫《三国志传》的为数也不少。属于这一系列的几乎全是闽刊本(刊行于福建,或者说,刊行于福建建阳),它们的正式书名,虽然以“传”字代替了“演义”二字,但在主体之外,其他的附加的字样依旧大多保存着,诸如“新锓”、“新刻”、“新刊”、“新锲”、“重刻”、“京本”、“校正”、“考订”、“按鉴”、“全像”、“大字”、“批评”、“演义”、“通俗演义”,等等,不一而足。

《三国志史传》之名,属于叶逢春刊本、王泗源刊本。但王泗源刊本在书题之后犹存“建邑梓”三字,第二卷至第七卷又题《三国志传》。因此,它只能算是闽刊本《三国志传》系列的旁支。

叫《三国全传》的则是《三国志传》系列的另一个旁支。仅有熊清波刊本一种以这个名称传世。它无例外地也是闽刊本。更何况在它卷首所载的序文的标题上也明明以闽刊本所特有的“三国志传”为书名。

叫《三国志》的都是所谓“批评”本。一共有四种:“李卓吾”评本,“钟伯敬”评本,李笠翁评本,毛宗岗评本。在书名之上,它们大多宣称“某某某先生”“评”或“批”、“批评”、“批阅”,以资号召。这恐怕是明末清初的时髦的风尚。除此之外,倒没有其他那些附加的累赘的广告语。附带指出,近世某些日文译本的书名也叫做《三国志》。

叫《四大奇书第一种》的有毛评本的最早的刊本——康熙年间的醉耕堂刊本。还有芥子园刊本。

至于《第一才子书》之名,则始于李渔评本。李渔的自序说,“复忆曩者圣叹拟欲评定史迁《史记》为第一才子书,既而不果。余兹阅评是传之文,华而不凿,直而不俚,溢而不匮,章而不繁,诚哉第一才子书也!”而在这以前,在毛评本卷首的《读三国志法》一文中,毛宗岗也说过同样的意思:“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后来的某些刊本遂把李渔评本的这个书名移用在毛评本上。

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整理本以《三国演义》为书名。一直流行到今天,有40年之久。

这七个不同的书名,哪一个应该是正式的、准确的书名呢?

书名当然是可以由作者或出版者、整理者任意取定的。他们完全可以自作主张,而不必多考虑读者或批评家能否同意或接受。

但是,一个被读者或批评家认可的好的书名,对于该书的传播,还是干系非浅的。同时,对于历史上存在的同书异名,在今天,尤其是在学术界,更需要统一为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一个科学的、准确的书名,以免滋生不必要的混乱。

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书名的好坏,至少需要着眼于这样七点:

1.它是不是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全书的内容?

2.它看起来是不是醒目,读起来是不是响亮?

3.它的字义是不是通顺?

4.它会不会令读者产生误解?

5. 它是不是和别的已有的书名重复、混淆?

6.它有没有给人以“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7.它如果不是原作者所定的书名,而是旁人或后人更改的书名,那么,它是不是比原来的书名更豁朗,或者更贴切?

姑以这七点为标准,来评说一下8个书名的优劣短长。

“第一才子书”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才子书”的概念是由明末清初的大批评家金圣叹提出的。经他评点过的著作,有《必读才子书》、《唐才子书》、《贯华堂才子书》等名目。他曾称《水浒传》为《第五才子书》。据说,他所品定的“才子书”,共有六部,依次为:

1.《庄子》

2.《离骚》

3.《史记》

4.杜诗

5.《水浒传》

6.《西厢记》

其排列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特定的次序。但这个次序显然不是以作品本身的成就论高下,而是完全以它们产生的时代为先后。

《三国》恰恰并未厕身于金圣叹的“才子书”之内。如果硬要插入的话,按照原先的顺序,它也只能安排在第五位,居于《水浒传》之前。而李渔、毛宗岗却运用了另一种标准,安排了另一种次序。他们异口同声地称许《三国》为“第一才子书”。这就是李渔评本以及后来某些毛评本之所以被称为《第一才子书》的由来。

李渔、毛宗岗的评骘,意味着《三国》的思想水平、艺术成就超越了《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传》等。这能否取得广大读者的共识,很难说。但它们实际上已偏离了金圣叹所设定的“才子书”的次序。

因此,这个书名的缺点,首先就在于它袭用了旁人的有专门解释的名称,却又违反了旁人的使用规则。这个书名的另一个缺点则在于它的不明确性。当一个陌生的读者,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的书名位置上印着“第一才子书”这样几个大字的时候,他不可能立刻就知道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这难道不会影响它的销路吗?

