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文化冲突视阈中的心灵和谐
- 曹亚琴
- 3659字
- 2021-03-31 03:03:55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除导论和结语外,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这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是从学理上探讨文化冲突与心灵和谐的科学内涵、现实状况以及文化冲突对心灵和谐的内在影响。这是本书立论的基础和切入点,也是后文关于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问题的现实考察的理论资源所在。第一章主要介绍文化冲突以及类型。第二章是对心灵和谐问题的理论探析。这是本书的创新点之一,包括心灵和谐概念的界定、古代抑制性心灵和谐问题以及当代心灵和谐问题彰显的描述。第三章主要在动态中论述文化冲突对心灵和谐的影响,为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这既是本书的难点,也是创新点之一。这部分研究的难点在于,从学理上分析在文化冲突中如何引起心灵不和谐以及文化冲突中如何实现心灵和谐,其中文化认同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第二部分为现实探讨。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以第一部分的基础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展实际研究,在现实问题的研究过程中逐渐深化对理论的认识。这部分探讨了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问题的现实、成因以及解决措施。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于现实问题以及原因的分析,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对心灵不和谐的类型、特点归纳以及成因透视也是本书又一创新所在。第四章主要从文化冲突中心灵不和谐的类型、特点入手,探讨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的现实问题,这既是本书研究的问题部分,也是理论研究的现实出发点。其中,对于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例、数据和一些相关文献中归纳和总结出文化冲突中心灵不和谐类型并非易事。第五章主要是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问题的成因透视,主要针对心灵不和谐的类型,从现实文化冲突以及文化塑造人的重要介体——人文教育的角度展开分析,它们影响人们原有的文化认同,从而最终造成自我认同的问题,引发心灵和谐问题。第六章集中讨论实现心灵和谐的措施,这是本书研究的现实落脚点。从外在环境、中介环节、内在因素的角度探讨文化冲突中文化认同的重新确认,以寻求心灵的安宁。
本书在行文展开过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
文化冲突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本身存在不同的环节。文化冲突中伴随着心灵和谐的问题,文化冲突会引起心灵不和谐,而文化冲突的解决,实现文化的融合则有利于心灵和谐问题的解决。本书从学理上研究了文化冲突对心灵和谐的影响,并在现实生活中对文化冲突中的心灵和谐进行考察。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研究更加完善和更具有说服力。同时,只有立足于现实,解决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困惑,理论研究才更富有价值。
二 矛盾分析法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问题的研究,首先,科学分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状况,认为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现象,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彼此交融、难以截然分开。其次,在理论上和现实中分析文化冲突引起的心灵不和谐的矛盾状况。最后,指出心灵和谐本身就是一个从和谐到不和谐再到和谐的矛盾发展过程。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的矛盾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心灵和谐问题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有利于人们与时俱进地解决人们心灵世界的矛盾状态。
三 比较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没有比较也就没有借鉴,没有比较也没有发展。在文化冲突中的心灵和谐研究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对心灵和谐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影响。本书在论述中,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作用、地位消长的对比中分析出心灵不和谐的文化因素,又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积极作用方面建构心灵和谐所需塑造的和谐环境。同时,本书还在现代文化内部,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比较中分析心灵不和谐的原因以及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实现心灵的和谐。
总的说来,把心灵和谐问题研究立足于当代文化冲突的背景中,为研究当代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本书的研究从个体和群体的结合着手,以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具有一定反思能力的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在文化冲突的现实世界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在行文中,运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方法,主要以文化冲突对心灵和谐的影响为基础,分析心灵和谐呈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等问题,对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进行理性反思与现实的初步探讨。“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只有实践之树常青”,对于文化冲突中心灵和谐的研究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社会中人的日常生活中,为心灵的和谐与安宁以及人的发展服务。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2]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1页。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384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6]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页。
[7]葛鲁嘉、陈若莉:《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8][美]托夫勒:《未来的震荡》,任小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9][法]卢梭:《漫步遐想录》,徐继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8页。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2页。
[11][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伍德增补,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09页。
[12][美]梯利:《西方哲学史》,伍德增补,葛力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411页。
[13][美]弗洛姆:《人的希望》,都本伟、赵桂琴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14]廖小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6年。
[15]张旭锦:《职校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对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理论界》2006年第5期。
[16]秦萍:《和谐心理观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困境与反思》,《和谐社会与社会心理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2006年,第300页。
[17]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解读》,《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8]李蔚:《心理健康的定义和特点》,《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19]柴艳萍、郭建:《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20]张立文:《和合学——21世纪文化战略的构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22]俞国良:《浅释“心理和谐”》,《前线》2007年第3期;石国兴、高志文:《心理和谐结构探析》,《光明日报》2007年7月3日第11版。
[23]万新平、乐国安等:《促进心理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天津日报》2006年12月25日第10B版。
[25]吴大保:《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求实》2007年第2期;万新平、乐国安等:《促进心理和谐建设和谐社会》,《天津日报》2006年12月25日第10B版。
[26]柴艳萍、郭建:《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3期。
[27]宋一:《生态和谐·社会和谐·内心和谐》,《天府新论》2007年第1期。
[28]潘顺:《孔子“仁”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社科纵横》2007年第5期。
[29]汤一介:《略论儒学的和谐观念》,《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3期。
[30]王登峰:《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从心理学角度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科学时报》2006年1月10日第B04版。
[33]肖中云:《庄子的心灵和谐思想论略》,《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4]叶雷:《心灵和谐:和谐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35]季海菊:《心灵和谐:当代道德教育的新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