“四大奇书第一种”是什么意思呢?

所谓“四大奇书”,指的是四部著名的小说作品:《三国》,《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国》是其中的第一部。这个称号,先由冯梦龙提出,后获得李渔的赞同,并由李渔在毛评本的序言中公开披露。

这个书名的缺点,同样在于它的不明确性。一般读者见到这个书名,未免纳闷:“书”,什么“书”呀?是戏剧,还是散文?“四”,哪“四”部呀?又有哪一个读者能从一开始就知道“第一种”到底指的哪一种呢?

“三国志”,这个书名不是和陈寿的历史著作《三国志》完全重合了吗?人家知道你究竟是小说呢,还是史书?这不是仿佛坠入五里雾中了吗?

“三国全传”,这个书名强调的是个“全”字。这在当时的书籍市场上,是书商们经常玩弄的把戏。许多小说常以“全”字作为号召,故意在向读者暗示:当心,别人出版的同一内容的小说都是“不全”的,千万不要上当,而实际上,它的内容或篇幅有时并不比别人的多出一字一句来。一个“全”字,充满了商业广告的味道。

“三国志传”是什么意思呢?

“志传”可以有两种解释。或者解释为《三国志》的传记部分。或者解释为《三国》的“志传”。我想,后者可能更符合原意。

“志传”二字,常见于一些明代小说的书名。例如《隋唐两朝志传》、《南北两宋志传》、《列国志传》、《全汉志传》,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大都刊行于万历年间。而以“三国志传”为书名的《三国》刊本也恰恰集中出现在这个同样的年代,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在这批以“志传”为名的小说中,现知最早的刊本为《全汉志传》,它刊行于万历十六年(1588)。我推测,恐怕正是由于它的畅销,福建建阳的一些书商受到了启发,才大胆地作出了把《三国》改名《三国志传》出版的决定。一家书坊做开了,别的书坊也就争先恐后地效颦。一块肥肉,大家抢着吃。这终于使得“志传”在当时几乎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代名词了。

这个书名如果说有缺点的话,那就在于它是后起的,是由后世的书坊主人改题的,并不符合作者罗贯中的初意。

由作者罗贯中当年亲自拟定的书名应该是《三国志演义》。它不但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国》刊本(嘉靖本)的正式书名,也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书目记载中所著录的《三国》的正式书名[21]

那么,“三国志演义”是什么意思呢?

其中的“三国志”三字,指的仍然是陈寿的《三国志》。用“三国志演义”作为书名,意思是告诉读者:我这部小说所演述的内容是以陈寿的《三国志》为依据的。“三国志演义”者,“演”《三国志》之“义”也。不妨指出,正是这个书名的出现,宣告了中国古代小说园地内的一个崭新的门类——“历史演义小说”的成立。

“三国志演义”——这个书名,完全合乎上文所提出的前六点标准。因此,学术界的大多数人士都选用它来作为《三国》的正式的、准确的书名。

另外,也有称为《三国演义》者。个别的明刊本(夷白堂刊本)偶尔用过它。毛评本中,非正式地用过它。个别的清人笔记中也出现过这个称呼。至于用作正式的书名,则似自20世纪50年代始。远的如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整理本,近的如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电视连续剧[22],都以“三国演义”为名。有的工具书(例如《辞源》、《辞海》)亦同样以“三国演义”四字立条目。

有人说道,“三国演义”未尝不可以作为《三国》的简称。但仔细推敲起来,如果是以“三国演义”四字作为“三国志演义”五字的简称,则似无多大的意义。因为仅仅减去一个“志”字,又何“简”之有呢?又有人问道,正式的书名用“三国演义”,到底有什么缺点呢?如果是以“三国演义”为正式的书名,可能不太容易讲得通。说“‘演’‘《三国志》’之‘义’”则可,说“‘演’‘三国’之‘义’”则不可。更何况这还违背了罗贯中的原意。作者明明在这部小说的开头题写着两行字:

晋平阳侯陈寿史传

后学罗本贯中编次

由此可见,以《三国志演义》为正式的、准确的书名,实可说是最佳的选择。

至于简称,“三国”二字就很恰当,似不必再作他求。一来它早已出现在明代文人的笔下[23]。二来言简意赅,抓住了原来书名中最具有区别性的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